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173147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作为《中国诗词大会》评委之一的康震教授说:“诗词大会的走红并不意外,当人们在物质上的享受已经比较丰富时,会希望用高雅的文化艺术来提升精神生活,诗词就是很好的选择。这是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到来,年轻人喜欢诗词,愿意用诗词描绘生活,这和唐代人热衷创作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康震教授还介绍,诗词在古代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件文学作品,一项科举考试的内容,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时尚。“在唐代,一个人诗写得好,会被认为有文化有层次。这种时尚是文化的潮流,包含着一个人的审美趣味。”流传千年的中国传统诗词在网络时代圈粉无数,是因为诗词在当代可以并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

“其实每个时代的人都在怀疑,我们是否身处一个诗意的社会?但这种疑问的潜在意识是,我们渴望诗意——这就是一个走向诗意的过程。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就是我们觉醒的时候,意味着全社会有了共识和行动。现在大家都在看诗词大会,观众们都在背唐诗,这难道不正是诗意社会的开始吗?”

材料二:中华传统文化立足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始终关注社会和谐与人生幸福。这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商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儒家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和突出。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由此出发,便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爱万物”“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由人、社会至自然的层层理论展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性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儒、佛、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可见,我们要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而且在传承中要有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之路。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材料三:在回答“如何让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表示,赞成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让年轻学子多读读古诗词,获得一些知识与感悟,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把他们带领到传统生活里去。

他强调,传统存在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传统的携带者,学习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体验,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的兴趣,在热爱的过程中提升文化修养。“只有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得到快乐和收获,传统文化才会进入他们的精神与心灵,渐渐成为一种记忆、一种认同、一种情怀。”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震教授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诗词在当代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有较大关系。
B.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商之际出现重要的人文转向,直接引发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产生。
C.儒家文化长期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导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也表现得最为鲜明突出。
D.冯骥才认为,传统文化存在于生活中,学习古诗词的最好方式就是到传统生活里去,以得到知识的快乐与精神收获。
2.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第一段总体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为下文具体阐述指明论述方向。
B.材料二依次介绍了儒、佛、道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态,指出它们相融互补,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
C.材料二结尾呼应开头,收束全文,指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任务,可谓卒章显志。
D.材料二旨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的价值追求,号召在创建幸福和谐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那么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形式化倾向则可能得到克服。
B.外来佛教融入中华文化的成功例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及其当代意义。
C.如果不是孔子致力于以仁为核心的理论构建,就不会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的儒家思想。
D.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在传承中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且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时下热播的、由作家猫腻创作的网络小说《庆余年》改编而来的同名电视剧,引发全网热议。除了改编尊重原著、表演到位、制作精良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原著将千百年的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展现在众人眼前,用文化的力量引发读者深深的情感共鸣。有些精彩篇章,如庄墨韩与范闲“朝堂斗诗”的情节,直接取用古代诗词的精粹制造故事爽点,在弘扬传统文化之美上有着“点穴”之功。

近年出现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都注意汲取传统文化营养,让民族文化精髓成为这些作品的价值基因。入选“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的《诛仙》是一部东方玄幻仙侠小说,作家以道家文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基本立意,采用蕴含东方文化神韵的故事来架构。在人物描写、氛围营造和语言表达上,《诛仙》吸收和化用了《山海经》等古代文化典籍元素。作者在创作中又受到《蜀山奇侠传》《鹿鼎记》等现代仙侠武侠小说影响,将其神韵融入作品血脉,使《诛仙》对传统文化有独到的理解和艺术阐释。

网络文学创作实践一再表明,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网络作品的艺术魅力,让民族文化中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融为文学的“精神血脉”,网络文学作品才能传承民族精神,构建与人民大众情感共鸣、与时代价值共振的“精神家园”。

——摘编自欧阳友权《传统文化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

材料二:

近年来,网络文学持续高产,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持续深耕,日益向着精细化、多方位、纵深化发展。日渐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学,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大众文学。

中国网络文学自诞生起便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厚渊源,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发轫时就模仿经典或戏仿名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一些早期作者,在文学经典指引下,一步步走进网络文学园地。

通过化用和改造的方式致敬经典作品,是网络文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莲青漪的《狼毫小笔》,模仿唐诗宋词情韵兼备,描绘名胜古迹形神俱足,演绎历史传说袭故弥新,广受读者喜爱。

还原和再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境,也是网络文学的典型创作模式。纵观当红的网络文学作品,如《琅琊榜》《鹤唳华亭》等,往往营造一种古雅和精致的意境,表现出对民族审美传统和优秀传统美德的认同和追慕。这些作品的成功固然各有原因,但有一点大致相同,那就是原作者大多是酷爱古典文学之人,他们对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宋诗词中经典意境的巧妙借用和转化,让雅好此道的读者对其作品爱不释手。

许多网络作家想方设法吸收优秀传统文学创作经验,希望能够更为生动形象、更具中国风格地表现当下中国人的处世方式、生活理念、美学追求,希望能更充分展现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更广泛凝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存经验、生活智慧,更深刻容纳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在这些方面,网络文学拥有观念上后来居上和技术上弯道超车的优势。可以说,网络文学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已经从写作技巧和语言修辞等相对表浅的层面,朝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内里更为纵深地开掘。例如,在众多网络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精神得以更充分、更精彩、更接近青年读者阅读心理的阐发与呈现。

网络文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还在于其数量的庞大和产业转化的日益成熟,这使其在传播上具有巨大优势。网络文学出现以来,新媒介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在文学生产与消费领域得到充分发挥,使文学创作、作品传播和阅读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文学造成巨大冲击和强烈影响,网络文学在表现方式、语言形态、创作手段、审美元素、评论手段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文学有所不同,扩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给传统文学注入新活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也是其重要贡献。

——摘编自陈定家《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文学开掘宝贵资源,打造精品力作》

材料三:

中华悠久的历史给网络小说丰富的历史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个历史朝代都被网络小说当作背景进行“演义”。《明朝那些事儿》尊重历史事实,以现代人的情感讲述明朝故事,在人情事理的基础上还原历史。《后宫·甄嬛传》《芈月传》等小说,或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据展开飞驰的想象,或虚构一段模糊的历史,演绎中国式的人情事理与中国智慧,在想象的故事中以中国人当下的社会视角来表达情感,让读者从中获得愉悦和启悟。

网络文学在作品的文化意蕴、虚拟世界的想象力、人物形象的精气神、作品的类型风格等方面,表达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立场。那些优秀网络作家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于精彩的故事中,以艺术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网络作家们应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即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如《木兰无长兄》向《木兰诗》致敬,《将夜》中的夫子及其弟子,保持着精神的独立,又有强烈的家国责任意识。但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小说中不乏后宫争宠、厚黑学、封建迷信等文化糟粕,如梦入神机的小说《佛本是道》蕴含着“生命如同蝼蚁”的观念,跳舞的小说弘扬“丛林法则”等。这样的创作动向值得警惕,并亟待及时纠偏。

——摘编自周志雄《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1.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们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作品,模仿文学史上的经典进行创作,这种文学样式得以日益繁荣。
B.许多网络文学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原作者对古典文学的酷爱,他们对古典诗词意境的借用和转化,得到读者的认可。
C.新媒介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既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又给传统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D.网络文学在表现方式、语言形态、审美元素等诸多方面都超越了传统文学。
2.下列说法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悟空传》在保留原著精神的同时,对故事重新架构,对人物进行重新解读,贴合时代风格,是该作品的亮点。
B.《明朝那些事儿》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以个人观点讲述历史,是网络化历史叙事的代表性作品。
C.《巫神纪》以传说中的“巫”为对象,结合中国神话传说与史前历史虚构了一个上古世界,是一部颇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热血玄幻作品。
D.《大江东去》用改革开放四十年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题材制造了爽点,剧情错杂,人物有血有肉,主题发人深省。
3.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2020-11-24更新 | 6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段时间来,共享单车发展迅猛,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1亿人,累计服务超过10亿人次。2017年开始,很多城市推出“信用骑行”,信用良好的用户不再需要先交押金。据统计,引入信用的单车平均骑行人次提升50%、租金款欠款率下降52%、丢车率下降46%。

这个例子说明,信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软实力”。信用系统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助推行业发展,增进公众福祉。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以城市为载体的公共信息服务、市场信用监管、信用联合惩戒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过总体来看,当前的信用实践与经济发展、信用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个突出问题是,面对多元化的经济实践,具有创造性、开拓性和主动性的信用服务模式和政策,还相对匮乏。信用经济作为实物经济、货币经济之后的经济形式,是人类依托信息资源开展的一种新的经济活动,这就需要对各种信用经济形式有更多研究。例如,近年出现的跨境电商,内涵和外延尚未完全确定,监管尺度和标准也不完全统一,导致出现“此地不合法换个地方就可以”的现象。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在放管服的框架下,在维持市场需求及活力的基础上,逐步放宽信用正面清单的调控范围。

一方面,市场信用建设,往往会表现出周期性、反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如果不能对信用关系形成良好的治理结构和约束机制,容易走两步退一步。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多次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因所在。要不断释放“信用红利”,就要有“信用+”的意识,加强对信用经济形态多样性和多元性的认识,开展市场信用管理服务的实践创新。

这可以从这些方面着力:加强信息披露,完善信用奖惩联动体制机制建设和作用;提高监管效能,促进市场信用信息数据库应用服务范围拓展;培育信用产品,推动信用服务和信用中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完善法律体系,把信用监管工作的主要成果纳入法律保障;促进社会共治,营造引导规范市场主体长期良性发展的良好信用环境。

另一方面,在信用建设中,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引导各方形成合力。各级政府可以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形成对失信行为的有效约束,保证市场良好运行;把信用监管作为一套新的市场管理办法,探索信用信息在企业发展、金融服务、社会保障等更多领域的应用;在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准入,提升信用中介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培育信用服务产业。同时,也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以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扩大市场主体的监督范围,促进社会齐抓共管格局的形成。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效契合了市场自治、政府善治、社会共治的理念,是城市治理制度的一次重构。不久前,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300多个城市的信用建设负责人齐聚西子湖畔,探讨如何建设“信用城市”的问题。对于各地政府来说,信用体系将成为未来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机会,这样的机遇不可错过。

(摘编自章政《用“信用+”对接多元实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很多城市推行用户不需要交押金的“信用骑行”效果显著,这说明信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软实力”。
B.以城市为载体的公共信息服务、市场信用监管、信用联合惩戒等措施取得的成效已经很好地助推了信用行业的发展,增进了公众福祉。
C.市场信用建设,往往会表现出周期性、反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容易走两步退一步,所以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D.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效契合了市场自治、政府善治、社会共治的理念,是城市治理制度的一次重构,良好的信用体系将增强未来城市的竞争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从人们熟知的共享单车谈起,分析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现状,提出建设和完善的方法,最后倡导建设“信用城市”,结构严谨。
B.文章以跨境电商“此地不合法换个地方就可以”的现象为例,说明面对多元化的经济实践,具有创造性、开拓性和主动性的信用服务模式和政策,还相对匮乏。
C.文章在论述从两个方面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时,采用了并列结构,在论述每个方面时,又以总分的方式展开,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理解。
D.文章结尾以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的事实,来倡导城市管理者要抓住机遇,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为城市寻找新的增长点。
3.根据原文内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今多元化的经济实践的背景下,人们对各种信用经济形式进行更多的研究,将会推动信用经济的发展。
B.只要强化“信用+”的意识,加强对信用经济形态多样性和多元性的认识,开展市场信用管理服务的实践创新,就能不断释放“信用红利”。
C.从加强信息披露、提高监管效能、培育信用产品、完善法律体系、促进社会共治等方面着力,可以推动市场信用管理服务的实践创新。
D.在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引导各方形成合力,还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019-03-12更新 | 6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围绕生态问题,翻阅中外经典著作,以之观照现实,得出一个结论——生态危机是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关乎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公共卫生防疫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上升到国家乃至全球战略层面。

“生态”一词是外来语,源于希腊文,意谓居所、栖息地。生态既指涉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同时也切入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

收敛侵占自然物的欲望是可以达到的理性认识,先民便有此种睿智,值得今人借镜。荀子谓:“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荀卿并非以为人可以任意摆布自然,而是主张人与天地配合,如果与天地争职分,就是犯糊涂。此乃切实可行之议。

《易传》把天地人并称“三才”,天人协调是理想境界。《淮南子》讲:“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种人事不违天地规律、顺应自然使用人力的思想,乃关于天人关系、人地关系的远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无论作哪一解释,都包含天地人皆以自然为归依、为原本之义,自然是宇宙的最高范畴,是宇宙本身,此为千古卓绝之论。

人类必须顺从自然,而不可违逆自然。反对逆天而行,主张天人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如果把人创造的文化比喻为一株参天大树,是自然提供了大树赖以生长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对此当念兹在兹。

然而,现在的时代往往背离此道。工业革命以来,“征服自然”成为主流意识,物本主义压过人本主义,更蔑视自然生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病态扩张。当下迈入后工业文明的信息化时代,物本主义的工具理性更趋发达,掌握了核裂变、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今人,似乎可以得心应手地“改造自然”,但“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如果背弃自然法则,违背生命伦理,包括生物工程在内的科技创造,必招致自然铁腕的回敬。卡普拉在《转折点》中说:“我们第一次被迫面临着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灭绝这样一场确确实实的威胁。”这种威胁,并非来自毒蛇猛兽、地震火山,也不是天然病菌,而可能是自以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而行。这是当下人类必须时刻自警的。

我们的生路是存在的,这便是遵从自然法则,在社会活动中限抑物本倾向,复归人本精神和“道法自然”。理性的人类应当深怀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效法自然,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视万物为友朋,引人类为同胞。此即张载《正蒙》所云:“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诚哉斯言。

(摘编自冯天瑜《人类应当对自然深怀敬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从浅层次来说指涉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从深层次来说则切入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
B.从荀子的论述以及《易传》《淮南子》等典籍的记载来看,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比今人更深入。
C.人类发展不能背弃自然法则,违背生命伦理,否则必招致自然铁腕的回敬,新冠肺炎的爆发就是很好的明证。
D.面对“生态问题”,人类的生路在于反思工具理性,遵从自然法则,抑制物本倾向,复归人本精神和“道法自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了大量古代典籍来论证说理,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还让我们看到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广阔的学术视野。
B.文章以“新冠肺炎”引出话题,然后通过古代生态观和现代生态观的对比展现了深刻的时代危机,并提出了解决之道。
C.文章通过《易传》《淮南子》相关记载,以及贾思勰、老子的话有力地论证了“自然是宇宙的最高范畴,是宇宙本身”这一观点。
D.文章结尾引张载《正蒙》作结,再一次强调人应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回扣文章主题,也隐含着对中华传统生态观的认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先民们收敛侵占自然物的欲望达到理性的认识,而现代文明这种收敛意识严重不足,难免会招致自然界的报复。
B.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征服自然”的社会观念使得物本主义压过人本主义,更蔑视自然生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病态扩张。
C.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往往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之中,危机四伏,中华传统文化或许会扮演西方文明发展困境的“救世主”角色。
D.相较于工业革命时期,后工业文明的信息化时代,日益发达的科技带给人类社会诸多便利,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
2020-12-16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