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范晔(398-445) > 《后汉书》编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5 题号:121570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时北单于建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诉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绥御之方,其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上策。”

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朝见天子,宪遣固将数百骑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B.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C.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D.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我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的时候成人,就要行冠礼,取表字,取字以后,称自己往往称字。为了表示尊敬,称别人往往称名。
B.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C.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此外,南方的部族称蛮,西方的部族称戎。
D.诸子:众儿。比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这与“先秦诸子”的“诸子”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天资聪颖。他九岁时就能著文诵诗。刚成年,就写了陈述意见的文书劝说刘苍,向刘苍推荐了桓梁、晋冯几位贤士,刘苍采纳了他的建议。
B.班固勤于钻研。他对诸子百家的著作深入研究,成年后发现父亲先前继前史所写的史书还不够详尽时,想成就父亲的事业。
C.班固眼光长远。当北单于要求与汉和亲时,有官员认为不能答应匈奴的要求,班固用汉建立以来与匈奴的战与和为例,来说明接受和亲为上策。
D.班固命途多舛。他跟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窦宪派遣班固迎接北单于的使臣,班固因未到达迎接地点完成任务而被免职,最终死在狱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2)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
5.班固认为可以与匈奴和亲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概括。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植。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墝高下,各因其宜。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蓏,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资。是故生无乏用,死无转尸。故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豺未祭兽,罝罦不得布于野;獭未祭鱼,网罟不得入于水;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溪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鷇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是故草木之若蒸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有所以致之也。故先王之政,四海之云至,而修封疆;虾蟆鸣燕降,而达路除道;阴降百泉,则修桥梁;昏张中,则务种谷;大火中,则种黍菽;虚中,则种宿麦;昴中,则收敛畜积,伐薪木。上告于天,下布之民。先王之所以应时修备,富国利民,实旷来远者,其道备矣。

(节选自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材料二: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其先三世为郡吏并伏节死难尝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循吏传》)

【注】①墝:土壤坚硬不肥沃。②麛夭:幼鹿和幼麋。③张中:黄昏张星宿位于正南方中天。张与下文的虚、昴均为二十八宿之一。④大火:十二星次之一。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先三世A为郡吏B并伏节死C难D尝少E修操F行G仕郡H为户曹史。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谷,说法不一,其中一种认为是稻、黍、稷、麦、菽。泛指粮食类作物。
B.发,文中为生长,与《促织》中“无毫发爽”的“发”音、义均不相同。
C.茂才,即秀才,后汉时因避汉武帝刘秀名讳,将“秀才”改为“茂才”。
D.表,文中为上表,与《陈情表》中“臣具以表闻”的“表”含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主应指导百姓因地制宜地从事养育六畜、种植树木、修整田畴等农业生产,在不适合生产五谷的丘陵险地,可以种植竹木。
B.打猎时不杀绝成群的野兽,不放干池湖里的水捕鱼,斧斤按照时节进入山林,等等,先王的这些治国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C.黄昏时,张星宿位于正南方天空时,要抓紧种植谷物;虚星宿位于正南方天空时,要抓紧种好冬小麦。这都是农业生产的经验。
D.孟尝担任合浦太守后,革除该地前任官员的弊政,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病情。不到一年时间,百姓都返归本业,商货又流通起来。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植。
(2)孕育不得杀,鷇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
5.材料二中孟尝的“合浦珠还”体现了材料一中怎样的生态观?请用原文回答并作简要说明。
2024-05-08更新 | 13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及汉兵起,更始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光武见之甚欢,因留宿闲语。及王郎起兵,光武自蓟至信都,使禹发奔命,得数千人,令自将之,别攻拔乐阳。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及赤眉西入关,更始使定国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将军刘均及诸将,分据河东、弘农以拒之。赤眉众大集,王匡等莫能当。建武元年正月,禹自箕关将入河东,河东都尉守关不开,禹攻十日,破之,获辎重千余乘。进围安邑,数月未能下。更始大将军樊参将数万人,度大阳欲攻禹,禹遣诸将逆击于解南,大破之,斩参首。于是王匡、成丹、刘均等合军十余万,复共击禹,禹军不利。会日暮,战罢,军师韩歆及诸将见兵势已摧,皆劝禹夜去,禹不听。明旦,匡悉军出攻禹,禹令军中无得妄动;既至营下,因传发诸将鼓而并进,大破之。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缰,皆斩之,遂定河东。遂渡汾阴河,入夏阳。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引其众十万,与左冯翊兵共拒禹于衙,禹复破走之,而赤眉遂入长安。是时三辅连覆败赤眉所过残贼百姓不知所归闻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负以迎军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禹所止辄停车住节,以劳来之,父老童稚,满其车下,莫不感悦,于是名震关西。帝嘉之,数赐书褒美。十三年,天下平定,定封禹为高密侯。帝以禹功高,封弟宽为明亲侯。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居岁余,寝疾。帝数自临问,以子男二人为郎。永平元年,年五十七亮,谥曰元侯。

(节选自《后汉书·邓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三辅连覆/败赤眉所过/残贼百姓不知所归/闻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负以迎军/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
B.是时三辅连覆/败赤眉/所过残贼/百姓不知所归/闻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负以迎军/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
C.是时三辅连覆败/赤眉所过残贼/百姓不知所归/闻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负以迎军/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
D.是时三辅连覆败/赤眉所过残贼百姓/不知所归/闻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负以迎军/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眉,指新莽末以樊崇等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因以赤色涂眉为标志,故称。后泛指农民起义军。
B.辎重,古代泛指人们外出时携带的包裹箱笼,后经沿用、演化,系指军队携带运行的物资。
C.左冯翊,官名兼行政区名。汉时将左冯翊、左辅都尉、右扶风称三辅,把京师附近地区归其管理。
D.住节,亦作“驻节”,指军队统帅在行军中暂驻。节,指皇帝所授予的节杖,多用竹或木制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禹知人善任,受君信赖。光武帝非常信赖邓禹,在任用将领的时候,经常征询邓禹的意见,而邓禹每次推荐的人,都很有才华。
B.邓禹领兵有道,逆转战局。邓禹在与樊参的交战中出兵不利,部下们认为形势险峻,劝邓禹连夜撤退,但他出其不意,最终大破敌军。
C.邓禹心系百姓,深得民心。百姓们流离失所时都盼望邓禹的到来。邓禹慰劳前来归顺他的百姓,大人小孩都围绕在车子周围,非常喜悦。
D.邓禹功劳显著,倍受恩宠。天下平定后,邓禹被光武帝封为高密侯,弟弟也因邓禹劳苦功高被封为明亲侯。显宗即位后,邓禹被封为太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
(2)帝数自临问,以子男二人为郎。
2021-01-02更新 | 8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着《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及邓太后临朝,与闻政事。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关内侯,官至齐相。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后又诏融兄续继昭成之。

永初中,太后兄大将军邓骘以母忧,上书乞身,太后不欲许,以问昭。昭因上疏曰:“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妾昭得以愚朽,身当盛明,敢不披露肝胆,以效万一!妾闻谦让之风,德莫大焉,故典坟述美,神祇降福。昔夷、齐去国,天下服其廉高;太伯违邠,孔子称为三让。所以光昭令德,扬名于后世者也。《论语》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由是言之,推让之诚,其致远矣。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再得。缘见逮及,故敢昧死竭其愚情。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蚁之赤心。”太后从而许之。于是骘等各还里第焉。

作《女诫》七篇,有助内训。马融善之,令妻女习焉。昭女妹曹丰生,亦有才惠,为书以难之,辞有可观。昭年七十余卒,皇太后素服举哀,使者监护丧事。所着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子妇丁氏为撰集之,又作《大家赞》焉。

(选自范晔《后汉书·列女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
B.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
C.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
D.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书》由东汉班固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录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B.“乞身”自请辞官退休。古代对辞官退休有多种称谓,如“乞骸骨”“致仕”“挂冠”“下车”“移病”“告老”等。
C.“典坟”是三坟五典的简称,“三坟”相传是指伏羲、神农、黄帝之坟;“典坟”指从三坟中出土的上古的五部典籍,现已亡佚。
D.“举哀”指办丧事时高声号哭,表示哀悼;也指办理丧事。文中邓太后穿着素服表示哀悼,体现她对班昭的重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昭在她的兄长班固去世后,奉汉和帝之命继续写作《汉书》并最终完成了此书,她的儿子也因此被皇帝封为关内侯,并官至齐国的宰相。
B.《汉书》才出来,许多人读不懂,同郡马融虚心向班昭学习《汉书》。后来皇帝又下诏书叫马融的哥哥马续接着班昭把书写完。
C.班昭丈夫是扶风郡曹世叔,曹世叔的妹妹曹丰生,也有才学,对《女诫》观点表示不认同,曾写书反驳,文辞也很可观。
D.班昭编纂《女诫》,用于对女子的教化。班昭去世后,她的儿媳将她的十六篇文章编成集子,并写作《大家赞》称颂班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⑵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5.在大将军邓骘丁忧这件事上,班昭如何成功劝说邓太后?请简要概括。
2022-12-16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