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 风俗礼仪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73 题号:8346462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丧服,居丧时穿戴的服饰。中国古代根据服丧重轻、做工粗细﹑周期长短,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其中“大功”“小功”分别穿戴九个月和五个月。
B.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滕王阁序》中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星宿中翼、轸的分野。
C.我国古代纪月法有序数、地支和时节等纪月法。时节纪月法就是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如春季的三个月即“三春”依次称为“孟春、仲春、季春。”
D.中国古代诗文集命名方式种种,如以“籍贯”命名的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以“官职”命名的王勃的《王右丞集》、以作者“字”命名的陈子昂的《陈伯玉集》、以“号”命名的归有光的《震川集》。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较易 (0.85)
【推荐1】积累诗歌文化常识。
(1)塞上长城:_________________
(2)云中锦书:_________________
(3)吴中四士:_________________
(4)争席: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3-23更新 | 6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有品阶,服有定色,但也有例外,如赐绯,指官员品阶不及五品而皇帝推恩特赐准许服绯,以示恩宠。
B.九锡,即“九赐”,是我国古代皇帝赐给有殊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象征最高的礼遇。古代一些权臣常接受“九锡”,后来“九锡”成了篡逆的代称。
C.注疏,即“注”和“疏”的合称,但二者并不相同,“注”是对经书中字句的注解,“疏”则是对史书中字句的注解。
D.服除,亦称“除服”“除丧”“脱服”,是古代丧礼的组成部分。亲族中,按五服制度,各人所穿丧服及服期不同,除服时间亦先后不一。
2021-01-30更新 | 12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演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B.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C.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地区)。
D.社日是古代人祭祀谷神的节日。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2019-08-01更新 | 2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