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 豪放词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52 题号:11394130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②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作者苏轼,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词人,他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开宋词“豪放”之风。
B.上片一二两句描绘作者所处环境,描写出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色,杂乱、衰萎。
C.上片描绘的景色充满了颓废色彩,表达了词人谪居黄州时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
D.下片前三句是写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表现出其自得其乐。
2.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知识点】 豪放词 表达方式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千秋岁·水边沙外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次韵少游

苏 轼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注]①绍圣元年(1094),宋哲宗亲政后起用新党,包括苏轼、秦观在内的一大批“旧党”纷纷被贬,这两首词分别作于苏轼被贬琼州,秦观被贬处州(今浙江丽水)时所写。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yuān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苏轼的词属于________之作,次韵的意思是_________。
2.从抒情手法和语言风格的角度比较两首词的不同。
2020-06-06更新 | 24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 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亭名,在南郑(今属陕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长安南山。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任上。②灞桥,在长安,位于灞河水道之上;曲江,唐代著名皇家园林,有曲江池。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南郑远望南山,心生感慨,又写秋风吹起,号角声声,营造悲壮氛围。
B.“悲歌击筑”暗用荆轲悲歌与高渐离击筑典故,表达作者送别时的慷慨悲情。
C.整首词的情感有变化,由“哀”到“兴悠哉”,“兴”字也暗合高兴亭的亭名。
D.“多情”两句运用拟人,写南山月最是多情,特地冲出云幕将月光洒照人间。
2.请赏析词的最后“灞桥”三句。
2020-01-27更新 | 7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有情之景写到无情之景,很有层次。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
C.“把昊钩看了,栏干拍遍”,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运用借代手法,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且相呼应。
2.简要分析本词下片借典故表达的丰富情感。
2020-05-24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