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0-12-14 49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写作

一、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 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主背亲
“畔”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毛并咽之
“旃”同“______”,______________
(3)掘野鼠草实面食之
“去”同“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自苦人之地
“亡”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2. 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信义安所
“见”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背以出血
“蹈”同“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武
“决”同“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降及物故
“以”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3.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因:
①君我降
厚赂单于
③王者必前王之礼
坐:
①副有罪,当相
②停车爱枫林晚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
2020-12-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4.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当:
①汉亦留之以相
②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
③料大王士卒足以项王乎
④安步以
⑤一夫关,万夫莫开
2020-12-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5.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为:
①少以父任,兄弟并
②常能汉伏弩射杀之
③皆陛下所成就
及:
①此必
②前以降物故
还,须发尽白
2020-12-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6.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会:
武等至匈奴
论虞常
③迁客骚人,多于此
④长风破浪有时
⑤乃中《经首》之
2020-12-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7.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以:
①少父任,兄弟并为郎
②汉亦留之相当
③空身膏草野
④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2020-12-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8.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以货物与常
古义:
今义:供出售的物品。
(2)卧起操持
古义:今义:料理,处理;筹划,筹办。
(3)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古义:
今义:不幸运,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的;表示不希望发生而竟然发生;灾祸。
(4)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今义:事业上的成绩;完成(多指事业)。
(5)武等实在
古义:
今义:诚实,不虚假;的确;其实。
2020-12-0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9.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武能纺缴,弓弩
(2)天
(3)孺卿从河东后土
(4)得见汉使
2020-12-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0.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斩虞常已
(2)宜皆
(3)空以身草野
(4)反欲两主
2020-12-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1.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单于其节
(2)归营
(3)汉节牧羊
(4)羝乃得归
(5)列将,通侯
2020-12-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2. 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特殊句式:
译文: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特殊句式:
译文:
(3)何以汝为见?
特殊句式:
译文:
(4)子卿尚复谁为乎?
特殊句式:
译文:
2020-12-09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3. 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5)见犯乃死,重负国。
特殊句式:
译文:
(6)皆为陛下所成就。
特殊句式:
译文:
(7)虞常生得。
特殊句式:
译文:
(8)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特殊句式:
译文:
2020-12-09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4. 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9)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特殊句式:
译文:
(10)何面目以归汉!
特殊句式:
译文:
(11)何谓相坐?
特殊句式:
译文:
(12)为降虏于蛮夷。
特殊句式:
译文:
(13)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特殊句式:
译文:
(14)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特殊句式:
译文:
2020-12-09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5. 请判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而立之年的小李一心扑在工作上,千方百计带领村民致富。真可谓白发丹心映党旗,牢记使命践誓言。
(2)科技的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及时、畅通,却也让“雁足传书”这样诗意的表达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
(3)为了国家利益,即使肝脑涂地我也在所不惜。
2020-12-0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三、判断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判断题 | 较易(0.85)
16. 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
(1)“字”是古人除本名以外另取的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古时,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
(2)“节”又称“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 )
(3)“相坐”又称连坐、随坐、从坐、缘坐,是指中国古代因一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该制度起源甚早,夏、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都有该制度,商鞅变法时立相坐之法。( )
(4)“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以外的少数民族。周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自称华夏,把周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西戎、东夷、北狄、南蛮。( )
(5)“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创始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
(6)“和亲”在历史上专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联姻。( )
2020-12-09更新 | 374次组卷 | 2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苏 武

李 白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17.“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说说句中“苦”的含义。
18.这首诗的最后四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19.颔联描绘了两幅动人的画面,请简要概括两幅画面的内容及其所体现的情感。
20.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020-12-09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五、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外 | 适中(0.65)
2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倒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

相传苏武归汉后,曾致书李陵,望其归汉,李陵作《答苏武书》回复。这段文字即出自李陵《答苏武书》。试结合课文《苏武传》和这段文字,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2020-12-0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微写作 | 较难(0.4)
22. 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李白《苏武》)

读完以上两则材料,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说说“苏武精神”,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角度清晰,见解独到。
2020-12-09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答苏武书

李 陵

子卿足下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贫困,独坐愁苦。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嗟乎,子卿!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城,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战?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有删改)

2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B.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C.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D.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土/视死如归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下:常用于长辈对晚辈或同辈之间的敬称。
B.蛮夷、戎狄:古代中原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泛称。
C.先帝:本朝在位皇帝的亡父。
D.执事者:有职守之人;官员。
2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归国享受殊荣,而自己留在匈奴蒙受耻辱,李陵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自己出生于礼仪之邦,此后却只能终老于蛮夷之地,实是令人伤怀。
B.李陵认为自己功大罪小,朝廷不能明察,所以他从未考虑过:杀身明志;在被迫归降匈奴之后,他与汉朝实已一刀两断、恩断义绝。
C.李陵在五将失道、独遇匈奴之时,以五千人对抗敌军十万人,竟能追亡逐北.斩其将帅,可见汉军将士骁勇善战、视死如归。
D.李陵用范蠡不为会稽之耻殉国、曹沫不因三败之辱自杀而最终复仇报辱来说明自己也曾想效仿前贤,奈何自己志向尚未实现,而怨谤已起,亲人被戮。
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2)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
(3)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2020-12-09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写作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文言小题
14
语言文字运用
1
判断题
1
古代诗歌阅读
2
小阅读
1
作文
1
文言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语言文字应用
3
作家作品
4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文言小题
10.65通假字非选择类
20.65通假字非选择类
30.65文言实词  一般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40.65一般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50.65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60.65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70.65一般文言虚词非选择类
80.65文言实词  古今异义非选择类
90.65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非选择类
100.65词类活用非选择类
110.65词类活用非选择类
120.65文言文翻译  判断句  倒装句非选择类
130.65文言文翻译非选择类
140.65文言文翻译非选择类
二、语言文字运用
150.65熟语(含成语)语言表达
三、判断题
160.85古代文化常识
四、古代诗歌阅读
17-180.65李白(701-762)  诗  鉴赏诗词语言
19-200.65温庭筠(约812-866)  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咏物言志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五、小阅读
210.65概括、分析人物形象课外
六、作文
220.4微写作微写作
七、文言文阅读
23-260.65其他西汉作家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应用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