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50 题号:122610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70年4月24日当天,发射进入负8小时倒计时,“测控信号不稳定”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又让现场的技术人员紧张起来。干扰信号究竟来自哪里?人们将问题源头锁定在卫星与火箭的连接处。为了满足温控要求,火箭和卫星连接处有一层用来包裹仪器的镀铝薄膜,由于没有固定好而产生了晃动,导致信号不稳。经过固定,问题得以解决。此时,天空中的乌云也消失不见,阳光照在运载火箭的身躯土,腾飞的一刻终于到来。

(摘编自《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天记》,《人民日报》2020年4月24日)

材料二:

2003年10月14日17时29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在热烈的掌声中,参与“神舟五号”载人首飞任务的航天员梯队三位航天员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微笑着出现在记者面前。这是航天员首次亮相,中国飞天第一人将在这三人中产生。

“你们中的一个将是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第一人,全国关注,举世瞩目。我们想知道,你们怎样看待自己的使命?此时此刻,你们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本报记者获得第一个提问机会。“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是一个神圣的使命,我们有幸能够担负这次任务,我们感到无上光荣。无论谁执行这次任务,都代表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现在我们想得最多的是飞行程序和操作,是如何全力以赴地完成这次任务。”38岁的扬利伟回答得铿锵有力。

(摘编自《首飞航天员梯队称“我们感到无上光荣”》,《人民日报》2003年10月16日)

材料三:

人民网北京10月1日电10月1日,在举国欢度国庆、中秋双节之际,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飞行图像,图上的五星红旗光彩夺目,呈现出鲜艳的中国红,这是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深空“自拍”。茫茫宇宙中银色的着陆巡视器和金色的环绕器熠熠生辉,“天问一号”以此向祖国报告平安,表达生日祝福。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7月23日成功发射,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飞行期间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获取、两次轨道中途修正、载荷自检等工作。截至10月1日凌晨,探测器已飞行188亿千米,距地球2410万千米,飞行状态良好。

(摘编自《“天问一号”向祖国报平安!首次深空“自拍”亮相》,人民网2020年10月1日)

材料四:

航天事业向来是一个国家追求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从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今已走到了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空间站时代的大幕正在徐徐地展开,中国航天已经再次踏上了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时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必能跨越星辰大海,取得更非凡的成就。

(摘编自《航天“长征”永远在路上》,《人民日报》2020年5月1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方红一号”在发射前曾经出现测控信号不稳定的情况,航天人发现卫星与火箭连接处的一层镀铝薄膜没有固定好,导致信号不稳。
B.参与“神舟五号”载人首飞任务的航天员梯队的三位航天员,首飞前的唯一想法是专注于飞行程序和操作,全力以赴完成自己的任务。
C.正在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通过深空“自拍”的方式,在举国欢度国庆、中秋双节之际向祖国报告平安,表达祝福。
D.继上世纪后半叶成功开启太空时代后,如今中国航天即将进入空间站时代,正着力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描写乌云消散、阳光照耀的画面,既真实再现了新闻现场的情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使新闻报道隐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
B.材料二通过直接对话这种人物访谈形式,全方位展现航天人的精神面貌和职业素养,同时表达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即将实现的豪情。
C.材料三运用“1.88亿千米”“2410万千米”等数据,意在“用数据说话”,以极强的真实性赢取受众的情感认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D.材料四认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体现了国家对创新发展的不懈追求,新航天人应当继承和发扬前辈优良传统,在新“长征”中取得更大成功。
3.前三则材料与第四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这样组合材料有怎样的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交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居世界前列,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大幅跃升,人民高品质出行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中国加快向交通强国迈进。

(摘编自《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

材料二:

在内蒙古的脱贫攻坚战中,公路建设的加强和运输能力的提高可谓功不可没。在兴安盟扎赉特旗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公路穿过稻海,通向远方。借助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稻田养鸭、养蟹、养鱼等“一稻多吃”“稻场农旅休闲体验”已然成为撬动当地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

近年来,在平锦线、赤按线等4条“四好农村路”示范线路带动下,赤峰市喀喇沁旗中药材、食用菌、山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3万亩,建成85个乡村级服务网点。2019年,全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2.8万元和1.1万元。这也调动了发展交通的积极性。如今在内蒙古,协调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基本成网”的跨越,条条大道串点成线、连线成网,激活了一个个“有颜值又有产值”的美丽乡村,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摘编自冯雪玉《大交通铸就发展大格局》)

材料三:

发展绿色交通,不仅关系着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还关系着全国生态环境大局。以“宜公则公、宜铁则铁、宜水则水”为目标,优化运输结构,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重头戏”。据统计,2018年至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建成铁路专用线25条,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累计完成84.14亿吨,同口径下较2017年累计增长约6.42亿吨;水路货运量累计完成144.99亿吨,累计增长约7.9亿吨;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累计减少约2.4亿吨。

“公转铁”,“散改集”,铁水联运与江海联运,加快了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节能降本增效明显。

“十三五”以来,交通运输部积极推动绿色运输装备的制造推广,大力整顿码头岸线,依法拆除、整顿、提升不符合要求的码头,大型化的趋势进一步显现。在绿色公路建设与运营中,建设者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影响。航道中铺设沉D形联锁软体排结构。岸上工程采取生态护坡砖等护岸结构,滩上工程则用生态固滩技术等,努力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

(摘编自乔雪峰《绿色交通制度建设驶入“快车道”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材料四:

从“一穷二白”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到“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国产盾构机……交通运输不断发展的背后,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坚实保障。创新成为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复兴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复兴号”254项重要标准中,有213项是中国标准,此外,11个系统96项主要设备也采用了统一的中国标准和型号。“复兴号”的研发成功,实现了中国从高铁先进技术的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转变。国产盾构机与“复兴号”一样,具有世界领先技术水平,成为世界范围内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科技创新摆在了首要位置,交通运输行业将坚持科技创新赋能交通运输发展,加快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推广应用。交通运输部门将配合相关部门,推进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发展,助力行业共同发展,并结合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等,推动实施一批示范项目,推动智慧交通高效有序发展。

(摘编自訾谦《交通运输:书写迈向交通强国的壮丽史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运输方式不断发展,做到了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的提升,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B.截至2019年年底,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以2012年为基准,相比于高速公路里程、内河航道通航里程,高速铁路里程增长最快。
C.从货运角度看,我国运输能力得到大幅增强,铁路运输运货量不断提升,水运数量巨大,快递业务量增长强劲。
D.依客运输方面,客运结构不断变化,以公路运输为基础,人们出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铁路将成为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交通建设给赤峰市喀喇沁旗带来了特色农业、旅游业的发展,事实上,加强公路建设,提高运输能力,推动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
B.货物运输中,“公转铁”“散改集”“铁水联运与江海联运”等变化加快了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同时这也意味着交通运输资源的再分配。
C.提高运输装备绿色水平,降低公路建设对原有生态的影响,增加航道和码头岸线建设的数目,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交通运输建设各方面。
D.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赋能交通运输业,使智慧交通取得了高效有序的发展,促进了交通强国建设。
3.走中国特色的交通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哪些经验需要继续发扬?请概括说明。
2021-10-16更新 | 7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一: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在线教育市场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1月底,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2月初,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对停课不停学工作提出明确意见,强调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

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在线教育热潮,互联网巨头们依然有些许的措手不及。比如,阿里钉钉面对视频会议、在线课堂的高并发,也曾出现过短暂的网络限流,许多师生也反映钉钉直播的流畅度和稳定性依然有待增强;腾讯课堂也因为在线上课人数过多导致短暂的网络崩溃现象。

不过,对于在线教育来说,在线还只是基础,教育才是核心所在。因此,与阿里巴巴不同,腾讯和字节跳动不仅关注在线部分,还非常关注教育平台的建设,尤其在对教育资源的整合上,两家互联网公司更是不遗余力。

(选自《疫情引爆在线教育市场,互联网巨头切入点有何不同》,有删改)

材料二:

(选自《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材料三:

对于网课,太难了也是部分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老师和记者聊天时经常提到的字眼。湖北荆门的江女士提到了邻居小朋友遇到的情况:隔壁家两个孩子上网课需要用到木木和阳光课堂两个APP,前期注册总是出问题,一直登录不了。但是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也不知道怎么解决。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农村学生,更大的问题是缺少电脑、平板、手机这些观看线上视频的工具,甚至是缺少最基础的网络。不久前,一则短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提到,陕西省镇安县青铜关镇老阳山村9组和10组,由于手机没信号,孩子们只能到5公里外的山顶帐篷上网络课,但当时当地气温为零下十度以下。

对于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各地政府也在尝试解决。比如,上文提到的陕西络信号的问题,镇安县政府发布通告称,将摸排统计没有覆盖网络信号的村组。而且,为了解决农村和偏远地区孩子没网上课的问题,不久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对外表示,从2月17日开始,中国教育台4频道开设网课。

(选自《疫情下的网络教学:在摸索中前进,部分农村地区难建空中课堂》,有删改)

材料四:

网络在线学习,因为少了在途时间,获得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厚爱。再加上通过前沿技术的使用带来更好的教学互动与体验,使教师授课效果更好。但是,由于在线教育具有网络所具有的特点,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有的甚至很令人担忧。在线教育不应仅仅是将线下教育通过录像、录音简单上传至网络,而且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采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在线教育者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分寸,做到想学生所想,在线教育才会更上一个台阶。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教学,也不要吸收网络隔空对话油腔滑调、想当然的手法,甚至把低俗当有趣。另外,在线教育名师掺假注水,技术控制不过关,会误人子弟,影响在线教育的效果。

(选自卞广春等《在线教育要多点温度和责任》,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难了”是部分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老师和记者聊天时经常提到的字眼,这反映出在线教育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B.面对突如其来的在线教育热潮,互联网巨头们有些措手不及,出现了短暂的网络限流、网络崩溃等现象,这说明在线教育弊大于利。
C.受限于自身的认知范围,家长不知道怎么操作在线教育APP和缺少硬件基础设施,是部分农村地区网课学习困难的原因。
D.在线教育如果想更上一个台阶,需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采取更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部明确提出“停课不停学”,强调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这进一步促进了在线教育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B.为解决部分上课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对外表示,从2月17日开始,中国教育台4频道开设网课。
C.在线教育是学习者更方便地获取知识的途径,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但同时在线教育者也容易受到网络特点的影响,变得缺少温情和低俗。
D.从材料二提供的数据来看,2014-2019年,我国在线教育投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9年我国在线教育投资数量明显下降。
3.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目前中小学生在线教育存在的问题。
2021-06-11更新 | 3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复兴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目前,“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有“CR400AF”和“CR400BF”两种型号。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新的动车组编制规则,新型自主化动车组均采用“CR”开头的型号,“CR”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英文缩写,也是指覆盖不同速度等级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系列化产品平台。型号中的“400”为速度等级代码,代表该型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400km/h及以上,持续运行速度为350km/h。“A”和“B”为企业标识代码,代表生产厂家;“F”为技术类型代码。红色的是中车四方的AF,黄色的是中车长客的BF。今后,中国铁路总公司将根据运输市场需求,逐步研发CR300和CR200系列中国标准动车组。

作为中国最新一代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真正实现了从“洋基因”到“纯中国”的转变,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因此,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整车性能指标实现较大提升。“复兴号”“寿命”更长,它的设计寿命达到了30年,而“和谐号”是20年。“身材”更好,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和车体平顺化设计,车型看起来线条更优雅,“和谐号”动车组车顶有一个“鼓包”(受电弓和空调系统),“复兴号”把这个“鼓包”下沉到了车顶下的风道系统中。“容量”更大,列车高度从3700毫米增高到了4050毫米,座位间距更宽敞。舒适度更高,“复兴号”空调系统充分考虑减小车外压力波的影响,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减小耳部不适感,列车设有多种照明控制模式。车厢内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

(摘编自《最新版中国高铁大揭秘,“复兴号”来了!》,《人民日报》刊文)

材料二:

9月26日,两列闪亮登场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历时6年,砥砺攻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装备达到了领跑世界的先进水平,中国高铁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从追赶到引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中国高铁走过了高效而辉煌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成为代表中国制造新高度的名片。中国高铁成为响当当的国家名片,不仅创造了独特的高铁经济,而且还改变了中国的地理时空格局,重塑着人们的交通出行和生活方式。今天,中国建起了现代化的铁路网和发达的高铁网,高铁里程达2.2万公里以上,动车组列车承担了50%以上的铁路旅客发送量,每天有400多万旅客享受高铁旅行生活。中国高铁的方便和快捷让很多国家艳羡不已。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票选出了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力压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名列榜首。

“复兴号”,这个响亮的名字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期待与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干兴邦,以“复兴号”命名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必将牵引中国阔步前行在逐梦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自《“复兴号”牵引时代逐梦前行》,《光明日报》刊文)

1.下面关于“复兴号”相关情况的表述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兴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其运行速度为4OOkm/h及以上,持续运行速度为350km/h。
B.“CR400AF”和“CR400BF”为“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现有的两种型号,中国铁路总公司还会根据运输市场需求研发“300”和“200”系列。
C.最新一代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由我国自主研发,这可以在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上找到根据。
D.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有明显的进步,例如:寿命更长、空间更大、舒适度更高、车厢内实现WiFi网络全覆盖等等。
2.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对我国最新一代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材料二则揭示了以“复兴号”为代表的中国高铁作为国家名片的重要意义。
B.舒适度更高的“复兴号”空调系统充分考虑减小车外压力波的影响,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减小耳部不适感,列车设有多种照明控制模式,正是这几项技术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装备达到了领跑世界的先进水平。
C.中国高铁方便、快捷,在我国,每天有400多万旅客享受高铁旅行生活,动车组列车承担了50%以上的铁路旅客发送量,中国高铁改变了我国的地理时空格局,决定了所有中国人的交通出行和生活方式。
D.作为“新四大发明”的中国高铁一路走来,完全自主研发、努力创新,追赶先进,引领世界,我们相信,“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必将牵引中国阔步前行在逐梦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新闻内容,不超过25字。
2020-10-23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