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97 题号:10211254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望:是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是农历每月的十六日,朔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晦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B.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
C.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谷除指粟等谷类作物外,还是粮食的统称,如“五谷杂粮”。
D.对于皇帝的称谓,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法,有的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有的用年号来称呼,如“宣德”“康熙”。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0篇,有“诗三百”之称。《诗经》被汉代儒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
B.建安为汉献帝年号,这一时代的作家以曹操父子三人为代表,他们的作品以风格遒劲而著称,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即人们所说的“建安风骨”。
C.歌行体,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又称古诗、古风。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D.李白是浪漫主义的“诗仙”,杜甫是现实主义的“诗圣”,白居易也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语言平易,更加通俗易懂。
2021-12-16更新 | 47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2】赛珍珠是哪国女作家?(     
A.美国B.意大利C.印度D.法国
2020-10-23更新 | 2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3】以下文学常识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A.闻一多的《红烛》化用“蜡烛”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红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
B.《致云雀》的作者为英国诗人雪莱,其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诗人叶芝评价称“雪莱的自由和美同义”。
C.《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乘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
D.《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运用了《史记·鲁周公世家》中的典故,意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人要努力强身健体,完成自己的雄心壮志。
2020-12-09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