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题型:小阅读-课内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0929812
概括《读书:目的和前提》第3段的论证思路。

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本身,进而再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他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仅仅因为某部作品有名,因为羞于不了解它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恰恰相反,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有的人在学生时代已早早发现自己对优美的诗歌的爱好,也有人更爱好历史和乡土传说;有的人也许喜欢民歌,还有人觉得阅读那种细致地考察我们心灵的感受并给予高度理性的解释的作品,更加富有魅力和令人欣喜。阅读之路有千万条。可以从小说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或者但丁。一本别人称赞而我们也试图读却引不起我们兴趣的作品,一本令我们反感、无法读进去的作品,千万别强迫自己耐着性子硬往下读,应该干脆放弃。所以也不要过分地鼓励和规劝小孩子和年轻人去读某一专门范围内的书,否则,会搞得他们终生厌恶那些最优美的著作,是的,甚至厌恶读书本身。让每个人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读一部文学作品或者一首诗或者一则报道或者一篇论文,以此为出发点,然后再扩而大之。

【知识点】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1】难点1   恩格斯是怎样分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复杂关系的?
2020-12-18更新 | 113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三曰敬爱师友。②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③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④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⑤不唯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⑥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⑦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节选自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①句总起,②—⑥句展开论述,⑦句总结。
B.②③两句间是因果关系,论述应敬爱老师和职员。
C.④⑤两句间是条件关系,论述同学间应有的相处之道。
D.⑥句以自己在德国购物时的经历,论述大学生更应以礼待人。
2023-01-04更新 | 48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本《上图书馆》第四部分(8段),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此段主要内容。

此后若干年,我发现自己坐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一间名叫“亨福莱公爵室”的古籍阅览室是我常去之地,那里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还有过去名人画像,也是华美的建筑,然而照明相当差。当时还有一些古本是用链子锁在书架上的,把它们拉下来摊在桌上看也看得吃力。在这里,中古僧侣修习的遗风犹存,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国内正在进行大战,我的家已无音讯,虽然在做着功课,心里却是很不平静的。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

2020-08-12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