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1025425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野老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①琴台:四川名胜地,相传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地方,这里代指成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概写草堂周围的环境,竹篱茅舍简陋,柴门歪斜,这让处于战乱中的诗人更加忧愁。
B.颔联写草堂之外的活动及江村景色,作者用笔疏淡,勾勒出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野望图。
C.颈联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剑门失守,战乱未平,自己如浮云般漂泊,却只能留滞蜀中。
D.全诗借景抒情,深婉含蓄,似“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全诗情感复杂,请简要叙述诗人感情的变化过程。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捣衣

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注]①宁:岂,怎能。②塞垣:指丈夫征戍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戍不返”既指戍边秋至不能返家,也含难以生还之意,沉痛悲凉之意毕现。
B.颈联“深”字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一语双关,还呼应了首句“不返”。
C.尾联写妇人用力捣衣,声音响彻云外,而丈夫也听到了这饱含浓浓思念的捣衣声。
D.诗歌借捣衣妇之口,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细小片段,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2.诗中句首大量运用虚字,如“亦”“已”“况”“宁”等,前人评价此诗通篇俱用虚字,“曲而弥挚”“何等宛转呜咽”。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这些虚字运用的妙处。
2024-01-04更新 | 117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 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1.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2.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内心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018-07-01更新 | 5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发潭州

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注:①本诗作于杜甫由夔州(今重庆奉节)北归洛阳途中。因时局动荡,北归无望,诗人漂泊于湘江一带。②贾傅:即西汉贾谊,曾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③褚公:初唐时书法家褚遂良,因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
(1)请合理补充相关成分,说说颔联的意思。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伤神”的原因。
2018-01-03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