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1023033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江作为浙江的母亲河,孕育了两岸千年的文明,她的演进变迁展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中国独特的“人水和谐”治水理念。

大自然赋予了这条河流独特的使命,在给两岸带来无数利益的同时亦带来了不小的潮灾。自明代黄光升创建“鱼鳞石塘”修筑技术,至清一代钱塘江北岸修筑完成贯穿一线的鱼鳞大石塘,我国历史上的海塘修筑技术曾一度达到顶峰。但面对多变的江道、凶猛的潮患,清代以前除采取修筑海塘的被动防御措施外,别无破解良策。民国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现代水利科技的发展,技术专家不再满足于被动防御的治理方略,而是积极探求钱塘江的治本之策,至今,终于初步实现了“人水和谐”的治水目标。

从《水经注》记载的华信筑塘,到吴越王钱镠射潮的典故,再到明朝杨暄修筑的陂陀塘(斜坡塘)、黄光升修建的“五纵五横”鱼鳞石塘,再至清代18层鱼鳞石塘和纵深防潮御咸防护体系的修筑完成,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智慧和坚持不懈的治水精神。现代技术专家运用水利科学与技术知识,对古海塘实施加固,在提高防洪抗潮标准的同时保护了古海塘自身,使这一古代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古海塘加固工程和新型标准海塘的修筑完成,筑起了新的保护两岸平原的“海上长城”。正是一辈辈水利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才成就了钱塘江海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海塘成为见证水利科技发展史的活化石。

科技的发展、认识的提高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钱塘江的防治方略也受到不同时期国家目标、科技水平、思想观念的影响。从明代及以前“步步退让,不与海争利”的被动防御方略,至如今“缩狭江道,保护涌潮”的方略,反映了钱塘江防治理念从单纯的潮灾防御发展到防潮与治江并举,进而又从以治江促防潮、以治江代防潮发展到江口治理与潮汐控制并举的历史变革。

不满足于单纯的钱塘江治理工程,技术专家们还对强潮的河口治理、泥沙和涌潮本身等展开基础科研,一方面为防治理念、防治方略以及相应的技术与工程上的现代变革提供关键性知识支撑,另一方面形成了完备的学科体系,在河口海岸学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造技术工程与基础科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案例。

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探索创新,使得钱塘江的治理者能通过长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实践,更新自己的防治理念,不断对海塘建设和江道治理提出相应的设计,并在技术上加以实现;也正是通过持之以恒的逐步摸索,他们才逐渐意识到,海潮并不完全是一种灾难性因素,还是一种可以借助现代工程手段加以掌控的自然资源。最终,他们在建成现代防潮体系的同时,不仅国垦出大片土地,还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涌潮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观,真正践行了“顺应自然,人水和谐”这一传统的中国治水理念。

(摘自李海静、韩曾萃《历史遗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塘江有着千年的历史,在造福两岸人民,给两岸人民带来很多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不小的灾难。
B.钱塘江的演进变迁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人民治水的聪明智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独特的“人水和谐”治水理念。
C.明清时代,对钱塘江的治理主要是靠修建鱼鳞石塘,从而起到防御水灾的作用,而新中国成立后,技术专家终于彻底实现了“人水和谐”的治水目标。
D.从《水经注》华信筑塘的记载到明清的鱼鳞石塘,无不体现着古人的聪明智慧和坚持不懈的治水精神。现代技术专家进一步对这一水利设施进行加固,让其继续发挥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2段主要论述钱塘江的千年文明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治理钱塘江的不同措施。
B.第3段写正是一辈辈水利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成就了钱塘江海塘的历史,让钱塘江这一“活化石”见证了水利科技的发展史。
C.第4段主要阐述了钱塘江在不同时期的防治方略,以重点突出如今的“缩狭江道,保护涌潮”方略。
D.第5段写当今的技术专家们对强潮的河口治理、泥沙和涌潮本身等展开基础科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治理钱塘江,主要采取防御方略,治标不治本。但如今的技术专家标本兼治,真正践行了“顺应自然,人水和谐”这一传统的中国治水理念。
B.海潮并不完全是一种灾难性因素,如果能借助现代工程手段加以掌控,就一定能造福人类。
C.因为在河口海岸学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以技术专家们不满足于单纯的钱塘江治理共程,还对强潮的河口治理泥沙和涌潮本身等展开基础科研。
D.现代防潮体系的建成,是今人走出古人的藩篱,大胆改革与创新,将历史遗产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产物。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与画,以艺术品种来说,虽然殊途,但在人生活中的作用,却有共同之处。一幅画供人欣赏,一幅字也无二致。我曾误认文化修养不深的人,不擅长写字的人必然只爱画不爱字,结果并不然。一幅好字吸引人,往往并不少于一幅好画。书法在一个国家民族中,既具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的经历,直到今天还在受人爱好,必有它的特殊因素。又不但在使用这种文字的国家民族中如此,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并不使用这种文字的兄弟国家民族的艺术家们注意,为什么?这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我认为如果能找到书法艺术所以起如此作用,有如此影响的原因,把这个“因”和画类同样的“因”相比才能得出它们的真正关系。这种“因”是两者关系的内核,它深于也广于工具、点画、形象、风格等外露的因素。所以我想与其说“书画同源”,不如说“书画同核”,似乎更能概括它们的关系。

有人说,这个“核”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它包括哪些内容?甚至应该探讨一下它是如何形成的。现在就这个问题做一些探索:①民族的习惯和工具:许多人长久共同生活在一块土地上,由于种种条件,使他们使用共同的工具。②共同的好恶:无论是先天生理的或后天习染的,在交通不便时,久而蕴成共同心理、情调以至共同的好恶,进而成为共同的道德标准、教育内容。③共同的表现方法:用某些语辞表达某些事物、情感,成为共同语言。用共同的办法来表现某些形象,成为共同的艺术手法。④共同的传统:以上各种习惯,日久成为共同的各方面的传统。⑤合成了“信号”:以上这一切,合成了一种“信号”,它使人看到甲联想乙,所谓“对竹思鹤”、“爱屋及乌”,同时它又能支配生活和影响艺术创作。合乎这个信号的即被认为协调,否则即被认为不协调。

所以我以为如果问诗书画的共同“内核”是什么,是否可以说即是这种多方面的共同习惯所合成的“信号”。一切好恶的标准,表现的手法,敏感而易融的联想,相对稳定甚至寓有排他性的传统,在本民族(或集团)以外的人,可能原来无此感觉,但这些“信号”是经久提炼而成的,它的感染力也绝不永久限于本土,它也会感染别人,或与别的信号相结合,而成为新的文化艺术品种。

当这个信号与另一民族的信号相遇而有所比较时,又会发现彼此的不足或多余。所谓不足多余的范围,从广大到细微,从抽象到具体,并非片言可尽。姑从缩小范围的诗画题材和内容来看,如把某些诗歌中常用的词汇、所反映的生活加以统计,它的雷同重复的程度,会使人吃惊甚至发笑。某些时代某些诗人、画家总有爱咏、爱画的某些事物,又常爱那样去咏、那样去画。也有绝不“入诗”、“入画”的东西和绝不使用的手法。彼此影响,互相补充,也常出现新的风格流派。

这种彼此影响,互成增减的结果,当然各自有所变化,但在变化中又必然都带有其固有的传统特征。那些特征,也可算作“信号”中的组成部分。它往往顽强地表现着,即使接受了乙方条件的甲方,还常能使人看出它是甲而不是乙。再总括来说,前所谓的“核”,也就是一个民族文化艺术中由于共同工具、共同思想、共同方法、共同传统所合成的那种“信号”。

(节选自启功《谈诗书画的关系》 2022 年第 3 期《半月选读》)

1.下列对文中“信号”概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号”是多方面的共同习惯所合成的一个共同体;与别的信号相结合,就会成为新的文化艺术品种。
B.“信号”是经久提炼而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甚至寓有排他性的传统,本民族的人,可能无此感觉。
C.“信号”可以从广大到细微,从抽象到具体,和本民族以外的民族相比较,体现出彼此的不足或多余。
D.“信号”是一个民族日久形成的共同的包含了习惯、工具、好恶及表现方法的传统合成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提出:书法受到不使用这种文字的国家民族艺术家的注意,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B.第二到五段重点分析书法艺术有如此影响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书画同核”问题,并加以阐释。
C.第三段从五个方面详细地阐释“核”的内容及形成的过程。其中第⑤个方面与前④个方面属并列关系。
D.第六段总结全文,辩证地分析了书画彼此影响,互成增减的观点,明确了“书画同核”“核”的核心内涵。
3.下列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也无二致”表明书画在人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都可供人欣赏。
B.中国书法不仅受到国人爱好,兄弟国家民族的艺术家们也非常喜欢。
C.作为殊途的书与画,不擅长写字的人必然只爱画不爱字,反之也是。
D.一民族与另一民族“信号”相遇,彼此影响补充,常出现新的风格流派。
4.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对竹思鹤”现象的理解。
2022-11-24更新 | 4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创新标本制作方法,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心情放松,不仅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而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

为什么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这提醒我们,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科学研究都极具专业性,决策者有必要多咨询专业人士意见,防止“政绩冲动”和“商业驱使”误导决策。一切技术创新的目的都在于提升生活品质,理应多从人文领域寻求灵感启发和精神支柱,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科技之美,立足于“人的尺度”,内蕴着“技术为体、文化为魂”的规律。让科技的真、善、美可观可触可感,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摘编自刘根生《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而设计出的“夜光自行车道”,路面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
B.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因为它们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且这两种价值交相映衬,相得益彰。
C.“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与传统观念里的钢筋水泥风格格格不入,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人的“诗意的栖居”。
D.“技术的诗意”,如同庖丁解牛那样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它并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技术和艺术分别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B.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钟世镇院士在标本制作方法上大胆创新,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恐惧顿失,兴趣盎然。
C.“技术的诗意”凝聚着尊重规律、以道驭术的“真”,凝聚着简约利物、惠而不费的“善”,凝聚着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美”。
D.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的原因并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B.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还应该有“诗性思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唯宽大是从,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C.一切技术创新理应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多些“技术的诗意”,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D.立足于“人的尺度”的科技之美,是愉悦源泉,也是巨大竞争力,这种美可观可触可感,会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早日实现。
2020-09-10更新 | 9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完成下面小题

干支创制刍议

干支,天干地支,中国古代纪年、月、日、时之法也。

天干地支以纪年、月、日、时的传说,所从来远矣。《史记·卷二十六·历书第四》有云: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润余。考定星历一说,《系本》及《律历志》作如此索引: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桡作甲子。更早的战国时史官所撰的《世本》记黄帝以迄春秋时的历史,有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大桡,黄帝之臣也,以作甲子,亦若仓颉为黄帝之臣也,以制文字一样,不过是个代号式的人物,天干地支的创制也同样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这一点,我赞成郭沫若《释支干》中所云: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观念衍化,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制,大抵其文其事皆出自然发生,而无丝毫神秘,及外来之痕迹。我想,在夏、商之时,中国十进位记数法已使用相当纯熟。据考古学之发现,中国在山顶洞人生活的年代,已开始了十进位记数之法,距今竟是三万年之遥。中国人对全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不仅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等。大数学家吴文俊先生在《吴文俊论数学机械化》一书中作如是说,这真是石破天惊之高论,因为人们如果不知道逢十进一,加上每个数码既有其自身的绝对值,又有其所在位数的十进制的值,那么我可以猜想,至今人类跨不进数码化的时代。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构成数的世界,是殷人最初以60日为周期纪日,而这种干支配合用以纪年,是殷人后期纪年至美至善的创制。101260的两个公约数,60是它们最小的公倍数,有了这样的十进位记数系统,加上60循环的干支表(我们在《甲骨文合编》中看到了一篇编号为37986的卜骨,上面刻有完整无缺的干支表,起于甲子,止于癸亥,正好是一轮甲子),我们中国的历史理应比任何国家的历史记载得更清晰。

夏代的天干为帝王名的有孔甲和癸(桀),而商代的天干为帝王名的几乎是全部,从商汤之子太丁到商的亡帝辛(纣)无一例外用天干为帝号,足见天干十字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于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尊地位。而且我们可以断言,天干的产生早于地支,准确地说(不是大桡作甲子式的传说)以天干地支纪年应是殷商后期、周初之后的事,而最准确的纪年应该是公元前841年庚申共和元年。李学勤先生等一批卓越的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正将中国之准确纪年向前推移,这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学术上的大事。

(节选自《新华文摘》2010年第3期范曾《干支与生肖的迷雾》)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干支创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与仓颉造字一样,干支是黄帝之臣大桡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创制出来的。
B.干支的创制,人们说法不一,但其起源与我国古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C.天干与地支的创制都纯属夏、商之时已使用相当纯熟的十进位记数法的观念衍化。
D.干支的创制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样,也是中国人对全人类的最伟大贡献之一。
2.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因十进位记数系统和干支表,中国的历史从道理、事实上都比任何国家记载得更清晰。
B.天干的产生早于地交,地位也尊于地支,而干支配合用以纪日又早于干支配合以纪年。
C.天干十字在商代人心目中拥有至尊的地位,几乎所有的帝王都以之为名,用为帝号。
D.中国最准确的纪年是公元前841年庚申共和元年,这是李学勤先生等人推断出来的。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各句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殷人所创制的干支表可谓至美至善,说明殷人已懂得并运用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等数学知识。
B.十进位记数之法对数码化意义重大,没有山顶洞人的十进位记数之法,人类就跨不进数码化的时代。
C.已知2010年是干支纪年的庚寅年,那么可推断出北京奥运会召开的2008年是干支纪年的壬辰年。
D.屈原在《离骚》开篇以“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自报生辰,这里便运用了干支来纪日。
2023-07-27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