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高适(700-765)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11724438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赠仁华

高适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世人不解结交者,唯重黄金不重人。

黄金虽多有尽时,结交一成无竭期。君不见管仲与鲍叔,至今留名名不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暗含贫者虽家贫、地位低,但人格高尚、交情纯真的意思。
B.三四句表达诗人对当时世人不解交友真正内涵的批评。
C.最后两句使用管仲、鲍叔牙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真正友谊的看法。
D.诗歌充满一股豪气,语言华丽,四现“结交”,反复论证主题。
2.诗歌的五六句的意思是什么?诗人通过诗句想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裴别将之安西

高适

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

风尘惊跋涉,摇落怨暌携。

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西。

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


[注]暌携:聚散,离合。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紧扣题意,直陈安西位于渺远之地,路途艰险,难以到达,离愁别绪溢于言表。
B.“风尘”意指战乱,“惊”字突出了征程之险;“摇落”写出秋日萧瑟,烘托远离之苦。
C.颈联写安西远在流沙之外,是对“绝域”渺远的照应,将送别愁绪表达得更为浓烈。
D.这首诗真实再现安西边塞的自然景物,从中可窥见盛唐边塞诗雄浑悲壮的特点。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2020-01-18更新 | 29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少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儿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智时分手莫踌躇。


【注]①青枫江,在长沙。白帝城,指夔州(即今四川奉节县)东五里白帝山上的白帝城。②圣代:圣明的朝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嗟”表询问之意,深表关切,体现了与贬谪友人分别时的痛苦之情。
B.“此别”谪居”,紧扣题目中“送““贬”二字,轻灵自然,浅显明白。
C.第四句借用雁足系书的故事,但长沙路途遥远,归雁也不能传递几封信。
D.颈联实写两地之景,上句描写长沙的自然风光,下句描写夔州的名胜古迹。
E.诗歌中间四句情景交融,结合得自然巧妙,给人一种苍凉之感。
2.诗歌尾联意蕴丰富,请简要概括其中蕴含的情感。
2018-04-17更新 | 11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郑侍御谪闽中

高适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逄雨露,行矣慎风波。

【注】①旧过:以前去过。②大都:大概。③合:交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贬官一事说起,“无恨” 是劝勉之词,诗人用自身经历安慰友人不要怨恨。
B.颔联用“秋雁少”“夜猿多”写出了闽中地区的偏远闭塞和荒凉萧索。
C.颈联写此去闽中不仅山高岭峻,云雾缭绕,而且多有瘴疠之气,危及生命。
D.尾联以“雨露”和“风波”比喻路途会遭遇的艰险,表达对友人前途的担忧。
2.后人评价此诗“慰勉备至”,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3-05-07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