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宋濂(1310-1381) > 《元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46 题号:1162094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尚野,字文蔚,其先保定人,徙满城。野幼颖异,祖母刘,厚资之使就学。至元十八年,以处士征为国史院编修官。二十年,兼兴文署丞,出为汝州判官,廉介有为,宪司屡荐之。二十八年,迁南阳县尹。初至官,狱讼充斥,野裁决无留滞,涉旬,遂无事。改怀孟河渠副使,会遣使问民疾苦,野建言:“水利有成法,宜隶有司,不宜复置河渠官。”事闻于朝,河渠官遂罢。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俄升国子博士,诲人先经学而后文艺,每谓诸生曰:“学未有得,徒事华藻,若持钱买水,所取有限,能自凿井及泉而汲之,不可胜用矣。”时学舍未备,野密请御史台,乞出帑藏所积,大建学舍以广教育。仁宗在东宫,野为太子文学,多所裨益,时从宾客姚燧、谕德萧渼入见,帝为加礼。至大元年,除国子司业,近臣奏分国学西序为大都路学,帝已可其奏,野谓国学、府学混居,不合礼制,事遂寝。四年,拜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诏野赴吏部,试用荫补官,野多所优假。或病其太宽,野曰:“今初设此法,冀将来者习诗书、知礼义耳,非必责效目前也。”众乃服。皇庆元年,升翰林侍讲学士。延祐元年,改集贤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二年夏,移疾归满城,四方来学者益众。六年,卒于家,年七十六。通奉大夫、太常礼仪院使、护军,追封上党郡公,谥文懿。野性开敏,志趣正大,事继母以孝闻,文辞典雅,一本于理。

(节选自《元史·尚野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B.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C.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D.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或未做官的士人,文中指前者。
B.赠,皇帝给予官员及其妻室、父母和祖先的荣典,文中指赐给死者官爵。
C.移疾,旧时朝中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要求辞官隐退的婉语。
D.国子祭酒,古代的学官名,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始于晋武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野幼时聪慧,读书应召。尚野自幼聪颖异常,在祖母刘氏资助下读书学习,后以处士的身份被征召为国史院编修官。
B.尚野清廉耿直,居官有为。尚野在汝州任上因清廉有为多次被上司举荐,改任河渠副使时,派遣使者询问百姓的疾苦。
C.尚野重视教育,广建学舍。尚野担任国子博士时密请御史台,请他们拿出些国库藏的财物,广泛建设学校,推行教育。
D.尚野文章典雅,受人敬服。尚野多次担任学官,教学以经学为先,文章以理作为标准,辞官回乡后,来求学的人更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至官,狱讼充斥,野裁决无留滞,涉旬,遂无事。
(2)野谓国学、府学混居,不合礼制,事遂寝。
5.在尚野试用荫补官时为什么有人批评他?结果怎样?请简要说明。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构字肯堂,东平人。少颖悟,风度凝厚。学问该博,文章典雅,弱冠以词赋中选,为东平行台掌书记。参政贾居贞一见器重,俾其子受学焉。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时遣丞相伯颜伐宋,先下诏让之,命构属草以进,世祖大悦。

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十三年秋,还,入,迁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时丞相阿合马为盗击死,世祖亦悟其奸,复相和礼霍孙,更张庶务,构之谋画居多。历吏部、礼部郎中,审囚河南,多所平反。改太常少卿,定亲享太庙仪注。属桑哥为相,俾与平章卜忽木检核燕南钱谷,而督其逋负。以十一月行,期岁终复命。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设有罪,构当以身任之,不以累公也。"会桑哥死,乃免。有旨出铨选江西。入翰林,为侍讲学士。世祖。,构撰谥册。

成宗立,由侍讲为学士,纂修实录,书成,参议中书省事。时南士有陈利便请搜括田赋者,执政欲从之。构与平章何荣祖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得不行。以疾归东平。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适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官贷民栗,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输以明年。

武宗即位,以暴修国史,趣召赴阙,拜翰林学士承旨,未几,以疾卒,年六十三。构历事三朝,练习台阁典故,凡祖宗谥册册文皆所撰定,朝廷每有大议,必咨访焉。喜荐引寒士,前后省台、翰苑所辟,无虑数十人,后居清要,皆有名于时。

(选自《元史·王构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
B.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
C.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
D.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晦:农历每月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晦朔”指从农历某月的末一天到下月的第一天,也指从天黑到天明。
B.觐:古代宾礼之一,源于周代,是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定期朝见天子,“春见日朝,秋见为觐”,合称为朝觐。
C.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与门下省、尚书省并称“三省”。其中门下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
D.崩:古代帝王或皇后死曰崩;诸侯王死,唐以后也指二品以上官员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民死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构学问渊博,文才丰赡。他从小聪明,文章典雅;受贾居贞器重,被延请成为他儿子的老师;任职翰林院,多有撰写。
B.王构爱惜人才,乐当伯乐。他是三朝元老,慧眼识才并乐于推荐,所推荐的几十人后来都身居高位,有名于当时。
C.王构为人正直,不惧权贵。执政者想同意搜刮民众的提议,他和何荣祖极力反对;有人倚仗权贵作恶,他挺身而出,有所作为。
D.王构富有谋略,勇于担当。他对朝廷事务多有谋划;办案能平冤昭雪;出外办事过了期限,他主动担责,最终因此被朝廷免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桑哥为相,俾与平章卜忽木检核燕南钱谷,而督其逋负。
(2)官贷民粟,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输以明年。
5.对于搜刮百姓的提议,“构与平章何荣祖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请结合文意,推测“不可”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简洁,40个字以内。
2021-01-14更新 | 10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天倪,字和甫,燕之永清人。父秉直,读书尚气义。天倪始生之夕,白气贯庭。成童,姿貌魁杰。及长,好学,日诵千言。大安末,举进士不第,乃叹曰:大丈夫立身,独以文乎哉!使吾遇荒鸡夜鸣,拥百万之众,功名可唾手取也。木华黎见而奇之。既以万户统诸降卒,因进言于木华黎曰:金弃幽燕,迁都于汴,已失策矣。辽水东西诸郡,金之腹心也。我若得大宁以扼其喉襟,则金虽有辽阳,终不能保矣。木华黎善之。甲戌朝太祖于燕之幄殿所陈皆奇谋至计大称旨赐金符授马步军都统乙亥授右副都元帅改赐金虎符进兵真定而真定帅武仙固守不下遂移军围大名众谓城坚不可击,天倪使攻其西南角,劲卒屡上屡却,天倪先登,守者辟易,遂破其城。丁丑,徇山东诸郡,部卒有杀民豕者,立斩以徇,军中肃然;己卯,从木华黎徇河东,至绛州,其团楼甃以石,牢不可破。天倪命穴其旁,地虚,楼陷,遂拔之。庚辰,还军真定,武仙降。木华黎承制以天倪为金紫光禄大夫、河北西兵马都元帅,行府事;仙副之。天倪乃言于木华黎曰:今中原粗定,而所过犹纵钞掠,非王者吊民伐罪意也。且王奉天子命,为天下除暴,岂复效其所为乎!王曰:善。下令:敢有剽虏者,以军法从事。乙酉,师还,闻武仙之党据西山腰水、铁壁二寨以叛,天倪直捣其巢穴,尽掩杀之。仙怒,谋作乱,乃设宴邀天倪。有知其谋者,止天倪毋往,天倪不从,遂为仙所杀。天倪之赴真定也,秉直密戒之曰:观武仙之辞气,终不为我用,宜备之。天倪曰:我以赤心待人,人或相负,天必不容,愿无虑。天倪死时,年三十九。

(节选自《元史·史天倪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甲戌/朝太祖于燕/之幄殿/所陈皆奇谋至计/大称旨/赐金符/授马步军都统/乙亥/授右副都元帅/改赐金虎符/进兵真定/而真定帅武仙/固守不下/遂移军围大名/
B.甲戌/朝太祖于燕/之幄殿/所陈皆奇谋/至计大称旨/赐金符/授马步军都统/乙亥/授右副都元帅/改赐金虎符/进兵真定/而真定帅武仙/固守不下/遂移军围大名/
C.甲戌/朝太祖于燕之幄殿/所陈皆奇谋至计/大称旨/赐金符/授马步军都统/乙亥/授右副都元帅/改赐金虎符/进兵真定/而真定帅武仙/固守不下/遂移军围大名/
D.甲戌/朝太祖于燕之幄殿/所陈皆奇谋/至计大称旨/赐金符/授马步军都统/乙亥/授右副都元帅/改赐金虎符/进兵真定/而真定帅武仙/固守不下/遂移军围大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的称谓,根据成绩高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
B.幽燕是古地方名称,唐代以前属幽州、战国时期属燕国,所以有幽燕之称。
C.金符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的信物,包括铜虎符、金鱼符、金符牌等。
D.路是宋元时代的行政区域名,始于宋代,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天倪自幼好学,少有大志。他每天诵读上千字的文章;他不愿凭文章取得功名,希望像祖逖那样闻鸡起舞,统率雄兵,立功疆场,博取功名。
B.史天倪作战勇猛,富有谋略。不顾众人的劝阻,率兵围攻城池坚固的大名并率先登城。围攻降州坚固的团楼时,他设巧计挖陷团楼并最终攻下。
C.史天倪爱护百姓,军纪严明。他率兵攻打山东诸郡时,斩了私杀百姓生猪的士兵示众;劝谏木华黎下令禁止士兵掠夺百姓的财物,被采纳。
D.史天倪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在知情者的劝阻下和父亲的暗中告诫下,他明知武仙可能会谋反,仍然坚信自己的赤诚待人会感动上天,最终赴约被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中原粗定,而所过犹纵钞掠,非王者吊民伐罪意也。
(2)闻武仙之党据西山腰水、铁壁二寨以叛,天倪直捣其巢穴,尽掩杀之。
2021-02-05更新 | 8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有壬,可用,其先世居颍,后徙汤阴。擢延祐二年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会关中有警,邻州听民出避,弃孩婴满道上,有壬独率弓箭手,闭城门以守,卒获无虞。州有追逮不许胥隶足迹至村疃唯给信牌令执里役者呼之民安而事集

泰定元年,改中书左司员外郎。京畿饥,有壬请赈之。同列让曰:子言固善,其如亏国何!有壬曰:不然。民,本也,不亏民,顾岂亏国邪?卒白于丞相,发粮四十万斛济之,民赖以活者甚众。天历三年,擢两淮都转运盐司使。先是,盐法坏,廷议非有壬不能集事,故有是命。有壬询究弊端,立法而通融之,国课遂登。

至元六年,召入中书,为参知政事。明年,改元至正,有壬极论帝当亲祠太庙,徽政院当罢,冗职当沙汰,钱粮当裁节,如此之类,不一而足。人皆韪之。转中书左丞。二年,孛罗帖木儿献议,开西山金口导浑河,逾京城,达通州,以通漕运。丞相脱脱主之甚力,有壬曰:浑河之水,湍悍易决,而足以为害,淤浅易塞,而不可行舟;况地势高下,甚有不同,徒劳民费财耳。不听,后卒如有壬言。

先是,有壬之父熙载仕长沙日,设义学,训诸生。既殁,而诸生思之,为立东冈书院,朝廷赐额设官,以为育才之地。南台监察御史木八剌沙,缘睚眦怨,言书院不当立,并构浮辞,诬蔑有壬。有壬遂称病归。七年夏,授御史中丞,赐白玉束带及御衣一袭,未几,复以病归。监察御史答兰不花衔有壬,时短长之,奏劾甚力,事寻白。

十二年,盗起河南,声撼河朔间,有壬画备御之策十五条,以授郡将,民藉以安。十三年,起拜河南行省左丞。十七年,以老病,力乞致其事,久之始得请,给俸赐以终其身。所著有《至正集》若干卷。曰文忠。

(节选自《元史•许有壬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州有追逮不许/胥隶足迹至村疃/唯给信牌令/执里役者呼之/民安而事集/
B.州有追逮/不许胥隶足迹至村疃/唯给信牌/令执里役者呼之/民安而事集/
C.州有追逮/不许胥隶足迹至/村疃唯给信牌令/执里役者呼之/民安而事集/
D.州有追逮不许/胥隶足迹至/村疃唯给信牌/令执里役者呼之/民安而事集/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陶渊明为陶元亮。
B.太庙,古代皇帝的宗庙,最早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
C.书院,中国古代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称号。“谥号”和“尊号”都是有褒有贬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有壬恪尽职守,不负使命。任职辽州期间,关中地区有警,邻州听任百姓外逃,他身先士卒,守城拒盗,护州境太平。
B.许有壬正直敢言,尽心为民。无论是京畿赈饥时与同列争辩,还是凿引浑河时力陈己见,他都以救民、安民为己任。
C.许有壬才干突出,处事有方。两淮盐法遭破坏,他立法变通,国税得保;河南盗贼声起,他策划抵御之策,百姓得安。
D.许有壬深谋远虑,公忠体国。担任参知政事时,借至正改元之机,他极力主张各项改革,但人们对这些建议并不认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然。民,本也,不亏民,顾岂亏国邪?
(2)监察御史答兰不花衔有壬,时短长之,奏劾甚力,事寻白。
2021-01-18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