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1254034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曲江①对雨②

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③,暂醉佳人锦瑟旁。


【注】①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玄宗、杨贵妃经常来此春游。②本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此时安史之乱还在继续。③金钱会,唐玄宗开元时,宴王公百寮於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春云遮断苑墙的景象,营造出沉重压抑的氛围,“覆”为全诗诗眼。
B.“林花著雨胭脂湿”景中含情,既描绘出桃林著雨之态,也有触景伤情之感。
C.诗人不说风吹水荇,却言“水荇牵风”,赋予水荇人格化动作,可谓用笔精妙。
D.本诗先景后情,从雨前、雨中写到雨后,细腻地表现了诗人曲江所见所思所感。
2.本诗表现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B.诗歌表现了诗人凄苦的心境,却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然后用“沾襟”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得干干净净,产生了先扬后抑的效果。
C.杜甫的《登高》和《南征》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抒情极为沉痛。
D.“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诗人的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给人很深的印象。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分析说明。
2022-04-10更新 | 13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空囊

杜甫

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①,吾道属艰难。

不爨②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注】①卤莽:通“鲁莽”,苟且偷安。②爨(cuàn):烧火做饭。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的“犹”“可”二字,既表现了作者的贫苦困窘,又体现了作者的清高操守。
B.颔联以“世人”和“吾”对比,突出了自己高尚不俗的品格以及有志难以实现的苦闷。
C.颈联出句实写因为“井晨冻”而不想烧火做饭,对句则写了因为“无衣”而床夜生寒。
D.尾联幽默诙谐,通过“留得一钱看”的行为,表现了诗人身处困境而豁达轻松的心情。
E.本诗以小见大,诗人杜甫借写自己的空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境况和自身的思想、遭遇。
2.本诗是怎样以“空囊”统摄全篇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018-02-05更新 | 6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宴胡侍御书堂   

杜甫

江湖春欲暮,墙宇日犹微。

暗暗春籍满,轻轻花絮飞。

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

今夜文星动,吾侪醉不归。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时杜甫在江陵。本诗原注:李尚书之芳、郑秘监审同集归字韵。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目上看,本诗是杜甫参加胡侍御书堂宴会时所作的诗。
B.首联照应题目,并点名了宴会的地点、时间和周围的环境。
C.颔联的“春籍”写的是书堂的外景,同时又直接点出“书堂”。
D.颈联中“翰林”“墨客”是带有文化韵味的称呼,也照应题目。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2024-04-06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