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1260449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李清照南渡以前作品,上阕“佳节又重阳”,是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出她那倍觉神伤的孤独感的。
B.《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下阕连用三个典故,不学张翰秋风思归,鄙弃许汜求田问舍,反衬作者复国壮志:“可惜流年”笔锋陡转,年华虚度,壮志难酬,行文由壮而悲。
C.《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作者想到“扬州芍药甲天下”,将来与芍药盛开时节,有谁来欣赏呢?表达作者因花无人欣赏的惋情之情。
D.《满江红·写怀》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描绘出了一位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2015高二下·江苏南通·竞赛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诗句与古代劳动场景相对应的一项是(     )
①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③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④攀条上树表,牵坏紫罗裙。
A.①采莲②打铁③采桑④割麦B.①打铁②割麦③采莲④采桑
C.①打铁②采桑③割麦④采莲D.①采桑②打铁③采莲④割麦
2020-06-13更新 | 7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面对今晚美好的月色,你还记得我们童年在乡下一起追逐萤火虫的美好往事吗?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时至中秋,又到团圆时,中秋节活动开始了,大家意兴盎然,在赏月抒怀中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C.“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多年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着满头银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已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痕迹。
D.“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郊游中,我们以如此的装束和心态,一定能获得别样的人生乐趣吧。
2018-01-19更新 | 4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对下面几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乐游原》一诗中“夕阳”“黄昏”意味着人生有限,表现诗人的一种消极的处世心态。
B.《清明》一诗中“行人”与“牧童”的亲和,体现出对人生乐趣的健康追求,蕴涵温馨的人性。
C.《登鹳雀楼》一诗中登楼所见之景气势奔放,反映了诗人壮阔的胸怀和宏廓的人生境界。
D.《春晓》一诗从夜来风雨声的揣想,对落花表示惋惜之情。
2020-09-29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