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 题号:105769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穿越千年,蜿蜒万里的长城静穆矗立、巍峨壮丽,它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中华民族奋勇顽强、坚韧不屈的精神象征。提高社会各界保护长城的认识,从更高层面保护、利用长城刻不容缓。

长城是一张闪亮的“北京名片”。由于具有拱卫京师的重要战略作用,北京段长城历来受到重视并多次加固,明代更是将修筑北京段长城当作国家大事。我国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有长城分布,目前北京段长城是保存最完好、价值最突出、工程最复杂、文化最丰富的段落,也因此被称为“万里长城之冠”。

包括长城在内的各种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明的“金名片”,而北京作为首都,肩负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责任。北京有浩大壮观的明长城,也有分布在门头沟、密云等多个地点的北齐长城城堡遗址,北京段长城沿线有“威震边关”的杨令公庙,至今回响着杨家将喋血沙场、舍身报国的感人事迹。北京长城更留下了长城抗战的铁血烙印,长城抗战最激烈的古北口战役中,中国军队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

北京长城沿线还有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纪念地,包括门头沟区八路军宋邓支队会师地旧址、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平谷区将军关抗战时期战道遗址、鱼子山抗战遗址等。北京长城不仅饱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见证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传承着雄浑激越的红色基因,长城历史文化的保护、发掘、传播工作大有可为。

包括长城在内的各种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依法修缮保护,也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开发利用。北京段长城除少部分进行旅游开放外,目前相当一部分处于自然状态,在长期风吹雨打、灌木滋生以及各种自然因素影响下,多数墙体损害严重,抗自然损毁能力减弱,有的甚至濒临倒塌、消失。此次北京市建立长城保护员管理体系,保护员职责包括巡视、险情监测、环境清理、劝阻游人攀爬野长城等。接下来,有关部门在加强对长城本体修缮的基础上,还应做好利用工作。比如,结合长城自身险峻程度和观看角度,架设一些辅助性栈道及观景台,既可以让游人近距离感受长城的魅力,同时让其免遭攀爬破坏。

“照顾”好身边的长城,才能筑起心中的“长城”。包括长城在内各种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保护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才能既守护过去的辉煌,也守护未来的希望,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只有更好地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才能更好地传承文明,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民族先进文化新的辉煌。

(摘编自《保护好身边长城才能筑起心中长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北京段长城是“万里长城之冠”,所以北京市建立保护员队伍,加大对长城的保护力度,正当其时。
B.北齐长城城堡遗址、杨令公庙、古北口长城、鱼子山抗战遗址,这些文化遗产说明长城保护工作大有作为。
C.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态度,包括长城在内的各种宝贵的历史和文化的遗产就能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D.身边的长城是过去的辉煌,心中的长城是未来的希望,“照顾”好它们才能够铸就出民族文化新的辉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针对长期以来长城保护不容乐观的状况,论证了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大长城保护力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B.文章列举了很多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既证明了长城是中华文明的“金名片”,也有力地支撑了文章的论点。
C.北京市成立了长城保护员队伍,建立起管理体系,架设了栈道和观景台,体现出保护和利用长城的科学态度。
D.长城是我国重要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文章从传承文明、守护精神家园的高度,论证了保护和利用长城的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雄壮旋律指引我们读懂长城、热爱长城、保护长城,发自肺腑地构筑心中的长城。
B.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游牧部落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其最初的动力便是解决生存和安全问题。
C.要使长城这张“金名片”更加灿烂辉煌,就要把长城保护做实;排除长城险情,保护其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风貌最为重要。
D.穿越千年蜿蜒万里的长城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历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情感足以让我们传承长城文明,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日前表示,就现有证据来看,新冠病毒起源自动物而非实验室人为制造。这一郑重表态是对有关病毒起源阴谋论的有力回应。大疫当前,国际社会尤需科学的态度、抗疫的合力,任何将病毒政治化和甩锅、诿过的言行,都丝毫无助于疫情防控,只会造成更大灾难。

面对未知的病毒,首先要尊重科学,以科学战胜愚昧。新冠病毒溯源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需要听取科学和专业的意见,由科学家来回答,绝不应将其政治化。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机构参与的国际团队不久前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分析比对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多种冠状病毒基因组数据后认为,新冠病毒棘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与人体细胞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ACE2)”受体结合效率之高,是人类基因工程所无法达到的。

新冠疫情是“天灾”,是未知病毒对人类发起的突然袭击。疫情汹涌来袭,世人都是受害者。某些鼓吹病毒源于实验室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受到有良知科学家们的一致驳斥。法国免疫学家、新冠疫情科学委员会负责人让·弗朗索瓦·德尔弗雷西表示,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的假设是“一种不属于真正科学范畴的阴谋论观点”。

面对共同的敌人,尤其需要理性思维,用事实粉碎谣言。当前各方的共同焦点应该是事实,因此找到新冠病毒起源和来源非常关键,需要各国科学家深入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起源”与“来源”是两个不同含义的词。起源,指事物产生的根源,是唯一的、最原始的。就现有证据来看,新冠病毒起源自动物。来源,指事物从哪里来,是事物产生以后的发展方向,可以有多个来源。“世卫组织欢迎各国科研人员努力寻找新冠病毒来源”,意味着新冠病毒“来源”尚未确定。因此,在病毒溯源这一科学难题破解之前,信口开河、妄下结论对各国抗击疫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制造恐慌和歧视。当前,全球正与两种“大流行”斗争,分别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虚假信息大流行”。针对某些别有用心的谣言,多国科学家强调,要警惕这些谬论背后的政治目的。

应对全球性挑战,迫切需要各国同舟共济,以团结合作战胜疫魔。当前,疫情仍在蔓延,全球抗疫严峻形势不容乐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警告说,不要利用新冠病毒来攻击他人或者谋取政治利益,如此行径堪比“玩火”,非常危险。如果国际社会不能团结一致,“最糟糕的时刻还在后面”。

大疫当前,唯有团结合作才是战胜疫病最有力的武器。国际社会需要科学思维和尊重事实的精神,需要精诚合作携手抗疫。只有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人类才能彻底战胜疫情。

(节选自杜白羽的《科学与团结才是抗疫的正确姿态》,2020 年4月新华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卫组织关于“新冠病毒起源自动物而非实验室人为制造”的郑重表态,对“病毒政治化和甩锅、诿过的言行”是一种反驳。
B.把病毒起源这一科学问题政治化,不是尊重科学的表现,而是一种政治阴谋。
C.“新冠病毒起源于动物”早已成为定论,目前“新冠病毒的来源”仍在调查之中。
D.全球防控新冠状病毒疫情形势很严峻,世卫组织总于事警告“病毒起源阴谋论”一一这种观点只能破坏国际社会的共同抗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着重分析了新冠状病毒的医学特点,进而阐述论证了对待新冠状病毒的态度和做法。
B.针对国际社会关于新冠状病毒的起源阴谋论,文本引用了世卫组织的表态以及国外研究机构和学术杂志的研究论断,做到了辩驳有理有据。
C.文本基于有关新冠状病毒不负责任的声音来进行论证,批评了这些声音的不科学、不理性、不团结,最后提出了如何面对新冠状病毒这一“共同的敌人”的期望。
D.文本立足于批评“新冠状病毒起源的阴谋论”,论证中做到了破立结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有科学证据已表明,新冠病毒的特征是人为操作不可能达到的,只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B.新冠状病毒属于医学领域,所以面对医学领域的病毒,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
C.在全世界防控新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世卫组织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呼吁各国共同防控疫情发展。
D.新冠状病毒带来的疫情是全世界的“天灾”,而利用新冠病毒来攻击他人或者谋取政治利益的做法无疑将会是一种“人祸”。
2020-10-15更新 | 7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社会的和谐与否,取决于人的素质。《孟子·离娄下》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君子有别于常人处甚多,而最重要的则是内心有“仁”与“礼”二字。有强烈的仁爱之心,行为上就一定有礼。仁爱,必然懂得尊重,懂得礼让,并且能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坐立行走,举手投足,都能合于规范,不影响旁人。如此之类,都来自朱自清先生在他的《经典常谈》中谈及大众礼仪教育的必要性时,说了一番浅近而亲切的话:“日常生活都需要秩序和规矩。居丧以外,如婚姻、宴会等大事,也各有一套程序和规矩,不能随便马虎过去;这样是表示郑重,也便是表示敬意和诚心。至于对人,事君,事父母,待兄弟、姊妹,待子女,以及夫妇、朋友之间,也都自有一番道理。按着尊卑的分际,各守各的道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朋友互相敬爱,才算能做人;人人能做人,天下便治了。就是一个人饮食言动,也都该有个规矩,别叫旁人难过,更别侵犯着旁人,反正诸事都记得着自己的份儿,这也是礼的一部分。”

②无论是和谐社会,还是宜居城市,核心指标是人的整体文明水平,而它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出现,而是要经过人们的努力追求与积极争取,真诚付出,才有可能达标。《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与精神必须同步发展,可谓万古不废的至理名言。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是充分吸收历史文化智慧,切切实实谋划全民如何“知礼节”、更好地树立国家形象的时候了。

(摘编自彭林《寓教于礼:中华礼仪的核心意蕴》)

材料二:

①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礼仪作为一种制度规范和价值载体,具有成风化人的教化功能。努力实现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目标,需要积极推进礼仪教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推动全社会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②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礼仪制度能够调节各种社会关系,是加强礼仪教育的重要基础。加强礼仪制度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承优秀传统,立足当代实践,增强中国特色。强调全面性,既完善国家层面的重大纪念庆典活动礼仪制度,又规范社会层面的生产生活礼仪制度;既完善全社会共同遵守的礼仪规范,又制定体现各行各业特点的行为准则。呈现民族性,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彰显时代性,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符合现代文明基本理念,凸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丰富其表达方式和呈现样式。

③礼仪教育的系统性要求整合优化多种教育模式,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的礼仪教育体系,让人们在实践中自觉感知礼仪、尊崇礼仪、践行礼仪,推动现代文明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家庭作为礼仪教育第一课堂的作用,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促进青少年学礼尚礼;发挥学校作为礼仪教育主阵地的作用,通过开设礼仪课程、强化礼仪训练,组织开展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礼仪实践活动,把礼仪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社会作为礼仪教育“实训基地”的作用,通过举办礼仪培训班、礼仪文化节等,提高社会公共礼仪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程度的不断提升,上网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常态。应依托新媒体技术,将线上与线下礼仪教育相结合,确立网络公共空间的礼仪、礼节、礼貌规范,进一步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④大力营造全民学礼、明礼、遵礼、用礼的浓厚氛围,有助于开展礼仪教育、提升教育效果。重大纪念庆典活动是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契机,可以进一步优化形式和规程,体现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营造国家崇礼重礼的文化氛围。加大对重要礼仪的宣传普及,综合运用各种媒体,通过专题栏目、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活动和礼仪规范,普及礼仪知识,讲好礼仪故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评选、表彰文明礼仪模范个人和先进单位,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开展群众性文明礼仪创建活动,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比赛、自创自演礼仪剧目等活动,广泛弘扬文明礼仪新风。

(摘编自王树祥《积极推进礼仪教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君子与常人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君子的内心存有“仁”与“礼”。
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整体提高,有助于和谐社会和宜居城市的创建。
C.礼仪有利于教化人民,礼仪制度建设要把握好全面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D.家庭是礼仪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要以身作则,发挥好家庭主阵地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认为大众礼仪教育有必要性,传统的规矩虽有着尊卑的不同,但也有自己的道理。
B.社会是礼仪教育的“实训基地”,应该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将文明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C.重大纪念庆典活动的举办都要体现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从而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D.国家发布的《网络信息治理规定》,有助于规范网络公共空间的礼仪,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礼记·曲礼》:“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
B.晏子:“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C.荀子:“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D.卢梭:“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4.请概括说明两则材料论证上的主要特点及其效果。
5.学校举行礼仪教育论坛,你作为学生代表,结合上面材料,就学校如何开展好礼仪教育提出自己的建议。
2024-02-16更新 | 4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究竟是越来越一体化、趋同化,还是更应该注意保存文化的多元性?

在文化层面,我认为要有主体意识。如果缺乏主体意识,这个民族的灵魂就没有立足点。我们只有确立了自己的文化主体意识,才能够去跟其他的文化交流、对话,才能够去向别人学习和吸收。正因为我们自己的文化主体意识不坚定,或者不明确,所以对外来文化吸收也就非常盲目。进而对文化走向不明确,所谓的主体意识,其实就体现为对传统文化的自尊和自信。

近百年来,我们一方面不停地在批判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不断削弱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使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不了解。

文化的核心首先体现在价值观念上,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个体的价值,而中国文化更多地重视群体的价值,强调个人利益及从群体利益。这种差异来源于不同的生命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认为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根源,所谓天地合气。阴阳之气一合,万物就生长,所以天地是生命的根源。而生命是分类的,每一类都有它自己的根源,就是祖先。天地是生之本,祖先是类之本,所以每个个体生命只是价值生命链中的一个环节,只有在整体的生命链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个体生命有生有死,但族类生命是要不断延续的。我们常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国人的这种生命观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生命观,你做事情一定想到要给后人留有余地,应该给后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而不是我这一代用完就完了。

文化还体现为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里有很多独特的东西,比如说,强调考虑问题要从全局出发,当各个部分集合成一个整体以后,整体里面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它跟其他的部分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我们不能够再把它从整体中还原出来;强调我们思考问题、读书、倾听人讲话时,不要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而是要去体会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精神、含义,因为中国人讲文以载道,所以我们要去发现语言文字里面承载的道理;强调在动态中看待问题,而不是静止地看问题等。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文思维方式为主,它确实缺少像西方近代理性主义那样的科学思维方式,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实证科学思维模式到了20世纪相对论出现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物理学中大量使用庄子所谓的混沌理论、模糊逻辑的理论,把中国的阴阳、道家的自然、禅宗的修禅这样的概念都用到现代物理学中去了,科学的研究也已经不再是一个静态的研究,而是把很多动态的研究方式、思考方式关联进去了。

我们现在很多人还留恋科学的、静态的、逻辑的线性思维模式,他们难以明白中国原来那种人文思路。所以说思维方式非常重要,我们现在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要树立起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首先必须改造我们的思维方式,或者说重新了解中国传统的人文方式,

文化还体现为生活样式、衣食住行的方式,以及信仰习俗等。不同文化背景下面的生活样式是不同的。不同的文化拥有不同的信仰以及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样式、信仰习俗都是可以看得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相对来讲则是隐藏在背后的一种文化,这四个方面两两相生。比如说香港比内地洋化得多,但是他们的传统习惯方面又比我们深刻得多,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变了,但是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而在我们内地,文化大革命彻底从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两个层面铲除了传统的根子,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说,要真正树立起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必须要从这四个层面来做,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它重新落实到我们的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里面去。

(摘编自楼宇烈《增强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以仁者自爱说开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缺乏自尊和自信,将会导致文化主体意识缺乏,文化走向不明确。
B.文化主体意识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的立足点,是与其他的文化交流、对话、学习的基石。
C.我们认为个体生命必须在整体的生命链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这是一种非常大的生命观。
D.要真正树立起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首先要从价值观念、生活样式的坚守方面着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三个方面阐释了文化的具体体现,这三个方面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对文化是应该一体化、趋同化还是多元化虽然没有直接作答,但表现出了明显的倾向性。
C.文章以现代物理学中大量使用中国的理论及概念一事来解释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
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就必须认真审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并通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
B.不同的生命观使得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个体的价值,而中国文化更多的是重视群体的价值。
C.我们要抛弃以人文思维方式为主的思维方式,学习西方近代理性主义的科学思维方式。
D.当前,实证科学思维模式已发生了变化,它把很多动态的研究方式、思考方式关联进去了。
2024-04-23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