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孔子(前551-前479) > 《论语》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48 题号:1298704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材料二: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材料三: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


【注】①时:随时而变。
1.材料一中的“谅”意思是_________,材料二中的“狷”意思是_____
2.材料三中,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也”,请结合材料一、二说说孟子这样评价的理由。

相似题推荐

名著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以下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于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第二则“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中的“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一方面又号召自己的学生对冉求“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020-07-18更新 | 51次组卷
名著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注】①挟:倚仗。
1.“人焉廋哉”意思是_______,“视其所以”中的“所以”的意思是________
2.上述两则材料都是谈孔子对人的认识,但是角度却不同,请简要分析说明。
2020-05-16更新 | 178次组卷
名著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注】①颜路:颜渊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名无繇(yóu),字路。②椁(guǒ):古代棺材有的有两层,内层叫棺,外层叫椁。
1.“恸”的意思_________,“从大夫之后”的意思___________
2.颜渊死,孔子“哭之恸”;但当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来替颜渊置办外椁时,孔子却拒绝了颜路的请求,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这样做的原因。
2021-06-30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