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杨万里(1127-120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1229350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泊平江百花洲

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①王程:为公事而奔走的旅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交待了诗人与苏州的因缘。读来似乎是庆幸自己因“王程”之便而得以游赏吴中佳胜,实际上却是为下文翻出感慨作势。
B.颔联上下句数字相对,句法却不同。如“江”与“泊”词性不同,“五湖棹”与“百花洲”结构不同,如此更显诗歌错落之美。
C.颈联巧用移情,本是诗人认得岸旁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从对面写来,说是杨柳认得自己,云山依依挽留,增添了诗歌的情致。
D.本诗抒写旅途感受,语言平易朴实,语调流畅,但情感沉痛滞重。如尾联用形象的比喻概括自己“无定”的生涯,极具艺术感染力。
2.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

杨万里

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恣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

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


【注】①木犀,桂花。②水沉蒸透,香气浓郁。
(1)中间两联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涵义。
2018-11-20更新 | 11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晓行东园

杨万里

霜后前林一向疏,丹枫落尽况黄梧。

犯寒侵早看残菊,怕热平生不拥炉。

老眼读书长作睡,病身得酒忽全苏。

好诗排闼来寻我,一字何曾捻白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霜寒露冷,诗人发现园中枝叶稀疏,枫叶早已凋零,梧桐树更显得空空荡荡。
B.颔联写早冬的寒气逼人,诗人却不惧寒冷,兴致高涨地欣赏着菊花和园中的景象。
C.颈联诗人转而描述自己的晚年身体状态,有时生病,吃药、针灸、喝酒都不管用。
D.尾联抒写了诗人师法自然、直觉妙悟之感,更展现了诗人以诗歌为生命的创作精神。
2.诗人陆游曾说,“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东园晓行给予杨万里的“诗材”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3-01-07更新 | 9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2019-01-30更新 | 15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