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厦门市一中(海沧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福建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01-10 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据我看来,是不大对的。小说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见完全因为它而易读,可供消遣。

反之,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正因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别的书籍所能替代的。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哲学能教咱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因为哲学太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的去描写,使人感到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可是,一般的说,历史往往缺乏着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象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龙活现。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世间恐怕只有小说能源源本本、头头是道的描画人世生活,并且能暗示出人生意义。就是戏剧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因为戏剧须摆在舞台上去,而舞台的限制就往往教剧本不能象小说那样自由描画。于此,我们知道了,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的。

读小说,第一能教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世界上虽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伟大小说,但是一般的来说,好的小说大多数是有好文字的。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心态物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活生生的立在我们的眼前。况且一部小说,又是有人有景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是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好的最丰富的模范文。

文字以外,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要断定一本小说内容的好坏,颇不容易,因为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材料,实在不容易分别好坏。不过,大概的说,我们可以这样来决定:关心社会的便好,不关心社会的便坏。这似乎是说,要看作者的态度如何了。同一件事,在甲作家手里便当作一个社会问题而提出之,在乙作家手里或者就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说。前者的态度严肃,关切人生;后者的态度随便,不关切人生。那么,前者就给我们一些知识,一点教训,所以好;后者只是供我们消遣,白费了我们的光阴,所以不好。

一部好的小说,必是真有的说,真值的说;它决不求助于小小的技巧来支持门面。作者要怎样说,自然有个打算,但是这个打算是想把故事拉得长长的,好多赚几个钱。所以,我们读一本小说,绝不该以内容与穿插的惊奇与否而定去取,而是要以作者怎样处理内容的态度,和怎样设计去表现,去定好坏。假若我们能这样去读小说,则小说一定不是只供消遣的东西,而是对我们的文学修养,与处世的道理,都大有裨益的。

(摘编自老舍《怎样读小说》有删改)

材料二:

《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就怎样读小说专访《小说课》作者毕飞宇。

舒晋瑜:您以经典的标准选择篇目。《小说课》除汪曾祺外几乎没有当代作品,仅仅是篇幅和时间的限制,还是另有原因?您怎么看待当代作品和经典之间的距离?

毕飞宇:当代作品讲得少是因为我缺少自信。讲过世的作家相对来讲更安全,如果我讲余华,他也许会告诉我:我可没那个意思,那我的脸还要不要?——这是玩笑了。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当代文学里有非常好的作品,但它到底有没有可能成为经典,我们都不知道。

经典的产生过程极其诡异,它需要内部因素,外部的原因也得具备,有些时候一部经典作品的产生可能是历史给这个作家、给这个作品带来了特别的机遇。

就作品本身而言,我认为当代文学已经具备了不少的杰作,许多作品的品相比现代文学的经典甚至更好,但是,当代文学的体量太大了,经典是一间小屋,它究竟能放多少东西呢?没有人知道。

舒晋瑜: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您对经典作品有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吗?

毕飞宇:我不记得是谁说的了,经典就是可以反复阅读的东西,千真万确。鲁迅的代表作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现在再读,还是有新的发现,还是能带来审美上的震撼。我对王彬彬教授说,鲁迅的小说确实是太好了。过去我们过分在意鲁迅的思想,而实际上,这个作家的文本意识特别强。我现在是这样看待经典重读这件事的,它在骨子里有一个年纪的问题。我们读经典的时候往往很年轻,二十来岁,可是,写经典的作家已经很成熟了,这个年龄落差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阅读的理解力达不到写作的理解力,我们没有对话的能力。等我们也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的理解力长进了,这时候再读,就有了对话的资格。这个时候你对许多字句就有新感受,甚至是标点符号。

舒晋瑜:平时的阅读中,所有喜欢的经典作品您都这么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吗?包括不同版本的同部作品?

毕飞宇:我阅读经典小说,基本不能用阅读这个词,对我来说这个词太正式,其实我把玩的心更多,有点像玩古玩。我不玩古玩,我就把读经典当做了古玩。很省钱的。我的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挲,把宝物放在手上一遍又一遍的。我读经典是这样的心态,非常快乐幸福,能学习到什么不重要,我就是喜欢。我觉得这是最好的阅读方式。

舒晋瑜:我无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

毕飞宇:我看小说,有时候一页纸可能花半个小时,等我把这一页翻过去,才明白过来,我的眼睛里并没有小说,我早就沿着小说的场景岔出去了,沿着作家的描写对象按照自己的想象出去了。

舒晋瑜:您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毕飞宇:你也不是外人,那我就说了,我是土地上生长的艺术家,本质上我是艺术家,很不靠谱,斜着生,歪着长,如果风调雨顺,我也可以结几个果子。好不好吃不关我的事。

舒晋瑜:《小说课》中的内容,跨度有多大?

毕飞宇:比较大。我的好友庞余亮替我算过了,从《水浒》到汪曾祺,六百年。

(摘编自《毕飞宇:我怎样读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认为我们只有读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读哲学、历史、戏剧等作品做不到这一点。
B.老舍认为分析一部小说内容的好坏,应主要从作者在作品中对社会人生和事件的态度的角度入手。
C.华飞宇认为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随着阅历的丰富、理解力的长进,读者会具备与作者对话的能力,不断有新发现、新感受。
D.“很省钱的”“很不靠谱,斜着生,歪着长”等表现了毕飞宇的幽默,使得访谈气氛更加融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认为能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复杂的物态心态,最恰当的文字形容人情物状的小说,才是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最好的小说。
B.老舍认为读小说时,只要我们关注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和谋篇布局的方法,就一定能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提高文学修养。
C.毕飞宇认为当代文学的诸多优秀作品不确定能否成为经典,这是他缺少自信而在《小说课》中讲得少的最重要原因。
D.舒晋瑜运用“追问”,从“不断重读”到“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再到“如何把玩一部作品”,及时抓住新亮点,拓深、拓广访谈内容。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本次访谈核心话题的一项是(     
A.您怎么看待当代作品和经典之间的距离?
B.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您对经典作品有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吗?
C.平时的阅读中,所有喜欢的经典作品您都这么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吗?
D.我无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
4.在阅读海明威《桥边的老人》时,是应该像老舍所说那样“念着玩”还是像毕飞宇一样“把玩”?请结合相关文本简析。
2021-01-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一中(海沧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想念重庆的烟火味儿

杨康

①只要稍稍离开几天,我就会想念重庆。不管我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无法减轻分毫。

②离开重庆不久,我的脑海里就会自然呈现出一幅火锅画面。三五好友,相约嘈杂街边,满桌毛肚、鸭肠、藕片、土豆、茼蒿……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摆龙门阵。每每想到这里,口齿生津。到了外地我也吃火锅,但看着服务员身着职业装端来一盆红艳艳的锅底,总觉得缺点味儿。我根深蒂固地认为,火锅这玩意儿,只有在嘉陵江和长江滋养的重庆才是有灵魂的。在重庆,火锅沸腾起来,那股麻与辣,散在空气里入胃入心。久不相见的朋友聚在一起,只管尽兴。

③带着些许醉意穿过灯火辉煌的不夜城,长江和嘉陵江汩汩流淌的江水会勾起许多记忆。有多少次如梦如幻地在火锅飘香中穿城而过,味蕾就有多少次的记忆和苏醒。想重庆,最先是舌尖上的回味吧。麻辣鲜香是其永恒的底色,如果说火锅是重庆的阳春白雪,那么小面则是重庆的下里巴人。重庆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小面店,几乎十步一家。当然,味道也是各有千秋。各家有各家的做法,各家有各家不对外透露的绝技。从面条的初始原料,到辣椒花椒的选用,再到面条的下锅起锅,都有讲究。新店和老店琳琅满目,但只要用心经营的店,几乎都有自己的回头客。小面制作讲究,也因此总会在清晨聚集大量食客。“老板,一碗小面,多海椒,加煎蛋!”重庆的一天,在食客们的叫喊声中逐渐开始。

④在重庆呆久了,便不再愿意去磁器口、洪崖洞这些似乎专为外地游客而准备的地方,这些旅游景点似乎更符合外地游客的口味。想重庆,更是一种视觉上的想。漫步南滨路或者北滨路,对岸的灯火尽收眼底,仿佛置身一座梦幻城堡。

⑤重庆的起伏和错落,就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尤其在灯火辉煌的夜色中,重庆的美更是一览无余。高楼与高楼比肩而立,公路与公路盘旋交织,错综复杂中又井然有序。我喜欢闲情漫步,走哪儿算哪儿。随便一抬头,就是好风景。随便一停步,便是重庆人的热情洋溢。

⑥依山而建,重庆是一幅醒着的油画。无论你位于画中的哪一笔,接下来的那一笔定不会让你失望,定会让你发出惊叹。外地朋友来了,我会在一顿火锅之后带他们随便登上一辆公交车。在走走停停的顿挫中,在车内相互寒暄的方言里,聆听重庆余音。

⑦想重庆,不得不想那两条江。长江的浑浊与嘉陵江的清澈纠缠在一起,在朝天门码头停泊的豪华游轮无意间增加了江的奢华。透过江边粗粗的缆绳,可以想见当年码头上穿梭自如的人和热闹的交易。现在的码头,是一个适合怀旧的地方,夜幕升起,有流浪歌手在此卖唱。重庆市内某媒体的微博宣传语这样说:“这座城的早晨都由一条微博和两条大江开启。”这句话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细细一想,确实有点儿意思。如果重庆没有这两条江,那简直不可想象。

⑧柔情似水的重庆,烟火气息浓郁的重庆,只需离开那么一小会儿,就会让人很想很想。倘若离开得再久一点,只怕是会得相思病。“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这是我初来重庆时,在公交车身上看到的一句广告语。竟想不到,多年后的现实,早就被它一语道破。

⑨想重庆,想重庆的美食美景,想重庆的人,想到心底去了。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重庆浓烈而深沉的思念之情,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带着些许醉意穿过灯火辉煌的不夜城”,“醉意”既是朋友畅饮的结果,也暗指作者沉醉在江水勾起的记忆中。
C.火锅和小面同为重庆名吃,但从“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命名可以看出作者更喜欢重庆火锅。
D.作者写不再愿意去磁器口、洪崖洞等旅游景点,意在说明在重庆呆久了,身心完全融入到重庆的生活中,自己已然是重庆人了。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明晰又善于变化,语言活泼而富有生活气息;用浓郁的情思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来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B.文章用“五线谱上的音符”来比喻重庆的起伏与错落,既描写重庆的律动之美,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聆听重庆余音”化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典故,突出重庆方言抑扬顿挫的音韵美,表达了重庆人的热情好客。
D.文章最后一段呼应开头,明确“重庆的烟火味儿”的所指,进一步强化对重庆的想念之情。
7.围绕“想念重庆的烟火味儿”,作者在行文中是如何体现散文“形散神聚”这一基本特征的?请简要分析。
2021-01-1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一中(海沧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事情是这样的

佚名

怎么说呢?12月26日,事件经过一天发酵,《惊爆!某超市一黑衣男子对老人大打出手》牢牢霸占微博热搜榜头条。几张图片看起来是连拍,一男子挥舞手臂,老妇人抱着男人大腿,直到最后一张男子的手打到老人身上,看上去触目惊心。文字解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相当详实。

小明日记

今天玩得可开心啦。妈妈带我去欧美新生活广场玩,小朋友真多。大人坐在游乐场外玩手机,我们玩打枪游戏。我们玩了很长时间。中午吃面条,很好吃,妈妈说下周还带我吃。

下午和妈妈一起买了很多好吃的,超市的人很乱。有一个奶奶躺在地上,大声喊,还哭得很伤心。妈妈不让我看,但我早就看见了,那个奶奶抓住了那个叔叔的脚,叔叔不想让她抓。叔叔一蹦一蹦的,像跳皮筋,可好玩了。

超市收银员只言片语

周年庆嘛,人多,忙不过来。我看到的时候,大妈已经倒地,那个黑风衣在掰大妈抱他大腿的手。他们吵得很激烈,那男的一直喊“松手”,而且还说脏话。大妈被他拖着走。听不出来两人为什么起的争执。

我为什么不去拉开他们?公司规定:收银员不能离开岗位。而且我们经理和保安很快就赶到,把两人带走了。期间,很多顾客都在旁边看着,各种拍照。

不说了,不说了,今天顾客至少比昨天多一倍。

值班经理答记者问

记者:两人为什么争执?经理:周年庆,特价区豆油只剩下一桶。那男的要拎走,大妈说是她因为没找到推车,暂时放那儿的,才引发争执。

记者:据我们了解,这件事发生20分钟左右,你们才派人解决,具体原因是什么?

经理:因为这次促销力度很大,顾客太多了,到处都是人。我接到电话从值班室下楼去叫保安,然后再上来,我是一直跑着的。我们要从最里面那个非买出口进入,这又是一大圈。到现场的时候,周围好几圈人,分开人进去,差不多十分钟,绝对没有15分钟。

记者:事后,你们的调查结果是什么?

经理:我们无权调查,这事儿得问公安人员。

记者:那最后问题解决了吗?

经理:解决了,我们超市各送了他们一桶豆油。今天我们吸取教训,不仅在特价区安排工作人员,而且,将特价商品量提高了2到3倍。

我是监控录像管理员

12月24日早7点,经理打来电话,让我在营业前调整13号至17号摄像头监控的位置和范围,并要求我们在25日3:20前,务必把13号至17号摄像头于下午2:00--3:00的录像整理出来,保存备份,发给宣传部。

25日下午2:00的时候,我就盯着监控。看到一个女的疯狂冲到小王身后,双手抱住他手里的豆油,小王抢过,女子摔倒,之后立即抱住小王的大腿,大喊大叫,看不出来喊什么。小王使劲儿挣脱,一只手拎着豆油,一只手一会儿掰她的手,一会儿挥舞着保持平衡。他们从15号监控拉拽到17号监控下面。

2019年元旦,关于欧美超市的微博《反转——黑衣男“动手”的真相》,再次成为微博热搜的头条。文章链接了一个12分钟的视频。某媒体的官方微博着实火了一把,据统计,两个小时点击超过500万,转发超过20万,评论过万。

周年庆加圣诞节“双惠”期间,欧美超市营业额远超沃尔玛、恒客隆等,为答谢新老顾客厚爱,元旦期间超市的“双惠”活动将持续到本月7日。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发时有不少顾客在场,但作者只选取了一则小孩子的日记作为顾客对事件的描述,构思颇有深意。
B.超市周年庆顾客多,收银员“忙不过来”“听不出来”,公司又规定“不能离开,她可能真不知情。
C.从值班经理答记者问可知,面对突发事件,超市确实行动非常迅速,举措得当,充分考虑了顾客的需求。
D.作者从占据热搜榜头条的一条微博写起,以官方微博和超市的“双赢”收尾,增强了故事的反讽意味。
9.小说中“超市”这一场景对故事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0.小说从多个人的视角讲述同一事件,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1-01-1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一中(海沧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显达,南彭城人也。仕宋以军功封彭译县,隶齐高帝讨桂阳贼于新亭垒,大战于宣阳津阳门,大破贼,矢中左目而镞不出。事平,封丰城侯,再迁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沈攸之事起,显达遣军援台,长史到遁、司马诸葛导劝显达保境蓄众,密通彼北。显达于坐手斩之,遣表疏归心齐高帝。帝即位,拜护军将军。后御膳不宰牲,显达上熊蒸一盘,上即以充饭。后拜都督、益州刺史。武帝即位,进号镇西将军。益部山险,多不宾服。大度村獠,前刺史不能制,显达遣使责其租赕。獠帅曰:“两眼刺史尚不敢调我。”遂杀其使。显达分部将吏,声将出猎,夜往袭之,自此山震服。永明二年,为侍中、护军将军。显达累任在外,经高帝之忧,及见武帝,流涕悲咽。上亦泣,心甚嘉之。八年,为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显达谦厚有智计,自以人微位重,每迁官常有愧惧之色。子十余人,诫之曰:“我本意不及此,汝等勿以富贵陵人。”家既豪富,诸子与王敬则诸儿并精车牛,丽服饰。显达知此不悦。及子休尚为郢府主薄,过九江拜别,显达曰:“凡奢侈者鲜有不败,塵尾蝇拂是王、谢家物,汝不须捉此自逐。”即取于前烧除之。其静退如此。明帝即位,进太尉,封鄱阳郡公。上欲悉除高、武子孙,微言问显达,答日:“此等岂足介虑。”上乃止。显达深自贬退,车乘朽败,导从卤簿皆用羸小。以年老告退,不许。后以为江州刺史,镇盆城。东昏侯立,显达闻都下大相杀戮,传闻当遣兵袭江州。显达惧祸,十一月十五日举兵。官军继至显达不能抗退走至西州后乌榜村骑官赵谭注槊刺落马斩之篱侧血涌湔篱时年七十三。

(节选自《南史,陈显达传》)

1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都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官军继至/显达不能抗/退走至西州后乌榜村/骑官赵谭注槊刺落马/斩之篱侧/血涌湔篱/
B.官军继至/显达不能抗/退走至西州/后乌榜村骑官赵谭注槊刺/落马斩之/篱侧血涌湔篱/
C.官军继至/显达不能抗/退走至西州后乌榜村/骑官赵谭注槊刺/落马斩之/篱侧血涌湔篱/
D.官军继至/显达不能抗/退走至西州/后乌榜村骑官赵谭注槊刺落马/斩之篱侧/血涌湔篱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子,爵位等级之一,有多种称号,如“县子”“开国子”等。
B.夷,原指游猎为生的东方部族,泛指中原以外的各少数民族。
C.征,指征聘人才到朝廷任职,本文指征召显达入朝担任要职。
D.导从,专指帝王出行时的前驱者与后随者,也泛指皇帝随从。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陈显达勇敢无畏,作战有功。随齐高帝讨桂阳贼寇时,他大败敌军,被箭矢射中左眼,凭借军功被封为丰城侯,后来升任为广州刺史。
B.陈显达忠于高帝,深得信任。沈攸之事件中,他坚决派兵支援高帝,并将持异议的属下斩杀;在御膳不宰杀牲畜时,他给高帝送上熊蒸。
C.陈显达智谋过人,降服夷部。益州一带部落凭借山险大多不服管制,陈显达杀了獠帅使者,并部署偷袭大度村,从此益州部落畏惧屈服。
D.陈显达谦退律己,严于治家。他自降身份,乘坐旧车。面对儿子乘坐精美牛车,穿华丽服饰的行为,他严加训诫,并烧毁塵尾蝇拂等物。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显达累任在外,经高帝之忧,及见武帝,流涕悲咽。
(2)上欲悉除高、武子孙,微言问显达,答曰:“此等岂足介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