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3 题号:1292669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说服就是运用语言来对具体的他人作劝说、解释、说明,以期对他们有所影响。“说服”一词的拉丁词源原义是“敦促”和“甜”,也就是好言相劝,与希腊语“劝说”一词的“令人欢愉”和“甜”是相同的。在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太阳与风相互夸口说自己最强,于是他们进行一场比赛。风看到一个穿着外套的行人,就说,“谁能使这个人脱掉外套就算赢了”。风刮了又刮,但刮得越凶,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行人感到身体出汗了,就把外套脱下来,搭在手臂上。

②人们经常有一个误解,以为对什么事情有一个想法或信念,只要说出来,就是说理,因为“理”已经在他的话里了,或者他说的话就是“理”。这是不对的。看法或信念只是结论,人们可以凭印象、偏见、习惯对许多事情有看法和下结论,既没有考虑到别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也没有想过要如何才能说服与自己看法不同的他人。说理则是明述道理,也就是把你领会、理解并相信是正确的主张清楚地讲给别人听。道理可以默会,但说理必须明述;默会是自己想清楚,明述是以适当的方式来向别人讲清楚。自己想清楚了才有可能对别人讲清楚,理由、证据、逻辑、别人可能提出的质疑或反驳,都在要想清楚和讲清楚的范围之内。非说理的话语也许有它自己的用途,但那些用途都不是说理。

③说理是文明的产物。约翰·洛克把人类的心灵看成是一张空白的书写板,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最终在儿童心灵上写下什么内容,这个重任便落到了家长和学校的身上,一个无知、无耻、没有规矩的孩子代表着成人的失败,而不是孩子的失败。”然而,在孩子长大成人,智力成熟以后,如果他还是不学习说理,或者根本拒绝说理,那责任便是他自己的了。一个文明社会把这样的人视为失败之人,是有充分理由的。

④说理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就修辞术来说,首先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逻辑”,意思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诉诸“理智”和“理解力”。亚里士多德称逻辑是存在于证明本身之中的,因而,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

⑤说理的另一个因素是“情绪”,这个字的意思是哀婉、同情、同感。亚里士多德称“情绪”是“存在于听众那里的东西”。说理不只是晓之以理,而且还需要动之以情。所谓情,当然不只是哀婉,还可以是怜悯、快乐、崇敬、热爱、愤怒等等。人们常常凭感情接受说服,并不需要先弄清道理。有时,虚假的宣传有巨大的“说服”效果,起决定作用的便是听众的“动情”。

⑥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的主要力量,但是单单依靠这种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有的哲学家甚至认为,单纯逻辑的说理是枯燥无味的,很难引起人们愿意被说服的意愿。哲学家罗蒂就曾因此提出“背弃理论,转向叙述”的说理主张。所谓叙述,就是要让听众运用他们的想象,这是一种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说故事。就是引导对方想象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你我他都能认同或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梁启超为了作“新民”的国民启蒙,曾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用小说来说服读者接受“新民说”,主要依靠的就是情绪的力量。

⑦在说理中,逻辑、动情都是必要的手段,但也要防止被滥用或不当运用。一般来说,正确的逻辑是在避免形式逻辑的谬误上建立起来的。说理者需要能够对讨论的问题有比较全面、深入、独特的了解,有比较成熟、周详的思考,能够持论客观公正,不偏激,不光表述自己的理由,而且也了解和尊重对方的看法。同时,还要正确使用打动人心的说理方式,增强说服力。

(徐贲《明亮的对话》,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有改动。)

1.根据文意,以下表达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的一项是(     
A.小区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巩固成果,在垃圾站附近张贴标语:垃圾分类我能行,绿色生活我先行。
B.网友在贴吧上留言公开批评为犯人辩护的代理律师:如果犯人伤害的是你的亲人,你还想为罪犯辩护吗?
C.教师志愿者在分享会上深情讲述:张桂梅校长带着十七位老师,将床从山下抬到山上教室,铺上新被褥。
D.高考前,小明在班会上举手发言,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简析第①段引用伊索寓言的用意。
3.对本文写作意图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批评随意发表看法却不阐释理由的做法。
B.指出类似张贴标语的做法是毫无价值的。
C.告诫学生学习说理在文明社会的重要性。
D.提醒人们不要轻易被煽情的话语所蒙蔽。
4.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5.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从2021年开始,要逐步增加中考体育科目的分数。以下是立场不同的两位学生表达的看法,请结合本文观点,任选一则进行评析。

甲:这对青少年的成长绝对是一件好事。如果说学习这件事情是一个磨练意志力的过程,那么体育不但能够提升一个人的体魄和精力,而且是最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力的。同时,体育教育也最方便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在体育竞赛中学生会反复地经历失败,反复的前进,能够很好的磨炼意志。

乙:这件事真的让人感到崩溃。本来考文化课已经很难了,学生每天都要学习繁重的课业知识,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现在还要把剩余的时间拿出来锻炼身体,这不是减负,这是增加学生的负担。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家梁晓声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人世间》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自播出以来口碑不断发酵,许多主流媒体纷纷关注“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议题,其实这是一个常说常新、值得不断探讨的话题。此次严肃文学改编为影视剧,堪称严肃文学与影视剧的双赢。

站在严肃文学的角度来说,影视改编能够颠覆一部分人心中的刻板印象,让人们意识到,严肃文学并不仅仅意味着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严肃”与“好看”从来不矛盾。譬如已经播出的电视剧《装台》,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都在观照社会人生、展现人物心灵史的同时,做到了生动有趣、质朴动人,口碑极好,影视剧的观众也许就能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潜在读者,为严肃文学找到更多知音。

即便暂不考虑影视剧受众向文学作品读者的转化,改编为影视剧也同样有利于严肃文学的传播。当下,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媒介变革推进、文化娱乐消费方式更新,影视剧、网络视听作品逐渐超越纸质媒介,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影响力、辐射力。以影视为媒介承载、传播严肃文学的魅力,以更轻松活泼、更贴近大众审美的方式彰显严肃文学所蕴含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艺术价值,能够惠及更广泛的受众。

站在影视剧的角度来说,严肃文学的加持有着重要的意义。严肃文学能够为影视创作尤其是现实题材、现实主义影视创作提供绝佳的灵感池和素材库,并在视听语言、影像风格、演员表演等多方面提出要求、创造空间,为影视行业各个环节、工种的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场域和契机。

站在更高的角度上考量,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影视行业作为艺术创作、文化生产的重工业门类,聚集了大量人才与资金资源,有着巨大的创作体量,自然也有责任、有义务为表现时代、记录时代、讴歌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无益处,但相关的影视剧并不总是能够为观众所喜爱。其实,包括严肃文学在内的各类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都难免遭遇原著读者的指摘,“不符合原著”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理由。然而“改编”一词的基本语义就意味着改编之后的作品必定与原著不同,否则,何谓“改”呢?阅读和视听是两种不同的欣赏方式,从文学文本到影视作品是一次跨媒介的二次创作,是一个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奇妙旅程,完全照搬原著的文字记述,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对于影视作品来说,好或不好都应当用影视自身的标准来评判,而不是用是否符合原著来苛责。对于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与其纠结一二情节、人物是否符合原著,倒不如多关心一下:影视剧主创是否注入了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是否用视听语言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原著的思想内涵,是否用大众传媒的方式承载了严肃文学骨子里的关怀与风雅。把严肃文学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初衷和意义,恐怕也正在于此。

(摘编自夕君《文学让影视剧更具魅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人世间》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获得了巨大成功,引发了人们对严肃文学影视改编话题的再关注。
B.一些人认为严肃文学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不够生动有趣,其实这是这些人心中的一种刻板印象。
C.对于严肃文学来说,影视改编能够以更轻松活泼、更贴近大众审美的方式彰显其文学价值,这样会惠及更多的受众。
D.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是一次跨媒介的二次创作,而改编者并不会完全照搬原著,因此总是受到原著作者的诟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人世间》被改编成电视剧事件切入,自然引出“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话题,然后展开论述。
B.文章主体部分在分析“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时,主要从严肃文学、影视剧等多个角度展开,条理清晰。
C.文中既论证了影视改编对严肃文学的作用,又进一步阐述了严肃文学对影视创作的作用,层层深入。
D.文末指出严肃文学被改编成影视剧的评判标准,并通过几个追问,揭示了将严肃文学改编为影视剧的初衷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以前,人们对“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的话题也十分关注,并对此进行过多次探讨,但一直没有进展和收获。
B.严肃文学被改编为影视剧后,其传播更为快捷、更为广泛,其影响力、辐射力远超由其他文学改编成的影视作品。
C.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是一次跨媒介的二次创作过程,如果完全照搬原著的文字表述,得鱼忘筌的奇妙旅程就无法实现。
D.在对严肃文学进行影视改编时,改编者只用关注自我思考和表达、用视听语言展现原著思想内涵等,不用考虑情节和人物。
2022-07-16更新 | 10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碎片化阅读”是一种“反阅读”
所谓碎片化阅读,一般指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摄入碎片化的信息,这种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对于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存在很大争议。反对者或者说担忧者认为,碎片化阅读的坏处包括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弱化思考能力、摒弃深度阅读、容易遗忘、易受情绪牵制、丧失阅读的文化意义等;而赞赏者或者说支持者认为碎片化阅读的好处是快捷、方便、高效、门槛低、信息量大、增加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形成与他人的共同话题、娱乐时尚。
从某种角度讲,碎片化阅读的所谓“好处”其实恰恰是其弊端所在。或者说,对碎片化阅读的不同态度,恰恰源自对碎片化阅读诸特征的不同角度的解读。
首先,和深度阅读相比,碎片化阅读削弱了阅读的自主性。在精神产品极度匮乏的年代,求知欲旺盛的人们往往是饥不择食,有什么读什么;但是在今天所谓“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对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上的海量信息,又陷入一种选择的焦虑。比如赞同碎片化阅读的一种意见就认为这可以“形成与他人的共同话题”,其实这恰恰是阅读缺乏个性和自主性的一种表现——不知道读什么,那就大家读什么我读什么。正因其“信息量大”的特点,所以大量的时间其实耗费在信息的筛选上,而碎片化阅读其实在这样的筛选过程中已经完成了——点开不同标题的过程,其实就是阅读的过程,这不是时间的有效利用,而是时间的有效浪费,它让碎片化的时间变成碎片化的人生。
所以第二,碎片化阅读又是一种没有超越性的阅读。阅读是对现实生存处境的一种提升而不是迎合,但是碎片化阅读恰恰不能使人超越生存,而是迎合生存甚至陷入生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在极端有限的时间里,在没有任何阅读计划的前提下,人们更愿意抱着休闲消遣的态度,以“娱乐时尚”为目的,选择那些轻松有趣的文字,排斥有深度有挑战性的烧脑文章。有人说,碎片化阅读让某些不读书的人开始读书——在某种层面这确乎是事实,尤其是微信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使得很多原来从不读书甚至从不看报的人都开始一种“阅读”,但是这是怎样的一种阅读呢?众多庸俗化的心灵鸡汤、无数伪科学乃至反科学的“健康知识”,大量多年前就已经被揭露的谣言……这样的阅读不但不会提升人生境界,反倒恰恰固化了原有的偏见和谬误;它不但没有让琐碎卑微的人生得到丝毫反省和超越,反倒使其获得了一种“知识”“观念”层面的肯定——这样的阅读不是醒酒汤,而是麻醉剂。
从而归根到底,第三,如果一个人的阅读只有碎片化阅读,那么与真正的深度阅读相比,碎片化阅读就成为一种“反阅读”——它使人误以为自己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其实是陷入了一种更体面、更坦然的浪费时间的方式;它使人误以为自己在阅读,其实是在做着一件与真正的阅读应该达到的目的完全相反的事情。
怎么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不陷入碎片化的阅读呢?北宋先贤欧阳修夫子自道,平生读书写作有“三上”:枕上、马上、厕上。这对于今人如何使用碎片化的时间,是一个很好的启发,那就是做阅读和时间的主人,用完整系统持久的阅读,连缀起时间的碎片——试一试利用琐碎的时间读完一部经典,而不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点赞。
1.下列关于“碎片化阅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碎片化阅读,一般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摄入碎片化信息的阅读方式。
B.碎片化阅读,是指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
C.碎片化阅读,不能使人超越生存,而是迎合生存甚至陷入生存,是一种没有超越性的阅读。
D.碎片化阅读快捷、方便、高效、门槛低、信息量大,和深度阅读相比,碎片化阅读增强了阅读的自主性。
2.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一个人的阅读只有碎片化阅读,那么与真正的深度阅读相比,碎片化阅读就成为一种“反阅读”。
B.碎片化阅读可以“形成与他人的共同话题”的观点,恰恰是阅读缺乏个性和自主性的一种表现。
C.碎片化阅读的好处是使得很多原来从不读书甚至从不看报的人都开始一种“阅读”。
D.在今天所谓“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对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上的海量信息,陷入了一种选择的焦虑。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上点标题式的阅读,不是时间的有效利用,而是时间的有效浪费,它让碎片化的时间变成碎片化的人生。
B.阅读网上众多的心灵鸡汤、无数的“健康知识”,大量的谣言,不但不会提升人生境界,反倒恰恰固化了原有的偏见和谬误。
C.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人们更愿意抱着休闲消遣的态度,以“娱乐时尚”为目的,说明碎片化阅读还是很有市场的。
D.要想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不陷入碎片化的阅读,就要做阅读和时间的主人,用完整系统持久的阅读,连缀起时间的碎片。
2016-11-18更新 | 4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宝玉挨打与冲突的间接性

詹丹

冲突是力量大致相等的两方的作用与反作用,其戏剧性也由此产生。但是,明清时代的普遍状况是子孙不孝被父母打死,父母可以从宽甚至不予追究法律责任。作为传统价值维护者的贾政和作为叛逆者的贾宝玉,两者之间的力量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这不但因为前者正统、后者非正统,也因为前者的身份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错。于是,在宝玉挨打这一事件中,要使冲突充分展开,就要有大致相等的反作用力,就要把冲突的另一方予以替换。这样,本来是贾政和宝玉的冲突,就变换成贾政与周边人的冲突。

(一)

王夫人的出场有一夹叙,所谓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写出了当时的场面,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也使我们理解在当时社会中,男性客人须回避主家女眷的习惯。而贾政见到王夫人,反而打得更厉害,以发泄对她娇惯儿子的不满。

王夫人的语言和动作始终是协调的,先是抱住了板子来劝。她的劝,一上来先说宝玉该打,然后从贾政一贯庄重严肃的角度出发,让他不要这样失态,这样就跟前文呼应起来。同时,又抬出老祖宗来要挟,当然也是为下文贾母出场作伏笔。这一招不管用,她就抱住贾政来求,说明他们母子的相依为命。最后,既然贾政要勒死儿子,她只能跟宝玉一块去死,于是就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爬到他身上,既有保护他的意思,更有要死就让我们母子俩死在一块的表示。这样的表示,可怜和撒赖是兼而有之的。事情到了这一步,贾政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二)

这里所说的门客等究竟姓谁名甚,书中都没有提及,但是并非意味着这些门客的作用可以被替代。贾政身边有小厮,但小厮并不代表冲突的另一方,他们只能听命于贾政,不敢违抗他而不打宝玉,甚至都不敢往里传信。而宝玉也必得被痛打,不痛打不足以显示冲突之剧烈,当然也不能因此被打死。所以,贾政身边的一组门客的作用就被体现出来了,他们既可劝,又毕竟劝不住,才将王夫人等一一引出。

这里,又可细分为喝令小厮打、自己夺过板子来打、门客夺劝无效三个层次。气氛越来越激烈,因为令别人替他打尚属常态,亲自动手则已经失态,门客的劝解反而预示着宝玉行为带来的可怕后果。贾政在毒打宝玉的过程中居然泪流满面,显示出他对宝玉的深深绝望。而此时,门客实已无作为之可能。

(三)

贾母出场,先有丫环说,再有老祖宗的声音从窗外传来,跟王夫人出场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让贾政、王夫人等及时迎出去,组织成一个新的冲突空间,这样,挨打的宝玉就被暂时隔离开来。而在这之前,王夫人的出场并不能使贾政立即停止打宝玉,所以,他们三人,必定要在同一空间展开。再看贾母的语言,咄咄逼人,似乎毫无理性可言,但句句话里有话。特别是到最后,贾母又对王夫人说: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做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这话正是神来之笔。第一,旁敲侧击,分量极重;第二,把闲置在一边的王夫人一起纳入到场面中来,照顾了前后文,也丰富了冲突的因子;第三,也可以把贾政彻底地冷落在一边。终于使贾政叩头认罪,冲突趋于缓和。

宝玉挨打后,评论者大多让读者注意众人的探访,这里的众人,重点是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人交叉出现,在贾宝玉面前表现出不同的言行,为我们分析、比较人物性格提供了方便。此外,宝玉事后的态度也给贾政的行为后果添上了最具讽刺性的一笔。这就意味着贾宝玉和贾政之间的真正冲突,并不是在同一时空里展开的。由于冲突是以一种单向流动的方式,内化为人物独自心态的潜流,所以在宝玉挨打的正面式冲突对照下,内化式的冲突被许多读者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这,恰恰是《红楼梦》处理冲突最具本质意义的地方。

(有删改)

1.标题中“冲突的间接性”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
2.首段中画线句的社会现象,以下选项与《乡土中国》中的概念相符合的一项是(     
A.礼治秩序B.差序格局C.血缘社会D.长老统治
3.我校将组织“《红楼梦》演出季”活动,学生小组改编“宝玉挨打”的情节参加演出,力求台词符合原著中人物的身份与性格。以下台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王夫人对贾政说:干脆我们赶快离开你,大家都清净!
B.贾母对贾政说:你想想,你父亲是怎么管教你的?
C.袭人对宝玉说:这次活该你挨打,就是自食其果!
D.晴雯对宝玉说:早就对你说过,你真是执迷不悟啊!
4.小明同学认为选文的(一)(二)(三)节排序不当,请你从冲突双方力量变化的角度做出正确排序且阐述理由。
5.小明同学读到上文末段画线句,联系小说《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原文,产生了新的困惑。

(宝钗)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

(黛玉)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1)劝说宝玉改过,钗、黛的神情与话语不同,反映两人怎样的性格差异?
(2)为什么宝玉说“死也情愿”是为贾政的行为添上了“最具讽刺性的一笔”?
2024-04-22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