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1142729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民间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散发着清新的泥土芳香,闪烁着朴素的哲理光辉,它的巨大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千百年来,从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学到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民间艺术,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民间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亮丽多彩。

民间文化又是传统文化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恰是中华文化最丰厚的土壤。尽管厚植文化的土壤肥沃,但从一部电影《百鸟朝凤》中,仍能看到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化浪潮中受到的巨大冲击。这并不是个例,由于近些年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变动,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也在改变,许多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的生存空间受到压缩,遭遇“边缘化”危机,甚至一些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的相继离去而失传。“文化土壤”被蚕食,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将面临严峻挑战,守护民间文化刻不容缓。

民间文化活动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是群众最真实的生命体验。传承和振兴民间文化,意味着整理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历史。实施民间典籍搜集、抢救濒危民间文艺、民间历史文化纪录创作等工程须深入民间生活;振兴传统民间技艺,做好现有的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需行走在民间。在此过程中,还应坚持辩证取舍、扬弃继承,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鉴别和梳理,汲取优秀民间文化的精髓精华。总而言之,生活是民间文化的沃土,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发展。只有深入民间,扎根生活,去粗取精,才能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

民间文化薪火相传,人才是决定因素。而推动民间文化的现代化转化,首先要做好青少年一代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创新传统师徒承袭模式,让民间文化事业后继有人。还需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和科技手段,推动民间文艺资源与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有机结合,把民间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打造一批印刻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风范的优秀传统文化符号。

传承民间文化就是延续我们的血脉,坚守民间文文化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振兴民间文化,关系中华文化根脉,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摘编自孙金行《传承创新,守护民族民间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文化各个门类在我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对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B.民间文化具有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十分鲜明,因此闪烁着朴素的哲理光辉。
C.整理民族文化生活的历史,扎根生活,是传承和振兴民间文化的一条有效路
D.要让民间文化事业后继有人,就需要废弃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探索建立新模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文化遭受到了现代化浪潮的巨大冲击,面临各种危机,是本文论述的前提之一。
B.文章从扎根民间、人才培养、运用市场机制等方面对如何守护民间文化进行了论述。
C.文章提出用辩证取舍、扬弃继承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民间文化,并举例进行了论证。
D.文章从民族血脉和精神家园等角度指出了传承和守护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需用市场机制和科技手段,说明其途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B.保护民间文化,需要根据各种民间文化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手段。
C.社会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民间文化也需要跟随时代变迁实现现代化转化。
D.如果能守住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不会再出现问题。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话说成都

(1)每年至少去一趟成都,这是我在庸碌无为的红尘泥潭中,纵容自己的一种精神休整;每年只能去一趟成都,却也是对自己的严格约束。

(2)成都好么?当然。你要游览天下美景九寨沟吗?你要朝见奇异而神秘的三星堆吗?你要去四姑娘山领略雪峰牧场,享受醉酒般的高原反应吗?你要到千年冰川环抱中的海螺沟,泡泡温泉听听松涛吃吃牦牛肉吗?请先到成都换乘。古时候当是慢悠悠的骏马香车,现在则是冒烟的汽车和支线飞机,有些煞风景,却快捷舒适,符合现代忙人们的生活节奏。

(3)被幻影般天然美景所簇拥着的成都,却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川人在这里生息将养、开发劳动、创造和梦想因此有了杜甫草堂,有了武侯祠,有了文殊院和青羊宫。浸染在如此灿烂文化中的人类头颅也许比较硕大?聪明的川人也没忘了款待自己的胃,川菜因此广为流传,备受爱戴。其麻辣夹击下,我常常涕泪纵横,就算主人特意关照,仍然防不胜防。有时是花椒暗藏杀机,有时是我抵挡不住诱惑自投罗网呗。我的朋友梁平,通常是一副著名诗人的良善模样,只要我嗫嚅着,敢对怪味面和夫妻肺片露出一点点“不敢恭维”,他立刻龇牙咧嘴,说恨不得把我扔进火锅里涮涮,还嫌腥。因为我是海边人。

(4)成都历代文人墨客辈出,因此梁平喝酒的时候,总背手踱着方步,自以为身在唐朝呢。对了,川人善酿,五粮液的名头巨响自不待说,而今的“水井坊”也已经熨平了许多大酒虫。硕大的脑袋不但长在武侯将相、玄机大师和梁平们的肩头,还矗在了一位叫李冰的肩窝里。两千多年前的李冰其实是山西人,但他的建功立业在蜀中,正是岷江和玉垒山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全了李冰的雄才大略。他亲自沿江勘探三年,最后利用川人中的能工巧匠,终于完成一项无坝引水工程,将都江堰和米粮仓交给了后人。

(5)2008年的清明节,我去都江堰,观览一年一度的放水节。那是当地祭奠李冰的传统节日。随着一声接一声“放水喽……放水喽……”敲锣打鼓的村民搬开木垛,将花朵、三牲推入滔滔水面。两岸欢呼四起,掌声热烈,鞭炮火爆。要说明的是,猪啊羊啊都是塑料制品,漂到下游可能就回收了,明年再用。那也没办法,并非虔诚的百姓花不起这个钱,而是为了环保。爱民如子的李冰当能体恤并欣然接受吧?李冰父子坐堂的二王庙,香火可是常年不断,供奉丰盛之极。

(6)那一天的阳光虽然顽皮跳跃,却纯真吉祥;那一天的岷江虽然宽阔丰满,却温顺软柔,“春来江水绿如蓝”;那一天的两岸青山对峙屏立,虽然雄奇渊深,却丝毫不动。那一天的祥和、欢快、无忧无虑,极其浓烈饱和地留在我的相机里。

(7)五月中旬,我从韩国回来,整理相机里的存储卡,再一次被都江堰的画面所感染。十分怀念,想写点东西,打开电脑搜索资料,就看到汶川大地震的噩耗:“都江堰市距离汶川约一百公里。邻近的四川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发生教学楼垮塌。有关专家预料,四川都江堰可能破坏严重。”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抓起话机就联系成都的朋友阿来和王莎,但是通讯都瘫痪了。

(8)那些天,全国人民都忧心如焚地守着电视机。我每天端着饭碗站在屏幕前,渴望知道都江堰的消息,挂念那里的孩子们,那里的一草一木,尤其是二千多年的古堰,它是否能抵抗这一场灾难?

(9)而我的家乡正聚集起全部力量,捐款捐物,献血的人排着长队。中央刚下达受灾群众临时安置房建设任务,厦门是全国第一个前来报到的灾区安置房工作组,被誉为“特区速度”!

(10)今年五月,我再次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天空曾经摇晃倾斜,现在风轻云淡,几乎看不到痕迹,就像成都人再三向我保证的:“成都依然美丽。”只是,从前的成都人步态从容,日子过得很悠闲。现在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满街匆匆走着的都是全国各地汇集来的援建者、志愿者、新闻记者、演艺团体和作家采访团,他们风尘仆仆,脸色黧黑、目光坚定。而更加积极投入的是川人自己。我在彭州结识了一批又一批不屈不挠的普通村民和基层干部,最典型的,如“龙门山镇宝山村因地震损失27亿,双目失明的老支书誓言白手起家”,现已传为佳话。

(11)最后我去探望都江堰,可惜还在封闭维修中。我和朋友们在江边找了一家茶楼,远远眺望雨中的鱼嘴和宝瓶口。茶楼半架在江面上,岷江就在脚下起伏奔流。谁说水过无痕?我分明听到涛声激越,声声都在诉说……

1.第(2)、(3)两节划线句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
2.第(4)段“‘水井坊’也已经熨平了许多大酒虫。”一句话的含义是_____
3.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放水喽……放水喽……”通过声音的描写,着意表现成都群众热闹的清明节习俗。
B.回忆、歌颂成都人民抗击自然灾害是本文的真正主旨所在。
C.本文脉络清晰从成都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等概况,写到成都的文化底蕴,再写川人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地震灾害。
D.第(6)段“春来江水绿如蓝”,为下文作者抒发对成都山水的喜爱和游玩时的欢乐之情做铺垫。
E.第(10)段“成都依然美丽。”是因为全国各地来的志愿者和演艺团体,来为这里增色。
F.本文结尾意味深长,留给读者丰富的联想空间。
4.有人认为本文的情感是“一喜一忧”,你认为是否正确,请简述理由。
5.本文在谋篇布局上别具匠心,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6.杜甫写过一篇著名的诗歌《登楼》,结合本文所提到的自然或人文景观,说说成都是如何激发杜甫的“创造和梦想”的?
2020-08-17更新 | 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红月亮

曹丽琴

①三峡的夜寂静得很,万物都进入了沉眠状态。

②轮船在江上行驶,只听到船底拍击江面发出的淙淙的水声。我却无心入睡,来到甲板上。夏夜的江风混合着水的气息一阵阵吹来,扶阑而立,黑黢黢的穹宇仿佛一片无垠的海。两岸的群山,是这夜色中的一笔重墨,山的剪影清晰可现。它们真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③渐渐的,深浓的山影里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灯光,橘黄的,淡绿的,暗红的,仿佛一颗颗斑斓的水晶稀稀疏疏地镶嵌着,晶莹的光仿佛还在夜色中微颤。船儿缓缓地前行着,它们一一往我的身后退去,我却忍不住转身望着那些颇显俏皮的光亮。它们为那些浓重的山影消退了几番骇人的气息。

④当我再次转身,那轮圆月,那枚红月亮,仿佛奇迹般,蓦得与我撞了个满怀。我的眼神霎时溢满了惊喜的光亮。郦道元曾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此非夜半,而那轮明月却独与我相晤,这真让我情不自己。

⑤我不知道她是何时出现在山上的,在这浩瀚的宇宙,她是那般得渺小。天阶如水,昙花也难得露出笑脸。而她却自顾自地微微笑着,时而半隐进一朵云层里,只露出两朵嫣然的红晕;时而又出水芙蓉般的清清丽丽,安安然然地沉醉在天宇的怀抱里……

⑥这可是三峡的红月亮啊。像千年等一回的幸福醉满了心怀。当你把视线投远,天际的精灵就在那边期待着你的目光。山影的肃穆森然已被我忘却,我只静静地凝望着这一枚红月亮。

⑦那是一抹多么恬静的红啊。清嫩、柔和,流动着生命的色彩,轻轻地如练般直泻到江面。万顷夜色也不抵一抹红。这可是天际的一枝荷,一颗纯美的心啊。

⑧今夜,她像是特别眷顾了我这个异乡的游子,将她最美的一面呈现给了我。我突然有点自得起来。李白是个最为偏爱月亮的诗人了,当年他独坐扁舟行游三峡的时候,也没有相遇红月亮吧。而幸运之神,却独让她与我不期而遇。

⑨今夜,我也是这自然的女儿,长江的歌者,晴空的恋人,红月的知音。

⑩夜色正因了你,才倍添了这份让人如此怜爱和动容的震颤;这番江面因了你,才渐显水月交融般的诗情;还有那些赶路迷失的人,才重新找寻到了行走的方向,包括混沌已久的我,才激起了心湖的一点涟漪……不论何时,漫漫黑夜怎能缺失这些许的光亮和热情呢?

⑪记得一位我喜爱的名家在著作里写过,人们都说人是在光明里行走的,其实哪里有光明,人总是在黑暗里行走的。随着年岁的虚长和阅历的渐深,我愈发理解了此话的涵义。那么,置身在这潜藏着污秽,充斥着黑暗和谬误的现实,我们怎样才能像明月般不退缩、不迷失、不怯懦、不犹疑、不清者自清,而是既能走入又能走出生活,坚定、勇敢地表现生活和现实以及自我,从而抵达真,追求善,完善美呢?

⑫长久来,我们总是无法解开心结,当心灵的眼睛邂逅自然的至美,如同为其拂去蒙积的尘埃。红月亮,自由、宁静、无畏、独行、羞赧又热烈,柔美而坚毅,是你在与我倾心相谈,告诉我永夜里前进的方式么?大自然把我们困在黑暗之中,也许就是为了迫使我们永远向往光明。

⑬今夜,滔滔江水,绵绵不绝。谁,牵着月光的手,把灵魂放飞?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第②段画线句子的描写比较有特色,请加以鉴赏。
2.第③段中的画线词语“俏皮”有何意义?请加以分析。
3.第④段和第⑧段分别引用郦道元和李白的故事,这样做的目的有何异同?
4.第⑩段画线句子中的“混沌已久的我”和“心湖的一点涟漪”分别具有什么内涵?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探究。
2017-08-31更新 | 8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很多写到“海”的名句,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不过,这里的“海”恐怕很难说有什么象征意义,而流水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作为一种意象,则被文人们赋予了多种意义。水的洁净和滋生功能,使它象征了纯洁和生命的代序,直接地渗透到诞生、成年、婚嫁与丧葬等重大人生礼仪中。如胡朴安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述安徽:“婴儿三日后,必为之净洗,谓之洗三朝。”上已节这天王公平民多踏青水边,杜甫《丽人行》即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吟咏。中国古人常因这种水畔聚会唱和而感发深刻的生命意识。

②儒家经典《孟子·告子上》巧妙地用水性的善变喻人性的易为扭曲,言人之善良本性同流水趋下的本性类似;《孟子·尽心上》认为流水之有本有源和奔流不息,如同君子之立身行事。

③而老子《道德经》亦褒扬流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褒扬的实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道家理念。而《庄子·秋水》则以流水入海后的浩渺无垠喻得道后的境界。在唐代以后三教合流的文化氛围中,流水意象呈现出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

④流水意象也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每每展示了文人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其执着进取与悲观幻灭往往胶着一体。

⑤流水无所不在,而且具有运行的持续性,最为贴近和形象地体现了事物递进的特征,因而流水总是被古人用来感叹时光、机缘、情爱、功业以至年华、生命、国力的不可复返性.表达惜时叹逝的情愫。《论语》中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句子,用流水的永逝无回譬喻时光一去不返。李白的《古风》《江上吟》感流水悟富贵功名不可久驻:“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陆游《黄州》“江声不尽英雄恨”等,倾诉了岁月蹉跎带给人难以排解的失落感。流水意象在文学内部中的运用,在后世的叙事文学中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如《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由浩荡东流的长江缅怀历史上风云人物的短暂人生。而《牡丹亭》中也有杜丽娘的“似水流年”之嗟。上述例子反映了主体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悲剧和痛苦。

⑥流水意象固然强调了文人的感伤与忧患情怀,使之常常悲凉地感发人生苦短的危机感,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便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悲慨”诗风。然而,流水意象并非只有消极意义,它往往也作为人们珍惜光阴年华、不甘庸碌无为的积极象征符号而存在,反映了华夏民族柔韧、沉稳的精神。

(选自《中国象征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有洁净和滋生功能,象征着纯洁和生命代序,安徽民间为婴儿“洗三朝”的礼仪就是水意象象征意义的体现。
B.孟子认为水性与人性相似:流水有趋下的本性,人有善良的本性;流水的有本有源、奔流不息就像君子的立身行事。
C.老子关于水的“柔弱”与“坚强”的论述体现了道家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理念;而庄子认为水入海后的浩渺无垠象征着得道后的境界。
D.受儒、释、道合流的影响,唐代以后,流水意象出现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展示了文人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关“海”的诗歌名句入笔,意在引出下文对水的意象的重点论述。
B.引用论证是本文最为突出的论证方法,而且引用的资料比较经典,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C.文章引用《道德经》中的话和《庄子》中有关流水的内容进行正反对比论证,说明了流水意象不同的象征意义。
D.文章第⑤段运用了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观点,中间分别引述材料加以论证,最后总括归纳,结构十分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叙写了三月三日在兰亭水边聚会唱和的情景和由此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这与本文的有关内容是一致的。
B.在文人的作品中,流水既可象征执着进取,也可象征悲观幻火,流水意象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都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
C.流水的特性是奔流不息,无所不在,因此古代文人常借流水意象感叹事物一去不复返,抒发惜时叹逝之情。
D.陆游的“江声不尽英雄恨”、《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似水流年”之嗟中的流水意象都包含了消极意义和积极意义,二者胶着一体。
2020-04-15更新 | 2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