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理解重要句、段的含义和作用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2 题号:98933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2018年5月24日,由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主办的年度会议“国际太空开发大会”在洛杉矶举行。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独立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其历史可追溯到1974年成立的国家太空研究所(NSI)和1975年成立的拉格朗日点协会(L-5)。

本届“国际太空开发大会”的主题是“太空旅行:把人类送入太空”。大会安排了内容丰富的深空探测成果汇报、太空移民方案和太空资源开发与技术探索展示。与20世纪7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提出的通过在拉格朗日点建立人造圆柱体来实现人类太空移民的梦想不同,目前美国太空移民以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为努力方向。美国太空界已经着手开始探索一系列现实问题,包括如何利用月面的熔岩管建立人类基地,在火星的Noctis登陆是否可行,如何在火星开展资源勘探、开采与利用,如何为人类火星基地提供能源等。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大会上重中美国探测火星的计划——2018年将无人探测器送至火星,为建立人类聚居地选择地点;2021年,用“龙”飞船将人类聚居地组成部分的两个居住单元、两个生命支持单元和两个供给单元运至火星;2025年,实现首批志愿者登陆火星。

(摘编自《管窥太空超级大国——参加2018年“国际太空开发大会”》2018年6月13)

材料二:

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认为,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流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摆在人类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移民其他星球。而火星以其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已经找到火星有液态水的记录。火星的自转速度与地球几乎相等,自转一周为24.6小时;火星上有稀薄的大气,有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火星地貌同地球地貌差不多,有高原、平原和环形山;特别是火星大气层中也存在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为火星表面创造有利于生物生长发育的条件。

然而探索外星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材料三:

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中国国防科工委“航天工程中心”早在2016年8月就正式启动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探月工程技术积累和火星观测研究让人类具备了“离开自己摇篮”的能力,国际航天机构均将探测重点瞄准火星。火星与地球相比,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火星表面非常干燥、年平均温度零下六七十摄氏度、火星大气稀薄、气压只有地球上的百分之一。据介绍,未来改造火星可能会实现。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4月正式立项,计划在2020年实现火星轨道器环绕探测和火星车软着陆巡视探测。美国火星探测计划借助“好奇号”火星车将配有高精度仪器的实验室搬到火星。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则是火星轨道器+火星车的“天地组合”协同工作。在欧阳自远看来,在改造火星、建造火星基地的过程中,为人类移民火星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可能是一批基于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尽管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但深空探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目前仍处在基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弱人工智能的阶段。

(摘编自《“火星移民”可以实现吗?中国火星探测计划进展如何?——专访欧阳自远院士》2017年8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国家太空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由国家太空研究所和拉格朗日点协会发展而来。
B.美国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的太空移民努力方向比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曾提出的梦想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C.虽然火星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未来对火星进行改造以及人类在火星建造基地,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D.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其中,中美两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有明显不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科学家斯蒂认为当地球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流行、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乃至外星文明入侵时,人类要么等待灭绝,要么移民其他星球。
B.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这是因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C.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从正式立项到正式启动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
D.目前应用于深空探测中的人工智能仍处弱人工智能阶段,而探月工程由于人工智能的广泛它用,已经走向强人工智能化。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人类实现太空移民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19-20高三上·湖北武汉·期中 查看更多[26]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项羽何以输给刘邦

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不过破落也还是贵族。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

楚汉战争中,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楼烦一箭就把项羽那边的一个人给射死了。项羽大怒,出来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每战必胜。而刘邦的本事就是司马迁说的“好酒及色”。在整个战争中,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但项羽听不进去,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完全不动脑筋。有人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您应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彭越和英布都按兵不动。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现在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

韩信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将士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节选自《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有删改)

1.对“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
B.项羽的能力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勇敢;但刘邦只喜欢酒色。
C.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D.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不计利害地把它表现出来。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项羽何以输给刘邦”这一话题,结合刘邦项羽的所作所为,联系史实,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B.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
C.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鲁莽骄横,文章由此对项羽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本色英雄失败的反思。
D.作者认为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3.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刘邦和项羽无论是家庭出身、学术素养还是智慧谋略都不可相提并论,所以刘邦的胜利是不可思议的,是没有道理的。
B.项羽在灭秦的战争和后来的楚汉之争中,表现出勇猛的胆识和卓越的指挥能力,几乎是每战必胜。
C.在对待秦王朝都城咸阳的做法上,刘邦和项羽有着不同的做法,两者相比显示出项羽行为的草率。
D.韩信对项羽的分析一方面表现出了项羽关心士卒,一方面也表现出项羽专权和不善于调动人心。
2020-10-09更新 | 5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要让每个中国人都对中华文化有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将文化自信厚植于每个人的心里。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首先,要知晓文化。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现在,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家底还知之不深。举一个例子来说,许多人从课本和老师那里知道了安徽省全椒县有个吴敬梓,却不知道全椒县还有个薛时雨。吴敬梓因为创作了《儒林外史》而成为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但薛时雨的作品因为没有进入课本和课堂而不为人知。薛时雨既是一位官员,还是一位诗人,写了不少诗词,有《藤花馆诗删》留存于世。类似薛时雨这样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留存的作品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了解、盘点。事实上,还有很多文化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其次,要挖掘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未被发掘的。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2008 年,云南就发现了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将其翻译成汉语后发现,它在情节上与汉语唱本有一定区别,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

最后,要研究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方针,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然途径。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字进行深入解读。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一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1月11日《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能生生不息,正由于有源远流长、递代积累的文化精神。
B.知晓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
C.历代思想家留存到现在的著作,是我们对思想史认识的唯一依据。
D.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然途径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就明确提出论述的中心,即“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
B.全文采用总分式结构,主体部分从“知晓文化”“挖掘文化”“研究文化”三方面论述。
C.第四段从“重要文化遗产”“民间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遗产”三个层面列举了事例。
D.这篇文章既有理论分析,又有事实列举,有理有据;逻辑严密,条理清楚,说服力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将文化自信厚植于心里,那么我们对中华文化就有更全面和更深入的了解。
B.知晓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就自然能树立起来。
C.树立文化自信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为此,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D.做好深入挖掘未被发现的文化遗产等工作,目的是彰显中华文化的丰富性。
2020-08-01更新 | 3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艘庞大的飞船,令人生畏地笼罩在洛杉矶上空,在飘浮于洛杉矶上空数日后,宇宙飞船的腹部缓缓打开了。一阵剧烈的激光冲击波射出,将摩天大楼烧成灰烬,释放出一阵席卷整个城市的毁灭性巨浪,转眼之间将城市变成烧焦的瓦都。

在影片《独立日》中,外星人代表了我们最深的恐惧。而在电影《外星人E.T.》中,我们又将自己的美梦与幻想投射到了外星人身上。纵观历史,人们一直对可能存在于其他星系的外星生物深深着迷。但科学和宗教常常在太空生物这一主题上发生冲突,有时候会导致悲剧性的后果。

公元1600年,哲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被罗马教廷活活烧死。是什么让罗马教廷如此仇视布鲁诺?是他提出的一个简单的问题:太空中有生命吗?他相信有数不尽的如我们一样的生物生活在外太空中。

但如今布鲁诺每几个星期就会进行一次他的复仇。差不多每个月就会有两颗新的太阳系外行星被发现绕着太空中另一颗恒星公转。布鲁诺对于太阳系外行星的猜测已经被证明,但仍旧有一个问题还不确定,尽管银河系中存在太阳系外行星,但它们中有多少能够支持生命存活?而且,如果智慧生命的确存在于太空中,科学能对它们做出何种解释呢?

研究地外生命存在可能的严肃科学家宣布,不可能对这样的生命体给予任何肯定的言辞——假设它存在的话。但是,我们可以在我们所知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的基础上做出一些关于外星生命本质的大致概括。

首先,科学家相信液态水是宇宙中形成生命的关键要素。跟着水走是科学家在太空中寻找生命迹象时所遵循的训条。液态水与大多数液体不同,它是一种宇宙溶剂,能够溶解种类惊人的化学物质。它也是一种理想的搅拌剂,能够创造越来越复杂的分子。水还是一种单纯的分子,在宇宙各处均有发现。

其次,我们知道碳在生命的形成中是一种非常可能出现的要素。碳原子有四个键,因此有能力与四个其他原子结合并形成复杂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分子。其他具有四个键的原子没有如此丰富的化学性质。碳的重要性的最生动示例是斯坦利•米勒和哈罗德•尤里在1953年主持的著名实验。他们搜集了氨气、甲烷和其他化学物质,将之放入一个烧瓶中,模拟早期大气层无氧气的状况。然后,他们释放电火花来模拟闪电进入这种大气层的情况。在一周内,他们看到氨基酸在烧瓶内自发形成。电流足以击碎氨气和甲烷中的碳键,随后将原子重新排序成为氨基酸——蛋白质的先期形式。这一实验在某种意义上证明了生命可以自发形成。后来氨基酸在陨石以及太空深处的气云中被发现。

第三,生命的根本基础是名为DNA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分子。在化学上,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分子极为稀有,地球上首个DNA分子的形成花费了数亿年,可能在大洋深处。可以推测,如果有人可以在大洋中将米勒一尤里实验进行100万年,DNA式的分子会自动形成。在早期,地球上首个DNA分子可能出现的地点之一是大洋底的火山口。在光合作用与植物到来之前,火山口的活动将为早期DNA分子和细胞提供便利的能量补给。地球上是否有其他DNA之外的以碳为基础的能够自我复制的分子,我们并不清楚,但宇宙中其他能自我复制的分子很可能与DNA在某种程度上相似。

所以,生命可能需要液态水、碳氢化合物和DNA那样的能以某种形式自我复制的分子。使用这些大致的标准,我们可以对宇宙中智慧生命发生的频率做出一个粗略的估计。

美国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设计的一种方程式通过将几个数字相乘估算出了可能与我们接触的银河系内外星球高智文明的数量。这些数字包括:恒星在银河中诞生的比率,这些恒星拥有行星的比例,可以产生生命的行星比例,确实有生命产生的行星的比例,有智慧生命的行星的比例,能够交流并且有意愿进行交流的智慧生命的比例,他们与我们同处一个时代的概率。这个数学公式证明了外星文明的数量可能极为庞大,但也证明了另一种可能,只要其中有一个部分为零,那么我们将永远也无法收到外星人的消息,即使他们真的存在。值得庆幸的是,通过使用合理的估算和将这一连串可能性相乘,我们意识到仅在太阳系中就可能存在100〜10000颗能够庇护智慧生命的行星。如果这些智慧生命的形式一直散布并遍及银河系,那么我们可以期待找到一颗离地球仅几百光年的这样的行星。参与方程式研究的卡尔•萨根估计,仅仅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就有多达100万个这样的文明存在。目前科学家们开始以严肃的态度寻找这样的行星可能发射出的无线电信号,其类似于我们自己的行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常发射出的电视和广播信号。

生命是罕见的,但又没有那么罕见。也许宇宙的历史长河中只有有限的几个生命站点,由于太空太过深邃,不同星球上的生命可能永远也不会相互联络或彼此了解。但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应忘记这一点:生命是存在的,我们就是最好的例证。

(摘编自加来道雄《不可思议的物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鲁诺之所以被罗马教廷烧死,是因为他认为外太空中生活着数不尽的生物,而这种超前的思想是对当时罗马教廷宗教观的一种挑战。
B.研究地外生命存在可能的严肃科学家对地外生命不能做出任何肯定的结论,但人们可以在所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基础上做出一些大致概括。
C.米勒和尤里主持的实验显示,生命的形成可能源于碳化学反应,实验中还形成了蛋白质的先期形式氨基酸,之后氨基酸在陨石和太空深处的气云中被发现。
D.分子是生命的根本基础,它具有自我复制功能,但它的形成过程极其漫长,人类要进行分子自动形成的实验实际上还无法实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影片《独立日》中的经典场景开篇,营造一种恐怖的氛围,引出下文人类对地外生命的探索欲望的论述。
B.液态水是宇宙中少有的在宇宙各处都存在的物质,它具有溶解和搅拌功能,能够创造出越来越复杂的分子。
C.DNA分子需要能量补给,在地球早期,这种能量来自大洋深处的火山口的活动,后来来自光合作用和植物。
D.文章语言准确严谨、幽默生动,如将布鲁诺猜测的被证实说成对罗马教廷的“复仇”,将液态水说成“宇宙溶剂”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布鲁诺关于太阳系外行星存在生命的猜测已经得到部分证明,只是尚未确定其中是否存在智慧生命。
B.液态水是宇宙中形成生命的关键要素之一,科学家相信,在太空中,只要“跟着水走”,就一定会找到生命迹象。
C.碳原子拥有四个键,并有能力与其他四个原子组合形成极为复杂的分子,这都是其他任何原子所不具备的特性,碳在生命创造中作用巨大。
D.目前地球上除了DNA,没有发现其他以碳为基础的能实现自我复制的分子,但在宇宙中可能存在能实现自我复制并与DNA在某种程度上相似的分子。
4.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文章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霍金多次警告说,外星人可能会为资源入侵地球。
B.有科普书中写道:“也许蒜味冰激凌在兹莱布罗克西亚星球上大受欢迎。”
C.电影《阿凡达》中人类进入密封舱穿上阿凡达的躯壳,就可以飞到遥远的潘多拉星。
D.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首次在龙宫小行星表面采集到飞溅碎片和粒子,从中发现了水合矿物质。
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1-03-20更新 | 1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