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晋 > 陶渊明(365-42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1677087
阅读下而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①殄(tiǎn):灭绝。②绁:xiè,捆绑,束缚。
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松”两句写青松生长在东园之中,伟岸苍翠,而那些生长在这个地方的草就没有青松这样的伟岸状态。
B.“凝霜”两句写当寒冬降临大地的时候,众草凋零,渐至灭绝,这时才看出青松卓然不群的高枝。
C.“连林”两句蕴含哲理,连树成林,可能不被人注意,但孤松独立,则让人惊奇,进一步突出了孤松的特点。
D.“提壶”两句中“寒柯”,承上文“凝霜”而来,表达出诗人对青松的喜爱。
2.这首诗题为“饮酒”,但显然诗人意不在饮酒,请具体分析诗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志趣?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杂诗十二首(其四)

【东晋】陶渊明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尊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注]①谢灵运有诗亦云:“一随往化灭,安用空名扬?”一随往化灭:一切都跟着死亡而消失。空名扬:指元嘉三年为刘义真平反,恢复庐陵王封号,并追赠侍中、大将军等名号。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愿不知老”借用典故,寄托了诗人“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心愿。
B.“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既写出了诗人对骨肉亲情的眷恋,也暗示了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
C.“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表明诗人尽享田园生活带来的乐趣,常常懒散放任,随心所欲。
D.“孰若当世士,冰碳满怀抱”写出了受困于名利场的人承受两面煎熬,内心充满矛盾冲突的状态。
2.诗歌后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022-11-28更新 | 9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
1.对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酒斟酌之”意思是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
B.“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C.“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D.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酒”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很多诗人都以酒来传情。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生逢乱世,渴望建功立业,改变乱世局面,怎奈人生苦短,只有借酒浇愁、及时行乐。
B.“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的美景,诗人常常取酒独酌独饮,然而美景和美酒也无法排解贬谪的愁苦。
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喝三杯两杯淡酒,怎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疾风欺人,淡酒无力,也许未必酒淡风急,可能只是愁绪太浓太重,化不开。
D.“浊酒一杯家万里。”边饮浊酒,边思念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怎能消得了乡愁?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概括说明主要表现了什么乐趣,并具体分析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2020-11-21更新 | 17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
2018-10-12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