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届湖北省襄阳市四中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语文试题
湖北 高三 模拟预测 2021-06-05 4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10月,深圳市政府联合央行开展数字人民币(央行数字货币)红包试点,深圳市罗湖区政府出资1000万元,面向5万名市民发放数字人民币。截至101824时,有4.76万人领取了数字人民币红包,支付业务量达6万多笔,支付金额876.42万元。继深圳多个用户和多家商户“尝鲜”后,未来,数字人民币无疑将在更大范围内走进人们生活。

据使用数字货币的消费者透露,使用数字货币支付消费与使用支付宝、微信差不多,只需在手机屏幕上把支付二维码展示给商家,用专门的POS机扫一下就能付款,非常快速便捷。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可通过手机中的近场通信功能,用户在网络离线状态下,也能让手机与POS机实现正常交易。

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

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已经占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36%以上,数字货币推出的时机基本成熟,全面推广数字货币将大大提速我国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货币红包在深圳的成功试水,证明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具备推出数字货币的金融基础设施条件和用户认知基础。

数字人民币并不会形成对纸钞和硬币的替代,后者仍将正常使用。专家表示,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根据老百姓的需要来使用。市场上讨论更多的是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的区别,两者根本不是同一个维度上的东西。微信、支付宝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里面装的“钱”。未来微信、支付宝里面用来支付的内容会增加数字人民币的选项。

市场上对于数字货币账户是否和手机号绑定普遍存在误解。专家称,数字货币账户并不是和手机号绑定,只是利用手机号进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开立。如果没有这个载体,没有办法发回验证码,但这是用作认证的必要信息,并不是和手机号进行绑定的概念。

我国数字货币的全面推出还需解决以下主要问题:一是需要修改相关法律法规,让我国的主权数字货币具有进一步推广的法理基础。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基础还要进一步加速。三是我国相关的实体产业数字化要跟上数字货币推进的速度,从而更好发挥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四要夯实金融安全网的建设,确保金融体系安全运行,真正能够让公众放心使用数字货币。

(摘编自温源《数字货币如何影响百姓生活》)

材料二:

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推进,数字货币将在支付体系运行效率、普惠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当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会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发行数字货币能够直接降低货币的印制发行流通成本。现代社会中,无论是纸币还是硬币,发行环节的印制和防伪技术都需要花费较高成本。在流通环节,金融机构需要承担现金运输、储存、安保等成本,普通消费者使用现金也需要依赖于金融机构实体网点或自助设备提供的服务,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数字货币替代传统现金形式进入流通,能够大大节省这些方面的成本。同时,由于数字货币的信息流和资金流高度统一,发行方能够直接、实时地获取交易信息,可以省去后台清算、结算、对账等众多环节,达到点对点支付即结算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支付效率。

数字货币的一些特性,使其在普惠服务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使用数字货币完成支付,能够突破空间、设施甚至银行账户的限制。传统支付方式下,拥有银行账户是个人实现包括支付在内的各类金融交易的基础条件,而开立银行账户仍然受实体银行网点分布的约束,对偏远地区、行动不便的人群都存在困难。用户在使用数字货币时,并不需要绑定银行账户即可进行支付转账。这能使金融服务效率提升。数字货币支付便捷、低成本的特征,不仅能有效拉近普通百姓与数字化金融服务的距离,还有助于缩小传统金融环境下的区域金融发展差距。

数字货币采用数字加密等技术手段,在防复制、防伪造方面优于纸币、硬币等传统货币形式。由于交易信息由发行方直接获取和存储,也减少了商业银行等机构层面存储的数据遭受恶意攻击或被内部人员非法篡改的风险,从而提高金融安全性。使用数字货币还能够实现可控匿名,只要发行方的隐私保护技术达到确保用户数据安全的水平,即使交易通过银行账户进行,也不会出现隐私信息从商业银行等机构的系统泄露的问题。但同时,由央行集中掌握交易信息,提高查处和遏制洗钱等非法活动的能力和效率,为经济金融总体安全作出贡献。

当然,数字货币发展,还应关注和解决好一些问题。一是数字鸿沟问题。各类数字化的服务普遍依赖智能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对于因缺少设备或不能有效理解掌握数字货币使用方式的人群,必须保证其继续使用传统支付方式的权利,保障各类人群享有所需的金融服务。比如,高龄老人、低收入群体等,他们或者是缺少智能设备,或者是难以掌握使用方法等,与数字经济存在一定鸿沟,对他们就不能作强制要求。二是数字货币与现有电子支付、移动支付体系的衔接问题。当前我国移动支付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优势,从全社会负担的成本考虑,要做好衔接融合,保护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的积极性。

(摘编自王元、盛雯雯《数字货币助力支付体系高效运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深圳市全面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成功,预示着数字人民币可以在我国更大范围内铺开。
B.使用数字货币支付和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方法一致,所以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
C.传统货币交易数据由商业银行等机构存储,数字货币交易的数据可不经过商业银行。
D.数字货币的发展需关注和解决很多问题,而金融机构数字化建设的提升是重中之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货币虽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纸钞和硬币就不再正常使用了。
B.材料一把微信、支付宝比作钱包,而说数字货币是里面的钱,形象地说出了二者的区别。
C.相对数字货币,纸钞和硬币花费的成本较高,是因为印刷、储存、安保的成本较高。
D.数字货币的使用对那些不能有效理解掌握数字货币使用方式的人群来说是一种挑战。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数字人民币”与传统货币的不同之处的一项是(     
A.数字货币是一种法定货币,具有法理基础。
B.信息流和资金流高度统一。
C.突破空间、设施甚至银行账户的限制。
D.由央行集中掌握交易信息,实现可控匿名。
4.请结合材料一内容,说说我国数字货币的发行目前有哪些有利的社会基础。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方法。
2021-06-0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湖北省襄阳市四中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幺姨的灿烂年华

贺捷生

我亲爱的幺姨,总是认为自己不会被时光打败的幺姨,万不得已,终于坐上轮椅了。这让我们两代从长征路上走过来的女人,让104岁的她和84岁的我,多少有些伤感。生活那么漫长、那么灿烂,从来不向命运低头的幺姨,还以为她仍然是那个以18岁的花样年华嫁给红六军团总指挥萧克将军的女生呢。

幺姨是那个年代最时髦也最有文艺范儿的女生。她档案的第一栏写着,蹇先佛,1916年7月出生,毕业于长沙衡粹女子职业学校艺术系美术专业。13岁那年听说当红军的二姐也就是我妈,嫁给了在湘西创建红军队伍的贺龙。15岁听到了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义愤填膺地走上街头,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

1934年12月26日,幺姨记得清清楚楚,18岁的她郑重地走出家门,去找这支队伍的最高军事长官参加红军。父亲贺龙那天在临时司令部,忽然感到眼前一亮,一个青春焕发的女子站在面前。

幺姨说,司令官,我来参加红军,你不会不欢迎吧?父亲片刻的拘谨,被幺姨的爽朗驱散了。他故意说:参加红军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一个城里的洋学生,细皮嫩肉的,当红军能干啥?幺姨顺着父亲卖的关子说,我一个正宗的艺术系的毕业生,能写会画,你打着灯笼都难找。父亲说,那是那是,我们还真缺你这样的人。想了想,他神情肃然地说,你得先与你二姐商量商量。

幺姨收敛笑容,认真地说,姐夫,二姐跟我谈过了,说了革命的艰难,说了参加红军要流血牺牲。她还告诉我大哥牺牲了。但我都想过了,二姐能吃的苦,我也能。

父亲说,那好,你当红军的事,我批准了。不过,话要说在前面,我虽然是你的姐夫,但也是这支队伍的总指挥,今后遇上生生死死的事,你可不能躲。幺姨说,姐夫,你放心吧,我们蹇家人没有说话不算数的。

红二、六军团进驻慈利县城关镇时,父亲和萧克将军进城就去拜访在城东开染坊的我的外公蹇承宴。外公对他们说,蹇家怕是着了共产党的魔,先是大儿和二女当了红军,如今幺女和二儿也争着要跟你们走。我想好了,不阻拦他们。就是这次拜会,当年只有27岁的红六军军团长萧克将军与幺姨相遇相识,两人爱好相近,趣味相投。没多久,没有繁文缛节,他们在母亲和幺姨的故乡结婚了。

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接到命令,踏上长征路。我在这年11月1日出生,幺姨在贵州境内发现怀孕。在接下来的路上,被称为红军姊妹花的母亲和幺姨,一个背着越来越沉的我走,一个挺着越来越大的肚子走。

母亲姐妹俩在长征路上很少见面,1936年7月终于在甘孜住下来,母亲就背着我来到幺姨身边。幺姨给我们准备的礼物,是节省下来的一点粮食和采来的一大把野菜。见面时,母亲告诉幺姨,她们做卫生员的弟弟在翻越雪山时,因跑前跑后照顾伤员,累死在雪山上,埋在雪谷里。

没等姐妹俩从悲伤中缓过劲来,传来了部队开拔的号角声。她们心知肚明,命令是她们的丈夫——方面军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共同下达的,十万火急,即使幺姨随时会分娩也得出发。母亲背着我,搀着幺姨,坚定地向草原深处走去。

第一天走了大半天,四野茫茫。幺姨突然哎哟一声,羊水破了,疼得失声喊叫,蹲在地上起不来。母亲四处侦巡一遍,看见路边有个只剩四堵颓败断墙的藏民放羊用过的土堡,忙把幺姨搀进去。没有器械,没有产床,也没有水,就让姨父铲来一些草皮,垫在地上,铺上野营用的被褥,天当房,地当床。

孩子生下来了,是个男婴,哭声响亮。姨父喜不自禁,给他取名萧堡生,草原上土堡里出生的意思。

休息了几个小时,继续上路。

第三天,幺姨刚被扶上马走了几步,就一头栽下来。恰巧杨尚昆夫人李伯钊大姐路过,上前一看,说失血过多是原因,但主要是饿的。说着,摘下身上装着大约有一斤大米的干粮袋,扔了过来。幺姨拼尽全身力气说,不行呀,李大姐,过草地,粮食是每个人的命啊!但李伯钊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母亲和幺姨走出了草地,大人和孩子都活了下来。

幺姨与萧克将军的第二个孩子,还有第三个孩子,生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部长篇战争小说,书名叫《浴血罗霄》。

五年前,近百岁的幺姨粉碎性骨折,她拒绝保守治疗,勇敢接受手术,又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了。104岁的她虽然最终坐上了轮椅,但仍然顽强地挺立着,她就是不想被命运打败。

(有删节)

文本二:

我近年写的是回忆和追溯性的散文。有人说我是唯一的,是独自在营造红色意境。我觉得这种说法没什么不好,我能够接受。但必须告诉人们,我写的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还有我没齿难忘地爱着和记住的那些人。真实和真情,是我最在乎的东西、最珍惜的东西。我把这种真实和真情,当作我写作必须遵守的原则。

我重提这些历史,绝不是要重温家族的光荣,而是要说明信仰的光辉和理想的旗帜,是父辈们舍生忘死的动力之源。信仰永远都是鼓舞我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号角。有了信仰,我们的事业才能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

(选摘自贺捷生《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的《后记》和《自序》)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语言平白如话,通俗生动,已届耄耋之年的作家如同坐在读者面前,将幺姨的革命往事娓娓道来,亲切动人。
B.幺姨积极参加红军队伍,既有“九一八事变”的时代因素,也有家庭因素,还有她比较时髦、有文艺范等个人因素。
C.作者对贺龙元帅着墨不多,通过人物之间的几句对话,就为读者勾勒出一位风趣随和、思虑周密的红军指挥员形象。
D.文章以幺姨坐上轮椅、让人伤感开篇,又以幺姨坐上轮椅、仍“顽强挺立”结尾,这样写既首尾呼应,又升华主题。
7.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与文中“母亲背着我,搀着幺姨,坚定地向草原深处走去”等描写极具画面感,表现了红军的革命意志。
B.作者的舅舅为照顾伤员而牺牲,李伯钊把珍贵的口粮留给幺姨,这两件事的叙述方式虽然不同,但是都能体现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长征精神。
C.鲁迅的《藤野先生》和本文都以亲历者“我”的口吻展开叙事,前者回忆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经历,后者再现了幺姨参加红军、长征等革命往事。
D.《浴血罗霄》这部长篇战争小说在战火中诞生,具有虚构性,是萧克夫妇的“孩子”,也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人民军队军史的珍贵资料。
8.为什么说幺姨的年华是“灿烂”的?请简要分析。
9.如果在“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上推荐《幺姨的灿烂年华》,请结合两则文本,列出理由并简要分析。
2021-07-23更新 | 32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弟克公为御史,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里。绍兴中,谥忠确。

(选自《宋史·张克戬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B.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C.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D.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古代用于表示宗族中至亲的亲属关系。如“从弟”“从兄”“从子”“从父”等。
B.劾,有“检举揭发”之意。“晖刚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中“劾”即是此意。
C.庙,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还可指供奉祭祀名人的处所。随着佛教的传入,后来佛教寺院也俗称庙。
D.闾,《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闾,侣也。二十五家相群侣也。”文中泛指百姓聚居之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克戬不畏奸邪,依法施政。在担任吴县知县时,他坚持原则,绝不妥协,依法打击地方豪强,震慑了邪恶势力。
B.张克戬英勇抗敌,善用谋略。宣和七年十二月,金兵侵犯河东,张克戬在太原全力抵抗,先除敌人内应,后以奇兵致胜。
C.张克戬誓死报国,忠贞不移。靖康元年,汾州又陷入战火,孤城无援,已入绝境。金人送来劝降信,他不拆开看就直接烧掉。
D.张克戬忠义干云,令人敬仰。十月初二,汾州城破,张克戬身穿朝服壮烈殉国,连敌人都为之奉尸礼葬,拜祭立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
(2)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
14.“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请简要说明因为哪些“事”朝廷对张克戬进行表彰奖励的。
2021-06-04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湖北省襄阳市四中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当时词人身处宋金交战的前线荆州。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前两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景,描写了秋日晴空、天水相连、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
B.上阕先勾勒出一幅明丽壮阔的秋日图,又以“澹烟衰草”烘托出词人感伤的心境。
C.下阕抒写了作为爱国志士的词人北望中原的无限感慨,尾句中“挥泪向悲风”更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D.这首词词意悲壮,气势雄健,意蕴丰厚,表达了词人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体现出豪放派的词风。
16.这首词和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到“浊酒”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