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54 题号:117134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

(摘编自《辽宁日报》)

材料三:

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

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

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

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从20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

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不必执念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持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诗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
B.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讲究格律,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
C.于坚认为对新诗的误解、忽略,表明新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处境开始变好。
D.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新诗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要持续下去。
2.下列说法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
B.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
C.材料三认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背景,否则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
D.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
3.材料三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这一问题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对乡土中国社会结构的精准概括,对于这个概念,《乡土中国》一书中的表述如下:

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个人都是他所在社会影响所推出的社会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关系。每一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差序格局”理论是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结构的凝练,其内涵不仅停留在人际关系上,而且包含了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差序格局”中的“差”指的是《乡土中国》中提及的类似波纹向外推的横向结构。阎云翔对“差序格局”理论结构的认识值得借鉴,他指出“差序格局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包含有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也包含有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

(摘自方楠《互联网时代的“新差序格局”》,有删改)

材料二:

差序格局在公私、权力和权利维度奠定了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和互动规范,而互联网对差序格局的重塑也势必作用于以上三个方面。

一、具体来讲,网络空间中公私结构的剧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众进入公域的门槛降低,途径增多。乡土社会中的公共领域被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通信和储存成本的下降 ,使世界人口的可观部分获得了从事信息和文化生产的物质手段,个人可以有效地在公共领域中开展传播活动,由被动的读者和听众转变为发言者和对话的参与者。互联网击碎了与传统身份相勾连的“准入资格”,公共领域渐而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性。二是网民“由私向公”的意愿逐步增强。在差序格局中,“爱无差等”的理念无法在乡土社会中落地生根,“自我主义”不仅使得人们“公私不分”,更令“由私向公”的转换难以实现。而随着社会化媒体普及,个人间能够凭借互联网进行远距离的沟通和经验传递,并且私人生活也越发地能在网络上获得完整的展示,个体的情感、困惑以及利益诉求也因此可以迅速地引发关注、热议甚至是声援。

二、在网络社会中,差序格局所产生的权力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随着微博和微信的出现,读者不光可以通过传统的“书写”来发表评论,他们更能以“转发”或“点赞”的形式来再造文本并重塑意义。实际上,“转发”或“点赞”既是信息的接力和重新编码,又发挥着颠覆权威叙事的功能。有时候,一些“不合常理”的点赞其实是网民以“戏谑”的方式来解构差序式的权力,通过破坏“权威与庶民”之间的传统情境和互动秩序,以获得网络社会中的“另类”话语权。

这种“另类”的话语权即“信息权力”。网络社会无疑更加看重信息的流动。于是,信息超越了知识和经验的地位,构成了权力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信息权力是“不在场的网民通过观点发布、消息传递、时事评论等行为在交流沟通中展现的权力”,它赋予了每一位网民发言的机会和针砭时事的能力,由此增强了他们的话语权。信息权力制造出了“众声喧哗”的去中心化力量,摧枯拉朽式地瓦解了权力的差序格局。近年来,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纷纷开通“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也直观地反映了信息权力对传统权威的直接挑战及其效果。

三、网络公民权利的成型与危机。差序格局下的中国社会,缺少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普遍而平等的公民权利体系。人们的权利被“纲常”做了差别化的抑制或放大,个人所拥有的权利往往是根据其所掌控的权力而灵活地进行伸缩。所以,权利与个人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存量相关,却得不到法律的平等保障。

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差序式的公民身份。一方面,网络提升了公民的权利意识。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促进了公民权利保护机制的完善和深化。截至 2008 年10月,我国有14个部门已推出60 余部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李永刚说,“我国成为了全球该领域法律法规最多的国家,这种覆盖面极广的恢恢法网,无疑反映了我国网民权利保障机制的日益健全”。网络社会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公民性,这主要归功于权利取向的网络舆论对非正义权力的制约,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网民对公民权利的体悟和学习。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现实的公民社会发育仍不够充分,其严重滞后于网络公民社会的发展。正如刘学民所言“在西方,网络公民社会仅仅是现实公民社会的一个补充,而在中国,网络公民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尤其是围绕网络事件而产生的网络舆论,对政府的影响有些远远大于现实中的公民社会。”从某种程度上看,互联网在我国不仅是一种生产与生活的工具,它更充当了公民权利的“培养皿”,导通着国家逐步调整其与社会间的关系,以打开更多的“机会窗口”,继而创造出不单局限于互联网的多元公民权利。

(摘自王斌《网络社会差序格局的崛起与分化》,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阎云翔认为,差序格局是一个含有纵向的等级化的“序”和横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组成的立体结构。他的理论认识比费孝通的理解更深刻。
B.在网络社会,处于权力中心之外的网民们只能通过破坏“权威与庶民”之间的传统情境和互动秩序的方式,获得网络社会中的“另类”话语权。
C.传统乡土社会中的公共领域被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不具备真正意义的大众性。其"准入资格"与传统身份相勾连,普通民众常被排斥在公共领域之外。
D.在我国,互联网使国家逐步调整其与社会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不单局限于互联网的多元公民权利,因此它不是一种生产与生活的工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把西洋的社会结构比喻成一捆捆扎清楚的柴,是团体格局,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中国社会结构是以“己”为中心。
B.差序格局从公私、权力和权利等三个维度奠定了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和互动规范,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差序格局,但这种作用依然要从上述三个维度去理解。
C.材料二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普遍而平等的公民权体系,公民权利能得到法律的保障,而差序格局下的中国社会个人所拥有的权利往往与其所掌控的权力相关。
D.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纷纷开通“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举措,表明权力中心屈服于信息权力制造出的去中心化的摧枯拉朽般的巨大力量。
3.下列例子不能证明“互联网从公私、权力和权利三个维度重塑差序格局”的一项是(     
A.微博的兴盛成就了具有海量粉丝和拥趸的网络“大V”,他们比普通网民握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其更容易形成一种普遍影响网民的话语权。
B.微信中,有以血缘、地缘、抑或是亲属关系组成的微信群,如“我爱我家”;也有因学习、工作等社会关系建立的微信群,如“××班同学群”。
C.2012年的诸如“与父母合影”“带着外公去旅行”等微公益事件,是由个人率先发起,后经由网络的信息传播和网民接力而获得全民慈善效果。
D.福州小伙儿赵宇见义勇为踹伤施暴者反被刑拘 14天的新闻引起网络热议,众多网民质疑刑法制度不合理,57 天后赵宇收到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书。
4.请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概括差序格局的特点。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中,作者在论述一、二、三方面分别使用的主要论证方法。
2022-01-18更新 | 10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

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把它放到王维和裴迪所唱和的辋川绝句里去是可以乱真的。这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二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假使刻舟求剑似地画出一个人穿了一件湿衣服,即使不难看,也不能把这种意味和感觉像这两句诗那样完全传达出来。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味和感觉,却不能直接画出来。这位补诗的人也正是从王维这幅画里体会到这种意味和感觉,所以用“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两句诗来补足它。这幅画上可能并不曾画有人物,那会更好的暗示这感觉和意味。而另一位诗人可能体会不同而写出别的诗句来。画和诗毕竟是两回事。诗中可以有画,像头两句里所写的,但诗不全是画。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恰正是“诗中之诗”,正是构成这首诗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

然而那幅画里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又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画,更不是大诗画家王维的画了。这“诗”和“画”的微妙的辩证关系不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吗?

宋朝文人晁以道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也是论诗画的离合异同。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至于太抽象。

但是王安石《明妃曲》诗云:“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他是个喜欢做翻案文章的人,然而他的话是有道理的。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东施以活人来效颦西施尚且失败,何况是画家调脂弄粉。那画不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代诗人随手拈来的这两句诗,却使孔子以前的中国美人如同在我们眼面前。达·芬奇用了四年工夫画出蒙娜丽莎的美目巧笑,在该画初完成时,当也能给予我们同样新鲜生动的感受。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象里追寻旧影了。我曾经坐在原画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口里念着我们古人的诗句,觉得诗启发了画中意态,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诗画交辉,意境丰满,各不相下,各有千秋。

达·芬奇在这画像里突破了画和诗的界限,使画成了诗。谜样的微笑,勾引起后来无数诗人心魂震荡,感觉这双妙目巧笑,深远如海,味之不尽,天才真是无所不可。但是画和诗的分界仍是不能泯灭的,也是不应该泯灭的,各有各的特殊表现力和表现领域。探索这微妙的分界,正是近代美学开创时为自己提出了的任务。

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诗画各有表现的可能性范围,一般地说来,这是正确的。画里本可以有诗(苏东坡语),但是若把画里每一根线条,每一块色彩,每一条光,每一个形都饱吸着浓情蜜意,它就成为画家的抒情作品,像伦勃朗的油画,中国元人的山水。但画和诗仍是有区别的。

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诗不压倒画,画也不压倒诗,而是相互交流交浸),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艺术意境”。

(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

材料二:

历代对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批评大多集中于诗是否“可画”。随着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引入,特别是钱锺书先生《读〈拉奥孔〉》一文指出了诗歌和绘画两种艺术门类有着不同特征,即诗歌是描写历时性、作用于想象的语言艺术,绘画是描写共时性、作用于视觉的造型艺术,这种差别决定了两者在融通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差异。诗画异质的理论却容易发展为诗画地位不同论,仅以“可画”作为拉低诗歌艺术水准的论据,而忽视了“诗中有画”一语中“有画”带来的诗外之美。“画”在这里更多是代表一种画意,是诗歌利用语言艺术构造的想象境界。这实际上用绘画技术层面的“诗不可画”消解了诗学审美层面的“诗中有画”。这种消解与学界长期以来利用绘画的技法分析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征有关,即画技遮蔽了画意。以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技法来分析王维诗歌艺术的文章层出不穷。大量基于王维诗歌中绘画技法的分析文章造成了对“诗中有画”的认识只停留在“技”的层面,而忽略了更高层次上的“意”。而这种充斥着“技”层面分析的局面却诱导反驳者以技论技,走向“诗不可画”这一误区。因此正是画技对画意的遮蔽造成了技术层面的“诗不可画”对美学层面的“诗中有画”的遮蔽。实际上产生这两个遮蔽的原因正在于对“诗中有画”中“画”的不同理解。除了解读为画意和画技之外,尚可解读为画风。

(节选自史双元《“诗中有画”的再认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诗画艺术的精确评价,也指出诗与画存在某种微妙的关系。
B.引用王安石的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意思是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说明诗与画是有分界的。
C.例举达·芬奇用了四年工夫画出蒙娜丽莎的美目巧笑,是在说明画中有诗,勾引起后来无数诗人心魂震荡。
D.钱锺书先生指出诗歌和绘画两种艺术门类有着不同特征,这种诗画异质的理论与宗白华先生的观点不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文学家、画家张舜民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见解是一致的。
B.画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可以供给知识,但不是艺术。
C.诗不能徒求词采之美,而要写出画的意境和神味来;同样,画不能徒求形似,而要表现出诗的意蕴。
D.诗和画有各自的局限性,各自的特殊的表现规律,诗画各有表现的可能性范围,这种说法大抵是正确的。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宗白华“诗中之诗”观点的一项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C.青山万井外,落日五陵西。
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诗经》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荷马说“尼惹斯是美的,阿奚里更美,海伦具有神仙似的美”,诗人使得中外的两个美人如在我们眼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2-03-07更新 | 47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34年美国 Thomas Davenport 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辆不可充电干电池推动的三轮车和1881年法国Gustave Trouve制造的可充电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电动车历经近两百年的发展,其作为驱动源的化学电源一直在不断发展,电池技术从最开始的铅酸电池,镣镉电池发展到镣氢电池,但由于电动车的商品化和实用化长期受制于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发展,传统电池如铅酸电池、镣镉电池、镣氢电池均不足以满足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循环寿命长且价格低的要求。动力电池在应用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于是电动车经历了辉煌和低谷,逐步淡出了市场。

直到20世纪末,动力类锂离子电池脱胎于数码类电池,开始了快速的技术更新和产品迭代,能量密度、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不断提高,逐步可以满足纯电动车市场的技术需求。对于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而言,作为核心技术指标的质量能量密度已经能够做到250 W-h-kg'以上,且每年以至少8%的速度增长;配套的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已经能够达到300km以上,基本满足日常出行的需求。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诞生及其在数码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化石燃料的燃烧污染和资源枯竭的忧虑感增强,综合促进了电动车开始以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方向发展,并受到市场关注和政策的不断支持。在纯电动车领域,锂离子电池已经是目前动力电池技术的主流解决方案,并得到科学领域的广泛研究,产业链深入发展。同时,纯电动车不断提高的技术要求,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也是一种挑战。

(摘编自安富强等《纯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材料二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源被人们大范围的使用,无论是在电子通信领域,还是在交通运输领域等,它都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的锂离子电池产销国,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232.64万只,同比增长23.4%

作为消耗品,锂离子电池平均使用寿命仅有3-5年,报废后的锂离子电池中含有残余的电能,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废电池中含有毒金属组分(钴、锰等)和大量的有机物(黏结剂、电解液等),将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实现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已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有利于缓解我国金属资源短缺,实现锂电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富含多种有价金属元素如钴、锰、镣、锂等,镣和钴的总含量达到10%-20%、锂含量达到1%-4%,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金属含量远高于原生矿产资源,可视为储量丰富的"城市矿山"。以LiNijsCousMnySO2型废旧锂离子电池为例,其中钴和镣的含量分别为8.45%14.84%,而硫化矿中钴和镣的含量分别为0.05%-1.0%1.5%-3%。另一方面,我国镣、钴资源匮乏,但镣、钴消费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我国镣和钴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80%97%,处于较高水平。虽然我国中西部地区锂矿资源储存丰富,但随着锂电池产业的发展,锂资源的需求量和价格不断攀升,锂、钴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给下游锂电产业造成巨大压力。若能将废电池安全、无害化处理,实现有价金属循环利用,不仅可以避免废电池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能扩宽镣、钴、锂等紧缺资源的来源,推动锂离子电池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摘编自雷舒雅,徐龟,孙伟等《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

材料三

现阶段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的研究方向与电极废料直接相关,LCOLMOLNO等一元锂电池正极废料的回收方法以火法为主,辅以湿法进行分离和提纯;NCMNCA等三元锂电池和LFP电池正极废料则主要进行湿法相关工艺的研究。

火法冶金回收工艺作为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回收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在废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中有价金属回收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相较于湿法回收技术,火法技术能耗较高,但其操作流程短且设备占地面积小。有价金属的火法冶金回收工艺主要包括还原熔炼、还原焙烧、微波辅助还原和硫化焙烧等方法。

湿法冶金回收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锂电池正极废料的回收方法,其最大特点是可以选择性浸出提取特定有价金属,实现了多种化学性质相似的有价金属的分离。该工艺具有回收效率高,能耗低等优势,主要包括无机酸浸出和有机酸浸出两种方法。

展望未来,虽然实验室规模的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研究发展迅速,但目前工业规模的回收利用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成本、安全性、环境友好性、能耗、效率和产品价值等。

就目前而言,将火法与湿法冶金回收工艺相融合是未来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的主要研究方向。已经有研究者开始将火法与湿法冶金工艺相融合,利用火法冶金工艺适应性强的特点,缩短、简并操作流程,选择合理的还原剂和还原温度;同时采用湿法冶金选择性好的优点,实现有价金属的分离和纯化。我们应当在有效降低还原温度的同时避免引入杂质离子、结合绿色化学原理设计环境友好回收过程并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

(摘编自胡国琛,胡年香,伍继君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回收研究进展》)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结合电动车产业的兴衰,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兴起的背景及其对电动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B.材料二提出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带来的隐患,论述了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C.材料三详细介绍了两类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通过比较强调电池回收工艺的现有问题。
D.关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材料一重在产品领域的应用,材料三重在回收工艺的研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前,铅酸电池等传统电池均不足以满足能量、功率、使用寿命等关键因素的要求,制约了电动车的商品化、实用化发展。
B.市场的关注、政策的支持、广泛地研究促动锂离子电池成为目前纯电动车领域动力电池技术的首选,还将进一步助力相关产业链的深入发展。
C.我国镣、钻资源匮乏,消费需求旺盛,对外依存度高,因而利用好“城市矿山”能促进有价金属循环利用,解决价格上涨、供求矛盾等问题。
D.现阶段,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有火法冶金回收工艺和湿法冶金回收工艺。其中,湿法冶金工艺具有能耗低等优势,更利于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
3.由材料推知,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保证产品安全性和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这一指标,毋庸置疑是纯电动车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
B.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从数码产品领域拓展到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领域,未来在其他领域也将会受到更多关注与青睐。
C.在技术和市场双重作用驱动下,行业向更规范、更可持续性方向发展是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产业未来的必然趋势。
D.如受到场地小、周期短、废旧锂离子电池品种多等条件的制约,在回收时,采取湿法冶金回收工艺是最佳选择。
4.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意义。
5.关于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材料给予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05-15更新 | 2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