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刘禹锡(772-84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1301445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

刘禹锡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注】①鹰觜:茶名。②宿酲:醉酒过夜仍然精神困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始二句,僧房、青竹、新茶几个意象的呈现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
B.见客人到来,主人振衣而起,亲自采茶,表现了主人热情好客的特点。
C.茶香刚刚入鼻,便使昨夜的酒意消散了,以夸张手法表现茶的清香。
D.从采茶、炒茶再到品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唐代制茶的大致过程。
2.请对“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这两句进行赏析。
【知识点】 刘禹锡(772-842)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始闻秋风

(唐)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的晚年。②拳毛:蜷曲的马毛。③雕:猛禽。④ 眄(miǎn):斜视。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看黄菊”“听玄蝉”,诗人用秋日特有的风物点出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也借助黄菊和玄蝉表露了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
B.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C.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D.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全诗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2018-03-30更新 | 6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诗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色,表现了诗人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B.刘诗尾句设譬新颖,极富浪漫色彩,将自然山水的景色描绘得别具一格。
C.杜诗虽悲伤却不消沉,虽沉郁却不压抑,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
D.杜诗以自叙和议论为主;写景只有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同时又有想象。
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洞庭湖,但其特点各有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3-07-07更新 | 9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乐天

刘禹锡

一别旧游尽,相逢俱涕零。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

痛饮连宵醉,狂吟满坐听。终期抛印绶,共占少微星


【注】少微星:本是中国古代星官名,诗中喻指处士、隐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是一首酬赠诗,标题中的“乐天”即白居易。作者与白居易交情深厚,二人均遭贬谪,命运多舛。
B.首联写作者和白居易久别重逢,潸然泪下,想一同重游旧地,却发现旧地已不复存在,不禁感慨万千。
C.颔联用了比喻手法,“冬青”树因冬月青翠而得名,诗中以“人之晚达”来喻“树似冬青”,生动贴切。
D.颈联“痛饮连宵醉”写二人重逢,连宵痛饮,一醉方休,“狂吟”二字写出了醉酒后的狂放之态。
E.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的理想愿望。“印绶”运用了借代手法,代指仕途功名。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0-05-01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