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90 题号:1194423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中书寓直

白居易

缭绕宫墙围禁林,半开阊阖晓沉沉。

天晴更觉南山近,月出方知西掖深。

病对词头惭彩笔,老看镜面愧华簪。

自嫌野物将何用,土木形骸麋鹿心。


注:①南山:陶渊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②词头:朝廷命词臣撰拟诏敕时的摘由或提要。③彩笔:江淹少时,曾梦人授以五色笔,从此文思大进,晚年又梦一个自称郭璞的人索还其笔,自后作诗,再无佳句。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夜间在中书省值班,对自己的身世经历有所感悟,因而写作了这首诗。
B.颔联和颈联对仗很工整,押平声韵,音韵和谐,自然贴切,算得上是工对。
C.本诗语言质朴含蓄、言近旨远,这和白居易部分通俗易懂的诗歌有所不同。
D.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本诗用了借代、比喻、用典、拟人等多种艺术手法。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浔阳楼

白居易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巧妙,以与江州有关的陶渊明、韦应物起笔,“爱”与“怪”表现了对他们的赞扬和钦佩,自然引出登楼的所见所思。
B.本诗善用意象,第七至十句抓住“大江”“匡山”“炉峰烟”等意象,通过视角的变化、时空的转换,描绘了壮阔静美的景象。
C.诗人精于写景,“深夜湓浦月”营造出凄清冷寂的氛围,与“住近湓江地低湿”意境相似,暗含了天涯沦落、知音难觅的苦闷。
D.诗人综合运用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诗歌语言虽浅近平实,亦不乏精细工巧,虚词多次运用使诗歌文脉贯通,摇曳生姿。
2.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1-03-17更新 | 12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梦微之①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②韩郎③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注】①微之:唐朝诗人元稹(779-831),字微之,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所做的。②阿卫:微之的小儿子。③韩郎:微之的爱婿。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回忆乐天与微之当年在长安夜间携手同游,早晨离别时泪水打湿了绢帕,乐天也无心擦拭。
B.颔联对仗工整,其中“三度病”突出自己在漳浦生病之多,“八回秋”则表现好友离世时间之长。
C.颈联“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两句最感人至深,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伤怀。
D.尾联问元稹的后辈们都先后死去了,黄泉渺茫昏暗能知道这些吗,表现出诗人莫大的内心荒凉!
2.通过这首诗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2020-02-18更新 | 16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瓮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②鸸:一种鸟。
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2019-07-29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