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671 题号:10218432
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衅钟是周朝的一种礼仪。在古代,钟被视为一种神器,新铸成的钟要用牛羊的鲜血予以祭祀。
B.《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庠序,即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
C.乘,古时一车一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D.《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指唐代以来形成的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诗之名。
B.战国四君子,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安平君田单、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C.六艺指儒家所谓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才艺,也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D.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帝王的宗庙。
2021-10-23更新 | 20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黍离之悲,意思是指自己不能够得到朝廷重用,心怀忧伤之意。《扬州慢》中“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便是此义,其源典出自《诗经·王风》。
B.古时十二时辰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晴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时辰: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子时就相当于现在的23点至1点,依此类推。
C.“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即农历七月七日,又称“乞巧节”;“下九”即农历每月二十九日,古代妇女置酒欢聚,嬉戏娱乐。
D.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对应不同地区的各个山峰,称为分野。例如参、井分别是秦和蜀的分野。
2021-07-08更新 | 14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文武二圣”指的是:
A.孔子       曹操B.老子       关羽C.孔子       刘备D.孔子       关羽
2019-11-05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