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范晔(398-445) > 《后汉书》编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5 题号:1227273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耿恭字伯宗,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秉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已校尉,乃以恭为戊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谒者关宠为已校尉,屯前王柳中城,屯各置数百人。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以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及奉宣帝时所赐公主博具,愿遣子入侍。恭乃发使赍金帛,迎其侍子。

②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

③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会显宗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衣屦穿决,形容枯槁。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④明年,长水校尉。其秋,金城、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袍罕,数与羌接战。明年秋,烧当羌降,防还京师,恭留击诸未服者,首虏千余人,获牛、羊四万余头,勒姐、烧何羌等十三种数万人,皆诣恭降。初,恭出陇西,上言:“故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奉大使,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防。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

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熏于生以至是乎?

(《后汉书·耿恭传》)


[注]车师,古西域国名,与下文“疏勒”同属西域都护府。凉部,指西州。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B.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C.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D.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B.迁, 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C.论曰,如《史记》中“太史公曰”,《聊斋志异》的“异史氏曰”,这种手法,叫“论赞”,用于引出作者的议论。
D.《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西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耿恭为人慷慨,多有谋略,担任戊校尉时,一到任就发布文告晓示乌孙,宣扬汉室威德,使得乌孙国王非常高兴,派使者向朝廷献名马,并愿派王子入侍皇帝。
B.耿恭率军与匈奴打了几个月的仗,粮食吃光了,他们煮铠甲和弓弩,吃皮革牛筋,衣服鞋子都穿破撕裂了,身体瘦弱面色憔悴。
C.匈奴攻打疏勒城时,北单于夫人因为其祖辈是汉人,因而常悄悄地给耿恭通报军情,并私下供给汉军粮饷。
D.耿恭为人正直,不怕得罪人。当初他出陇西时,曾上书朝廷建议让窦固担任大使,坐镇安抚凉州,建议马防驻防汉阳,他这个建议得罪了马防。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
(2)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
5.结合文本,说说为什么作者评价耿恭“义重于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初建初中,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其子杀之,肃宗贳其死刑而降宥之,自后因以为比。是时遂定其议,以为《轻侮法》。敏驳议曰:“夫《轻侮》之法,先帝一切之恩,不有成科班之律令也。《春秋》之义,子不报仇,非子也。而法令不为之减者,以相杀之路不可开故也。今托义者得减,妄杀者有差,使执宪之吏得设巧诈。又《轻侮》之比,浸以繁滋,至有四五百科,转相顾望,弥复增甚,难以垂之万载。可下三公、廷尉蠲除其敝。” 议寝不省。敏复上疏曰:臣敏蒙恩,特见拔擢愚心所不晓迷意所不解诚不敢苟随众议。臣伏见孔子垂经典,皋陶造法律,原其本意,皆欲禁民为非也。未晓《轻侮》之法将以何禁?必不能使不相轻侮,而更开相杀之路,执宪之吏复容其奸枉。臣愚以为天地之性,唯人为贵,杀人者死,三代通制。今欲趣生,反开杀路,一人不死,天下受。愿陛下留意下民,考寻利害,广令平议,天下幸甚。” 和帝从之。

(节选自《后汉书·张敏传》)

材料二: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法者,所以正不法也。明书禁令曰法,诛杀威罚曰刑。天地成岁也,先春而后秋;人君之治也,先礼而后刑。治世之民,从善者多,上立德而下服其化,故先礼而后刑也。乱世之民,从善者少,上不能以德化之,故先刑而后礼者。

(节选自《傅子·法刑》)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特见拔擢[A]愚[B]心所不晓[C]迷[D]意所不解[E]诚[F]不敢苟[G]随众议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与《劝学》“𫐓以为轮”的中“以为”用法不同。
B.《春秋》,儒家经典,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师说》中“六艺”之一。
C.敝,损害,与《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中的“敝”含义不同。
D.从善,文中是追随善行的意思,与成语“从善如流”中的“从善”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被人侮辱后,儿子杀死侮辱者,结果受到宽大处理。这成为典型判例,朝廷据此要制定《轻悔法》。
B.张敏认为,虽然《春秋》认可为父报仇的行为,但法律并不会给为父报仇者减免刑罚,这是因为“相杀之路不可开”。
C.张敏关注现实,善于进谏,在给皇帝的奏章中进言,朝廷制定法律要以人为贵,权衡利弊,广开言路。
D.仲玄认为,在乱世中从善将少,君主不能以德化民,所以应“先礼而后刑”,在天下太平时,君主应“先刑而后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下三公、廷尉蠲除其敝。议寝不省。
(2)禁非立是谓之法。法者,所以正不法也。
2024-04-08更新 | 6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攻之先。”竟不肯施行。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浚道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书曰:“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于是遂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闲乞还者数个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顾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杜尉。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数化大行。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固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戎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山娶皆娶巫家,勿扰良民。                           求人可使报秦
B.帝使中黄门慰问,留养疾。                              视五人之死,轻重何如哉
C.在郡五年,坐免官。                                        内立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D.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宋均十五岁时继承父亲任郎官,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因此做官后得罪了很多人。
B.宋均调任辰阳做官时,反对迷信,杜绝一切过分的祭祀鬼神活动;任上蔡令时体谅百姓丧葬奢侈是因为不懂礼仪,不执行朝廷严厉惩罚的政令。
C.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设置槛阱滥加捕捉,反而给百姓带来灾难;他提出解决措施是撤除槛阱,免除不合理的赋税。
D.尽管宋均曾经触犯法律,但仍然深受皇帝赏识。他任地方官有治绩,在尚书令任上又正直敢言,虽然多次请求辞职,皇帝仍然优厚待遇,委以重任。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
(2)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
2016-11-18更新 | 111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后汉书·严光传》


【注】①国:治为山东淄博。这里指当地官府。②玄纁xūn: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这里指帝王用来聘请贤士的贽礼。③北军:这里指汉代警卫京城部队在城北的驻地。④君房:侯霸字君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
B.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
C.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
D.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武,汉光武帝刘秀的谥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B.唐尧,是汉族传说中的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因其杰出,被后世尊为“帝 伊祁姓,名放勋,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
C.征,指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特征,特别征召,是对有特出才德的人指名征召,区别于平常的乡举里选。
D.《后汉书》由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光淡泊名利。他有学问,有才干,又是光武帝的少年同学,可是在光武帝即位后,他却改名换姓,隐身不见。
B.严光坚贞执著。面对皇帝的礼聘、权势利禄的诱惑,严光有着坚定的意志,坚守自己信奉的道义,终身隐遁不仕。
C.严光恃才傲物。严光不但没有接见傍晚屈己而至的侯霸,反而斥责他,如果一味地阿谀奉承,就可能身首异处。
D.严光率性洒脱。面对皇帝,亦无所讳饰。光武亲临,高卧不起;直言光武帝比以前稍稍好些;两人共卧时,“以足加帝腹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
(2)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2018-04-29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