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孟浩然(689-74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13 题号:1201838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万山潭

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注:①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②据《列仙传》载,江妃二神女尝出游江汉之滨,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因请其配饰,二女遂手解佩与之,交甫受而怀之,去数十步,佩与二女俱不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稳坐磐石之上垂钓,心境仿佛与水性相通,将自我沉浸于周遭景物之中。
B.鱼儿和猿猴一低一高,相映成趣;作为动景,又恰与上联稳坐之“静”形成对照。
C.后两联借助典故,把自己游山的过程说成是在“寻访神女和玉佩”,浪漫而有趣。
D.诗人为传说而神往却求之不得,只得与当年的郑交甫一样心怀遗憾,郁闷而归。
2.闻一多称此诗贵在“冲淡”,“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孟浩然的诗”。请结合诗句,对本诗“淡”的特点加以说明。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①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②渤澥:渤海的古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鸣弦暂辍弹”一句暗用孔子的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于理政。
B.前两联写了潮来前的盛况:钱塘江潮吸引了大量的观赏者,人们纷纷来到钱塘江边,等待着看江潮涌起的壮观美景。
C.本诗一张一弛,在雄浑壮美中显从容潇洒的气韵,首联用“雷震”起调是张,言“辍”是弛;颔联言“出”是张,言“待”是弛。
D.本诗层层渲染,结构严密,造成逼人的气势,在意境雄阔方面,比作者描绘洞庭湖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更盛。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描写钱塘江潮?请简要分析。
2021-02-27更新 | 11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阋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①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②,平海夕漫漫。


注释:①孟浩然曾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   吴越漫游。这首诗当作于漫游长江下游时期的一个秋天。
②《论语•微子》记载,孔子命子路向隐者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之所在,反而劝子路与其跟从躲   避坏人的人,不如跟从躲避社会的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落叶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天气寒冷,渲染江边秋景,点明“早寒”。
B.颔联写自己身在楚地,和家乡襄水遥遥相望。一个“隔”字已有思乡不得归的怅惘。
C.“乡泪客中尽”,实写自己思乡;“归帆天际看”是想象家人遥望归舟,盼自己归家。
D.尾联写找不到归乡路,只见滔滔江水,与海相平,天色已暗,漫漫无边,景中含情。
2.结合注释②,说说尾联写出了作者怎样复杂的心理。
2018-12-23更新 | 9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 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①秦中:此指长安。远上人: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远是法号。事迹未详。②一丘: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语出《晋书·谢鲲传》。③北土:指秦中。④燃桂:《战国策·楚策三》谓“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燃桂,烧贵如桂枝的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为寄赠远方友人之作,感秋伤怀,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含蓄且兼有直白。
B.首联中诗人心怀“一丘”“三径”,却苦于无资经营庭院,表现他渴盼隐逸却又不甘隐逸的矛盾心情。
C.颈联“黄金燃桂尽”写出了诗人经济上的窘迫,“壮志逐年衰”写出了诗人因为年华逝去而意志消沉。
D.“凉风”“蝉鸣”等既表现出秋天一派萧瑟的景象,又回扣诗题“感秋”,诗人“益悲”之情油然而生。
2.此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0-05-10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