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33 题号:1217903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悲善才(节选)

李绅

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新翻曲。翠蛾列坐层城女,笙笛参差齐笑语。

天颜静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衔花金凤当承拨,转腕拢弦促挥抹。

花翻凤啸天上来,徘徊满殿飞春雪。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


【注】①层城:京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事因,曹善才精于琵琶,所以新改编了乐曲进献给皇帝欣赏。
B.“天颜静听”时,“众乐”都“无敢举”,烘托出气氛的肃穆和皇帝的威严。
C.“衔花”、“转腕”两句用一系列弹奏的动作表现了曹善才技艺的高超娴熟。
D.从诗题的“悲”字,可以推测其余未节选的诗句将在内容和情感上发生转折。
2.本诗描写善才的音乐艺术所用手法与白居易《琵琶行》有诸多相似之处,请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20-21高一上·广东深圳·期末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节选)

李白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注]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注]严光,字子陵,东汉初隐士。谢客,谢灵运,南朝刘宋时的山水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概言自己在宫禁中的生活状态,“晨趋”“夕待”正是入官以来的形象写照。
B.三、四句写诗人博览群书,深入钻研其奥妙轻松自如,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愉悦。
C.诗人以青蝇比喻那些势利的庸俗小人,而以“阳春白雪”比喻自己的志向情操。
D.这首诗一反李白所常有的奔放激情和奇特想象,语言平实却蕴藉着复杂的情感。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2020-05-23更新 | 15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交代了作诗的起因,结合全诗内容可看出,诗人此时只能以船为屋,寄身水上。
B.首联中“动经春”表明时光飞逝,春燕已经“两度”衔泥则表明诗人羁留时间之长。
C.颔联采用今昔对比,说燕子如今在远处看着自己,含蓄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批评。
D.尾联中燕子在桅杆上呢喃细语后“穿花贴水”而去,诗人触景生情感到寂寞和悲伤。
2.杜甫的诗歌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即所有的物都是我的朋友,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哪两句?请结合本诗对此加以分析。
2021-04-15更新 | 31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定风波

李珣

雁过秋空夜未央,隔窗烟月锁莲塘。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

纵有回文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沉水香消金鸭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长。


[注]①央:尽。②回文:前秦才女苏蕙作回文诗以传情意。③金鸭:如鸭形的金属香炉。④杵声:以杵捣物声,此指制作寒衣发出的声音。
1.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过秋空夜未央”,开篇写北雁南归、长夜漫漫,点明具体时间。
B.“隔窗烟月锁莲塘”的“锁”字,既写景致特征又含人物观景心情。
C.“沉水香消金鸭冷”,写香不觉间已燃尽,以香消炉冷表现时间推移。
D.末句“候虫声接杵声长”,写周围环境的喧闹使人物的愁绪得以排遣。
2.请结合全词,说说主人公长夜难眠之“愁”的原因有哪些?
2020-08-08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