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司马光(1019-108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1194502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司马光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阕。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应比明洁。


【注】①此诗写于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后,司马光处于不得志时期。南园:洛阳某处园林,或说即司马光洛阳府第花园。诘朝:次日清晨。鲜于子骏,即鲜于侁;范尧夫,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彝叟,范仲淹第三子范纯礼:三人皆与司马光有交情。②未应:一作“未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置身春天的南园,满眼是春草萋萋,虽然连绵的春雨已经停息,身上的衣服依然难以抵挡料峭的春寒。
B.颔联写诗人夜半酒醒, 但见满窗皓月正与他的卧处相对,诗人顿时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情感深处生发出闲适之情。
C.颈联运用视听结合手法,生动表现了夜深人寂、万籁俱静的宁静氛围,映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趋于平静的坦然心境。
D.全诗寄慨颇深,由景而事,寓情于景,娓娓道来,虽语言显豁,不事藻饰,却并不显得抑塞,反而有种清新之感。
2.有人认为本诗尾联是赞美月色皎洁,也有人认为是诗人另有寄托。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送云卿知卫州

司马光

汗简成新令,褰帷刺剧州

韦平家法在,邵杜治声优。

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

   三年归奉计,肯顾石渠游。


[注]①汗简:意同汗青,青竹烤干以写简。②剧州,政务繁重的州。③韦平,西汉韦贤、韦玄成与平当、平晏父子的并称。韦、平父子相继为相,世所推重。④邵杜,两位有政绩的地方官的姓氏。⑤帝邱,濮阳古称帝丘,曾经是卫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汗简喻指多年的寒窗苦读,好友云卿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出人头地成为知州。
B.褰帷意为掀开车上围幔,写好友云卿要到卫州赴任,可以想象赴任后必定公务繁忙。
C.好友读完这首诗,能了解到关于卫州的自然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州貌繁荣等信息。
D.尾联含作者与友人的约定,三年任期后,重叙友情,流露出离别的伤感,引人共鸣。
2.中间两联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1-07-13更新 | 8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

司马光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阕。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应比明洁。


【注】①尧夫:范仲淹次子。彝叟:范仲淹第三子纯礼。②青春:即春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人与鲜于子骏,范氏兄弟聚饮南园,酩酊大醉,当即写下此诗赠好友。
B.首联写园林偏僻,连绵春雨初停,寒气袭人,反衬出与朋友相聚的喜悦。
C.“卧对满窗月”,从视觉的角度写酒醒后,银色的月光洒满窗。
D.“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景象,“群动”意谓宇宙间的各种声响。
E.颈联“万象寂”“群动绝”远近结合,写四周景色,一派沉寂,悄无声息。
2.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8-11-10更新 | 6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

司马光

汉家五尺道,置吏抚南夷。

欲使文翁教,兼令孟获知。

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词。

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


注释:①富顺:古代包括云南、贵州及川西南的广大地区。②五尺道:秦代修筑从四川通往云南的路,长约二千余里,宽约五尺,史称“五尺道”,还在西南夷地区设置官吏。③文翁:汉景帝末蜀郡太守,在成都设立学校。④馐:此处作动词用,“荐”的意思。⑤蒟酱:鸡棕酱,鸡棕是一种香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回顾我国古代中原王朝在广大西南地区开辟道路、设置官吏、安抚南夷的历史,笔墨简练而涵盖广远。
B.颔联两句所涉及的文翁成都设学和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典故,反映了我国古代关注边疆文化和民族团结的情况。
C.颈联两句写富顺饮食单调,文化浅俗,反映了此地物质、文化生活的落后,同时隐含了对友人赴任后生活的担忧。
D.本诗偏于议论,不铺陈文采,也不刻意求工,在质朴的语句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情感诚挚,含义深远。
2.自古以来,送别诗作常囿于个人情感圈子之内,多表达悲戚缠绵的惜别之情,而司马光的这首送别诗却不流于此俗。请结合全诗,谈谈对此的认识。
2022-05-14更新 | 4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