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1180967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济学告诉我们,理性人不会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但现实中,“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比比皆是。可见,理性的力量是有限的。

理性的力量之所以有限,是因为真实世界中,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的影响,也有“非理性”的一面。这些“非理性”因素可以概括为四个陷阱:自负陷阱、自尊陷阱、信仰陷阱、群思陷阱。这四个陷阱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它们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生存,更影响着人类的历史进程。

决策需要信息,但大部分决策需要的信息是不完备的,存在着缺失。并且,信息是分散的、主观的、个体化的。这就是无知。无知使得决策变得非常不容易,而更大的麻烦是,许多人不仅不知道自己的无知,甚至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结果就出现了哈耶克讲的“致命的自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是希特勒的自负所致。希特勒没有想打一次世界大战,即使在入侵波兰后,英国和法国发出最后通牒,希特勒仍然不认为这两个国家真的会向德国宣战。经验告诉希特勒,英国人和法国人都是没种的胆小鬼,根本没有胆量向德国宣战。但这一次,他错了。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在生存竞争中,没有自尊心的人,难以生存并繁殖后代。但自尊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表现之一是,自尊心使得人们常常拒绝接受批评,甚至对批评者发起“复仇”行动,而很少进行理性计算。中世纪欧洲贵族间盛行的“决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尊走到极端就是自恋和偏执。自恋者和偏执狂不仅不接受批评,拒绝认错,而且会用新的、更大的错误掩盖旧的、相对小的错误,以证明他们从来就没有犯过任何错误。结果是,错上加错,欲罢不能,灾难不断,直到没有机会再犯更大的错误为止。希特勒就是一个典型的自恋狂,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自恋狂。他从来容不得别人的批评,包括他最信任的左膀右臂的批评。

人的行为受信仰的支配。信仰有一种不受个体控制的魔力,驱使人们做出理性计算难以证成的决策,甚至完全违背自身利益的决策。这种决策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恶的。事实上,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悲剧都是理想主义者追求信仰的结果,而不是现实主义追求利益所致。希特勒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个人生活很简朴。纳粹在集中营屠杀了六百万犹太人,其手段之残忍,令人毛骨悚然。那些执行屠杀命令的纳粹官兵,被灌输了一种极端的反犹主义信仰。

“群思陷阱”指的是群体中出现的这样一种现象:群体成员追求“和谐一致”的愿望导致了一个非理性的决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一直保持中立,任何头脑清醒的人都明白,美国参战,日本必败。所以,“珍珠港事件”令丘吉尔和蒋介石都欣喜若狂。在战后的东京审判上谈到对美国开战决策时,铃木贞一回忆说:“海军打心底认为与美国开战必败无疑,只是不愿意公开表态。陆军未必真想打仗,但又激烈反对从中国撒军……”这样,一群聪明人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让日本走上一条自取灭亡的不归路。这就是“群思陷阱”导致的结果。

以上我们分别分析了四个非理性决策陷阱。如何减少非理性决策导致的灾难?最有效的办法是权力和资源的分散化,以野心对抗野心,以权利约束权力。在竞争性市场中,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但每个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没有人有机会持续地犯灾难性错误。

(摘编自张维迎《不可高估理性的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作出对自己不利的行为,这些行为的根源可能是非理性的因素导致人们作出了错误的决策。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就只是因为希特勒过于自负地认为英法两国不会对德国进攻波兰作出反应。
C.自尊心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是有益的,但过分自尊必定会导致人们厌恶别人的批评,报复批评者。
D.信仰是人类一种非理性的精神活动,不受个体控制,它不仅能驱使人们向善,更能驱使人们向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到六段分析问题,第七段解决问题,有力得论证了“理性的力量是有限的”的观点。
B.文章在论证四种非理性缺陷时,都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例子,证明非理性缺陷会给人类文明带来深重的灾难。
C.文章第六段引用了铃木贞一的回忆,论证了“群思陷阱”是导致决策者决策失败的重要原因,属于举例论证。
D.本文提到了经济学中“理性人”的理论,而人类活动往往背离了“理性人”理论,从而证明“理性人”理论是错误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但却忽视东吴的力量,最终被吕蒙击败,他在决策时落入了“自负陷阱”。
B.张亮同学成绩优异,后因被老师批评上课不认真听讲,就更加不认真听课,张亮同学的行为是受到了“自尊陷阱”的影响。
C.现代恐怖袭击中,常常会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恐怖分子为了伤害敌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都是“信仰陷阱”导致的。
D.钱颖认识到公司某一决策不当,但为了团队和谐一致,没有提出异议,公司最终因此破产,这是“群思陷阱”导致的后果。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的成长与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首先就是从学会阅读开始的。现代社会完全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它要对每一个孩子提供义务教育,也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学会阅读,这是一个现代人的起点。文字是一个专属于人类的独立世界,一个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进入到这个世界,去领会文字世界的奥秘和精彩。

中国的文字又称汉字,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经这样形容中国的文字:“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我们千万不要轻看了中国文字的独特之处,虽然每一种文字都是供人阅读的,但我以为,能够阅读中国的文字是一种格外的幸福。我特别愿意在一种漫不经心的阅读状态下,去体会文字的奥妙,去琢磨字词之间的文化内涵,并从中获得一种哲理的启迪。

能与文字相遇相知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那么,阅读是什么呢?在我看来,阅读是人的一种“内感觉”,内感觉是相对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外感觉”而言的,“内感觉”的器官是人的内心。

人的内心关乎思维,也关乎情感与意志,但它在解剖学上又不存在。所以我要说,内心是一种不存在之存在,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感觉到它的存在,它就是这么神奇。它是人的一种无形器官。有一个词语叫“心灵”,是对这种无形器官最恰当的描述。因此也可以说,阅读是心灵的触觉,现代社会被太多实用性的东西所纠缠,被太多欲望性的东西所迷惑,而这些纠缠和迷惑主要作用于我们的“外感觉”,所以我们多半对心灵的触觉变得很不敏感了。我们应该进行一些心灵的阅读。心灵的阅读不是在用眼睛,而是在用我们心灵的触觉。

毫不夸张地说,很多人的阅读不能叫真正的阅读,只能叫读书。读书仅与学习有关,虽然学到了知识,学到了人们需要的东西,但它刺激不了心灵的触觉。对于很多不懂得真正阅读是什么的人来说,心灵的触觉经常处在荒废不用的状态,长此以往,心灵的触觉变得粗粝、迟钝,难以体会到文字带给我们的精神愉悦。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倡导真正的阅读,开启我们心灵的触觉,用我们心灵的触觉去感受文字的肌理,去进行一种精神的探险,去触摸世界的另一面,那是与我们的世俗功利毫无关系的另一面。这就涉及阅读的真谛。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洗涤活动,更通俗地说,阅读就是给精神洗一次澡。阅读会让我们感到心旷神怡。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把握住了阅读的真谛,从而在阅读中获得乐趣。

苏联作家高尔基是一个对读书真谛有着深刻体会的人。他对读书有很多精彩的见解。他说过:“书籍使整个大地、整个世界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他还说:“书籍像童话里那些奇异的鸟儿一样,歌颂生活的丰富多彩,歌颂人们追求兽和美时的大胆和勇敢。我愈是读得多,心里愈是充满了健康和振奋的情绪。我变得更沉着,更有信心,工作得更有条理,对于生活中的屈辱就更不介意了。”高尔基不是说他读书学到了什么有用的知识,而是说他的灵魂受到了感动,有了一种善的冲动,当读书触动灵魂的时候,那种境界是非常美好的——这才是真正的阅读。

(摘编自贺绍俊《真正的阅读就是给精神洗次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对于一个人能否成才至关重要,因为现代社会完全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的。
B.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每一个字都如诗如画,因此阅读汉字才是最幸福的。
C.阅读是通过文字这个媒介作用于人的内心,与作者发生“心灵”碰撞的过程。
D.现代社会人们被太多的东西所纠缠和迷惑,这些纠缠和迷惑主要作用于“内感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指出阅读与成长和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明确了文章的论题。
B.文章主体部分,从“阅读与文字”“阅读是什么”“阅读的真谛”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C.作者将“读书”与“真正的阅读”进行对比,目的是提倡触动心灵的阅读。
D.作者举高尔基这个例子并引用其名言,照应了开头的“教育与阅读”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是人类独有的独立世界,人们只有通过阅读进入其中,才能领会其奥秘和精彩。
B.不阅读的人心灵的触觉经常处在荒废的状态,心灵的触觉逐渐变得粗粝、迟钝。
C.作者认为“内心”关乎思维、情感与意志是存在的;从解剖学来说它又是不存在的。
D.阅读好处多多,它能使人品味字词之间的文化内涵,还能净化心灵,愉悦精神等。
2021-02-03更新 | 3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

②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③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用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是说否定了空间的分离。这种例子在移民社会中很多。在美国旅行的人,如果只看地名,会发生这是个揉乱了的欧洲的幻觉。新英伦、纽约(新约克)是著名的;伦敦、莫斯科等地名在美国地图上都找得到,而且不止一个。以我们自己来说罢,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十岁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八年,籍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她的一生大概也得老是填江苏吴江了。我们的祖宗在吴江已有二十多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红字。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真和我的孩子一般,凭什么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④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但是事实上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在现代都市里都规定着可以取得该土地公民权的手续,主要的是一定的居住时期。但是在乡村里居住时期并不是个重要条件,因为我知道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人口的不断繁殖,社群生活的土地面积不断向外扩张,社群分裂成为必然现象。
B.我们的籍贯取决于父亲而不是出生地,体现了地缘对血缘的深刻影响。
C.血缘关系一旦落地生根,就会和地缘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D.如果外出的游子能在荒地上开垦,繁殖成新村落,新地缘的形成必然促生新的血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把本是浑然的空间分出尊卑来,说明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
B.选文第3段,作者将美国社会与中国社会进行对比,旨在说明在中国社会,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
C.作者善于取譬生活,如以树苗与根、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来比喻人与土地的关系,使文章易于理解。
D.选文部分重点阐述血缘与地缘的三种关系,包括:在稳定的社会中的血缘性“地缘”;在变化的社会中的血缘性地缘或纯粹地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建于清末的福清港头占阳八扇厝为四合院式二进民居,曾经繁衍14代、160多户人,由此成为血缘性地缘的充分见证。
B.位于福清一都镇东山村的“东关寨”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系何氏家族为防御盗匪而联合筹资兴建的。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在血缘观念影响下,为维护地缘关系而作出的集体防御。
C.世界福清社团联谊会常务副主席林文珠认为,印尼的华人后代生于斯长于斯,应该热爱印尼这个国家,但华人有着自己的祖籍国,应该要知道自己从祖辈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林副主席所言与费孝通的观点是相通的。
D.福清海外侨民当中,流行着这样一首歌谣:“光饼香,光饼好,光饼就是我们的‘麦当劳’”。这是社群分裂形式下的福清游子还未融入新社区时才产生的思乡爱乡之情。
2021-02-02更新 | 29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使各民族文学的本土性成为作家焦虑的问题。本土性、民族性是与全球化、现代性相对的概念。所谓文学本土性,是指文学内容与形式与其所产生的本土的现实关联性以及本土文学的独特个性。我国五四新文学以来的小说的观念、叙事方式、场景营造等,很多都来自对西方小说的“横”的移植,而非对中国传统小说的“纵”的继承。这种“横”的移植终究还要和“纵”的继承相结合,才能使之根深而叶茂。

②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后就曾经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檀香刑》和之后的小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又借鉴了西方小说技术的混合文本。”

③中国传统小说植根于乡野闾巷。在中国传统文体分类中,诗文是文人士大夫的专利文体,而戏曲、小说尤其是古典白话小说,则更多地与下层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嘈杂、贫困的乡野闾巷,是故事的集散地,是生活细节的稠密地带,也是古典白话小说生长的沃土。如果说早期古典白话小说主要出自于说书人之口,内容尚不离史传,而至晚从《金瓶梅》开始,充满着家长里短生活细节的白话小说便主要出自低等文人或不第文人之手。小说运用平民百姓的口语,为百姓找到了幅员更为辽阔的新天地,以及表达他们内心渴望的新方式。小说更多采用中国绘画熟稔的散点透视法。较之于西方小说强调逻辑性的叙述以及对理性的过分依赖,这种纯然中国式的叙事方式能够更加有效、更加轻松自如地展现本土化的生活。

④中国传统小说的精神,是较为彻底的世俗性。即使是对鬼神的细致描写,也仅仅是凡间人世的投影,本意原不在仙界,而在对人世的劝诫。中国传统小说可能缺少西方小说中的崇高感和悲剧性,但其中人伦的温暖,人性固有的卑劣对人本身造成的伤害、对德性和善构成的威胁,却刻画得入木三分。善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改恶从善,善莫大焉”不仅是古典中国的伦理观,也完全可以当作中国传统小说精神的真实写照。

⑤钱锺书说过:“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意思是说,古往今来,所有种族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相同的问题、难题和主题。所谓民族性,是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差异造成的处理相同问题、难题和主题的不同方式以及应对机制。中国古典小说早已发明了一整套处理中国人生活细节的观念、叙事方式、语调、色彩等等,只需恰当的现代转型,就能胜任今天的文学书写。

⑥当下中国正遭遇三千年来前所未有之大变化,生产着无数令人感动、感慨、感伤的生活细节。而现代小说观念、叙事方式,已经被证明能有效表达中国的故事,如果再加上来自本土的技法和叙事风格,我们的小说家便真正是如虎添翼了。

(摘自《人民日报》,刘淑欣《文学创作要重视古典传统》)

1.第②段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2.第④段中加点词“可能”能不能去掉,请说明理由。
3.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莫言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演讲启示中国作家,创作只有将古典小说传统与西方小说技术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在中国传统文体创作中,诗文出于文人士大夫之手,而与下层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古典白话小说主要出自于说书人之口。
C.中国古典白话小说虽不像西方小说强调逻辑和理性,但采用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法却能够更加有效、更加轻松自如地展现本土化的生活。
D.中国传统小说比较倾向于对世俗性的挖掘和表现,有时借助于神仙鬼怪等投影凡间人世,进而达到劝诫世人向善的目的。
4.解释第③段划线句子中“与下层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含义。
5.请根据文意,阐述作者认为文学创作要重视古典传统的原因,并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2020-12-02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