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山东 高一 竞赛 2021-03-27 281次 整体难度: 较易 考查范围: 名句名篇默写、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 “筚路蓝缕,以___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     
A.起B.乞C.启D.企
2021-03-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他的心术,你们难道不知?自古道:“吉人自有天 。”任他怎么做去,我只是不管。 (     
A.相B.像C.象D.向
2021-03-2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部学术专著,是李教授花了多年心血,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B.老胡虽然年过花甲,但还是少不更事,书呆子气十足。
C.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厝火积薪,后果不堪设想。
D.学习上他从不满足,总是得陇望蜀,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2021-03-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读山海经》)

4.《读山海经》中“孟夏”是指农历(     )月。
A.四B.五C.六D.七
5.《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A.佛教经典B.地理著作C.人物传记D.文人随笔
6.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名潜,字(     
A.彦和B.子建C.元亮D.德施
2021-03-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7. 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     
A.举案齐眉—孟光B.卧薪尝胆—勾践
C.闻鸡起舞—祖逖D.完璧归赵—刘琨
2021-03-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8. 成语“沐雨栉风”源于哪个故事?(     
A.苏武牧羊B.大禹治水
C.赤壁之战D.安史之乱
2021-03-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9. “入木三分”这个典故原意用来形容(     
A.雕刻技术高B.文章深刻C.书法笔力强劲D.射箭本领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0. 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     
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1. “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A.衣服穿得太多B.劳动太卖力气
C.打仗拼死厮杀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
2021-03-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2. “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     
A.口吃B.好说谎C.喜欢骂人D.喜欢无病呻吟
2021-03-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3.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A.刘邦B.项羽C.韩信D.张良
2021-03-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14.根据字数,上首词的词牌名可能为( )
A.水调歌头B.如梦令C.西江月D.沁园春
15.根据《水浒传》的描述,这首词的作者是( )
A.晁盖B.宋江C.林冲D.吴用
16.上首词属于下列哪一类词( )
A.小令B.中调C.长调D.古体词
2021-03-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7. 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2016-11-18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8. 下列作者与作品配对不正确的是(     
A.契诃夫——《套中人》B.卡夫卡——《变形记》
C.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D.莫泊桑——《死亡与罗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9. 下列不属于以吝啬鬼形象出现的小说人物是(     
A.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B.泼留希金(《死魂灵》)
C.严监生(《儒林外史》)D.聂赫留朵夫(《复活》)
2021-03-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0. “文房四宝”中那一宝产于浙江(     
A.笔B.墨C.纸D.砚
2021-03-23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1. 下列地支与其生肖配对正确的是哪一项?
A.子——兔B.巳——蛇C.酉——猴D.申——鸡
2015-05-18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2. 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
A.《中庸》B.《尚书》C.《春秋》D.《左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3. 现代汉字,按其构成方式最多的是(     
A.象形字B.指事字C.形声字D.会意字
2021-03-23更新 | 29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4. 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     
A.胡适的《尝试集》B.郭沫若的《女神》
C.徐志摩的《志摩的诗》D.闻一多的《死水》
2021-03-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5.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句诗的作者是(     
A.杜甫B.白居易C.李贺D.李白
2021-03-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 (          
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
2016-11-18更新 | 137次组卷 | 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27.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系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的词作。请问这位词人是谁?
A.辛弃疾B.李煜C.晏殊D.李清照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8.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李白B.谢朓C.陶渊明D.李贺
2021-03-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29.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B.苏轼对王维C.欧阳修对李白D.王国维对苏轼
2016-11-18更新 | 1090次组卷 | 9卷引用:2011年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0. 组合成对联正确的一项是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   ②白铁无辜铸佞臣
③竹直心虚乃吾友   ④霜叶红于二月花
⑤青山有幸埋忠骨   ⑥水淡性泊是我师
⑦柳絮池塘淡淡风   ⑧带水芙蓉点点雨
A.⑦⑧/⑤②B.①④/⑥③C.⑤②/③⑥D.⑥③/⑧⑦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1. 对下列古诗中加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B.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既是比喻又是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C.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多。——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运用夸张手法,赞美诗人诗才出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2. “天边偶尔漂浮着淡淡的白云”的后面连接那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33. 关于《三国演义》,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翼德。
B.“三英战吕布”,“三英”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C.“桃园三结义”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D.杨修是孙权手下的谋士。
2016-11-18更新 | 4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广东东莞第七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4. 下列对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宋代的苏舜钦住在他岳父家中,每晚要饮一斗酒。他岳父很奇怪,就去窥探他。只听他在朗读《汉书·张良传》。读到张良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拍案叫道“惜乎击之不中!”就满饮一大杯。他岳父笑道:“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这就是有名的“汉书下酒”的典故,其乐趣在“书”而不在“酒”也。

A.好书一部不为多,只要有乐趣,越多越好。
B.精湛的书籍能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
C.好文章能引起人们的乐趣,读得越多乐趣越多。
D.能引起人们乐趣的好文章越多越好。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35.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B.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作品。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C.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影响最大。
D.“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其中“五经”是《诗经》、《尚书》、《礼仪》、《易经》、《春秋》的合称,其中《春秋》指的就是《左氏春秋》,也就是《左传》。
2021-03-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36. 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
B.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代表作有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C.屠格涅夫,俄国作家,著有《鲁滨逊漂流记》。
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2021-03-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37. 下列文学流派及文人并称中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B.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
C.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但丁、哥白尼、莎士比亚。
D.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021-03-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38. 下列作家作品依次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稼轩长短句》(2)《樊川文集》(3)《范文正公文集》(4)《嘉佑集》(5)《新书》
A.辛弃疾   王维   范仲淹   苏轼   欧阳修
B.李清照   杜牧   范仲淹   苏洵   贾谊
C.辛弃疾   杜牧   范仲淹   苏洵   贾谊
D.李清照   王维   范仲淹   苏洵   欧阳修
2021-03-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39.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核舟记》中说舟底有“天启壬戌秋日”字样,“壬戌”是干支纪年,“天启”是帝王年号,这是使用干支和帝王年号相结合的纪年法。
B.古代分一日为十二时。《孔雀东南飞》诗句“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人定”即“亥”时,也就是晚上9点到11点。
C.阴历每月第一天称“晦”,第十五天称“望”,最后一天称“朔”。
D.有些古代地名是特指的,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的“吴越”指江南地区,“中国”指中原地区;“江表英豪”中的“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2021-03-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0. 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A.上元节就是元宵节,上巳节就是三月三日,重阳节就是九月九日。
B.古建筑中,厢指正房前两侧的房子,榭指建在台上的亭子之类,栋指栋梁,椽指钉在梁上以承瓦的木条。
C.在科举制度中,乡试在八月举行,古称秋闱;会试在二月(或三月)举行,古称春闱。
D.古代座次以向东为尊,向南次之,向西为卑。列位以右为上,乘车也是以右为尊。
2021-03-2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41.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是古代的长度单位。
B.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是古代的重量单位。
C.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D.位在廉颇之右,“右”是“上”的意思。古代以右为尊。
2021-03-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六、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42. 下面两首诗所描写的节日是什么(     

元正诗

(晋)辛萧

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

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憧憧日,总把旧桃换新符。

A.两首诗都写的是农历大年初一
B.两首诗都写的是阳历的元旦
C.《元正诗》写农历大年初一,《元日》写阳历元旦
D.《元正诗》写阳历元旦,《元日》写农历大年初一
2021-03-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七、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43. 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仲春”指夏历二月。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旧俗指清明后一天。
C.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左衽”指衣襟左掩,为当时中原地区以外的风俗。
D.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菹醢”指古代一种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
2021-03-2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4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入则孝,出则悌。”“孝”指善事兄长,“悌”指善事父母。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春秋战国时的大量史料,记载了许多历史故事,文字优美,文学性强。
C.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D.世界名著《人间喜剧》《死魂灵》《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的作者依次是巴尔扎克、果戈理、托尔斯泰、莫泊桑。
2021-03-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4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指的是金 、木、水、火 、土五种物质。
B.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五岳"分别指: 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C.成语“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指儒教、基督教、道教。
D.“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2021-03-23更新 | 33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46. 下列对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盘古、女娲、精卫。
B.《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收集了1918—1922年间所写的作品14篇。
C.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
D.阅读中理解词语的方法主要是: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指代的内容,词语概括的内容,词语的色彩、情味等附加意义。
2021-03-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47. 我国古代诗歌按产生的时代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乐府——楚辞——曲——词
B.诗经——楚辞——乐府——词——曲
C.诗经——楚辞——乐府——曲——词
D.诗经——乐府——楚辞——词——曲
2021-03-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4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是《左传》,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断代史是《汉书》。
B.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唐代杜牧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唐代李白的诗句。
D.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2021-03-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49. 古人“始生三月而加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如孙权,名权,字仲谋;刘备,名备,字玄德。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备与孙权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孙权的称呼应是(     
A.备       B.备       仲谋
C.玄德   D.玄德   仲谋
2021-03-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50.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下列谚语与此歌反映的道理一致的有 (     
①水滴石穿,集腋成裘       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3-2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51. 下列二十四节气中哪个节气白天与晚上时间一样长(     
A.春分B.立秋C.夏至D.大雪
2021-03-23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52.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     
A.钟表B.日晷C.漏刻D.漏壶
2021-03-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53. 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讲究。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照由尊至卑的顺序排列依次应该是(     
A.项王、项伯、亚父、沛公、张良B.亚父、项王、项伯、沛公、张良
C.项王、项伯、沛公、亚父、张良D.项王、项伯、沛公、张良、亚父
2021-03-23更新 | 3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54. 下列四个字中笔画数说得正确的是哪一项(     
A.“像”字14画B.“婢”字12画
C.“敝”字11画D.“凸”字6画
2021-03-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55. 曾使“洛阳纸贵”的是下列哪一部作品?
A.司马相如《子虚赋》B.曹植《洛神赋》
C.左思《三都赋》D.张衡《归田赋》
2016-11-18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56. “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苏武牧羊B.文姬归汉C.楚汉相争D.岳飞抗金
2016-11-18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57. 典故“名落孙山”的“孙山”指的是谁?
A.中榜人的名字B.落榜人的名字C.大山的名字D.主考官的名字
2016-11-18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8. 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与“指鹿为马”这一典故有关?
A.韩信B.项羽C.赵高D.刘邦
2016-11-18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59.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谁的词句?
A.岳飞B.辛弃疾C.陆游D.李商隐
2016-11-18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60. 成语“趋之若鹜”中的“鹜”是指哪一种动物?
A.马B.乌鸦C.野鸭D.老鹰
2016-11-18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6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间都去哪儿了?”面对央视记者的提问,路人给出了各种回答:

“以前总感觉自己年龄还不大,孩子高中开学那天,忽然觉得自己真的老了。”

“时间都去哪了?应该都在回忆里吧,如果能重新来过的话,我还是想再上一遍大学。”

“时间过得真快,早上和太阳赛跑,晚上数着星星回家,日子就这样过去了。以后,我还希望自己能这样干下去,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

“我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不再有不切实际的理想,不再为去哪里玩纠结,不再有大把的时间用来挥霍,我要成为父母的依靠。”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 文体特征鲜明。
2021-03-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名句名篇默写、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写作

试卷题型(共 57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53
古代诗歌阅读
2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名句名篇默写
2
阅读与鉴赏
3
语言文字应用
4
作家作品
5
名著阅读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94名句名篇默写选择题
2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30.6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70.85古代文化常识  文史典籍选择题
80.85古代文化常识  文史典籍选择题
90.6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100.94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110.85古代文化常识  音乐文娱选择题
12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13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170.94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
18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19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200.85古代文化常识  音乐文娱选择题
210.65天文历法选择题
220.6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230.85古代文化常识  音乐文娱选择题
24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25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260.65贺知章(659-744)  李白(701-762)  杜甫(712-770)  孟郊(751-814)选择题
270.94李煜(937-978)  《虞美人》选择题
280.6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290.94文学常识综合  王维(701-761)选择题
300.65对联选择题
310.65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选择题
320.65修辞手法选择题
330.85《三国演义》选择题
340.65选择题
35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36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370.85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
38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390.85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选择题
400.65天文历法  教育科举  风俗礼仪选择题
41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430.85古代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选择题
44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45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46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470.85古代文化常识  文史典籍选择题
48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490.94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500.85选择题
510.85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选择题
520.85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
530.85古代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选择题
540.85字形选择题
55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56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570.85文学常识综合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580.65文学常识综合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590.94文学常识综合  岳飞(1103-1142)  《满江红》选择题
600.85文学常识综合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4-60.85陶渊明(365-427)  古代文化常识
420.85王安石(1021-1086)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三、名著阅读
14-160.65文学常识综合  名著阅读
四、作文
610.4材料作文  引语式材料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