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房玄龄等 > 《晋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1 题号:128638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寔字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永嘉初,固辞骁骑将军,请还凉州,许之,改授议郎。父轨卒,州人推寔摄父位。军士张冰得玺,文曰“皇帝玺”。群僚上庆称德,寔曰:“孤常忿袁本初拟肘,诸君何忽有此言!”因送于京师。寔下令国中曰:“忝绍前踪,庶几刑政不为百姓之患,而比年饥旱,殆由庶事有缺,窃慕箴诵之言,以补不逮。自今有面刺孤罪者,酬以束帛;翰墨陈孤过者,答以筐篚;谤言于市者,报以羊米。”曹佐高昌隗瑾进言曰:“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今事无巨细尽决圣虑兴军布令朝中不知若有谬阙则下无分谤。窃谓政刑大小,与众共之。若善恶专归于上,虽赏千金,终无言也。”寔纳之,增位三等,赐帛四十匹。寔知刘曜逼迁天子,遣太府司马韩璞、灭将军田齐步骑一万,东赴国难。命讨虏将军陈安、故太守贾骞各统郡兵为璞等前驱。复遗南阳王保书曰:“王室有事,不忘投躯。孤州远域,是以前遣贾骞瞻望公举。中被符命,骞还军。忽闻北地陷没,寇逼长安,麹允持金五百请救于崧,是以决遣骞等进军度岭。会闻朝廷倾覆,为忠不达于主,遣兵不及于难,痛慨之深,死有余责。今更遣韩璞等,唯公命是从。”及璞次南安,诸羌断军路,相持百余日,粮竭矢尽。璞杀驾牛飨军,泣谓众曰:“汝曹念父母乎?”曰:“念。”“欲生还乎?”曰:“欲。” “从我令乎?”曰:“诺。”乃鼓噪进战。会张阆率金城军继至,夹击,大败之,斩级数千。刘弘者挟左道,客居天梯第五山,然灯悬镜于山穴中为光明,以惑百姓,受道者千余人,寔左右皆事之。弘谓之曰:“天与我神玺,应王凉州。”密与寔左右十余人谋杀寔。寔潜知其谋,收弘杀之。左右因夜害寔。在位六年。私谥曰昭公,元帝赐谥日元。

(节选自《晋书·列传五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今事无巨细/尽决圣虑/兴军布令/朝中不知/若有谬阙/则下无分谤/
B.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今事无巨细尽决/圣虑兴军布令/朝中不知/若有谬阙/则下无分谤/
C.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今事无巨细/尽决圣虑/兴军布令/朝中不知/若有谬阙/则下无分谤/
D.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今事无巨细尽决/圣虑兴军布令/朝中不知若/有谬阙/则下无分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嘉,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纪年的名号。汉高祖刘邦首创年号,此后历代帝王遇到大事,一般都要“改元”。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
B.敕,指帝王的诏书、命令,如“敕命、敕书、敕封”中的“敕”。“敕令”即“帝王命令”;《林黛玉进贾府》中“敕造”,指奉诏令建造。
C.左道,又称邪道、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中国古代尚右卑左,因此“左道”与“名门正派”相对,含贬义。文中指此意。
D.私谥,指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的评价性称号。如陶渊明去世后私谥“靖节先生”。由朝廷颁发的谥号一般比较正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寔敬贤爱士,具有领导才能。张寔辞去将军的职务后,请求回归凉州,父亲去世后,众人推举他代替父亲张轨行使职权。
B.张寔忠于职守,没有非分之想。有位军士得到刻有“皇帝玺”的玺印,想献给张寔。张寔说不能有觊觎之心,便将玺交给朝廷。
C.张寔善于纳谏,虚心听取意见。高昌人隗瑾认为政事不能独断专行,应该交给由官员们共同商讨,张寔采纳了这个建议。
D.张寔效忠皇帝,危难中谋勤王。刘曜逼愍帝退位迁徙,张寔得知此事后,率领各路人马攻打羌人,大破敌军,国难遂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比年饥旱,殆由庶事有缺,窃慕箴诵之言,以补不逮。
(2)窃谓政刑大小,与众共之。若善恶专归于上,虽赏千金,终无言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惔字真长,沛国相人也。祖宏,字终嘏,光禄勋。父耽,晋陵太守,亦知名。惔少清远,有标奇,与母任氏寓居京口,家贫,织芒屩以为养,虽荜门陋巷,晏如也。人未之识,惟王导深器之。后稍知名,论者比之袁羊。惔喜还告其母其母聪明妇人也谓之曰此非汝比勿受之又有方之范汪者惔复喜母又不听。尚明帝女庐陵公主。以惔雅善言理,时孙盛作《易象妙于见形论》,帝使殷浩难之,不能屈。帝曰:使真长来,故应有以制之。乃命迎惔。盛素敬服惔,及至,便与抗答,辞甚简至,盛理遂屈。一坐抚掌大笑,咸称美之。累迁丹阳尹。为政清整,门无杂宾。时百姓颇有讼官长者,诸郡往往有相举正,惔叹曰:夫居下讪上,此弊道也。古之善政,司契而已,岂不以其敦本正源,镇静流末乎!君虽不君,下安可以失礼。若此风不革,百姓将往而不反。遂寝而不问。性简贵,与王羲之雅相友善。郗愔伧奴善知文章,羲之爱之,每称奴于惔。惔曰:何如方回邪?羲之曰:小人耳,何比郗公!惔曰:若不如方回,故常奴耳。桓温尝问惔:会稽王谈更进邪?惔曰:极进,然故第二流耳。温曰:第一复谁?惔曰:故在我辈。其高自标置如此。惔每奇温才,而知其有不臣之迹。及温为荆州,惔言于帝曰:温不可使居形胜地,其位号常宜抑之。劝帝自镇上流,而已为军司,帝不纳。又请自行,复不听。及温伐蜀,时咸谓未易可制,惟惔以为必克。及后竟如其言。众以此服其知人。尤好《》《》,任自然趣。疾笃,百姓欲为之祈祷,家人又请祭神,谈曰:丘之祷久矣。年三十六,卒官。

(节选自《晋书·刘惔传》


注:①郗愔,字方回,东晋太尉郗鉴长子,王羲之的内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惔喜还/告其母/其母聪明/妇人也/谓之曰/此非汝比/勿受之/又有方之范汪者/惔复喜/母又不听/
B.惔喜/还告其母/其母/聪明妇人也/谓之曰/此非汝比/勿受之/又有方之范汪者/惔复喜/母又不听/
C.惔喜还/告其母/其母聪明/妇人也/谓之曰/此非汝/比勿受之/又有方之范汪者/惔复喜/母又不听/
D.惔喜/还告其母/其母/聪明妇人也/谓之曰/此非汝/比勿受之/又有方之范汪者/惔复喜/母又不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口,古地名,即现在的江苏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地理位置重要,被刘裕设置为军事重镇,也成为后世文人流连之地。
B.伧奴有两种解释,一指原籍为北土的奴仆,又指平庸鄙俗之辈,从文中“善知文章”“每称奴于惔”可知前者更适合作者本意。
C.军司是官名,晋时避司马师名讳,将军师改称军司,晋时军中皆置军师,其职责主要为决断军中人事、刑狱及作战之事。
D.《老》《庄》是指代表老子和庄子的学说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和《庄子》,主张崇尚自然,无为逍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惔安于清贫。他与母亲在异地寄居时,靠编草鞋为生,虽然身居蓬门陋巷,但仍能怡然自得、恬淡安闲。
B.刘惔擅长谈理。殷浩与孙盛辩难落败,皇帝平素就认可刘惔才华,派人请来刘惔,果然刘惔最终不负众望,赢得喝彩。
C.刘惔清正有才。他在丹阳做官时,百姓中状告官长,官员中相互检举揭发,刘惔将这些诉讼搁置不追究,因此风气得以扭转。
D.刘惔审时度势。刘惔虽认可桓温的才干,但也知道他的野心,因而劝说皇帝不能让他占据险要之地,并要贬抑其爵位、封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盛素敬服惔,及至,便与抗答,辞甚简至,盛理遂屈。一坐抚掌大笑,咸称美之。
(2)及温伐蜀,时咸谓未易可制,惟惔以为必克。及后竟如其言。
2021-01-27更新 | 11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洪性寡欲,不好荣利,少好学,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樗蒱齿名。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以其练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核是非,而才章富赡。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征镇命一无所就。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干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以年老,欲练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其自序曰:“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考览奇书,既不少矣。率多隐语,难可卒解,自非至精不能寻究,自非笃勤不能悉见也。道士弘博洽闻者寡,而意断妄说者众。至于时有好事者,欲有所修为,仓卒不知所从,而意之所疑又无足谘。今为此书,粗举长生之理。世儒徒知服膺周孔,莫信神仙之书,不但大而笑之,又将谤毁真正。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馀驳难通释,名曰《外篇》,大凡内外一百一十六篇。虽不足藏诸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后忽与邓岳疏云:当远行寻师,期便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

(节选自《晋书·葛洪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
B.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
C.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
D.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樗蒱,汉末盛行的棋类游戏。博戏中用于掷采的投子最初用樗木制成,故称。
B.檄,秦相张仪曾用檄指斥楚相的过错,文中指古代官府用来声讨征伐的文书。
C.黄白,指方士用来烧炼丹药的金银。为了保密,不直言金银而以黄白作隐语。
D.克,句中意为“严格限定”,“克期”是指把完成某事规定在严格的期限之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葛玄是葛洪从祖,曾把炼丹秘术传给弟子郑隐。葛洪向郑隐学道求仙,掌握了郑隐的全部法术,后来又师从鲍玄。鲍玄器重葛洪,把女儿许配给他。
B.葛洪被干宝推荐承担国史编修工作,但他坚决推辞,因年岁已高,想炼仙丹以求长寿,听说交阯出产仙丹,便请求任句漏县县令,皇帝开始不答应。
C.葛洪在自序中表明写书目的:大概讲讲长生之理,决人之疑;世上儒家门徒只知道信服周公、孔子,没人相信神仙之书,作此书给真有见识的人看。
D.葛洪博学精识,在江东无人可比。著述篇章比斑马身上的斑纹还要富丽多彩,又很能辨析玄奥的理义。他写信给好友后即端坐着像睡着一样去世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
(2)虽不足藏诸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
5.葛洪是道家理论家,又是医药学家。请简要概括葛洪取得医学成就的原因。
2023-01-24更新 | 46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 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周穷乏,家无余财                                     振: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                                 收:收留
C.访复以舟师湘城                                        造: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悦服:愉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家庐江寻阳焉             阵乱突围而出
B.时有访同姓名者        贼战,斩首数百
C.轶将周广烧城应访     访作长岐枨距之
D.又破之,奔临贺          弘大掷宝物城外
3.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2019-01-30更新 | 9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