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薛居正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050917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周,字通理,邢州内丘人也,唐潞州节度使抱真之后。曾祖融、祖毅、父矩,皆不仕。周年十六,为内丘捕贼将,以任侠自负。时河朔群盗充斥,南北交兵,行旅无援者不敢出郡邑。有士人卢岳,家于太原,携妻子囊橐寓于逆旅,进退无所保,唯与所亲相对流涕,周悯之,请援送以归。行经西山中,有贼夜于林麓间俟之,射卢岳,中其马。周大呼曰:“尔为谁耶?”贼闻其声,相谓曰:“李君至此矣。”即时散走。岳全其行装,至于家。周将辞去,岳谓周曰:“岳明历象,善知人。子有奇表,方颐隆准,眉目疏朗,乃将相之材也。河东李氏将有天下,子宜事之,以求富贵。”周辞以母老而归。既而梁将葛从周拔邢、洺,唐武皇麾兵南下,筑垒于青山口。周向背莫决因思卢岳之言乃投青山寨将张污落武皇赏之补万胜黄头军使武皇之平云州庄宗之战柏乡周皆有功迁匡霸都指挥使庄宗入魏,率兵屯临河、杨刘,所至与士伍同甘苦。周尤善守备,一日奔母丧,以他将代之,既出,则其城将陷,庄宗即遣追之,使墨从事。会庄宗北征,周与寺人焦彦宾守杨刘城,梁将王彦章以数万众攻之。周日夜乘城,躬当矢石,使人驰告庄宗,以纾其难。庄宗曰:“李周在内,何忧也!”遂日行二舍,既至,士众绝粮三日矣。及攻围既解,庄宗谓周曰:“微卿九拒之劳,诸公等为梁人所掳矣。”长兴、清泰中,历徐、安、雍、汴四镇,所至无苛政,人皆乐之。寻卒于宫,时年七十四。诏赠太师,陪葬于明宗徽陵之北。

(节选自《旧五代史·李周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向背莫决/因思卢岳之言乃投青山寨/将张污落/武皇赏之/补万胜黄头军/使武皇之平云州/庄宗之战柏乡/周皆有功迁/匡霸都指挥使/
B.周向背莫决因/思卢岳之言/乃投青山寨/将张污落武皇赏之/补万胜黄头军/使武皇之平云州/庄宗之战柏乡/周皆有功迁匡霸/都指挥使/
C.周向背莫决/因思卢岳之言/乃投青山寨/将张污落/武皇赏之补万胜/黄头军使/武皇之平云州/庄宗之战柏乡/周皆有功迁匡霸/都指挥使/
D.周向背莫决/因思卢岳之言/乃投青山寨将张污落/武皇赏之/补万胜黄头军使/武皇之平云州/庄宗之战柏乡/周皆有功/迁匡霸都指挥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B.历象,就是观测天文星象,推算天体运行的规律。此外,历象还有天象的意思。
C.庄宗,这里是后唐李存勖的谥号。李存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中兴霸业,此号褒扬他。
D.朕,第一人称代词,即“我”的意思,秦始皇以后,朕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周怜悯弱者,很有威慑力。盗贼横行,卢岳携妻儿行李被困客店,李周怜悯他们并提出护送他们回去。途遇盗贼放箭,李周大呼,盗贼闻声而逃。
B.李周淡泊名利,不强求富贵。卢岳看出李周堪当大任,认为河东李氏即将拥有天下,李周应前往侍奉,求取富贵。李周以母亲年老需照顾为由推托。
C.李周守城有功,得皇帝赞赏。王彦章带领几万人马来攻城,李周顽强抵抗,在庄宗到来前打破围攻。庄宗夸赞他,说没有他的多次抵抗,他们就成了梁人的俘虏。
D.李周为政宽松,受百姓爱戴。他在长兴、清泰年间,历任徐、安、雍、汴四镇的长官,在任职的地方没有推行严苛的政治,因此,老百姓都爱戴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有奇表,方颐隆准,眉目疏朗,乃将相之材也。
(2)周日夜乘城,躬当矢石,使人驰告庄宗,以纾其难。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行周,字尚质,幽州人也。曾祖顺厉,世戍怀戎。父思继,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干,声驰朔塞

及庄宗收燕,以行周隶明宗帐下,常与唐末帝分率牙兵。明宗征燕,率其下拥从。乡人赵德钧谓明宗曰:“行周心甚谨厚,必享贵位。”梁将刘鄩之据莘也,与太原军对垒,旦夕转斗。尝一日,两军成列,元行钦为敌军追蹑,剑中其面,血战未解。行周以麾下精骑突阵解之,行钦获免。庄宗方宠行钦召行周抚谕赏劳而欲置之帐下又念于明宗帐下已夺行钦更取行周恐伤其意密令人以利禄诱之行周辞曰:“总管用人,亦为国家,事总管犹事王也。余家昆仲,脱难再生,承总管之厚恩,忍背之乎!”及两军屯于河上,觇知梁军自汴入杨村寨,明宗晨至斗门,设伏将之,众寡不敌,反为所乘。时矛槊丛萃,势甚危蹙。行周闻之,出骑横击梁军,遂得解去。明宗之袭郓州也,行周为前锋。会夜分澍雨,人无进志,行周曰:“此天赞也,彼必无备。”是夜,涉河入东城,比曙平之。

庄宗平河南,累加检校太保,领端州刺史。同光末,出守绛州。明宗即位,特深委遇。天成中,从王晏球围定州,败王都,擒托诺,皆有功。贼平,迁颍州团练使。长兴初,以北边陷契丹,用为振武节度使。明年,以河西用军,移镇延安。清泰初,改潞州节度使。晋祖建义于太原,唐末帝命张敬达征之,行周与符彦卿为左右排阵使。契丹主入援太原也,行周、彦卿引骑拒之,寻为契丹所败,遂与敬达保晋安寨,累月救军不至。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繇是不复敢然,敬达遂为光远所害。

汉高祖入汴,加守太傅、兼中书令。杜重威据邺叛,汉祖以行周为招讨使,总兵讨之。邺平,授邺都留守,加守太尉,进爵临清王。乾祐中,入觐,加守太师,进封邺王,复授天平节钺,改封齐王。太祖践阼,加守尚书令,增食邑至一万七千户。广顺二年秋,以疾薨于位,享年六十八。赗赙加等,册赠尚书令,追封秦王,曰武懿。

(选自《旧五代史》,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方宠/行钦召行周/抚谕赏劳/而欲置之帐下/又念于明宗帐下已夺行钦/更取行周/恐伤其意/密令人以利禄诱之/
B.庄宗方宠行钦/召行周抚谕赏劳/而欲置之帐下/又念于明宗帐下/已夺行钦/更取行周/恐伤其意/密令人以利禄诱之/
C.庄宗方宠行钦/召行周抚谕赏劳/而欲置之帐下/又念于明宗帐下已夺行钦/更取行周/恐伤其意/密令人以利禄诱之/
D.庄宗方宠/行钦召行周/抚谕赏劳/而欲置之帐下/又念于明宗帐下/已夺行钦/更取行周/恐伤其意/密令人以利禄诱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牙兵,即亲兵或卫兵,是唐末和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军队名称,是中唐以后节度使的私兵,是节度使专兵的产物。
B.邀,意思是“拦击,堵截”,与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的“邀”含义不同。
C.食邑,中国古代君主封赐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采地、封地。
D.谥,古代帝王、大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评给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行周带着手下精说骑兵突进敌人阵营,为元行钦解了围,庄宗欲将其招至帐下,被他拒绝。
B.高行周有武略。明宗袭击郓州时,高行周当先锋,恰逢夜晚下暴雨,士兵都不愿前进,但高行周却认为这是很好的机会,连夜进攻,平定了邪州城。
C.高行周英勇豪健。明宗设伏兵截击梁军,反被梁军占了上风,危急之中高行周出骑兵横冲攻击梁军,才使明宗伏兵解了围。
D.高行周为人忠厚善良。杨光远想谋害张敬达,高行周派人暗中保护张敬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思继,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干,声驰朔塞。
(2)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
2023-05-07更新 | 15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房知温,字伯玉,兖州瑕丘人也。少以勇力,籍名于本军,为赤甲都官健。梁将葛从周镇其地,选置麾下。时部将牛存节屯于镇,知温得以侍左右,遂熟于存节。后随存节等降,隶魏州杨师厚,稍迁亲随军指挥使。庄宗入魏,得知温,赐姓李氏,名曰绍英,以为澶州刺史,历曹、贝二州刺史,权充东北面蕃汉马步都虞候,戍瓦桥关。

明宗自邺入洛,知温与王晏球首赴焉。明宗自总管府署知温滑州两使留后。天成元年,授兖州节度使。明宗即位,诏充北面招讨,屯于卢台军。以卢文进来归,加特进、同平章事,赏招讨之功也。后除乌震为招讨副使,代知温归镇。知温怒震遽至有怨言因纵博诱牙兵杀震于席上会次将安审通保骑军隔河按甲不动知温惧不济乃束身渡水复结审通逐其乱军以奏时朝廷姑息知温,下诏于邺尽杀军士家口老幼凡数万,清、漳为之变色。寻诏遣知温就便之镇,以安反侧。俄改徐州节度使,加兼侍中。会朝廷起兵伐高季兴,授荆南招讨使,知行府事。寻丁母忧,起复云麾将军,墨缞即戎,竟无功而还。长兴中,节制文阳。越二年,除平卢军节度使,累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东平王,食邑五千户。天福元年冬十二月辛巳,卒于镇。赠太尉,归葬于瑕丘,诏立神道碑。知温性粗犷,动罕由礼。每迎待王人,不改戎服,寡言笑,多纵左右排辱宾僚,他日知误,亦无愧色。始与唐末帝尝失意于杯盘间,以白刃相恐。及末帝即位,知温忧甚,末帝乃封王爵以宁之也。知温径赴洛阳,申其宿过,且感新恩,末帝开怀以厚礼慰而遣之。及还郡,厚敛不已,积货数百万,治第于南城,出则以妓乐相随,任意所之,曾不以政事为务。有幕客颜衎者,正直之士也,委曲陈其利病,知温不能用焉。及高祖建义入洛,尚不即进献,耀兵于牙帐之下。衎正色谓曰:“清泰富有天下,多力善战,岂明公之比!而天运有归,坐成灰烬。今青州迁延不贡,何以求安?千百武夫,无足为恃,深为大王所忧也。”知温遂驰表称贺,青人乃安。未几,以沈湎成疾而卒,部曲将吏分其所聚,例为富室。衎又劝其子彦儒进钱十万贯,以助国用,朝廷除彦儒为沂州刺史。其家幸获保全,皆衎之力也。

(选自《旧五代史·晋书·列传第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有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知温怒震遽至有怨言/因纵博/诱牙兵杀震于席上/会次将安审通保骑军隔河/按甲不动知温/惧不济/乃束身渡水/复结审通/逐其乱军以奏/
B.知温怒震遽至/有怨言/因纵博/诱牙兵杀震于席上/会次将安审通保骑军隔河/按甲不动知温/惧不济/乃束身渡水/复结审通/逐其乱军以奏/
C.知温怒震遽至有怨言/因纵博/诱牙兵杀震于席上/会次将安审通保骑军隔河按甲不动/知温惧不济/乃束身渡水/复结审通/逐其乱军以奏/
D.知温怒震遽至/有怨言/因纵博/诱牙兵杀震于席上/会次将安审通保骑军隔河按甲不动/知温惧不济/乃束身渡水/复结审通/逐其乱军以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赐姓,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赐姓可分为赐国姓、赐他姓、赐恶姓几类。
B.丁母忧,也称丁内艰,是指遭逢母亲的丧事。古时官员在丁忧期间应辞官闭府守制。
C.墨缞,黑色丧服;缞,用麻布制成,披在胸前。古人因为亲疏不同,丧服也不相同。
D.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为采邑、采地、封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知温借刀杀人,阴谋得逞。他诱使牙兵杀害代替自己乌震,又因朝廷予以放纵,他得以如愿镇守驻地。
B.房知温丧期出征,劳而无功。他在任荆南招讨使期间领命讨伐高季兴,穿着丧服率军出征,结果无功而返。
C.房知温不讲礼节,性情粗犷。他性情非常粗犷,多次放纵左右随从侮辱宾客僚属,行为举止很少有礼可循。
D.房知温恣意妄为,贪于财货。他接受皇帝的丰厚礼物,还不停地搜刮郡治百姓,骄奢淫逸,懈怠国家政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温径赴洛阳,申其宿过,且感新恩,末帝开怀以厚礼慰而遣之。
(2)今青州迁延不贡,何以求安?千百武夫,无足为恃,深为大王所忧也。
2020-06-16更新 | 6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思同,幽州人也。年十六,武皇命为飞腾指挥使。从庄宗平定山东,累典诸军。思同性疏俊,粗有文,性喜为诗什,与人唱和,自称蓟门战客。明宗在军时,素知之,即位后,用为同州节度使,未几,移镇陇右。思同好文士,无贤不肖,必馆接贿遗,岁费数十万。在泰州累年,边民怀惠,华宁息。长兴元年,入朝,见于中兴殿。明宗问秦州边事,思同手指画秦州山川控扼处,陈其利害。明宗曰:人言思同不管事,岂及此耶!时两川叛,欲用之,且留左右,故授右武卫将军。八月,授西南面行营马步都虞候。九月,迁京兆尹、西京留守。伐蜀之役,为先锋指挥使,以曾获剑门之功,移镇山南西道。三年八月,复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时潞王镇凤翔,与之邻境,不禀朝旨,欲起事,乃令小伶安十十以五弦伎见思同,因欢讽动。又令推官郝昭、府吏朱延乂以书檄起兵。思同遣其子入朝言事,朝廷嘉之,乃以思同为凤翔行营都部署,起军营于扶风。应顺元年二月,潞王反凤翔。三月二十二日至昭应,前锋执思同来献。王谓左右曰:思同计乖于事,然尽心于所奉,亦可嘉也思同曰: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瞑目之后无面见先帝。衅鼓膏原,缧囚之常分也。潞王为之改容,欲用之,而杨思权之徒耻见其面,屡启刘延朗,言思同不可留,虑失士心。又,潞王入长安时,尹晖尽得思同家财,故尤恶思同,与刘延朗亟言之。属王醉,不待报,杀思同并其子德胜。潞王醒,召思同,左右报已诛之矣。潞王怒延朗,累日嗟惜之。及汉高祖即位,诏侍中。

(节选自《旧五代史·王思同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瞑目之/后无面见先帝
B.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瞑目之/后无面见先帝
C.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暝目之后/无面见先帝
D.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瞑目之后/无面见先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幽州,古代的行政区划,治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广安门附近。
B.赠,赐给朝中立功的官吏或其父祖官爵或封号,以示奖励。
C.戎,文中指古代我国对西部的少数民族的称呼。
D.节度使,官名。唐代开始设立,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思同屡有战功,很受君王赏识。王思同因功多次主管各军;因攻下剑门有功首次担任京兆尹兼西京留守。
B.王思同性格疏俊,经常与人唱和。王思同性格疏放洒脱,略有文气,喜欢作诗,常与人唱和,自称蓟门战客。
C.王思同文韬武略,治理百姓有方。王思同在秦州多年,边民感激他的恩惠,汉族与少数民族也能够平安相处。
D.王思同立场坚定,侍君忠心耿耿。潞王起事时想拉拢王思同,他不为所动,派儿子去朝中言事,得到朝廷褒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同好文士,无贤不肖,必馆接贿遗,岁费数十万。
(2)思同计乖于事,然尽心于所奉,亦可嘉也。
2022-06-23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