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现代 > 郭沫若(1892-1978)
题型: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4 题号:1093066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文后题目。

骆驼(节选)

郭沫若

骆驼,你沙漠的船,

你,有生命的山!

在黑暗中,

你昂头天外,

导引着旅行者,

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

看呵,璀璨的火云已在天际弥漫,

长征不会有歇脚的一天,

纵使走到天尽头,

天外也还有乐园。

……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中实写的诗句有“你,有生命的山”“导引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诗歌中虚写的诗句有“骆驼,你沙漠的船”“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
B.“昂头天外”写出了骆驼的骄傲和自豪;“走向黎明的地平线”写出了骆驼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C.在这首诗中,诗人不满足于一般的形象再现,他发挥了更大的主观独创性,运用了更丰富的想象。
D.诗歌托意于物,以特定的、有限的形象作依托,采取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象征手法创造意境,具有寓意深远、超越时空的作用。
2.诗中的“骆驼”象征了什么?诗人借骆驼歌颂了什么精神?
20-21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5]
【知识点】 郭沫若(1892-1978)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 (0.65)
【推荐1】通读诗歌,探究以下问题: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1.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结合全诗,谈谈为什么说该诗是“力的赞美”。
3.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有何象征意义?
4.如何理解诗歌中的“力”字?
2022-02-05更新 | 19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芭蕉花

郭沫若

这是我五六岁时的事情了。我现在想起了我的母亲,突然记起了这段故事。

母亲在幼年时分是遭受过这样不幸的人。

母亲在十五岁的时候到了我们家里来,我们现存的兄弟姊妹共有八人,听说还死了一兄三姐。那时候我们的家道寒微,一切炊洗洒扫要和妯娌分担,母亲又多子息,更受了不少的累赘。

白日里家务奔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

母亲因为这样过于劳苦的原故,身子是异常衰弱的,每年交秋的时候总要晕倒一回,在旧时称为晕病,但在现在想来,这怕是在产褥中,因为摄养不良的关系所生出的病吧。

晕病发了的时候,母亲倒睡在床上,终日只是呻吟呕吐,饭不消说是不能吃的,有时候连茶也几乎不能进口。像这样要经过两个礼拜的光景,又才渐渐恢复起来,完全是害了一场大病一样。

芭蕉花的故事是和这晕病关联着的。

在家乡,相传这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母亲发了病时,我们便要四处托人去购买芭蕉花。但这芭蕉花是不容易购买的。因为芭蕉在我们四川很不容易开花,开了花时乡里人都视为祥瑞,不肯轻易摘卖。好容易买得了一朵芭蕉花了,在我们小的时候,要管两只肥鸡的价钱呢。

芭蕉花买来了,但是花瓣是没有用的,可用的只是瓣里的蕉子。蕉子在已经形成了果实的时候也是没有用的,中用的只是蕉子几乎还是雌蕊的阶段,一朵花上实在是采不出许多的这样的蕉子来。

这样的蕉子是一点也不好吃的,我们吃过香蕉的人,如以为吃那蕉子怕会和吃香蕉一样,那是大错而特错了。有一回母亲吃蕉子的时候,在床边上挟过一箸给我,简直是涩得不能入口。

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亲的晕病关联着的。

我们四川人大约是外省人居多。外省籍的四川人各有各的会馆,便是极小的乡镇也都是有的。

我们的祖宗原是福建的人,在汀州府的宁化县,听说还有我们的同族住在那里。我们的祖宗正是在清初时分入了四川的,卜居在峨眉山下一个小小的村里。我们福建人的会馆是天后宫,供的是一位女神叫做天后圣母。这天后宫在我们村里也有一座。

那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了。我们的母亲又发了晕病。我同我的二哥,他比我要大四岁,同到天后宫去。那天后宫离我们家里不过半里路光景,里面有一座散馆,是福建人子弟读书的地方。我们去的时候散馆已经放了假,大概是中秋前后了。我们隔着窗看见散馆园内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就像尖瓣的莲花一样。我们是欢喜极了。那时候我们家里正在找芭蕉花,但在四处都找不出。我们商量着便翻过窗去摘取那朵芭蕉花。窗子也不过三四尺高的光景,但我那时还不能翻过,是我二哥擎我过去的。我们两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下来,二哥怕人看见,把来藏在衣袂下同路回去。回到家里了,二哥叫我把花苞拿去献给母亲。我捧着跑到母亲的床前,母亲问我是从甚么地方拿来的,我便直说是在天后宫掏来的。我母亲听了便大大地生气,她立地叫我们跪在床前,只是连连叹气地说:啊,娘生下了你们这样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了!我们都哭了,但我也不知为甚么事情要哭。不一会父亲晓得了,他又把我们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我们一阵。我挨掌心是这一回才开始的,我至今也还记得。

我们一面挨打,一面伤心。但我不知道为甚么该讨我父亲、母亲的气。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别处园子里掏了一朵回来,为甚么就犯了这样大的过错呢?

芭蕉花没有用,抱去奉还了天后圣母,大约是在圣母的神座前干掉了吧?

这样的一段故事,我现在一想到母亲,无端地便涌上了心来。我现在离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风雨飘摇的深夜,天涯羁客不胜落寞的情怀,思念着母亲,我一阵阵鼻酸眼胀。

啊,母亲,我慈爱的母亲哟!你儿子已经到了中年,在海外已自娶妻生子了。幼年时摘取芭蕉花的故事,为甚么使我父亲、母亲那样的伤心,我现在是早已知道了。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

(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日夜,写于福冈,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寄情于芭蕉花,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也突显了一生劳苦的母亲恪守传统道德的精神品质。
B.摘芭蕉花为母亲治病,在“我”看来,是非常自然的事。但在母亲看来,攀摘了圣地中的芭蕉花,等于拿走了供奉给神灵的祭品,这是对祖先神灵极大的冒犯和亵渎,所以母亲又气又急。
C.芭蕉花的故事是和母亲的“晕病”关联着的,作者虽说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但也隐喻了当时社会医术不够高明。
D.作者把对苦难母亲的怀念与当时漂泊海外的处境联系在一起,装满了酸楚的思念,诚挚而动人。
2.对文章写作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托物言志,借芭蕉花抒发情怀。作者在怀想母亲的同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信念执着坚定的追求。
B.作者以散点聚焦的方式组织生活事件,拉家常似的讲述自己的故事,回忆中对母亲的绵绵情思如抽丝一般细细地扯出。
C.“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散文所有看似东鳞西爪的叙述,最终都指向文章这最后一问,这是散文的文眼所在。
D.写出具有药用功能的芭蕉花的稀有和难以寻觅之后,作者没有直接写芭蕉花的故事本身,而是宕开笔墨,叙述父亲的家世,即天后宫与郭沫若祖辈关系,从全文看是偏离了题意。
3.联系全文,说说“我”和二哥只不过摘了一朵芭蕉花,父亲、母亲为什么会那么生气。
4.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这句话的。
2022-11-23更新 | 17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 (0.65)
【推荐3】现代诗歌阅读。

炉中煤

——眷恋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殷勤”是殷切之意,写祖国对诗人的关爱。“我不辜负你的殷勤”是说诗人热爱祖国,愿报国济民。“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是说,游子思家国,更望家国也体会到他的爱,两者心心相印。
B.诗的第二节从煤的外形与内心的比较,进一步诉说自己的衷情,表白自己虽然卤莽直率,但胸怀中却有“火一样的心肠”。
C.诗的第三节交代煤的来历出身,隐喻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
D.诗的第四节进一步说出自己的心愿。“自从重见天光”,隐喻革命将起的中国;“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了诗人渴望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2.怎样理解“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本诗采用第二人称“你”来写“年青的女郎”,这种表现形式对抒发思想感情有何好处?
2022-08-19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