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6 题号:1192705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十九首》的人生主题

《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南朝萧统《文选》,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学界主流意见认为这是作于东汉后期的文人诗,这一意见证据较为充分,其说可从。关于这组诗歌的主题,古人曾有许多议论,自《文选》以来直至明清士人,论者多将诗歌与政治及士人出处相牵合。比如解“浮云蔽白日”一句,李善就认为这是“以喻邪佞之毁忠良”,后人沿着这个视角继续发挥,认为这是远在的逐臣思念君主之辞。近代以来,朱自清、马茂元等学者对《古诗十九首》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看法,对诗歌的艺术性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

时至今日,就《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来说,学界仍有不同见解。笔者认为,《古诗十九首》作为一组诗歌,文本内部应当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其中贯穿的精神主旨可视为主题所在。而贯穿于整组诗歌的就是对人生的感喟与思索,人生乃其根本的关心所在。笔者尝试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个层面,文士在诗中表达了他们对人生真相的洞察。《古诗十九首》实际上是在谈论人生的痛苦。整组诗的开篇就是“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汉代士人为了追求功名,经常要游学、仕宦,由此导致的与亲人的分别往往达数年甚至更久。因生死而造成的别离非人力所能及,但被迫与相爱的人分离则是人生莫大的无奈。这组诗对别离之情有生动的描绘和展现,充满了浓浓的感伤,感情基调低沉哀婉。其中,我们时常可看到这样哀伤的叹息:“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可以说,这种低沉的情绪笼罩在整组诗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末士人的普遍心态。

《古诗十九首》的低沉哀婉基调实际上缘于汉末士人浓烈的生命意识,他们慨叹时光的仓促与生命的易逝,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悲叹。这一点从很多汉乐府诗歌中也可见到。《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对人生有诸多比喻,如“远行客”“飙尘”“朝露”等,他们还以“涧中石”“金石”来作比,突出人生短暂。在汉末诗人的心目中,死亡是人生的归宿,活着是远行。这种浓郁的悲哀也影响了后世的诗歌。

第二个层面,《古诗十九首》表现了文士认清人生真相后产生的幻灭感。正如诗中所写: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圣贤亦不能例外。洞察了修仙长生为虚妄后,他们愈发想要去把握和享受现实人生。他们要饮酒,于是说“不如饮美酒”;要宴饮高会,于是说“极宴娱心意”;要耳目之娱,于是说“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要鲜衣良马,于是说“被服筑与素”“何不策高足”……总之,就是“为乐当及时”。及时行乐是他们的一致选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望,对享受人生抱有板大热忱。

这种幻灭感促使他们要求突破儒家名教的“清规戒律”。

第三个层面,文士在人生幻灭之后还要追寻朴素的人生。因为意识到了人生的有限和虚无,他们不再执着于遥不可及的不朽,转而去追求现实的人生。现实人生中安宁而平淡的日常,成了他们向往的心灵归宿。他们反复歌咏“愿为双鸿鹊,奋翅起高飞”“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举案齐眉、长相厮守成为了文士最朴素、真挚的愿望。正因为这样,他们对别离尤为敏感,也对其进行了反复书写:“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离别的相思令人倍感痛苦,甚至催人衰老。从《古诗十九首》开始,中国文学中的离别书写始终充斥着悲伤的情绪,同时,离别也成为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1.下列关于《古诗十九首》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论者多将诗歌主题与政治及士人出处相牵合,近代以来,朱自清、马茂元等学者纠正了这一错误看法。
B.《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朦胧模糊,尽管后世学者对其进行不断探索,但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明确清晰的结论。
C.本文作者认为《古诗十九首》文本内部具有共通性,对人生的感喟与思索贯穿于整组诗歌,应是其主题所在。
D.低沉的情绪笼罩着整组诗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末士人在诗歌创作时伤感自身、壮志难酬的普遍心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李善“以喻邪佞之毁忠良”之说,并非为了证明《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是诗歌作者的人生感悟这一观点。
B.文章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用“飙尘”“朝露”“涧中石”“金石”等作比,形象表达了对人生的认知和慨叹。
C.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大量列举了《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以充分翔实的论据使文章观点得到有力支持,让人信服。
D.文章采用了总分式结构进行论述,作者将主要观点分成不同层面展开,各层面之间逐次衔接递进,论述脉络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士人为了追求功名,经常要游学、仕宦,往往长达数年甚至更久,与相爱的人分离,甚至与亲人生死两隔,这是人生莫大的无奈。
B.汉末文人在认清人生真相后产生了幻灭感,促使他们不再从心里上坚守儒家名教的“清规戒律”,选择及时行乐,去享受现实人生。
C.《古诗十九首》有大量书写离别的内容,离别导致相思,相思使人痛苦,体现了安宁平淡的日常生活,是当时文士向往的心灵归宿。
D.《古诗十九首》反复书写离别,表达离恨之苦,文士们对离别的悲伤情绪的体悟和抒发,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20-21高一上·广东广州·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在社会中承担何种职能?它的功能和意义如何?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恰恰意味着文学的功能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将广义的文学缩小到叙事文学的范围内来专门加以观察。

小说在西方18、19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事实上,从《荷马史诗》一直到18世纪初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或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与音乐和绘画一样,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蛰伏于宗教和权贵的巨大阴影之下。

同时,文学的社会性内容也受到一定的压抑,对世俗生活的记录或对个人经验的描述尚未成为文学的重要使命。不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他们作品中个人经验的呈现和表述都是在神话的结构下展开的,同时与集体和社会的经验难以区分。悲剧的发生总是与不可知的命运、必然性以及上帝的存在纠缠在一起。在中世纪,薄伽丘和乔叟的写作表明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按照雷蒙·威廉斯的描述,悲剧的重点已经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苦难”转向世俗社会的“成功与失败”,而“命运越来越多地指涉世俗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而到了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对于世俗经验的描述的比重进一步加强,悲剧发生的动力从命运的逻辑和上帝的意志变成了个人选择性的行动,特别是这种行动在道德上的过失和瑕疵。

从文学的功能方面来看,它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在欲望受到挫折时,在遭遇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或失败时,希望能从文学中找到解释和安慰,因此文学中就有了超越现实的创作。只不过,这种超越往往是象征性的,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机制而出现的,不可能获得理性的证明。和宗教活动一样,超越的途径是一种想象性的和解与欲望的满足,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在西方悲剧常见的形式中,威胁的解除和欲望的满足都由于最后上帝的出现或暴力政权的更迭而获得解决。

在阿拉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代偿性安慰机制的重要性。在假托谢赫拉扎德讲述的故事中,不管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如何充满凶险,曾经出现过怎样的挫折、失败和幻灭,到最后,绝大部分结尾总是以和解结束。在中国古代的叙事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夸父逐日的结果显然是悲剧性的,但夸父被烧死之前所投出的手杖却变成了一个森林,因此这种失败未尝不可以被描述为一次胜利。

问世于17世纪的《聊斋志异》为我们考察这种超越机制提供了一个范本。为什么《聊斋志异》会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非江南,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陈寅恪的解释是:《聊斋志异》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压抑的结果,从而假托于狐女灵怪,对自身的经验和欲望进行宣泄、超越。而在晚明时期的江浙地区,由于地方丝织品经济所造成的社会繁荣,特别是当时社会名流生活风习的政治性空间已有了相当自由度,文人雅士已经可以在世俗社会中与那些“狐女”(比如柳如是等人)自由往来,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

18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开始在欧洲诞生,由于宗教的衰弱和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为了化解日益粗鄙化、程序化的功利主义意识形态危机,文学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其功能在两个方面被加以强调: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深入,文学从一种神秘的经验开始转变为一个“科学化”的、可以被我们充分认知的知识领域。

发轫于18世纪末的欧洲文学变革,与其说是对文学功能的重新发现,还不如说是对文学的强行“征用”。而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则毫无疑问受到这一变革的影响,尽管两者之间的出发点、具体进程和后果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文学作用的过分强调。小说这样一个形式,从“街谈巷议”的微末小技,一跃而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

(摘编自格非《文学的邀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世纪,悲剧中上帝的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但总体上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
B.对现实生活认识的局限性,会使人们在欲望受挫及遭遇不幸或失败时,想寻求一种解释和安慰,文学和宗教往往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
C.《聊斋志异》没有出现在江浙的原因,可能是当时江浙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文人雅士可与“狐女”相往来,不必假托于梦幻。
D.小说在18、19世纪取得重要的社会地位,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是社会发展到一个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三段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文学的社会性内容长期受宗教压抑。
B.文章探讨不同时期的文学功能,详细地梳理文学功能的发展脉络,突出了其演变过程。
C.文章以文学在应对意识形态危机中具有的重要作用,证明文学开始具有代偿的功能。
D.文章以《一千零一夜》为例,证明了文学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
3.下列作品没有体现文学的“代偿性安慰机制”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结尾,兰芝与仲卿化为相向而鸣的鸳鸯。
B.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三桩誓愿都应验。
C.《老人与海》中,老人历尽千辛万苦带回来一副鱼骨头。
D.《愚公移山》中夸娥氏二子搬走了太行、王屋二山。
2022-11-02更新 | 11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红群体以多种方式传达正能量,对互联网文化乃至健康社会风气的营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到网红,人们并不陌生。600岁的故宫博物院是网红景点,高品质文物展览、主题创意活动、特色文创设计,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成为网红医生,他开通新浪微博一个月,吸引300多万粉丝;李子柒是网红博主,她拍摄乡村风景、传统美食的短视频唯美动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之美……人物和实物借助大众传媒力量走红网络,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

网红一词的兴起似乎是近些年的事情。《咬文嚼字》2015年年度十大流行语排名中,网红入榜。次年,网红社会关注度、产业化程度集中爆发。而实际上,网红发展沿革几乎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同步。20世纪90年代末,一批网络作家及各大贴吧和论坛的知名吧主、版主可以称作中国第一代网红。他们主要依靠文字聚拢大批粉丝。2004年前后,第二代网红崭露头角,恰逢中国互联网由搜索阶段向社交化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2015年以来,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享受高速网络,轻松便捷地分享高清影像,视频网站、直播平台也日益蓬勃。第三代网红赶上短视频内容创作风口,各具风格的视频作品走入人们的视野,内容更加专业和精致。

成为网红,看起来容易,其实需要辛苦耕耘。在互联网早期,一些人以噱头博取眼球成为网红,虽短时间内为众人瞩目,但因未能持续提供内容而迅速淡出公众视野。事实证明,网红要长红,必须有鲜明突出的自身定位、个人特色以及强大的内容输出能力,如此才能获得稳定。持续的粉丝吸引力,形成自身品牌。

网红本质上是互联网社交的产物,是个人与互联网用户共同参与、相互选择的结果。目前,从直播带货、平台打赏,内容付费,到IP变现、广告代言,由上游互联网平台、直面粉丝受众的网红和下游电商、线下活动等共同编织的网红经济图景已经展开,其本质是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将网红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网红经济颇为可观。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红产业年产值已达千亿元规模。不过,人们追捧网红显然并不只是为了消费,网红与用户之间,更存在精神与文化的联结。在网络社群中,粉丝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受网红影响。譬如,喜欢网红教师的人,往往对拓展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以此敦促自己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喜欢网红故宫的人,崇尚恬淡、古雅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技术日渐纯熟,流行风尚的更替速度加快,能够被千千万万人持久喜爱的网红殊为难得。网红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出众的才华、独特的个性、可贵的人格魅力。端正的价值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多一些这样的网红群体,以多种方式传达正能量,对互联网文化乃至健康社会风气的营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罗群《社会需要正能量网红》《人民日报》2020年6月1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红”一词出现在2015年,因与中国互联网同步发展,在2016年网红社会关注度和产业化程度便集中爆发。
B.20世纪90年代末,那些依靠文字聚拢大批粉丝的网络作家及各大贴吧和论坛的知名吧主、版主,可以称作中国第一代网红。
C.网红要“长红”,必须靠自身品牌获得稳定、持续的粉丝吸引力,以输出鲜明突出的自身定位、个人特色以及丰富的内容。
D.“网红”资源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从直播带货、平台打赏、内容付费,到IP变现、广告代言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故宫博物院的主题创意活动、李子柒镜头下的乡村风景等为例,论证了人物和实物都可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成为网红。
B.文章为了证明网红的历史悠久,多角度充分肯定了传递正能量的一些网红,并阐述了网红不同阶段的表现特点。
C.文章为了说明成为网红的不易,把在互联网早期的网红与现在“长红”的网红进行对比分析。
D.文章在开篇和结尾处都明确指出网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论证结构上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文宏和李子柒都是以多种方式传递正能量的网红,可以归属于第三代网红。
B.网红故宫举办高品质文物展览等活动,是为了使年轻人崇尚恬淡、古雅的生活方式。
C.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把“网红”资源以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化为经济效益,促使“网红”经济迅猛发展。
D.网红其实是一种互联网文化、一种社会现象,要想风清气正,需要网红更多地传递正能量。
2022-01-26更新 | 3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秋时代,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或政权,结盟聚会是为了消除冲突。冲突频繁,会盟燕享频繁,成了春秋最基本的特色。会盟要讲“礼”“赋诗”,从而造就了特殊的文化现象——“诗礼风流”。

西周人重“礼”,是重其仪式性,如典礼仪式、揖让周旋等。而春秋则将礼认作了治国大法,人生准则。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230余年间,谈礼之风盛行。一部《左传》,“礼”为主要的价值标准:“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夫礼,所以整民也。”“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其每评一事之得失,辄曰:“礼也”、“非礼也”;似乎国之兴亡,皆系于“礼”。

《左传》最早一次论礼是在桓公二年,最早一次引《诗》在桓公六年,可见赋《诗》引《诗》之风与礼治思潮乃同步而兴。事实上,会盟燕享的赋《诗》引《诗》,几乎也集中在春秋时期。在会盟燕享中,列国都想用既合于礼又合于愿而又不失为大雅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赋《诗》言志便成最佳选择。

会盟燕事中的诗礼交锋,直接影响了士君子的价值判断与人格修养。列国名卿的外交才能,多半表现在熟谙《诗》礼、智能达变上。鲁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在温地宴会,各国大夫皆赋诗言志,而齐国的高厚歌诗与舞不配,结果惹怒晋国,高厚只好落荒而逃。鲁襄公二十八年,齐国庆封逃难到鲁,叔孙豹让乐工诵《茅鸱》骂他,他竟茫然不知。鲁昭公十二年,宋华定到鲁国出差,鲁人赋《寥萧》以示友好与祝福,他毫无反应。这些在当时都是“国际笑话”。因而这个时代要求士君子熟谙《诗》礼,出使四方而能专对。鲁昭公七年,鲁国孟僖子陪昭公到楚国参加会盟,因不能以礼应对而抱恨终身,临终前要儿子跟孔子学礼。熟谙《诗》礼,关乎文化修养与基本素质,即春秋时所谓的“文”。鲁襄公三十一年,北宫文子评论郑国的贤臣是: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善为辞令”。在礼治思潮下,整个时代的士君子,无不以《诗》礼为立身之本,以求自我实现。

因此,春秋大国曾兴起研究《诗》礼的热潮;一些小国,为了交往大国,也不得不研究诗礼;连当时的戎狄也加入此列。但这时不像汉唐那样研究《诗》的本意或寻求圣人的微言,而是将《诗》认作与“礼”有诸多联系的圣典。《左传》几乎是把《诗》作为“礼经”来用的,其所有的引《诗》段落似乎或多或少都与礼有些联系。“礼”成了《诗》的第一生命。所有引《诗》赋《诗》者,无一不是精通礼仪者。

总之,会盟燕享,促成了赋《诗》引《诗》的热潮;礼治思潮,促成了以礼为核心的诗歌解释系统的形成。在春秋会盟燕享的外交大平台上,诗与礼绾结,为狼烟四起的春秋笼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1.下列关于“诗礼风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代,一面是战火狼烟,一面是诗礼风流。诗礼是时代的风尚,也是士君子的法宝,还是列国公卿生活的组成部分。
B.“诗礼风流”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在春秋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它的出现与频繁的会盟燕享有重要关系。
C.《诗》礼可使行为变得文雅,甚至连骂人这样不文明的行为,在用《诗》礼包装之后,也显得温柔雅洁,不失风流本色。
D.会盟燕享是春秋时期的外交平台,各国利用这个平台,通过“诗礼交锋”的方式,化干戈为玉帛,用文化解决了所有冲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周与春秋,虽同重一个“礼”字,但西周人注重的是礼的仪式性,而春秋时人则把礼当做了治国大法和人生准则。
B.“礼治”思潮的高涨,与会盟燕享时的赋《诗》引《诗》的风气的盛行,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这不是偶然巧合。
C.高厚、庆封、宋华定因为在会盟燕享中不懂赋《诗》之意成了世人的笑谈,从侧面说明了世人对诗礼的推崇。
D.春秋时代对诗礼的研究,不是为了探寻《诗》的原意或从诗中寻求圣人的微言大意,而是为了应对当下的政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以礼作为主要的价值判断标准,认为礼是治国治民治家的有效方式,甚至认为礼的重要性可与天地相比。
B.春秋时代,士君子如果对《诗》礼了如指掌,出使四方就能应对自如,否则就会洋相百出,孟僖子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
C.“诗礼风流”的背后是你争我斗,列国都想在会盟燕享中用既合于礼又合于愿而又不失为大雅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
D.春秋各国曾经掀起研究《诗》礼的热潮,在这场诗礼盛宴中,有的国家是主动加入的,也有不少国家是被迫卷入的。
2021-06-23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