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孟浩然(689-74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1039544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①业师:一位名叫业的僧人;②山房:山中的房舍;③丁大:诗人的同乡友人;④烟鸟:暮霭中的归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抓住从薄暮到深夜的特征,描绘了一幅“山间初夜图”:夕阳西下、群壑蒙烟、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归家、烟鸟栖定。
B.本诗颔联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清泉而感山幽,细致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激动心情,富有韵味。
C.诗人将视觉与听觉、近景与远景、静景与动景融合起来描写,笔意在若有若无间挥洒自如,将暮后山景勾勒得极具特色。
D.从表面上看,前六句只是写景,其实不然,诗人一开始就在写候友,只是诗人暗藏在景物中,没有露面罢了。
2.本诗尾联中诗人表现出的心态,有人认为是焦急,有人认为是平和,你认为是哪一种?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主要使用对比手法,写山的静,渡头的“喧”,以及诗人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心境。
B.“开”字精妙生动,写出朦胧迷离的林木被月光照映,暮霭消散、树影变得清晰的景象。
C.诗人将心志与情感融入自己的行动与周围景物中,在平淡中见出优美,情感抒发委婉微妙。
D.后四句从视听、动静、虚实等方面由远及近进行描写,描绘了远离尘世、只有山林松径相伴的隐居环境。
2.请结合全诗,赏析诗句“惟有幽人自来去”。
2022-07-28更新 | 7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1)

孟浩然

逆旅(2)相逢处,江村日暮时。

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

廨宇(3)邻蛟室,人烟接岛夷。

乡园万余里,失路(4)一相悲。


【注】(1)张八子容,即张子容,排行第八,是作者同乡好友,作者来此游历之前,曾赴举不第。开元二年冬天,孟浩然来此游历,与张子容相遇(当时张子容被贬为乐清尉),好友结伴游赏,遂有此诗。(2)逆旅:旅馆。(3)廨宇:官署,衙门。(4)失路:比喻不得志。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逆旅相逢处”,照应标题,点明了诗人与朋友张子容相遇的具体场所,叙事中寓有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情。
B.“江村日暮时”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都是借景物的描写抒发浓郁的思乡情怀。
C.“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写出了诗人与旧友饮酒、题诗,有群山为伴,有孤屿相陪,高标异韵,超凡脱俗。
D.“廨宇邻蛟室,人烟接岛夷”,描写景物,用笔奇特,着力刻画偏远、荒僻之状,以荒凉景象反衬相聚的欢乐。
E.全诗短短四十字,有记叙、有写景,有抒情,情融于景,诗人将微妙心绪寓于诗中。
2.“乡园万余里,失路一相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2017-08-24更新 | 1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阙休上书”是以自艾之言倾出一腔忧愤,“南山归散庐”是应进士举失败后甘愿一心归隐的意愿表达。
B.三、四句用了反语,表达了自己有才不被人赏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明主”之“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的意味。
C.五、六句中青阳指春日,两句写出了诗人鬓发已白、功名未就的焦虑焦急之态。
D.这首诗看似语言显露,实则含蕴丰富。层层辗转表达,句句语涉数意,构成悠远深厚的艺术风格。
2.《唐诗鉴赏辞典》评论本诗“多病故人疏”句“委婉深致,一波三折”,含蓄蕴藉,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2021-05-01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