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3 题号:1213699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书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读书,是承继文化的重要方式;书店,是传播文化的重要空间。很多人的知识启蒙和思想共鸣,通常会与一两本书有关,往往从家门口的书店开始。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读书方式、阅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实体书店的发展受到不小冲击。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数字化阅读呈快速发展趋势,纸质阅读呈放缓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老牌实体书店纷纷走上了转型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裹足不前就会被市场淘汰。实体书店或引进时尚的设计理念与元素,打造“高颜值”书店,成为“打卡圣地”;或在原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通过“书店+”等方式打造复合式文化平台;或积极进军社区、乡镇等薄弱地带。在拥抱新技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实体书店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变革与创新贯穿始终。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为实体书店转型发展创造新机遇。2016年,中宣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其中明确了推动全民阅读、营造“书香中国”等具体举措;2018年,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政策进一步延续,这些都为实体书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当前,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加。“碎片化”的网络阅读不可能满足所有公众的需求,文化氛围的熏陶是实体书店的独特优势。《2018-2019中国书店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图书销售网点同比增长4.3%,从业人员同比增长5.5%。一大批特色书店在各大城市兴起,规模不减反增。

值得注意的是,书店的核心是书籍,对象是读者。在书店转型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吸睛”“圈粉”“人气”,而忽略图书质量和服务,可谓本末倒置。那会导致能读的书越来越少,杂货商品越来越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书活动越来越少,商业性活动越来越多。

时代在变迁,科技在进步。变的是书店的形式,不变的是人们从阅读中获取精神慰藉的需求。“腹有诗书气自华”依旧是很多人的信念与追求。相较以前,读者越来越重视阅读时的体验。无论是老牌书店还是新兴特色书店,能否在满足读者日益精品化、差异持!化的阅读需求上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的读者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发展前景,毕竟书店既需要用“面子”吸引人,更需要靠“里子”留住人。

(摘自《实体书店转型要“面子”也要“里子”》)

材料二:

用“扩张速度惊人”来形容近年实体书店创办热潮,并不夸张。越来越多“最美”“高颜值”“豪华”实体书店在全国涌现;其中有书店甚至成了网红景点和打卡地标。

“网红效应”对于书店是把双刃剑,若不够红,书店客流与业绩会受到影响;但若是过于网红,又往往被火爆所累,造成客流过剩,有丧失专业性的风险。不难发现,如今大多新开的书店都讲究空间美学,追求店面的“高颜值”卖咖啡、卖文创、办读书活动,多管齐下;这对经营来说无可厚非。但有出版界人士提醒,如果读者走进书店只为了拍照或喝咖啡,那么书店存在的意义何在?书店沦为“背景板”,所谓人文情怀也不过是空话了。

“在一些投资人看来,开实体书店等于开免税的咖啡店、饭馆,且书店规模越大、装修越漂亮,减免房租就越多,得到的补贴也越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书店经营者说,这是引发实体书店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未必能契合普通读者诉求,不少读者更需要深入社区的中小书店,而非大卖场的豪华摆设。同时网红书店固然吸引一大批读者前往线下实体店观摩、阅读,但是网红书店的常客通常就是网友,或者由网友介绍来的读者,至于线下的吸引力则相当有限。

(摘自《如何回归阅读初心,安放好书店的灵魂》)

材料三:

对网红书店的争议,从传统的视角来看,并不太让人意外。一方面,网红书店只要不是喧宾夺主,为了确保书店能够有起码的盈利空间,开展一些复合型经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不应该被苛责。毕竟,对书店而言,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另一方面,一些书店出售周边文创产品,定期组织线下读书沙龙、专家学者讲坛,抑或是像日本一些书店那样举行亲子阅读活动等,让书店从单纯的卖书变成一种以读书为纽带的线下社交场所,这其实是一种对书店功能的延伸和拓展,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重新定义“阅读”,这是过去的书店所不具有的。

事实上,在讲究吸引力和体验感的时代,一家书店人气的多寡,除了书籍本身的质量,也与阅读氛围的营造有关,而这也是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城最大的区别之一。二者竞争“顾客”,靠价格战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把阅读体验感和仪式感做到极致,才是正确的方向。

实体书店最红火的年代,恰恰也是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接收的信息大多都来自书本。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阅读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在被前所未有地重塑,所以,我们不能要求书店也必须保持“传统”的味道,还停留在记忆中的样子。作为书店生态多元化的一种体现,网红书店更有利于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也唯有此才能真正给社会创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空间,同时也为实体书店赢得生存空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普及后,中国数字化阅读发展迅速,纸质阅读放缓,实体书店发展受到冲击,不得不走网红路线。
B.2018年中国图书销售网点和从业人员同比增长,原因是实体书店能营造网络阅读不能提供的阅读氛围。
C.新型书店为增加书店颜值,都讲究空间美学,这对经营来说无可厚非,但导致书店沦为打卡拍照的“背景板”。
D.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阅读和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为书店生态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体书店转型过程中,变革与创新贯穿始终,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如材料二中提到书店“卖咖啡、卖文创”等。
B.实体书店以高颜值、独特的设计吸引人们去打卡,并提供休闲方式,有的书店发展为网红景点、打卡圣地。
C.在实体书店创办热潮中,很多书店追求规模大、装修漂亮,但有些读者仍然选择去社区的中小书店。
D.为了能在与网上书城的“价格战”中占优势,实体书店重新定义“阅读”,将书店打造成以读书为纽带的社交场所。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对读者来说,书店不仅是文化体验场所,更是一座城市的“灯塔”,是广大读者的。
B.实体书店复苏明显,但整个行业的经营状况没有出现根本性好转,主要原因在于其商业模式的落后。
C.实体书店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不妨与网络书店“联姻”,这样能更好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D.实体书店只有调整经营方式,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将书店与图书馆结合,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台州是中国戏剧的发祥地之一,台州乱弹作为越文化的组成部分,已有300余年历史,是继明代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之后,在浙江兴起的乱弹声腔体系中的一种。据新编的《台州地区志》记述:早在晚唐、五代时期,台州已有参军戏或杂剧演出的戏曲活动。1987年在修缮台州地区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的黄岩灵石寺塔时,发现塔内宫壁的石砖上雕有戏曲表演的人物形象。经老艺人卢惠来先生考证,砖刻中既有参军戏,又有引舞”“引戏等戏曲人物。宋时,台州地区当时的戏剧活动更为盛行。北宋后期,台州民间兴起了社会,即迎神赛会,凡社会必有戏剧演出。根据《台州札记》《临海康熙县志》等文献记载,宋孝宗淳熙初年(1173年)就有专门的戏剧演出场所勾栏(临海今仍把建有勾栏的街巷称作勾栏巷),曾演戏文《五月英月卜留鞋》,遇到节目庆典,则通宵达旦演剧。在南戏《张协状元》中,则有用台州方言演唱的《台州歌》《豆叶黄》《油核桃》《赵皮鞋》等台州民间小曲。明初流传于北方高腔和南方的昆腔开始流行于浙东南一带,各班社常相串演。到明万历年间以后,台州一带流行的主要是昆腔和高腔,至清康熙、雍正之际,北方的梆子秧腔和椰子乱弹腔传入台州,约于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出现了昆腔、高腔、乱弹三腔兼唱的戏班。由于昆腔、高腔的唱词古奥晦涩,三腔兼唱的戏班逐渐以唱乱弹腔为主,当地人称之乱弹班

(摘自章佩君《台州乱弹嬗变及发展趋势研究》)

材料二:

台州乱弹的精髓,在于贴近寻常的烟火气。自发端起,台州乱弹便长期活动于山野庙台,山野空旷的场所和庙台狭小的区域促使它形成了独特的韵味。只见这厢来了位小旦,三步上前,半步后退,脚不露裙,尽显娇羞;那厢又来了个花脸,两手常作虎爪形,每起一步,手臂都夸张地左右摇摆,好让挤在远处的山民能一眼感受到他的气势。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大鼓、大叫、大跳,和当地粗犷爽直的朴实民风如出一辙,恰恰是山民们喜闻乐见的表演方式。

台州乱弹的唱腔与念白用的都是当地的村言和俚语,一举手、一投足都和寻常草根的烟火气息融为一体。由剧作家章甫秋先生改编自台州乱弹传统戏《奇缘配》的《拾儿记》,曾在台州一带家喻户晓,民间称作王小三赶搿()野祀(搿野祀是台州民间为祈求平安、幸福的一种野外祭祀活动)。弟子王小三,奶名叫阿乖;美酒哎,开刁长久变醋;刀头净肉哎,小猪还呒出窠,这段念白用普通话来表现可能平淡无奇,但只要戏演到这里,所有台州人都会忍俊不禁。许多人脑中会冒出某个街坊邻居的形象,抑或是自己的影子,自有一番亲切感。

台州乱弹偏重丑行的表演,对故事多加以喜剧反讽性的演绎,并辅以多种生动的表演绝技来渲染,如《活捉三郎》的甩火球,《斩蛟》中的抱瓶滑雪”“一马双鞍,还有《奇缘配》的雨伞吊毛,每每令人拍案称奇,为舞台增加不少趣味。生旦净末丑,丑虽位居末尾,却有不可小觑的地位。台州乱弹的丑行人物跨度很大,善良诙谐者有之,阴险狡诈者有之,虽然大多不是主角,但正是有了这些小人物,像寻常的你我一样嬉笑怒骂,红花绿叶,丑中寓美,才让演出变得更加真实动人。根植山野,深入寻常,是支撑台州乱弹走过300多年历史的朴素信仰。

(摘自钱颖技《台州乱弹——弥漫山里野味的戏曲》)

材料三:

2011年4月7日至12日,台州乱弹首次走出国门。应德国腓特烈港国际文化戏剧节组委会的邀请,作为唯一一个台州乱弹剧团的海东方乱弹剧团一行12人专程赴德国进行了演出和交流。德国哈瑙市的腓特烈港博登湖第27届国际文化戏剧节是欧洲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节。它不仅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还设立了国际性的奖项,有来自中国、波兰、瑞士及欧洲其他国家的近20个演出团队参加。

此次台州乱弹赴德演出,剧团特意挑选了《小商河》《虹霓关》《连环计》3个热闹的剧目,还准备了唢呐独奏、变脸、耍牙等串场表演。最终台州乱弹的表演获得了该戏剧节特别奖(最高奖)。但从目前海东方乱弹剧团的具体情况来看,要想很好地传承台州乱弹剧种还有很多实际困难,首先是民营体制,没有事业编制、留不住人才。此外民营剧团经费投入有限,无法进行正规、长期的台州乱弹系统性传承和创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国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应努力确保创造、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群体以及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积极地吸收他们参与管理。因此要传承好台州乱弹,关键是要建立让台州乱弹能够继续得到传承的人文环境和市场需求。并且,使台州乱弹融入当今社会,和当地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与基层社区、农村文化俱乐部、基层文化站等紧密结合,全力推广台州乱弹艺术。惟有如此,一个有过辉煌历史又还在展现新的艺术魅力的表演艺术,才能拥有更加崭新灿烂的明天。

(摘编自曹登银《台州乱弹: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1.下列对材料中“台州乱弹”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台州乱弹是明代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梆子秧腔和梆子乱弹腔多种声腔体系前后演变而成的浙江“乱弹”声腔体系中的一种。
B.民间兴起的“迎神赛会”戏曲活动和“勾栏”这一专门的戏剧演出场所等,表明台州乱弹这一剧种历史悠久,扎根于深厚的戏剧文化土壤。
C.2011年,台州乱弹首次走出国门,就以一个民营剧团的风格多样的剧目和活泼的串场表演,获得欧洲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戏剧节的最高奖。
D.台州乱弹没有国营剧团,演员没有事业编制,经费投入有限,正规、长期的系统性传承创新无法进行,急需建立适宜的人文环境和市场需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现有文献记载,可以了解到参军戏这一戏曲活动在台州地区的出现不会晚于晚唐,至宋代,台州戏剧活动更加兴盛。
B.梆子乱弹腔清代从北方传入浙江,乱弹腔曾和明代就流行台州的昆腔、高腔并存一段时间,再发展成台州的地方剧种。
C.因为故事的取材及表演都具有浓厚的台州地方色彩和民间生活气息,章甫秋改编的《拾儿记》让台州的观众颇感亲切。
D.台州乱弹里的小旦、花脸为观众喜闻乐见,成了主角;不大做主角的丑行则有多种生动的表演绝技,地位也不可小觑。
3.艺术要和当地社会生活紧密融合才有生命力。根据这一说法概括台州乱弹的艺术特点。
2021-05-07更新 | 8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版《深夜食堂》为何屡屡失败

韩浩月

①家辉导演并主演的《深夜食堂》公映,上映两天后豆瓣评分5.5分,这个分数并不理想,但对比2017年黄磊主演的电视剧版2.8分的评分,已经算是进步了一点点。虽然翻拍经常让国产影视剧“翻车”,但国产《深夜食堂》的失败,还不全是翻拍的过程出了问题,而是因为中国与日本在饮食文化、夜生活乃至精神层面,实在有着不小的差异。

②梁家辉为他这部电影下了很大的功夫,刘涛、邓超、彭于晏等明星纷纷加盟,但强大的明星阵容,有时候真的不比朴素的故事更吸引人,当梁家辉以当年黄磊的扮相亮相于银幕时,就注定了这部影片的败局。原版《深夜食堂》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后来的高仿版本也会成功,翻拍借用原片名是没问题的,但脱离当下人的生存情境,生硬地向原作靠拢,只能做出“炒剩饭"的味道。

③在对待吃这一方面,中国和日本是不一样的。中国人面对美食,是欢乐甚至有着狂欢态度的,从“民以食为天”到“人是铁,饭是钢”,再到“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在我们的社会心理乃至流行文化当中,“唯有美食不可辜负”,尤其是作为有着饥饿经验的民族,已经把吃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拍摄饮食题材的中国故事,如果脱离了我们的历史与文化,总会给人以隔靴搔痒的感觉。

④原版的《深夜食堂》,传递出来的感觉与氛围,是走向欢乐的背面的,观众看到的是人的孤独与寂寞。中国人的晚饭是正餐,喜欢入大碗九大件,哪怕深夜宵夜,往往也喜欢呼朋唤友,推杯换盏。而日本人在面对食物时,很少有饕餮的快感,起码体现在《深夜食堂》里,一碗米饭一份面,仿佛都可以用来隐藏心事。

⑤中国观众喜欢日本版的《深夜食堂》,在于这个故事成功地将中国人对日本人生活的想象落到了画面之上,《深夜食堂》提供了一个村上春树、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之外的日本景象,也弥补了宫崎骏、手冢治虫、鸟山明等动漫大师所不曾描绘的日本B面。《深夜食堂》所刻画的人物充满感伤与落寞,恰恰也是中国都市人真实存在却不愿意公开承认的一种情绪,《深夜食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情绪出口,客观上有了借他人酒杯说自己块垒的效果。

⑥那为什么黄磊与梁家辉的翻拍都遭遇了滑铁卢?这要从影视作品的创意特征谈起,影视故事的看点与卖点,均在于给观众提供陌生化的新奇体验,正是出于对新故事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影视作品的魅力才能持续到今天而不衰。而国产版《深夜食堂》,由于翻拍的是一个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对场景与人物装扮的刻意模仿,首先就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厌倦,其次,硬要往一张张中国面孔中装入异国情调,凭空产出了一种虚假与造作感,即便翻拍作品努力地让故事本土化,但由于外在的“皮囊”过于松垮与陈旧,使得观众对本土化的故事也失去了兴趣。

⑦中国城市的夜晚什么样?在《凌晨四点的北京》《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等刷屏文章中都有过描述,都曾真实地把夜晚中都市人的面孔呈现了出来。中国的深夜食堂,不缺喝醉的人、不想回家的人、有故事的人,只是,他们的故事不适合用日本版的《深夜食堂》来盛装,而需要去除多余的形式、伪装的姿态、刻意的“小资”,直面都市人在深夜裸露的灵魂,胜过一切外在的、重复的、山寨式的表达。

⑧故事往往是在人自发聚集的过程中出现的,“深夜食堂”产生不了那么多故事,这个单一的招牌没法涵盖人在夜晚时的千姿百态,所以,翻拍《深夜食堂》的尝试,到梁家辉这里时真该彻底结束了,影视人要走出夜生活的“食堂”情结,去深处挖掘更好的故事。

(摘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大的明星阵容有时真的不比朴素的故事更吸引人,翻拍不能脱离当下人的生存情境,生硬地向原作靠拢。
B.翻拍经常让国产影视剧“翻车”,主要是翻拍的过程出了问题,国产《深夜食堂》屡屡失败也是如此。
C.影视作品的创意特征在于给观众提供陌生化的新奇体验,而不是对场景与人物装扮的刻意模仿。
D.对日本人生活的想象能落到画面之上,为中国观众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情绪出口,是日本版《深夜食堂》被中国观众喜欢的重要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交代了中国版《深夜食堂》失败的原因,引起下文关于中国与日本在饮食文化、夜生活乃至精神层面差异的讨论。
B.第③④两段对中国与日本的饮食文化作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中日在饮食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忽略这种差异是翻拍失败的原因之一。
C.第⑦段中作者用国内成功的影视作品的制作论证了翻拍《深夜食堂》失败的原因,指出优秀的翻拍一定是去除多余形式、伪装姿态、“刻意”小资的翻拍。
D.文章论证严密,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面对美食是欢乐甚至有着狂欢态度的,甚至将“吃”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因此原版《深夜食堂》无法盛装中国观众的故事。
B.刘涛、邓超、彭于晏等明星的加盟消除了国产《深夜食堂》在翻拍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中日饮食文化、夜生活乃至精神层面的差异。
C.翻拍作品只要能给观众提供陌生化的新奇体验、情感上的深沉寄托,能够反映人类的生存情境,那么翻拍就会取得成功。
D.作者指出翻拍《深夜食堂》到梁家辉这里时真该彻底结束了,因为“深夜食堂”这个单一的招牌无法涵盖人在夜晚时的千姿百态。
2020-01-16更新 | 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拿美术来表现思想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说出来的越少,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②美术是帮助我们超现实而求安慰于理想界的。现实界有时不受我们的意志支配,一般人遇到意志和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半让现实征服了意志,走到悲观的路上去。然则此外还有较好的解决办法么?有的,就是超脱到理想界去。理想界是极空阔极自由的,是可以造空中楼阁的,是有尽美尽善的。

③姑取实例来说明。我们走到小城市里去,看见街道窄狭污浊,处处都是阴沟厕所,意志在此时如何对付呢?他说:我要超现实,去造理想的街道房屋。于是美术家完成了一件作品,自己觉得有创造的大力,当然快乐已极。旁人看见这种作品,觉得它真美丽,于是也愉快,这就是美感。所以我们可以说,美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超现实的程度大小,看它所创造的理想世界是阔大还是窄狭。

④但是美术又不是完全和现实界绝缘的。它所用的工具例如雕刻用的石头,图画用的颜色,诗文用的语言都是在现实界取来的。它所用的材料例如人物情状悲欢离合也是现实界的产物。所以美术可以说是以毒攻毒,利用现实的帮助以超脱现实的苦恼。上面我们说过,美术作品的价值高低要看它超脱现实的程度如何。这句话稍加改正,应该说,美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极大量的理想世界出来。

⑤实际上,美术作品借现实界的帮助愈少,所创造的理想世界也因而愈大。拿相片和图画来说明。何以相片所引起的美感不如图画呢?因为相片上一形一影,件件都是真实的,而且应有尽有,发泄无遗。我们看相片,种种形影好像钉子几乎把我们的想象力都钉死了。看到相片,好像看到二五,就只能想到一十。图画就不然。图画家用美术眼光,加一番选择的功夫,在一个完全境遇中选择了一小部事物,把它们经过一番理想化表现出来。惟其留着一大部分不表现,欣赏者的想象力才有用武之地。想象作用的结果就是一个理想世界。所以图画所表现的现实世界虽极小而创造的理想世界则极大。孔子谈教育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相片把四隅通举出来了,不要你劳力去。图画只举一隅,叫欣赏者加一番想象,然后以三隅反

⑥因此美术要和自然逼真是要窥出自然的精髓所在,而表现出来;不是把自然当作一篇印版文字,机械地抄写下来。

⑦我们欣赏美术作品,重在未表现而含蓄着的一部分,要超而求言外意,各个人有各个人的见解,所得的言外意难免殊异。然而美术作品之所以美,就美在有弹性,能拉得长,能缩得短。有弹性所以不呆板,有弹性所以不陈腐。

(摘编自朱光潜《无言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术家通过超现实、造理想的创作,使自己和旁人都获得愉快,这便是美感。
B.现实世界有时不受我们的支配,所以有的人走悲观的路,还有的人超脱到完美的理想界去。
C.在艺术创作中,“现实界”与“理想界”关系密切,前者超越后者,后者引发前者。
D.美术要“和自然逼真”不是指把现实的所有形影真实地发泄无遗,而是要表现其精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美术作品相对越含蓄,引发的美感就越大。
B.第④段对第③段观点进行补充说明,两段在结构上形成递进关系,使观点更严谨。
C.第⑤段用相片与图画进行对比,并且引用孔子之言进行比喻,说理更加透彻。
D.前六段从创作者角度谈如何创作美,第⑦段从欣赏者角度谈审美的丰富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术可以“以毒攻毒”,利用经过选择和美化的现实,帮助人们超脱不完美的现实带来的苦恼。
B.相片是相机机械地再现现实,把我们的想象力都钉死了,不能产生任何想象,不如图画能引发美感。
C.文学作品中黛玉在临死前说“宝玉,你好……”也类似于图画的“举一隅”,可以引发读者想象。
D.“美在有弹性”形象地指出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含蓄的那一部分时,可以见解不同,可以体会殊异。
2021-02-04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