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9 题号:11494669

昨夜夜凉如水,我的栀子花又一次如期而至,在端午前夕翩翩而来!轻风送来阵阵清香,深吸一口气,五脏六腑瞬时都舒服得叹了口气,沉醉于其中!便是最名贵的香水,又怎可比拟这大自然最天然纯净的香氛?日本陶笛大师宗次郎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曲子——故乡的原风景,栀子花就是我记忆里的原风景啊!

五月的江南水乡,草长莺飞。细细长长的深巷里,青砖黑瓦马头墙斜挑的一角,总是映衬着碧水般的青天;油光锃亮的青石板路面,有渔夫挑着鱼鹰船遗落下的一串串水渍。邻家阿婆养着一株成精的白栀子,树高足有两米多,庞大的树冠越过半人高的围墙,给奶奶的小四合院也平添了一道风景。每逢端午前后,成百上千的花儿齐齐开放,整条巷子都弥漫在栀子花的清香里。每个清晨,搬把椅子坐在花荫下读书,醉在花香里,也有庄周梦蝶的迷幻:不知道是栀子花变成了自己,还是自己变成了栀子花?

1.下列各句中的问号,与文中第一段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所谓的聪明到底应该有怎样的表现?或者说,怎样的表现就是聪明,怎样就是不聪明?
B.无论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在家时总是盼着回到学校,怎么面临开学却抵触进入课堂了呢?
C.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
D.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橘树一到淮北,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2.拟人能将事物人格化,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人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花开了,栀子花香弥漫整条巷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这偏僻大山深处的一所简陋小学里,竟然还有一位老校长,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孜孜不倦地操劳着,这是多么坚韧顽强的守护精神!在我的提议之下,老校长和我们一起走出房门,踏着一地月色,信步走到操场前的小溪边。浸润着月色的溪水似一条银链,叮叮咚咚地流淌着,歌唱着。岸边的绿树草丛染着月色,依稀可辨。忽然有一颗米粒大的幽幽亮光从眼前闪过,接着两颗、三颗、五颗……陆续闪亮,此起彼伏,忽高忽低,若隐若现,时而闪烁成一片,似满天的星星撒落到小溪里。“这是萤火虫在飞呢!”“别看一只萤火虫的亮光很小,可是无数只凑到一起,也足可形成秉烛之势啊!”老校长说道。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町畽鹿场,熠耀宵行。”燃烧小小的身影,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这是《诗经》里描绘的流萤为戍边男子照亮夜路的景象。光阴转瞬过去,在清幽静美的夏夜,我常常想起几十年前大山深处那感人至深的一幕:萤火虫染着月色飘然飞舞,饱经风霜的老校长和他的两位年轻同事在油灯下案牍劳形。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下列各项中省略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省略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
B.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大丽、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C.“你、你胡说……”他说着说着,突然一阵咳嗽。
D.“你……你怎能……怎能凭空污人清白?”他断断续续地说。
2023-05-15更新 | 17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短歌行》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都是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使用的修辞手法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相同。
C.“千呼万唤使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两句诗中都有错别字。
D.“微斯人,吾谁与归?”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句话使用的句式相同。
2023-11-17更新 | 21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普及,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等活动。(                  )。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各个学科,还是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无不涉及到科普知识。科普要讲证据,学校的教材是最常见的科普读物。而启蒙教育不是科普,因为它要面对没有能力理解或验证的人——儿童,他们理解力不够,你还不能用严格科学推断去阐述。

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普及的生长点就在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交叉点上。也就是说,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学普及,而其不断的发展进步又进一步推动“科学普及”的工作发展。科普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时代性。形象地说,科学普及是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技为内容,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台“现代文明戏”。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科学普及的范围广泛,其知识涵盖了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B.虽然这样,科学普及的概念依然有无法涉及到的层面
C.科普工作能促进社会进步,要社会各界齐抓共管,人人出力
D.科学普及内容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理工科专业人士才能操作执行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痴迷读书看报让我得到了报偿——从初一开始,我的作文就被老师表扬,而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视野。
B.他不让我们进去,自己在屋里安静地过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候,发现他在床上安静地睡着了——但永远地睡着了。
C.别看有些人一时得势就耀武扬威,他们很快就会明白的,他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初中课本《岳阳楼记》)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学普及,而其不断发展进步又进一步推动“科学普及”工作的发展。
B.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学普及,而它们不断的发展进步又进一步加快了“科学普及”的工作推进。
C.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学普及,而科学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又进一步促使“科学普及”工作的推进。
D.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学普及,而它们的不断发展进步又进一步推动“科学普及”工作的发展。
2020-03-06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