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天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第11课第2练 五代史伶官传序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0-11-04 29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名篇名句默写、作家作品

一、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1. 下列各选项中,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牛、猪各一头叫“少牢”。
B.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
C.告庙,指古代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D.《书》,指《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的一生是与酒为伴的一生。纵观他对酒的态度的变化,从“无饮酒”到“颓然乎”醉其间,再到渴望“常置酒一壶”得意于其间,恰好折射出其宦海沉浮和心路历程的变化。(        )。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可以说,他们既是儒家思想的________,也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

儒家_______人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要以天下为己任,义不容辞地承担社会使命。因此他们的人生之路,必然以入世求仕为开端。于是,在青年欧阳修的身上,可以看到“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在闪耀着。不饮酒,正是他恪尽职守、坚守正道的体现。但现实是残酷的。多年的仕途闯荡,风波迭起,贬谪成为常态。宦海中沉浮的欧阳修,一方面尊奉儒学,对政务尽职尽责;另一方面,每日面对官场种种黑暗,又无法做到_________。沉醉,便是欧阳修心灵纠结的外现。

最终,随着个人的政治理想、人生理想在时间的流逝中渐行渐远,道家回归自然的思想就成为士人们的精神寄托,成为欧阳修心灵的慰藉地。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带来的社会秩序束缚的一种挣脱,是心灵的自由和奔放。以酒为乐,便成了老年欧阳修________的宣告。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了解欧阳修的这种经历与心态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诗歌
B.欧阳修的这种经历和心态的变化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C.而这种经历和心态的变化在古代封建士大夫中非常典型
D.欧阳修对酒的态度的变化也成了古代封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传播者   鼓吹   置之度外   置身事外
B.缔造者   激励   置之度外   置身事外
C.缔造者   鼓吹   熟视无睹   超然物外
D.传播者   激励   熟视无睹   超然物外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而是对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
B.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而是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
C.这种超脱不是由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带来的社会秩序束缚的一种挣脱。
D.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
2020-11-03更新 | 32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天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第11课第2练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三、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引《尚书》中的话作答时,顺势从中引申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文章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理教训。

四、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6. 下面的某报纸拟刊登的一则启事的正文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为了让越剧更好地走上新时代的发展之中,《中国越剧》组委会决定向社会各界广开言路,垂询“行外人”的意见,聆听“行外人”对越剧艺术发展新方向、新目标的展望。《中国越剧》经过精心规划,自当天起推出“行外人·越剧与生活”主题征文活动,希望越剧爱好者能显山露水。

2020-03-19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5单元第8篇伶官传序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7.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据载,欧阳修为宰相韩琦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交稿寄走后,他细细推敲了一下,觉得有两句欠妥。他便派人骑快马到韩府将文稿追回,做了修改。

韩琦再次收到文稿后再三读之才发现,全文只是在“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中增加了两个“而”字。他反复吟诵“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敌乡”后,不禁拍案叫绝。

   韩琦为什么对欧阳修增加的两个“而”字拍案叫绝?请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分析。
2020-11-03更新 | 167次组卷 | 5卷引用:《天天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第11课第2练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注】,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选自《古文观止新注》,有删改)

【注】辟书:招聘文书。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B.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C.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D.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入仕权利。
B.六经:孙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论语》,后人称之为“六经”。
C.雅、颂:源于《诗经》对音乐的分类,“雅”即所谓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D.铭:铸刻在器物上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变为一种文体。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认为,诗人常是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而不是写诗导致诗人穷困潦倒。
B.王文康高度赞扬了梅圣俞的诗作,但他也未把梅圣俞推荐给朝廷。
C.梅圣俞失意,到老也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羁旅愁思、心中感慨。
D.梅圣俞去世后,谢景初担心其诗作散失,就选取梅圣俞从洛阳到吴兴期间的诗,编为十卷。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2)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名篇名句默写、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6题)

题型
数量
文言小题
1
语言文字运用
3
名篇名句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语言文字应用
3
名篇名句默写
4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文言小题
10.85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 典章制度  风俗礼仪选择类
二、语言文字运用
2-4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60.4得体  谦敬误用  特定场合用语  书面语和口头语语言表达
70.65语句(语段)表达效果语言表达
三、名篇名句默写
50.8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8-110.4欧阳修(1007-1072)  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