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王维(701-76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1053783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②祢,祢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怜君不得意”中由一“怜”字引出,“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得意”,暗扣标题中的“落第”,这句只写了丘为,没有写诗人自己。
B.“况复柳条春”中“况复”递进一层,将伤别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丘为的怜惜。“柳条春”暗含送别的场景水岸边,杨柳依依,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了。
C.颔联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一“尽”、一“新”,两相映照,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如在眼前。
D.尾联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愤,对于贤才遗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
2.结合全诗,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注:裴给事即作者裴潾。给事,官职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诗首句写牡丹在碧绿鲜艳的枝叶簇拥下,好似一位娴静文雅的少女。
B.王维诗以“绿艳”衬托“红衣”,使时浅时深的红色牡丹花更显得娇媚动人。
C.裴潾诗前两句以豪贵争赏侧面表现了紫牡丹的名贵,表达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D.裴潾诗写的是自家宅中的白牡丹,实际是以“玉盘”般冰清玉洁的白牡丹喻己。
2.两首诗后两句分别怎样表现诗人的情感倾向?请简要分析。
2020-06-07更新 | 7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②舍,翛然尚闭关。

注:①箭:这里指古代计时的漏壶中所用之箭,用以指示壶上刻度。这里用晓箭借指早晨的更鼓之声。②袁安:后汉贫穷而有贤德的人,后被洛阳令举为孝廉。

1.对上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了雪夜的寂静,表现了作者无边的痛苦与寂寞。
B.颔联既实写所见之景,“竹”和“雪”又蕴含着人物品节和对环境的关切。
C.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来音韵和谐,让人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音韵之美。
D.尾联借用袁安的典故,表达了对胡居士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他雪天生活的关切。
2.王维擅长山水画,笃信佛教,还精通音律,这些都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使他的诗歌也带上了相应的特点。请指出这首诗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并结合诗歌作简析。
2018-10-02更新 | 10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①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是王维隐居终南山时所作。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②新:刚刚。③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④随意:任凭。⑤歇:消散,消失。⑥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作者在这首诗中描写了那些自然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018-10-22更新 | 2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