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任务群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全国 高二 专题练习 2021-02-25 37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写作

一、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明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难。大恩未,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嚣,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有删改)


[注]   ①西铭先生:张溥,字天如,别号西铭。无子,死后由钱谦益等代为立嗣。钱谦益等人后来投降了清朝,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节。②若敖:春秋时楚国的同姓氏族,因为越椒叛楚而被灭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
见背:被背弃
B.去年之举,淳已自必死
分:料想
C.淳之身,父之所
遗:给予
D.大恩未,令人痛绝
酬:报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谁知不死,死于今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B.嫡母慈惠,千古
失其与,不知
C.节义文章,如我父子几人哉
,若属皆且为所虏
D.家事尽委之
宁许负秦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完淳在临死前为“不得以身报母”而深感悲痛,为家中众人的生计问题而深感忧虑,但他又认为“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认为“以身殉父”是死得其所。
B.夏完淳在信中恳请双慈保重身体,牵挂结婚二载的妻子,并以五言诗式的咏唱抒发豪情,侠骨柔肠,尽在其中。
C.夏完淳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告诉母亲“万勿置后”,是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反而会是家族的隐患。
D.这封狱中绝笔表达了夏完淳以身赴义、视死如归的气节,全文一唱三叹,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
(2)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2021-02-2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任务群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温疫论》原序

吴又可

昔仲景立《伤寒论》,盖为正伤寒设也。嗣后论者纷纷皆以正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正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求其所谓正伤寒者,百无一二。予即诸书,咸以为春、夏、秋所发,皆属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则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有,而真正伤寒,每在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每用发散之剂,一汗即解。间有不药亦自愈者,并未常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等症。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究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万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论?或谓温疫一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王叔和补方造论,辑成全书。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甚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正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或遇医家见解不到,以急病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究迁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邪之轻者,有获侥幸;感邪之重者,而加以失治,枉死不可胜计。嗟乎!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千载以来,何生民之不幸如此。余虽孤陋,静心穷理,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并平日所用历应验方法,详述于下,以俟高明者正之。

(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嗣后论者/纷纷皆以正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正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B.嗣后论者纷纷/皆以正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倶系正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C.嗣后论者/纷纷皆以正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倶系正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D.嗣后论者纷纷/皆以正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倶系正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7.一名考生在居家隔离期间,翻阅古籍,了解中医文化,对文中加点词语做了如下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医学经典,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
B.按,小篆字形,形声字,本义为用手向下压。成语“按图索骥”和《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中的“按”字与文中加点“按”字意思相同。
C.崇祯辛巳,是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其中,“辛巳”是干支纪年。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作为序号。
D.格,文中为“推究”之意,古文中可表达相似意思的字词还有“求”“原”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主要是针对伤寒的,后世一些从医者却往往将伤寒与其他病症相互混淆,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延误。
B.吴又可从临床症状、病情的急缓、病例的多寡等方面比较了感冒、伤寒、温疫三种病的异同,凸显了研究温疫的紧迫性。
C.崇祯辛巳年间,疫病流行,感染者众多。到了五六月份,疫病越来越严重,有的人家紧闭门户,依旧被传染上了。
D.吴又可为人谦逊务实。他潜心梳理了数年来的行医经验,研究了疫气从哪里产生,又是如何传到人的身上的,立言救世。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究竟感冒倶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
(2)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近危笃。
10.吴又可为什么认为温疫患者“乃死于古册之遗忘”?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1-02-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任务群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五年时,某送别介卿【1】于洪州。黄生年十四五,在舟中出入吾二人之间,与众童子无异。其时,从介卿于淮南,至者独言黄生敏且勤,自此,黄生之能浸浸闻。至介卿之门者,归,莫不爱其为人,而异其业之进。介卿以书抵黄生之亲,亦称之。于是黄生之里人皆叹其善自致,而且慕之。其大父【2】虽已老,其母虽久寡居,闻黄生之进如此,虽在千里之外,犹朝夕待其旁也;虽书信岁不过三四至,犹朝夕与之上下语也。非特如是也,其喜甚于朝夕待其旁,朝夕与之上下语也。何则?黄生在其家,无以异于众童子,一出而得大贤为之依归,遂以能闻于人,为其大父与母者,其独能勿喜乎?其不愈于朝夕待其旁,朝夕与之上下语乎?予闻之亦喜甚。

而子自洪州归,虽其身介卿之侧,其心焦然,食息坐作,无顷焉不在介卿也。至于今且三年。然日孜孜念之,凡询介卿之事于人,虽奴隶贱人加详焉。于奴隶人犹然,况衣冠降登,洁然为士者乎?况吾介卿朝夕所与居,教诲而称之者乎?故闻黄生之归也,日企而望之,乎其来视我也。

居一日,黄生来。望其表,其步趋之,揖让之容,固有似乎介卿者。入而视其色,听其言,其气愉愉而其音淳淳,不似乎介卿者少矣;其学其归,得之乎介卿何多也。间而省其书,则又如出诸介卿之手。问介卿之事,皆能道其远者、大者焉。甚矣!黄生之似吾介卿也。吾得之,废食与寝而从之。吾喜也,惟恐其去我,而尚其来之不早也。嗟乎黄生,岂特一时慰我也!于是知介卿之德,入人之深,化人之速也如此,使得其志于天下,何如哉?

以从介卿于淮南者数人较之,不人人皆然,而黄生独然,则又知黄生之所自致者亦荦荦【3】绝众,使坚且久,其所至如何哉?介卿之教诲、黄生之自致而思乎人莫不欲有立,然而有贤父兄之渐泽,而卒不入于善者,其自反于心如何也?亦思介卿之道德,于今为大备,而黄生为日进,独予断然不一二备而不尺寸进,比其少之时缺且忘者众矣,其自愧于心如何也?以心之愧也,则欲重警戒自修。是介卿之教不独裕于黄生,黄生之自致不独裕于己,而皆有以及予也,其喜不又多乎?

(取材于曾巩《喜似赠黄生序》


注释:【1】介卿:即王安石,字介甫。【2)大父:祖父。【3】荦荦:卓越。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亦称之 骤:强烈 ②而且慕之 畏:敬服
③其喜甚于朝夕侍其旁 殆:大概 ④虽其身介卿之侧 去:离开
乎其来视我也 庶:希望 ⑥其步趋之节:关键
⑦而尚其来之不早也 恨:遗憾 ⑧介卿之教诲 因:通过
A.①⑥B.②⑤C.③④D.⑦⑧
12.下列对“黄生在其家”中的“其”指代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B.黄生C.曾巩D.众童子
1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生之能浸浸闻 黄生能够渐渐被人知道
B.而异其业之进 而且为黄生学业长进感到惊奇
C.甚矣!黄生之似吾介哪也 黄生和我的好友介卿太像了
D.是介卿之教不独裕于黄生 这样看来介卿的教诲不只是对黄生有益处
1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虽书信岁不过三四至,犹朝夕与之上下语也。
15.文中写到“予闻之亦喜甚”“吾喜也”“其喜不又多乎”,一个“喜”字贯穿全篇。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作者“喜”的原因。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青岩山居记

[明]王祎

青岩义乌县南十里,其山由东阳两岘峰西来,三十里至于龙门,势益穹隆,由龙门而西,又二十里,是为青岩。至是山支为二,南支则重峦叠嶂,北支则崇岭峻峤,皆迤逦西行。方二支之分也,有山从中出,峰阜圆粹,累累若联珠,曰齐山。而其势遂卑,南北两山,势相环护,左昂右伏,当其前如龙虎,齐山俨然而中居。齐山之阳,坦为平壤,广袤可一里。民居庐杂处其间者,皆傅氏。其外绕以双涧,涧源出于二支之所分,夹齐山而出,至是乃合而为一。行二三里,与群水汇为大陂,曰新塘,而塘适当西山昂伏之会。塘外复有一小山,岿特起,若遏水之冲者。大抵双涧之外,两山之间,陵谷幽邃,川原夷旷,而草树甚繁茂,雅宜为隐者之居。

初,傅氏有才学显闻,仕为侯官主簿曰光龙者,与予祖母为同产,故傅氏予外家也。至正乙未之春,予始至焉,爱其双涧内属,两山外拱,清淑之气,若有所钟,乃即傅氏居旁,买隙地数亩,结屋居之。为屋仅三数楹间,屋外植以竹木,右偏别为小轩,庋书其内。读书之余,其缘涧行。南涧水稍深,菖蒲生石山,与异草青翠相错,绝可爱。北涧水浅,稍雨,水激石面,声潺湲辄不休。有老梅数株,偃蹇横岸侧。由双涧所合,直两山之间而西望,金华芙蓉峰,近在目睫,可揽也。予于是居而乐之,若将终身焉。

或谓予曰:仕与隐,其不同也。古之君子,未尝不欲仕,特恶不由其道耳。君子学先王之道,且将为世用,胡为而遽言隐耶?予告之曰:仕隐二趋,吾无固必也。十年以来,吾南走越,北走燕,而惟利禄之是干,其劳心苦思,殆亦甚矣,是岂志于隐者乎?今天下用兵,南北离乱,吾之所学,非世所宜用,其将何求以为仕籍?使世终不吾用,吾可以枉道而徇人?则吾终老于斯,益研穷六艺百家,而考求圣贤之故,然后托诸言语,著成一家之书,藏之名山,以后世,何不可哉?君子之行止,视时之可否,以为道之诎伸。是故得其时则行守穷山密林而长往不返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汲汲于干世取宠勇功智名之徒尚入而不知出者亦非也。一山之隈,一水之涯,特吾寄意于斯焉耳。吾之行止,安敢固必乎哉?

或者无以诘,因疏其言,揭诸壁间,为《青岩山居记》。

(选自《王忠文公集》,有删改)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岩义乌县南十里              去:离开
B.其不同也              趋:追求
C.以后世              俟:等待
D.特吾寄意于斯焉耳              寄意:寄托情感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岿特起              暮色,自远而至
B.傅氏有才学显闻             其无礼于晋
C.缘涧              与嬴不助五国也
D.吾可以枉道而徇人             皆出于此乎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交代青岩山的地理位置,描写层次错落有致,叙述条理清晰,青岩山如在目前。
B.文章介绍了青岩山环境清幽,隐居读书观景可为至乐,又通过主客对答,表露了作者不得已而隐居的原因。
C.青岩山环境清幽,景致优雅,因傅光龙才名显著,所以作者和他一起隐居于此,以读书为乐。
D.作者深得孔子“用行舍藏”之旨,从文中不难感受到他有经世济民之心,对建功立业存有热切期望。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是故得其时则行守穷山密林而长往不返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汲汲于干世取宠勇功智名之徒尚入而不知出者亦非也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抵双涧之外,两山之间,陵谷幽邃,川原夷旷,而草树甚繁茂,雅宜为隐者之居。
(2)十年以来,吾南走越,北走燕,而惟利禄之是干,其劳心苦思,殆亦甚矣,是岂志于隐者乎?
2021-02-2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任务群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群文阅读 | 适中(0.65)
21. 这几篇文章文体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并概括它们各自的特点。
【链接1】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明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难。大恩未,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嚣,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有删改)


【注】①西铭先生:张溥,字天如,别号西铭。无子,死后由钱谦益等代为立嗣。钱谦益等人后来投降了清朝,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节。②若敖:春秋时楚国的同姓氏族,因为越椒叛楚而被灭族。
【链接2】

《温疫论》原序

吴又可

昔仲景立《伤寒论》,盖为正伤寒设也。嗣后论者纷纷皆以正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正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求其所谓正伤寒者,百无一二。予即诸书,咸以为春、夏、秋所发,皆属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则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有,而真正伤寒,每在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每用发散之剂,一汗即解。间有不药亦自愈者,并未常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等症。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究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万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论?或谓温疫一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王叔和补方造论,辑成全书。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甚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正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或遇医家见解不到,以急病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究迁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邪之轻者,有获侥幸;感邪之重者,而加以失治,枉死不可胜计。嗟乎!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千载以来,何生民之不幸如此。余虽孤陋,静心穷理,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并平日所用历应验方法,详述于下,以俟高明者正之。

(有删改)


【链接3】

喜似赠黄生序

曾巩

五年时,某送别介卿于洪州。黄生年十四五,在舟中出入吾二人之间,与众童子无异。其时,从介卿于淮南,至者独言黄生敏且勤,自此,黄生之能浸浸闻。至介卿之门者,归,莫不爱其为人,而异其业之进。介卿以书抵黄生之亲,亦称之。于是,黄生之里人皆叹其善自致,而且慕之。其大父虽已老,其母虽久寡居,闻黄生之进如此,虽在千里之外,犹朝夕侍其旁也;虽书信岁不过三四至,犹朝夕与之上下语也。非特如是也,其喜甚于朝夕侍其旁,朝夕与之上下语也。何则?黄生在其家,无以异于众童子,一出而得大贤为之依归,遂以能闻于人,为其大父与母者,其独能勿喜乎?其不愈于朝夕侍其旁,朝夕与之上下语乎?予闻之亦喜甚。

而予自洪州归,虽其身介卿之侧,其心焦然,食息坐作,无顷焉不在介卿也。至于今且三年。然日孜孜念之,凡询介卿之事于人,虽奴隶贱人加详焉。于奴隶贱人犹然,况衣冠降登,絜然为士者乎?况吾介卿朝夕所与居,教诲而称之者乎?故闻黄生之归也,日企而望之,乎其来视我也。

居一日,黄生来。望其表,其步趋之,揖让之容,固有似乎介卿者。入而视其色,听其言,立气愉愉而其音淳淳,不似乎介卿者少矣;其学其归,得之乎介卿何多也。间而省其书,则又如出诸介卿之手。问介卿之事,皆能道其远者、大者焉。甚矣!黄生之似吾介卿也。吾得之,废食与寝而从之。吾喜也,惟恐其去我,而尚其来之不早也。嗟乎黄生,岂特一时慰我也!于是知介卿之德,入人之深,化人之速也如此,使得其志于天下,何如哉?

以从介卿于淮南者数人较之,不人人皆然,而黄生独然,则又知黄生之所自致者亦荦荦绝众,使坚且久,其所至如何哉?介卿之教诲、黄生之自致而思乎人莫不欲有立,然而有贤父兄之渐泽,而卒不入于善者,其自反于心如何也?亦思介卿之道德,于今为大备,而黄生为日进,独予断然不一二备而不尺寸进,比其少之时缺且忘者众矣,其自愧于心如何也?以心之愧也,则欲重警戒自修。是介卿之教不独裕于黄生,黄生之自致不独裕于己,而皆有以及予也,其喜不又多乎?

(有删改)


【链接4】

青岩山居记

【明】王祎

青岩义乌县南十里,其山由东阳两岘峰西来,三十里至于龙门,势益穹隆,由龙门而西,又二十里,是为青岩。至是山支为二,南支则重峦叠嶂,北支则崇岭峻峤,皆迤逦西行。方二支之分也,有山从中出,峰阜圆粹,累累若联珠,曰齐山。而其势遂卑,南北两山,势相环护,左昂右伏,当其前如龙虎,齐山俨然而中居。齐山之阳,坦为平壤,广袤可一里。民居庐杂处其间者,皆傅氏。其外绕以双涧,涧源出于二支之所分,夹齐山而出,至是乃合而为一。行二三里,与群水汇为大陂,曰新塘,而塘适当西山昂伏之会。塘外复有一小山,岿特起,若遏水之冲者。大抵双涧之外,两山之间,陵谷幽邃,川原夷旷,而草树甚繁茂,雅宜为隐者之居。

初,傅氏有才学显闻,仕为侯官主簿曰光龙者,与予祖母为同产,故傅氏予外家也。至正乙未之春,予始至焉,爱其双涧内属,两山外拱,清淑之气,若有所钟,乃即傅氏居旁,买隙地数亩,结屋居之。为屋仅三数楹间,屋外植以竹木,右偏别为小轩,庋书其内。读书之余,其缘涧行。南涧水稍深,菖蒲生石山,与异草青翠相错,绝可爱。北涧水浅,稍雨,水激石面,声潺湲辄不休。有老梅数株,偃蹇横岸侧。由双涧所合,直两山之间而西望,金华芙蓉峰,近在目睫,可揽也。予于是居而乐之,若将终身焉。

或谓予曰:仕与隐,其不同也。古之君子,未尝不欲仕,特恶不由其道耳。君子学先王之道,且将为世用,胡为而遽言隐耶?予告之曰:仕隐二趋,吾无固必也。十年以来,吾南走越,北走燕,而惟利禄之是干,其劳心苦思,殆亦甚矣,是岂志于隐者乎?今天下用兵,南北离乱,吾之所学,非世所宜用,其将何求以为仕籍?使世终不吾用,吾可以枉道而徇人?则吾终老于斯,益研穷六艺百家,而考求圣贤之故,然后托诸言语,著成一家之书,藏之名山,以后世,何不可哉?君子之行止,视时之可否,以为道之诎伸。是故得其时则行守穷山密林而长往不返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汲汲于干世取宠勇功智名之徒尚入而不知出者亦非也。一山之隈,一水之涯,特吾寄意于斯焉耳。吾之行止,安敢固必乎哉?

或者无以诘,因疏其言,揭诸壁间,为《青岩山居记》。

(选自《王忠文公集》,有删改)

2021-02-2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任务群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三、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较难(0.4)
22. 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与李密的《陈情表》都属于“陈情”作品中的佳作,都写得情感真挚、回肠荡气,但两文的写作目的、“陈情”的方式却有所不同。试比较分析。
【链接1】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明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难。大恩未,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嚣,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有删改)

2021-02-2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任务群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四、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适中(0.65)
23. 结合所学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梳理我国古代的文体常识。
2021-02-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任务群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丰乐亭记(节选)

欧阳修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滁州之西南,泉水之   涯:水边
B.更欲而忘归也              久:久留
C.而之以见其实              名:命名
D.其可不喜且              幸:侥幸
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自为记,见其名之意   是人多以书假余
B.①而名之以见              皆出于此乎
C.①则必即醒心              ②封府库,待将军
D.①则凡同游此者              ②徘徊斗牛之间
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B.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C.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D.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2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
(2)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3)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28.两篇文章均阐述了欧阳修之“乐”,联系文本概括欧阳修真正的欢乐。(不得用原文回答)
2021-02-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任务群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

柳宗元

大凡以观游名于代者,不过视于一方,其或傍达左右,则以为特异。至若不鹜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唯是得之。桂州多灵山,发地峭坚,林立四野。署之左曰漓水,水之中曰訾氏之洲。凡峤南之山川,达于海上,于是毕出,而古今莫能知。

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公来莅兹邦,都督二十七州诸军州事。盗遁奸革,德惠敷施,期年政成,而富且庶。当天子平淮夷,定河朔,告于诸侯,公既施庆于下,乃合僚吏,登兹以嬉。观望悠长,悼前之遗。于是厚货居氓,移于间壤。伐恶木,刜奥草,前指后画,心舒目行。忽然若飘浮上腾,以临云气,万山面内,重江束隘,联岚含辉,旋视具宜,常所未睹,倏然互见,以为飞舞奔走,与游者偕来。

乃经工化材,考极相方。南为燕亭,延宇垂阿,步檐更衣,周若一舍。北有崇轩,以临千里。左浮飞阁,右列闲馆。比舟为梁,与波升降。苞漓山,涵龙宫,昔之所大,蓄在亭内。日出扶桑,云飞苍梧,海霞岛雾,来助游物。其隙则抗月槛于回谿,出风榭于篁中。昼极其美,又益以夜。列星下布,颢气回合,邃然万变,若与安期、羡门接于物外。则凡名观游于天下者,有不屈伏退让以推高是亭者乎?

既成以燕,欢极而贺。咸曰:昔之遗胜概者,必于深山穷谷,人罕能至,而好事者后得以为己功,未有直治城,挟阛阓,车舆步骑,朝过夕视,讫千百年,莫或异顾,一旦得之,遂出于他邦,虽博物辩口,莫能举其上者。然则人之心目,其果有辽绝特殊而不可至者耶?盖非桂山之灵,不足以瑰观;非是洲之旷,不足以极视;非公之鉴,不能以独得。噫!造物者之设是久矣,而尽之于今,余其可以无藉乎!

(有删改)


【注】①訾:姓氏。②经、化:均为“筹备”之意。③延宇垂阿(ē):伸展的屋宇,下垂的屋檐。④步檐更衣:走廊和更衣室。⑤安期、羡门:均指悟道成仙的人。⑥阛阓(huán huì):市区、市场。⑦藉:通“籍”,记录。
2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左曰漓水                   署:署名
B.舟为梁,与波升降              比:并列,并排
C.既成以,欢极而贺              燕:通“宴”,设宴
D.非公之,不能以独得       鉴:明察
3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合僚吏,登兹以嬉               今君亡赵走燕
B.若与安期、羡门接物外       以其无礼
C.临千里                        作《师说》贻之
D.果有辽绝特殊而不可至者耶   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3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美訾家洲于桂林的灵山秀水中,胜景独擅,惋惜其不为人所知,颂扬裴公于施德政之余,慧眼独具,建亭于斯,遂使其撮奇得要,景甲桂林。
B.柳宗元的散文立意深刻,既对訾家洲亭的景色做了具体生动的描绘,又直抒了怀才不遇的慨叹,全文洋溢着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本文构思新颖,起始突兀,以表现訾家洲之特异不凡,然后描写亭景之包藏宏大,变化奇异,可谓形容尽致,结尾处层层转深,跌宕多姿。
D.本文的风格雄深雅健,简古峭拔,情感表达含蓄隽永,以贬谪期间个人的感情观照山水,又借对山水的描摹以传达心境,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意境。
3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唯是得之
3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厚货居氓,移于间壤。
(2)造物者之设是久矣,而尽之于今,余其可以无藉乎!
2021-02-23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任务群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链接1】

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链接2】

丰乐亭记(节选)

欧阳修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链接3】

桂州裴中丞作訾①家洲亭记

柳宗元

大凡以观游名于代者,不过视于一方,其或傍达左右,则以为特异。至若不鹜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唯是得之。桂州多灵山,发地峭坚,林立四野。署之左曰漓水,水之中曰訾氏之洲。凡峤南之山川,达于海上,于是毕出,而古今莫能知。

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公来莅兹邦,都督二十七州诸军州事。盗遁奸革,德惠敷施,期年政成,而富且庶。当天子平淮夷,定河朔,告于诸侯,公既施庆于下,乃合僚吏,登兹以嬉。观望悠长,悼前之遗。于是厚货居氓,移于间壤。伐恶木,刜奥草,前指后画,心舒目行。忽然若飘浮上腾,以临云气,万山面内,重江束隘,联岚含辉,旋视具宜,常所未睹,倏然互见,以为飞舞奔走,与游者偕来。

乃经工化②材,考极相方。南为燕亭,延宇垂阿③,步檐更衣④,周若一舍。北有崇轩,以临千里。左浮飞阁,右列闲馆。比舟为梁,与波升降。苞漓山,涵龙宫,昔之所大,蓄在亭内。日出扶桑,云飞苍梧,海霞岛雾,来助游物。其隙则抗月槛于回谿,出风榭于篁中。昼极其美,又益以夜。列星下布,颢气回合,邃然万变,若与安期、羡门⑤接于物外。则凡名观游于天下者,有不屈伏退让以推高是亭者乎?

既成以燕,欢极而贺。咸曰:昔之遗胜概者,必于深山穷谷,人罕能至,而好事者后得以为己功,未有直治城,挟阛阓⑥,车舆步骑,朝过夕视,讫千百年,莫或异顾,一旦得之,遂出于他邦,虽博物辩口,莫能举其上者。然则人之心目,其果有辽绝特殊而不可至者耶?盖非桂山之灵,不足以瑰观;非是洲之旷,不足以极视;非公之鉴,不能以独得。噫!造物者之设是久矣,而尽之于今,余其可以无藉⑦乎!

(有删改)


【注】 ①訾:姓氏。②经、化:均为“筹备”之意。③延宇垂阿(ē):伸展的屋宇,下垂的屋檐。④步檐更衣:走廊和更衣室。⑤安期、羡门:均指悟道成仙的人。⑥阛阓(huán huì):市区、市场。⑦藉:通“籍”,记录。
34.《醒心亭记》《丰乐亭记(节选)》《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都是记“亭”的散文名篇,文中均交代了亭子命名的原因。阅读三篇短文,用自己的话概括三个亭子命名的原因。
35.三篇短文除了表达快乐的情绪之外,还分别表达了赞美之情,试加以说明。
2021-02-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任务群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36. 在你的周围,是否也有一些建筑的名称有一定的渊源,请选择一处,通过采访或查阅资料等方式,探求其命名的原因和相关故事,仿照《醒心亭记》的写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向同学们推介。
【链接】

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2021-02-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任务群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文言文阅读
7
现代文阅读
1
小阅读
1
语言文字运用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文言文阅读
1-50.65文言文翻译  概括中心意思  文言实词  一般文言虚词
6-100.4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概括中心意思
11-150.65文言文翻译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曾巩  文言实词
16-200.4文言文断句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文言实词  一般文言虚词
24-280.4欧阳修(1007-1072)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曾巩  文言实词
29-330.4柳宗元(773-819)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文言实词  一般文言虚词
34-350.65欧阳修(1007-1072)  曾巩  分析信息,归纳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二、现代文阅读
210.65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概括中心意思群文阅读
三、小阅读
220.4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概括中心意思  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课内
四、语言文字运用
230.65文学常识综合填空题
五、作文
360.65微写作微写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