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128009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的春天生机勃勃。远近的桃花开了,粉粉的,一簇簇,一片片。长安街红墙边的白玉兰也吐露着春天的气息,无声绽放。昨天才发现刚刚冒出针眼大小的花骨朵儿,今天再看,就如玉如璞,温润洁白,仿佛青春期的少女,几日不见,就丰润饱满,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北京的春天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柳树,对春天的到来反应最敏感的也是柳树。有人说,柳树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春风仿佛就是柳树的情人,对此,我深以为然。那漫长的冬季对多情的柳树来说够难熬的了,所以,①         ,柳树就躁动不安了,一夜之间在枝头绽出无数鹅黄的嫩芽,虽然小如细米,但一片一片的,在阳光下格外鲜亮,抬眼一看,不禁怦然心动。不过三五日,满树的嫩芽又都变成片片绿叶,像一个爱美的少女,用绿色装扮好自己,迎接心上人的到来,那种神态颇有几分羞涩,又有几分喜悦。阳春时节有“京城无处不飞柳”之说,在北京的石桥不远处,有一处白石庄,《帝京景物略》曾这样记载:“春,黄浅而芽,绿浅而眉,深而眼。春老,絮而白。”3月,京东通惠桥两岸“柳垂垂蘸河,漕舟上下达”,好一片江南春色。树枝上的小鸟欢呼雀跃,放开春天的歌喉,②         

1.下列对文中使用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   排比   对偶B.比喻   拟人   对偶
C.比喻   拟人   引用D.比喻   引用   排比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远近的、粉粉的、一簇簇、一片片的桃花开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周南中学拟举办一次“中国古典诗歌朗诵大会”,请你为这次大会拟写两则宣传语。要求:主题明确,句式为对偶句。
2020-09-27更新 | 6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意;或者如胡适所说,是一个大“箭垛”,我们人人都可以在他那里射中心中所想;或者,如我曾经比喻的,是一个大大的“滚雪球”,当他在时光的坡道上滚动时,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可以在上面附着上自己的东西。是的,物理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黑累,庇荫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力量

比经学家把《诗经》学术化、意义化,从而使其失去了生动鲜活更严重的是,学者们对屈原的所作所为。首先,学者们用他们各自不同的判断标准,对某篇作品是或不是屈原所作出了种种结论,他们甚至还挑起了一场“历史上有无屈原”的争论。依我看,“屈原”本就是一个符号。作为一个“物理事实”,他早已消失,而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屈原”,乃是一个“人文事实”。在贾谊、刘安和司马迁那里,“屈原”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性,是这些东西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我把屈原称之为“滚雪球式人物”,意思是说,“屈原”这两个字上所包含的意义、价值、精神等,是在文化史上不断附着上去的,正如一个雪球。我们若层层剥开它去寻找所谓的事实,则最终不过是雪块而已——所谓的“事实的真相”不存在。文化史上众多人物与文化现象何尝不都是一个一直滚动的雪球?当他们从我们这儿滚过时,若我们能在上面附着上什么东西,也算功德圆满了,何苦要拿着“学问的凿子”硬凿下去,找出所谓最后的“真相”?待到最后,一切剥落,“真相”会令我们失望:原来什么也没有。

1.下列对于文段的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横线的句子运用拟物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B.第②段中有四处给“屈原”加上引号,都是为了起强调的作用。
C.第②段中“所谓的”表示作者对一些人坚持的事实持否定态度。
D.第②段中加点成语“功德圆满”改为“不孚众望”更符合语境。
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2-16更新 | 19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暗香创作过多部______的作品,她出版的《盛雪》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契机,演绎了以盛雪、林浩楠、爱国华侨高英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外贸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外贸业受到重创,盛雪等人有着新时代外贸人的担当起重任,组织世界各地的供应商购买防疫物资无偿援手武汉。待国内疫情稳定后,他们积极复工复产,生产防疫物资支援世界抗疫,展现了疫情之下的大国担当。小说将青年人对事业的拼搏、对商誉的重视演绎得淋漓尽致,奋斗和独立,最终成为装扮青春的亮丽底色。

作家对盛雪这个人物进行浮雕式的刻画和外科大夫般的解剖。当林浩楠的外贸公司陷入危机时,她______,用柔肩挑起重担,还悉心照顾他生病的父母等事件,作者为这位女孩画了个大致轮廓——善良与坚韧。当盛雪被卷入一系列麻烦后,没有______,而是努力学习外贸知识,实现了从文艺青年到外贸达人的转变。其间,她虽遭百般刁难,仍严把质量关,童叟无欺,也不因为老外不懂汉语而欺瞒,这些细节丰盈了盛雪的画像——有金子般的心。

有评论家认为,《盛雪》很好地诠释了暗香作家和编剧的双重身份,既有小说的文学性,又兼具了影视剧的画面感和故事好看的特色。从极富海洋文化气息的刺桐古城,到广袤的非洲大地,从危机四伏的编辑部,到竞争激烈的商场,从商业小白到横跨亚欧非的国际贸易公司总裁……______的叙事,令人不由自主地跟着文字的节奏起舞;国内国外场景的相互切换、不同的地域风光,让人产生极大的阅读愉悦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炙手可热       临危受命       怨声载道       操纵自如
B.脍炙人口       临危授命       怨声载道       张弛有度
C.炙手可热       临危授命       怨天尤人       操纵自如
D.脍炙人口       临危受命       怨天尤人       张弛有度
2.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C.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外贸业受到重创,盛雪等人有着新时代外贸人的担当,组织世界各地的供应商购买防疫物资来无偿援助武汉。
B.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外贸业受到重创,盛雪等人有着新时代外贸人的担当起重任,组织世界各地的供应商购买防疫物资来无偿援助武汉。
C.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外贸业受到重创,盛雪等人有着新时代外贸人的担当,组织世界各地的供应商购买防疫物资来无偿援助武汉。
D.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外贸业受到重创,盛雪等人有着新时代外贸人的担当,组织世界各地的供应商购买防疫物资来无偿援手武汉。
2022-07-21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