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三 三模 2021-05-22 31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价值体系,跟西方近代有很大的不同。整体讲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念跟西方近代价值观相比,我们的特点叫做责任先于自由。中国人很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群,甚至对自然所负有的那一份责任。所谓责任,就是已经超越独立的个人,他的欲望、他的生存,他是在一个更大的社会范围里提出的。在西方近代来讲,是突出个人、自己的要求来满足,天下大事不是我的责任,但是中国不一样。特别是从古代先秦讲的士君子,到汉代的”“士大夫,有一个很突出的责任意识,就是对天下的责任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你为什么关心?因为你对它有一份责任心。汉代到宋代的士大夫,代表就是范仲淹,他提倡忧乐以天下为先,就是责任意识在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义务先于权利。近代西方社会非常强调个人的权利。但是在我们中国的思想里,特别是儒家思想里,是强调义务。仁义礼智信,含义非常广,其中也包括了义务。上世纪大儒学家梁漱溟在曹州做过的乡治运动的实践里的体会,就是中国人和人的关系,是强调义务为先,互相承担义务,这是中国人伦理的一个特色。所以今天讲中国人的伦理,就特别强调义务感。当然这个义务感,是个开放的序列。你对父母的孝、敬,是你对家中的父母兄弟应该尽的义务。同时这个义务,还从家庭可以放大到社区,到宗族(就是古代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宇宙。应该说,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是特别强调义务感,而不是伸张个人的权利。所以梁漱溟先生就说在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中,父母有照顾小孩的义务,这在中国人讲是很自然的。

第三点是群体高于个人。中国文化讲以人为本,近代西方有一个阶段也是讲以人为本。古代世界三千年以前都是以神为本,公元前10世纪以后我们中国人就开始转向以人为本了,但是直到18世纪西方才从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那中国跟西方的人本主义有什么不同?西方近代的人本主义更多的是以个人为本,中国的以人为本是以群体为本,所以群体是高于个人的。当然群体对个人来讲,有不同的感受,要推己及人,由近及远。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很早就超越了小的地方局限性,成为大的天下情怀。如《论语》里讲,四海之内皆兄弟,《礼记》说以天下为一家。如果说家是中国人的基本观念,家庭关系是中国人的基本关系,中国人早就把家的概念、家的关系扩大、扩充了。

第四点是和谐高于冲突。就文化史来看,人类的文化里充满了冲突,充满了斗争、流血。但是相较来讲,中国文化更强调人间的和谐。所以我们把和谐的跟天人合一的分开讲,以和为贵。西方的文化里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是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别人、宰制他者、占有对方。西方历史上的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但是在中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宗教战争。甚至我们说,两次世界大战,它的根源都在西方近代文化。从价值观来讲,中国古代的理念,也体现在处理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古代中国也有一些个皇帝到外面搞侵略,但是总体来讲这些皇帝的作为,在中国主流价值观中也是受到批判的。中国是以安土为先,所以从这一点跟西方的文化相比,我们是强调和谐高于冲突的。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文化突出个人、自己的要求的满足,至于天下大事如何发展跟我没有关系。
B.中国人伦强调的义务感是个开放的序列,社会个体所承担的义务可以从家庭开始无限放大延伸。
C.以人为本就是以每一个社会个体的人为本,只不过中国文化更注重每个个体构成的群体。
D.人类文化里充满了冲突,充满了斗争、流血,所以西方总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宰制他者、占有对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围绕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价值观逐层展开。
B.文章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展开论证,在中西方对比分析中阐述并凸显中华文明价值观。
C.文章阐明的中西方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在时间上的巨大差异,解释了中西方人本主义不同。
D.文章末段比较中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状况,印证了“和谐高于冲突”的价值观念的积极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超越独立个人,主动在一个更大的社会范围里承担了责任而被称为“诗圣”。
B.西方人是个人本位,强调以自己为主;中国则是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从个人本位出发则义务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权利观念多。
C.在传统观念中,中国小孩对父母说,我有权利要求你照顾我,这是不合时宜的。
D.英国历史学者汤因比认为只有中国的儒家和大乘佛法能拯救人类社会。中华文明价值体系加以推广,会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加速迈向碳中和有难度也有后发优势

——访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教授

随着各国为了发展经济而消耗能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长,对地球生态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还要迅速减下去;到2060年前在实现温室气体深度减排的同时,还要采取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的方式,全部抵消剩余排放量,实现净零排放,这就是碳中和。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主要对策是什么?国家、部门和地方层面在制定碳中和路径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清华大学何建坤教授。

记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何建坤:欧盟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实现了碳达峰,美国则在200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它们距离2050年实现碳中和大概有45年到70年的时间来过渡。此外,它们都是在工业化完成之后才实现碳达峰,经济呈内涵式发展,增速趋缓,可以很从容地推进经济发展与能源脱钩。我国从碳达峰碳中和只有30年,与发达国家相比时间大大缩短,减排的速度和力度要大得多。同时,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中后期,未来经济增速仍有较高的预期,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发展阶段上要比发达国家来得早,因此难度明显更大。不过,我国也有后发优势——近10年来,全球范围内,风电、太阳能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发展日新月异,成本大大降低,使我们能够更迅速地实现能源和产业低碳转型。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下,经济、贸易、技术等国际规则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深度脱碳、零碳技术已成为科技发展前沿,谁掌握了先进技术,谁就具有明显的竞争力、拥有广阔的市场……这些都将激励着我们去抢占先机,获得优势。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有条件的地方具体指哪些?

何建坤:有条件率先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碳达峰的,有这样两类地区:一类是深圳、上海等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因为经济转型领先,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已非常缓慢,经努力有条件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另一类是我国西南部地区,可再生资源禀赋好,拥有丰富的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虽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可以通过能源结构调整,即以新能源的增长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也可以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记者: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十四五期间非常关键,需要采取哪些必要措施?

何建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即十四五期间要强化单位GDP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指标。与此同时,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十四五期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可达到19%左右,非化石能源占比约达20%;要坚决控制煤炭消费量反弹,到十四五末实现煤炭消费稳定达峰并开始持续下降;在此基础上,十五五期间可努力实现石油消费量达峰,天然气消费增长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可由煤炭消费量下降带来的二氧化碳减排来抵消,从而保障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

记者: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主要对策是什么?

何建坤:我国当前温室气体年排放量约为1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占全部温室气体排放的73%,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约占10%,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约为17%,而农林业吸收碳汇每年约增加8亿至10亿吨,仅相当于排放量的7%左右。未来,随着新增林地面积潜力减少,主要依靠加强林地管理增加森林蓄积量,到本世纪中叶,每年新增碳汇量将难以高于现有规模。因此,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主要依靠减排,特别是能源系统要实现自身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

记者:请您描述一下我们进入碳中和时代后的社会图景。

何建坤:进入碳中和时代,首先标志着人类的文明形态会发生改变。从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那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再依赖地球的矿物资源,也不再破坏地球的环境,而是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

其次,人们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乃至财富观念都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过去,有钱了,你可以买大房子和高档车,这是财富的标志;将来,为了保护地球环境,物质消费会以低碳、绿色为价值导向,比如共享电动汽车就会替代私人小汽车而变为主流消费模式。

最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将促进生产方式的改变。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发布自己的碳足迹,制定碳中和目标——这也是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当前,人类社会迫切需要一场自觉的革命,既有企业的自觉行动,也有公众的自觉参与,如此才能营造低碳发展的社会氛围,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总之,碳中和意味着一个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发展时代结束,一个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时代来临,一个全新的绿色发展时代开始。

(张蕾《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1日10版)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2060年前在实现温室气体深度减排的同时,还要采取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的方式,全部抵消剩余排放量。如果届时实现了净零排放,就实现了“碳中和”。
B.欧盟和美国在工业化完成后才实现“碳达峰”,经济呈内涵式发展,增速趋缓,并且距离2050年实现“碳中和”有半个世纪来过渡,所以能很从容地推进经济发展与能源脱钩。
C.“十五五”期间将通过煤炭消费量下降带来的二氧化碳减排来抵消天然气消费增长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以保障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
D.进入“碳中和”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再依赖地球的矿物资源,也不再破坏地球的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发布自己的“碳足迹”,制定“碳中和”目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大趋势,新能源科技日新月异创新与发展背景下,一旦率先掌握深度脱碳、零碳技术,我们在未来就会具有明显的竞争力。
B.深圳、上海等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经济转型领先,西南部地区可再生资源禀赋好,它们可以同步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C.每年农林业吸收的碳汇温室气体量相较排放量占比过低,且新增林地面积潜力减少,到本世纪中叶,每年新增碳汇量将难以高于现有规模。
D.保障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要坚决控制煤炭消费量反弹,努力实现石油消费量达峰,抵消天然气消费增长排放的二氧化碳。
6.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我国将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2021-05-22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党生活的人(节选)

[日本]小林多喜二【注】

我渐渐地连去要交通费、吃饭的时间也没有了。先是三天去一次,后来是一星期一次,再后来是十天一次,去咖啡馆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地方委员会、地区委员会以及工厂支部的工作都堆积在一起,有时一天要进行十二三次联络,早晨九点钟左右出去,一直要跑到晚上十点钟左右。回到住处,脖颈子硬得像一根棒子,脑袋像针刺似的发痛;好容易爬上了楼,就地趴在铺席上躺下了。最近这些日子以来,我简直就不能仰面躺下舒舒服服地睡觉了,由于过度的疲劳,大概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出了毛病,就像身体孱弱的孩子一样,只能趴在那儿睡觉。我想起我父亲在秋田种地时的情景,他从地里回来,常常连沾满泥巴的草鞋也来不及脱,跨进门槛就趴在铺席上睡起午觉。父亲不顾身子,拼命地干活。由于地租太重,那些满是石头磕子的赖地,村里人谁也不愿接手耕种,而父亲租种的比谁都多,想从这里多少捞一点收获,来填补一下生活。父亲就是这样把心脏搞坏了。——现在当我不能不趴着身子睡觉的时候,不由得不想到自己慢慢地跟父亲有点差不多了。但父亲不是去向地主抗议,要他们减轻地租,而是搞垮自己的身子,想靠拼命地干活来逃脱地主的剥削。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我的情况和父亲不一样了。虽然我跟自己唯一的母亲断绝了往来,弟弟妹妹也不知道我的去向,如今连跟笠原住在一起的生活也牺牲掉了,而且连自己的身子也快被工作拖垮了。但是,这一切并不是像我父亲那样由于被迫着要更好地为地主资本家服务,而恰恰是为了反对地主资本家。

现在就连各个季节也成了我为党而生活的一部分。四季的花草、风景、蓝天和阴雨,在我看来都不是孤立的。天一下雨,我就高兴。因为出去联络可以打伞,人家就不容易看到我的脸。我希望夏天快快地过去,倒并不是我讨厌夏天,而是因为夏天一来,衣服穿的少了,我那有特征的身段(让这种特征喂狗去吧!)会一下子让人家识别出来。冬天一到,我就想:好啊!又多活了一年了!又可以干工作啦!只是东京的冬天过于明朗,对工作不方便。——自从转入这样的生活以来,我对季节不是不关心,反而非常敏感起来,敏感到几乎过去根本没有想象过但这和前年在监狱里的时候,对季节的变化感到的那种特别的敏感,又有明显的不同。

这一切都是在无意识中形成的,是自己被迫所过的生活不知不觉地造成的。本来在我还没有遭到警察追捕的时候,尽管那时已经献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但还是有许多自己的生活。有时还和厂子里属于同一个工会的伙伴们(这个工会是社民党系统的反动工会,我是作为那里面的反对派在进行工作)在新宿、浅草之类的地方一边散步,一边聊闲话;虽然受到工厂支部严格的政治生活的限制,但是像合法生活中应有的交际,看看电影(最近我连是否有电影的存在都完全忘记了)以及饮食吃喝之类的事情,仍然占据了我相当的一部分生活。有时还由于这些个人生活而把支部的工作拖后了一两天;而且个人的荣誉心还不知不觉地在作怪,当可以提高自己荣誉的工作和支部的工作发生矛盾时,往往先着手干自己的工作。当然,这些毛病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得到了改正。但是作为一个党员,还不能说我是过着二十四小时的政治生活。不过,这不只是我个人的过错。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环境,主观上的努力总是有限的。当我的一切私人的来往都遭到隔绝,置身于党的工作以外的一切个人欲望都受到抑制的生活之中,我才体会到过去怎么努力清算也很难做到的事情,却出乎意料地非常自然、非常容易地做到了。过去需要花两三年的努力才能做到的事,现在缩短到两三个月就可以实现了。最初开始过这种新的生活的时候,就好像小时候和人比赛谁能钻到水里待的时间最长那样,也曾经感到过一种难以忍受的、说不出滋味的憋气。——当然啰,就是现在也不能说我已经经受了真正的困难的考验。喜欢引经据典的S,听我说要过二十四小时的政治生活,他就说,必须把自己锻炼成一天工作二十八小时也不知道疲倦的人"。

最初我不太理解一天工作二十八小时这句话,可是当我一天不得不进行十二三次的联络时,我才懂得了这句话的含意。一个人的生活,同时也是阶级的生活。起码从我的本心来说,我是愿意接近于这样的生活。

……

快到月底了,看来工厂在三十号或三十一号就要实行解雇。

我们一向在传单和小报上号召必须要反对战争。如果工人们一旦因解雇而起来斗争,那就会如列宁所教导的那样,工人们会以童话般的速度,懂得为什么必须要反对战争。尤其是在制造军需品的工厂,可以引起目的性很明确的斗争。——现在首先必须要发起斗争。

我下了最后的决心。

(有删改)

【注】小林多喜二,日本共产党党员,革命作家。1933220日,因内奸告密而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威武不屈,当日壮烈牺牲,年仅三十岁。《为党生活的人》是他最后一部中篇小说,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共产党人在一个军需工厂秘密地鼓动工人进行反战斗争的故事。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取材于日本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社会现实,以“我”从事革命活动的经历,刻画了革命者的光辉形象,表现了日本人民革命斗争的重大主题。
B.小说中的“我”牺牲了全部个人利益,斩断个人生活中的一切牵挂,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对革命的未来充满信心。
C.小说采用了日本文学传统的第一人称的形式,以一个革命者的口吻,叙述了自己平凡而又伟大的革命经历,充满了感人的力量,富有教育意义。
D.“我”在革命斗争中不断成长,由一个醉心于个人交际、享受消闲生活的业余革命者,不知不觉中成长为一个全心全意投入革命事业的革命家。
8.“我”“为党生活”在小说中表现在哪些地方?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9.第一段中写父亲的生活遭遇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1-05-2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毅字仲雄,东莱掖人。幼有孝行,少厉清节,然好臧否人物,王公贵人望风惮之。侨居平阳,太守杜恕请为功曹,沙汰郡吏百余人,三魏称焉。为之语曰:但闻刘功曹,不闻杜府君。魏末,本郡察孝廉,辟司隶都官从事,京邑肃然。毅将弹河南尹,司隶不许,曰:攫兽之犬,鼷鼠蹈其背。毅曰:既能攫兽,又能杀鼠,何损于犬!投传而去。武帝受禅,迁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帝以毅忠蹇正直,使掌谏官。咸宁初,转司隶校尉,纠正豪右,京师肃然。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众,时人以毅方之诸葛丰、盖宽饶。皇太子朝,鼓吹将入东掖门,毅以为不敬,止之于门外,奏劾保傅以下。诏赦之,然后得入。帝尝南郊,礼毕,喟然问毅曰:卿以朕方汉何帝也?对曰:可方桓灵。帝曰:吾虽德不及古人,犹克己为政。又平吴会,混一天下。方之桓灵,其已甚乎!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毅夙夜在公,坐而待旦言议切直无所曲挠为朝野之所式瞻尝散斋而疾其妻省之毅便奏加妻罪而请解斋妻子有过立加杖捶其公正如此然以峭直,故不至公辅。帝以毅清贫,赐钱三十万,日给米肉。年七十,告老。久之,见许,以光禄大夫归第,门施行马,复赐钱百万。后司徒举毅为青州大中正,尚书以毅悬车致仕,不宜劳以碎务。于是青州自二品已上共奏。由是毅遂为州都,铨正人流,清浊区别,其所弹贬,自亲贵者始。太康六年卒,武帝抚机惊曰:失吾名臣,不得生作三公!即赠仪同三司,使者监护丧事。

(节选自《晋书·刘毅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坐而待旦/言议切直/无所曲挠/为朝野之所/式瞻尝散斋而疾/其妻省之/毅便奏加妻罪而请解斋/妻子有过/立加杖捶/其公正如此/
B.坐而待旦/言议切直/无所曲挠/为朝野之所式瞻/尝散斋而疾其妻/省之/毅便奏加妻罪而请解斋/妻子有过/立加杖捶/其公正如此/
C.坐而待旦/言议切直/无所曲挠/为朝野之所/式瞻尝散斋而疾其妻/省之/毅便奏加妻罪而请解斋/妻子有过/立加杖捶/其公正如此/
D.坐而待旦/言议切直/无所曲挠/为朝野之所式瞻/尝散斋而疾/其妻省之/毅便奏加妻罪而请解斋/妻子有过/立加杖捶/其公正如此/
11.下列文中加点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始设于汉武帝时期,明清时成为举人雅称。
B.受禅,本为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后来王朝更替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C.鼓吹,与管弦义同,是指由鼓与箫、笳等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组成的乐队。
D.悬车,古代官员退休后把原来任职时所乘坐的车悬挂起来,表示告老退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毅品评人物,不惧权贵。他早年和晚年都喜欢品评人物,以致那些被他品评过的亲贵都惧怕他,尤其是晚年,他品评弹劾的对象直指权贵。
B.对毅为官正直,执政有力。他将弹劾河南尹,因司隶阻拦,他愤然投传而去;在司隶校尉任上,他打击豪强,使京师一带安定平静,秩序井然。
C.刘毅借古讽喻,痛下针砭。他在晋武帝的问对中,将晋武帝比作卖官的桓帝和灵帝,并直陈晋武帝将卖官的钱收入私门,还不如桓、灵二帝。
D.刘毅生前清贫,死后哀荣。因他清贫,皇帝两次赐钱并帮他解决生活困难;在他去世后,皇帝非常悲伤,追赠他为仪同三司,派使者办理丧事。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侨居平阳,太守杜恕请为功曹,沙汰郡吏百余人,三魏称焉。
(2)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众,时人以毅方之诸葛丰、盖宽饶。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

刘禹锡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注】①鹰觜:茶名。②宿酲:醉酒过夜仍然精神困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始二句,僧房、青竹、新茶几个意象的呈现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
B.见客人到来,主人振衣而起,亲自采茶,表现了主人热情好客的特点。
C.茶香刚刚入鼻,便使昨夜的酒意消散了,以夸张手法表现茶的清香。
D.从采茶、炒茶再到品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唐代制茶的大致过程。
15.请对“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这两句进行赏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6.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用三组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文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阐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021-05-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秀丽神奇的中国山水画哺育了唐诗、【甲】宋词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张旭等震古烁今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渍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酷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唐宋的遗风余韵;【丙】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     ),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宵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里,倾听那些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丁】南国山水的温婉与柔媚,北疆山水的秀雅与奇异,西域山水的苍凉与神秘,巴蜀山水的秀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

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17.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D.【丁】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喜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B.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酷爱,“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C.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喜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D.我特别酷爱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夜发清溪,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
B.春江花月,伫立如霜的江沙之上
C.携壶老酒,翘首九月初三的夜空
D.扪参历井,沿羊肠逶迤蜀道而上
2021-05-2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4)
名校
20. 准确提取下面文字里的信息,写出技术人员修复古画的实验步骤。

为了挽救博物馆的名画,技术人员想到了用性质非常活泼的单原子氧来清除油画上的清漆膜。同时,为了对珍贵的古油画负责,也让博物馆管理人员放心,技术人员决定先用一张涂有清漆膜的普通油画来实验。技术人员把制取的足够的单原子氧引入放有油画的真空馆做实验。开始阶段,单原子氧撕开了清漆分子中的碳和氧之间的粘合,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随着这些气体不断被真空泵抽出,古油画表面的清漆越来越薄,不久便旧貌换新颜,而且整幅油画毫发未损。


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下面是一则产品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其中在结构(顺序)、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五处错误,请找出并作修改。

产品的性能和特点——本产品采用创新的外形设计,弧度优美,结构合理,安装及拆卸都很顺手;产品型号丰富,功能齐全。

产品的使用方法——请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请勿在插座和电线破损的情况下使用。请勿禁用湿手插拔插头。

产品的维修——定期适当保养可以延长插板的使用寿命,务必保养插板前拔下插头。插板长期停用时,应切断电源。经常检查插板的密封是否破损,如果破损应立即停用。

产品概述——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通过它可以插入各种接线,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

2020-12-16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

(《唱支山歌给党听》1963年姚筱舟、朱践耳创作歌曲)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从小老师教我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几经风雨更懂得/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

(《在灿烂阳光下》是2011年专为十六大创作的歌曲,由集体作词。)

远望金山上那光芒照耀着四方/把人们的生活一点一点变得闪亮/一步一脚印/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十四五期间将会面临新的挑战/相信下份成绩单会更加地好看/从不会空喊梦想付诸实干/向前看一起见证更多奇迹实现/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百年只不过是考验/美好生活目标不断实现

(2021年建党百年主题MV《少年》主题曲歌词)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为向党的一百岁生日献礼,我校特举办以“唱支赞歌给党听”为主题的合唱活动。请你代表班级写一篇文章,向组委会介绍本班的合唱曲目,体现你对主题、歌曲等方面的理解与思考。适当引用歌词,并以“为你唱首《       》”为副标题(空缺处填写歌曲名称,不拘于上面三首)。
要求: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贴合背景,符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05-2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65新闻、通讯、访谈实用类文本
7-90.4外国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房玄龄等  《晋书》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刘禹锡(772-842)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选择题组
200.64压缩语段语言表达
210.65说明书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4引语式材料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