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2 题号:1027267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崛起与中华文明的复兴是21世纪最重大的变化,这可能是带有自己“语言”的复兴。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整个西方世界还是把中国崛起纳入到西方整个话语里在言说。我们在提出“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之后,经历了很多的努力,也创造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结伴不结盟”“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实际上也是希望建立一套我们自己的体系。 现在很难说这样一个新的体系能够完全被接受,但至少,这样一套语言是以文化自信应对西方已有的体系。

事实上,虽然文明复兴的物质力量不断显现,关于文明复兴的话语重建,却非常困难。为什么?首先,是我们现在还处于崛起的前夜,即还没有完全完成赶超的目标。我们有点自信,但自信并不太多。这种自信不多,在国内的自由主义者那里表现得特别明显。如果对中国崛起没有一点自信,何谈文明复兴?其次,这个问题和我们整个废除科举有关。1905 年科举制度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从我们今天的视角看,废科举、建新学当然有它的必要;但同样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废除科举,不仅仅是废除了科举的考试制度,而且是整个废除了支撑科举制度的经典——五经。在某种意义上,五经承载了过去我们民族的价值核心。废科举带来的废五经,儒家天地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等观念逐渐衰微。从此以后,中国自身的历史和中国自身的经验都成为西方知识分类体系的研究对象及西方理论的分析对象。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丧失了评价自己经验的主动性。

我的建议是我们要从制度研究去落实中国话语的重建。要研究这些制度,意味着我们研究的重点应从政体转向治体,如果我们摆脱用政体来理解我们的经验,转而以治理体系作为理解我们自身发展的重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治理体系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郡县制贯穿百代;科举制实施1300多年且目前又有恢复的样子;监察制、巡视制也实施了2000 多年,且巡视制在当代中国的反腐败当中起到的作用有目共睹。我们要看到,制度,上和观念有关;下,则是和整个中国版图内的社会生活实际有关。故而,以制度的沿革为中心,上,要考察和制度相关的观念变化;下,要考察与制度相关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

中央提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我看来,这个提法表明,延续了20多年的、 围绕着政体展开的无谓而有害的争论被转移到有效的关于治体的研究上,这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摘编自曹锦清《以制度研究推进中国话语体系重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崛起,必然会带来不同于西方世界理论体系的“语言”体系的复兴。
B.在复兴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建立了一套我们自己的体系。
C.废除科举制度是为了革新中国人的价值核心,这是符合当时的现实需求的。
D.重建中国话语体系,就要从制度研究入手,挖掘传统治理体系的现实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B.文章侧重从中华民族自身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话语重建面临困难的两个具体原因。
C.文章针对某些自由主义者的观点,列举具体事例,论证了中国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D.文章最后提出有效开展治体的研究,儒要转换思维,抛弃无谓而有害的政体争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结伴不结盟”等概念是中国语言体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B.因为我们处于崛起的前夜,所以缺乏自信,也让我们失去了评价自己经验的主动性。
C.一项制度是否能有效实施,这与当时社会民众的观念及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D.中国正在探索一条有别于西方已有体系的民族复兴之路,为人类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宋代是一个文弱而文雅的时代,时代风向已由唐代的热烈奔放而渐渐变冷从而收敛自己,显得宁静而沉滤。建筑与生活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决定了它体现文化的必然性,因此,宋代的建筑风格也深深地烙上了宋型文化的痕迹。北宋时候,因为响应王安石新政“节用”的号召,各地不再兴建规模巨大的建筑,人们便在宅子内部下功夫,加强空间层次。而小木作的发展也使得建筑的装修、装饰工艺水平大有提升,对建筑细部的刻画与推敲更加深入。宋代的宫殿不论是群组建筑还是个体形象都不乏清雅柔逸之凤采,尤其屋顶常用歇山,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给人以轻灵、柔美、秀逸的感觉。宋代的园林建筑更是纤巧秀丽、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体。空间上,宋式住宅十分注重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常见三面环景的空间布局,形成房屋被自然包裹的态势。宋代建筑的这种风格和宋代的绘画、雕塑都有相似之处,如被称为“马一角”的马远的山水画。画面大部分是空白或远水平野,只一角有一点点画,看起来辽阔无垠而令人心旷神怡。宋人在厅堂之中挂上书画,在庭院里创造园林的意境之美,假山、流水、岩壑、花木,都是古典园林的必然素材。由此,政治生活之外,属于士大夫阶层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也因此愈益变得丰富和具体。抚琴、调香、赏花、观画、弈棋、烹茶、听风、饮酒、观瀑、采菊、诗歌和绘画,士人“游于艺”的修养和美学趣味,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精神追求中得到整体提升,风雅成为一时之风。

(选自《凤凰艺术》,有删改)

1.根据文意,概括宋代建筑风格的成因。
2.概括宋代建筑的美学特点。
3.“游于艺”典出何处?宋代士人的这种美学趣味为何会得到提升?
2020-05-27更新 | 4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分唐宋,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

面对唐诗,宋人一方面想尽力摆脱唐人影响,构建起新的诗歌模式;另一方面,又在被动甚至主动接受唐诗影响,在唐诗中寻找创作源泉和灵感,甚至寻找诗歌革新的依据或动力。宋诗发展的每一重要阶段,基本都有唐人的影子。“晚唐体”是宋诗发展过程中,最能体现宋人这种心态的诗歌流派,同时也是“江西诗派”之外,宋代成就和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因此,“晚唐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晚唐体”是宋代诗坛的独特存在,盛行于宋初与南宋中晚期,在诗坛的历史使命前后不同。“晚唐体”诗人多为隐士、僧侣或具有强烈隐逸倾向的中下层士人,在现实社会中属于边缘化群体。学术界一般认为,“晚唐体”诗歌宗奉贾岛、姚合。宋初“晚唐体”的盛行是历史惯性,是晚唐五代风气在宋代的自然延续,“晚唐体”诗人“九僧”与寇准、钱惟演等当时诗坛、政坛的重要人物和士大夫阶层都有诗歌酬唱活动。南宋“晚唐体”是在“江西派”与理学诗统治诗坛,而“江西派”陷于“杂博者堆对仗,空疏者窘材料,出奇者费搜索,缚律者少变化”困境之时,在叶适支持下,由“永嘉四灵”的倡导和实践而逐步为诗坛所接受,尤其在“江湖诗人”中产生较大影响。其历史使命是革新“宋诗”,救治诗坛弊病。因此,南宋人对“晚唐体”的态度因其诗学立场而有所不同。可见,“晚唐体”既是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宋诗”形成、发展的基础与变革推手,研究“晚唐体”实际就是研究整个宋代诗歌发展史。

从诗歌风格类型看,“晚唐体”属于清瘦型诗歌,与之相对的是富贵型诗歌,深入研究“晚唐体”,能为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开辟新思路。从现有材料看,富贵型诗歌早在先秦即已出现,《诗经》中的很多篇章,其意象、辞藻皆带富贵气。而清瘦型诗歌大致是从六朝以来隐逸之士全面介入诗歌创作开始逐步生成,如陶渊明《有会而作》《咏贫士》诸作,无论意境还是语辞,皆有清淡寒蹙之意。在唐代,尤其是中晚唐开始初步形成清瘦与富贵两类诗歌对立互补的格局。清瘦之诗从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开始,一路经大历十才子,到姚贾及李洞、杜荀鹤、喻凫、许浑、许棠、郑巢、周贺、周朴等中晚唐宗贾诗人,格局越来越逼仄,景物越来越细碎,意象营造和风格追求越来越走向清淡和寒瘦,甚至枯寂。富贵之诗从李白开始,经李贺、韩愈、李商隐、杜牧、韩偓等一路向前,虽路径不同,但或辞藻丰赡,或意境瑰丽,总体带有较为明显的富丽之气。进入宋代,“西昆体”承商隐衣钵,“江西诗派”“脱胎换骨”之法亦使诗歌辞藻丰赡,而显学问之富丽,“晚唐体”则意境和语辞皆清冷寒瘦,“吟边莫问红尘事,只住茅茨亦自清”(薛嵎《闲居言怀》),“稍觉道心胜,渐至诗脾清”(罗与之《玉梁道中杂咏》),“斜阳照孤影,诗骨瘦崚嶒”(戴复古《山中少憩》)。

可见作为清瘦型诗歌的代表,“晚唐体”本身也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漫长的发展脉络,而且在唐宋两代基本与富贵型诗歌各占诗坛半壁江山,前赴后继,互相补充。

(摘编自王胜明《晚唐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严羽认为,宋诗崇尚讲理,但有不注重营造意境之美的问题,唐诗则能做到两者兼顾。
B.“晚唐体”诗宗奉贾岛、姚合,南宋时期,经“永嘉四灵”倡导、实践,逐步为诗坛所接受,后产生较大影响。
C.“晚唐体”诗较为清寒,盛行于宋代,在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使命,宋人对它的态度并不同。
D.和清瘦型诗相比,富贵型诗出现得较早,成就也较大,整体带有富贵气,更受诗人喜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历史使命和风格类型两个维度论述了“晚唐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B.文章第4段引用诗例,展示“晚唐体”这种清瘦型诗歌的特点,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C.文章采用了并列式的结构模式,结构简明,段落匀称,条理清晰地展示了自己的论证思路。
D.第4段交代深入研究“晚唐体”的意义后梳理了清瘦型诗歌和富贵型诗歌发展的大致脉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宋诗发展的每一重要阶段,基本都有唐人影子,但是在面对唐诗时,宋人的态度实际上是矛盾的。
B.“晚唐体”的研究之所以有很大价值和意义主要是因为它是宋代“江西诗派”之外成就和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C.虽然南宋“晚唐体”承担革新“宋诗”,救治诗坛弊病的历史使命,但“江西诗派”对它应该是持反对态度的。
D.清瘦型诗歌的格局日益逼仄,景物日益细碎意象营造和风格追求日益清淡和寒瘦,甚至枯寂,成就可能越来越低。
2020-02-05更新 | 10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中庸之道”可以完全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B.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
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
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有益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
2020-05-15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