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罗隐(833-909)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85 题号:1074537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忆九华

罗隐

九华巉崒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

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

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

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


【注】①罗隐十余次应进士第,最终铩羽而归,备受世俗评议。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二年,诗人54岁,在润州养病时,写作此诗。②巉崒:读“chán zú”,险峻。③息机:忘掉世俗的机巧之心。④佳期:相爱着的男女幽会的时日。罗隐赴举时,曾与色艺兼美的云英姑娘有过一段相爱的故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忆”字紧扣诗题,既引出了所忆内容,又表达了“长忆”的心里感受。
B.颔联中的“黄菊”表面上写的是秋天的物象,实则暗示着诗人正值人生之秋。
C.颈联“干戈”指战乱,“尘土”指战乱激起的烟尘。此处从实入笔,抒发感情。
D.前四句写所“忆”,描绘了一幅“九华隐居图”,后四句描写眼前,时空跨度大。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绵谷①回寄蔡氏昆仲②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①锦江在成都南,绵州在成都东北,绵谷在绵州东北。②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赋体叙事,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这两句所蕴含的感情贯穿全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锦江是名胜之地,诗人情有独钟,在美丽的秋天曾两次游览。两个“值”字,蕴含际此金秋佳日之意。
C.本诗的情感按照先写游览锦江之喜悦,次写离别友人之怅恨,再写与朋友之深情和对锦江之留恋,依次展开。
D.尾联以景作结,回头远望锦城,只见远树朦胧,云遮雾绕,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情思,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2.颔联是本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请作简要分析。
2020-03-16更新 | 6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从体裁角度看,两首诗都属于          
2.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陶者是底层社会的劳动者,其生活贫苦以至于屋无瓦片。
B.“鳞鳞”二字既是写大厦之多,同时写出剥削者比比皆是。
C.“尽被占”写出了蜜蜂享受尽无限风光和采花酿蜜的自由。
D.“为谁辛苦为谁甜”无疑而问,以反诘语气抒发强烈情感。
3.3.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但又各具特色,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2015-02-11更新 | 14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七夕

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上句实写牛郎织女在银河边看到角宿和荷花,下句想象人间,有一户人家欢笑地在院子里铺置红布的筵席,摆上瓜果,来穿针乞巧。
B.颔联写这家的女子把箧中的珠子倒空,要男子写出歌咏七夕的锦绣诗篇,放到那个箧里。谢女檀郎,泛指女子和男子。
C.颈联上句指天上,香帐制作成功,安排得很美好;下句指人间,那户人家的妇女引线穿针来乞巧,穿好针来拜美好的织女星。
D.尾联写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计时的铜壶滴漏报天将亮了,牛郎织女又要分别,所以惆怅茫然,这样相会的佳期又要等一年。
2.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021-08-26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