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1 题号:114204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作为其自身以自身为本位,与人无关。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价值物。一方面,它是人的对象,相对于实在的人,它外在人。但另一方面,当它参与人的价值创造时,就不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的另一体,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与人不可分。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资源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向自然获取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但是必须有个限度,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个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或某些资源的枯竭。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出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对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家,不只是物质性的概念,还是精神性的概念。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和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宜居、利居、乐居。当前各地都在创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主张,但“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层次中,只是基础,重在环境保护。而“利居”仍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亲缘性,说明环境与人共生的关系。情感性,说明环境与人的内在心理的关系。文化性,说明乐居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浓缩提炼了人类文明的精华,真正体现了家园感。

家园感的实现离不开对环境进行建设。环境建设有两种指导理念:一是功利的原则,二是审美的原则。两个原则必须是统一的,且应以审美原则为主导,也就是说可以将工程建设转行为景观建设,让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又有利于人类的审美。此外,家园感的实现也离不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有积极意义。这里“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污染了,按“真”的保护,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

环境作为人的家园,既是空间的,也是历史的。我们应该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并努力建造乐居的环境。(摘编自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

1.下列有关“环境”和“资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环境的自然与作为资源的自然都是人的价值物,参与到人的价值创造中。但二者又有所不同。
B.自然作为环境,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家园。这种情况下,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C.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
D.自然作为资源,可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是人掠夺的对象,而不加限制地掠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下列对原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人类对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宜居、利居、乐居,其中宜居是基础。
B.利居,仍然把环境作为利用的对象,即重视自然作为资源的价值,忽略自然作为环境的价值。
C.乐居既要体现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要满足居住者对环境的情感认同,还要体现深厚的文化感,三者缺一不可。
D.环境对人的亲和性与人对环境的依恋感是家园感的表现。乐居满足了人在环境方面的全面需要,因而乐居是环境建设的最高目标。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资源的枯竭会危及人的生存,所以人类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但与此同时,适度开发自然资源的工作也不能停。
B.湖岸植树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保护环境的做法,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空间,而且也让家园感具有了持续性。
C.环境建设的指导原则应强调功利与审美的统一。例如,可以将工程建设转行成景观建设,也就是将审美理念融入工程规划中。
D.“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中“美”的构成是丰富的,它高于科学的“真”的保护,因而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
2012·辽宁·高考真题 查看更多[18]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强调博物馆拥有影响人类世界的巨大潜力和强大能力,呼吁各界共同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国际博物馆协会同时提出了“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旨在通过数字技术让博物馆成为创新的乐园并应用于日常生活。5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更是对像博物馆这样的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提出了指导意见。

在数字经济时代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大背景下,上海科技馆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全力打造“管理平台化、服务网络化、决策数据化”的“三馆合一”智慧场馆,并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场景、新业态及新模式。

科技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4K/8K+5G高清技术、物联感知、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VR)、全息投影等数字化技术,持续提升展览吸引力、科学传播力、创新驱动力以及技术渗透力,致力于为观众提供多方位、沉浸式的文化数字化体验场景。

(摘编自《用数字技术“复活”古代科技成果》《科技日报》)

材料二

“故宫《石渠宝笈》绘画数字科技展”首展将于72日亮相西安。该展以“行走的故宫文化”为主题,将传统绘画作品与数字技术融合,打破文化、艺术、科技界限,让观众沉浸在中国传世名画的意境之中,与古人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体验。

《石渠宝笈》是一部集清宫书画收藏之精华的大型书画著录丛书,收录中国上迄魏晋,下至清代,近两千年书画名家的作品,如《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五牛图》等。经过故宫博物院专家、文化艺术学者共同研究探讨,大展甄选出《石渠宝笈》中数十幅最具代表性书画作品,以11的比例还原仿制,在展出中采用MR混合现实技术、全息多媒体技术、AI智能人脸识别等数字科技手段,对经典画作进行创意诠释。

大展按画作内容分为“观山、游云、赏花、浴马、入宴、时趣”六大主题数字体验区,将名家画作意境转变为美轮美奂的可感可触空间。步入《千里江山图》,观众将领略12米长卷的青绿山水绵延山河,驻足其间,山水环绕,动静互补,情景交融……

故宫博物院近年来不断守正创新,让典藏文物“活起来,走出去”,用新颖别致的方式讲述中华古代优秀璀璨文明,让古代文物焕发新的活力。通过这样的科技展形式,让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增强文化自信,发扬文化传承。

(摘编自《数字科技让古画“活”起来》《泉州晚报》)

材料三

古籍数字化平台需突破学术圈的壁垒,激活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学术研究前沿成果转化为社会大众共享的文化资源。学界和业界应将一些资源以授权的方式开放供学术研究使用,并为学术成果展示提供平台,将有潜质的成果商业化,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在保护学术研究的同时保证商业利益。

古籍整理平台不仅是一个系统,还代表着一整套的商业模式。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总经理洪涛认为,作为商业化大型古籍数据机构,如何面向多类型用户,集合多种技术功能,提高编辑的生产效率;探索与高校合作设置网络学院等途径,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为古籍整理出版储备人才等都是亟须完善的问题。

(摘编自《数字化助力古籍活化传承》“中国社会科学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手段发挥“博物馆的力量”,可以让博物馆成为创新高地并走进寻常生活。
B.“故宫《石渠宝笈》绘画数字科技展”打破文艺与科技的壁垒,数字技术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体验。
C.故宫博物院采用新颖别致的方式来讲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继承与传播。
D.古籍整理平台具有双重属性,即系统性和商业模式,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助力古籍传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科技馆打造“三馆合一”的智慧场馆,是基于时代特征和国家战略的背景,具有创新意义。
B.“行走的故宫文化”主题展运用现代科技,还原古人生活状态,用创意诠释的方法融入现代生活。
C.突破学术圈壁垒,激活科研成果并实现社会共享,以利于后续研究开展,是古籍数字化平台职责。
D.三则材料都关注数字技术与古代文化融合,认为传承古代文化科技的手段均为充分运用数字技术。
3.数字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明的传播有何积极作用?结合相关材料简要分析。
2023-08-27更新 | 9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二十一世纪的人性图景

①本届上海国际动漫节以二十万观众刷新欣赏人口纪录。动漫节吸引了各地的年轻人,而且在学生时代热爱动漫的那一群人如今已然长大,成为新一代消费主力。动漫文化有了

②我过去一直有一个看法,认为随俗与雅化为人类思想之两轮。随俗中,有雅化的努力;雅化中,又有随俗的用心。可是, 以上这种看法其实到了该修正的时候了,因为上述说法中雅化的“雅”似乎与真实的人性图景相分离。在二十一世纪渐渐清晰起来的一幅新的人性图景中,“雅”也是人性图景中的一部分。

③如“善”,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人性的真实?美国密歇根大学哲学系教授孟旦,借助现代社会生物学的成果,揭示了在人的自然本性和遗传中有互惠和利他的先天倾向。值得关注的是,脑神经认知科学最新发现表明,对造成他人痛苦的厌恶感和公平感,是大脑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两大先天情感。其实人类学家也早就发现,人类社会的起源,即人的社会性形成,善是开端。因而我们越细致地理解人的历史起源,越是更多地理解人性。

④如上所述,种种跨学科研究的合力,逐渐拼合为一幅新的人性图景。这一新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思我们如何利用转化人性负面的固有思路,而且可以以真启美、美善合力,更加理直气壮地强调人性正面价值的文化主导力量。这不仅可以教我们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几千年前的性善、仁爱、雅化、守正等观念,而且可以启发我们重新省视当代的文艺、文学以及文化固有的思想框架。

1.第①段加点词“根”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梳理相关内容,分条陈述第④段画线部分中“更加理直气壮”的依据。
3.作者对性善等观念有了怎样新的认识,请对新的认识加以评价。
2020-03-18更新 | 3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松、竹、梅是中国人所喜爱的自然事物,也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这种人格的象征物,既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可能源于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又显然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有关中国古代哲学讲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所以自然事物就容易被人格化。中国古代文学重托物言志,物喻人,所以用自然事物作文化和人格的象征,也就成了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人格化的自然事物在植物界,最著名的莫过于松、竹、梅了。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抒情文学作品的情感诉求和思想意蕴,大多是通过这些物象或由这些物象所构造的意境完成的。这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人陶冶性情、涵养人格、砥砺人生的重要参照物,古人因而大多喜欢与这些自然事物为邻,甚至视其为至亲家人。

在这些自然事物中,松、竹、梅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特别喜爱,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美好品质和德行,并不完全是因为它们自身所具有的某种自然属性,而是同时也因为赋予其意义的古人自身,也存在与之对应的文化和人格诉求。中国古人立身处世的观念,就人格构成而言,既强调“入世”所需要的积极进取、正直忠勇、刚毅坚韧的品德和意志,也重视“出世”所保有的清高孤傲、淡泊宁静、飘逸萧散的情怀和意趣。这样的文化和人格诉求,正好与松、竹、梅的某些特性相对应,松、竹、梅自然就成了古人这种人格力量的化身。

中国人喜爱松、竹、梅,固然离不开观赏其外在形象,但更多地却是欣赏其内在品格。这种品格虽然古人对之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但如松的枝干如铁、岁寒后凋,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等等,却是自魏晋以降中国人所推崇、所提倡的一种风骨。这种源于先秦儒者“浩然之气”的风骨,在中国古代曾用来评品人物、赏书画,后来又用于论文,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对推动历代诗文革新,起了重要的作用。古人论人讲“风骨奇伟”“风骨清举”,论画讲“气韵生动”“骨梗有力”,论书“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刘勰论文,则在各体文章风格中,独标风骨,提倡一种“风清骨峻”的文章风格。凡此种种,由评品人物到鉴赏书、谈文论艺,风骨都是一个普遍运用的标准。可见,风骨不是某个艺术门类的概念,也不是某些个人的偏好,而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范畴。宗白华说:“中国美学竟是出发于‘物品藻’之美学,美的概念、范畴、形容词,发源于人格美的评赏。”这种从“人物品藻”出发,“发源于人格美的评赏”,而后遍及整个艺文领域的美学,不啻就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因而风骨既是一个美学范畴,同时又是一个文化学范畴。在审美领域,它是一个极高的标准,在文化领域,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对松、竹、梅的喜爱,既是一种审美鉴赏,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

(选自於可训《松竹梅与中国文化风骨》,2018年0月12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松、竹、梅象征着中国人所推崇的一种人格精神,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并以独特方式表达中国文化。
B.自然事物易被人格化,与中国古代哲学讲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及古代文学重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有关。
C.松、竹、梅受到特别喜爱不是因为其具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因为古人存在与之对应的文化和人格诉求。
D.虽然古人对松、竹、梅内在品格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但均为魏晋后中国人所推崇、所提倡的一种风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以简洁的语言揭示松、竹、梅与中国人人格精神及中国文化的关系。
B.文章不但指出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更分析了这一传统产生根源。
C.文章除了阐述松、竹、梅受到中国人喜爱的原因,还揭示其内在品质的具体内涵。
D.为深入阐释中国文化中的“风骨”,文章综合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和对比论证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文人林逋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堪称古人喜欢与自然事物为邻,甚至视其为至亲家人的绝好例证。
B.中国古人“入世”与“出世”的观念正好与松竹、梅的某些特性相对应,故它们自然成了古人人格力量的化身。
C.风骨本指先秦儒者“浩然之气”,曾被用来论人、论画、论书,后成为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推动了历代诗文革新。
D.风骨既是美学范畴又是文化学范畴,因此它既是审美领域的极高标准,又是文化领域内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
2019-07-15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