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34060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通观历史上的立法可以发现,能够被命名为“法典”的法律,大体上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该立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二是该立法体系庞大,法律制度规模大,法律条文在当时的社会是最多的;三是立法者要突出该法的体系性,强调立法的逻辑和规律。我国民法典就是因为符合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才被定名为“法典”。

首先,从立法的重要性来看,民法典的定名是对民法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和依靠的充分肯定。民法规范社会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法的内容涉及社会成员的全部,也涉及他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时时刻刻。所以,民法典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另外,基本权利是我国宪法承认和保护的核心,而人民群众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主要表现为民事权利。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对于民事行为的规范,属于社会的常规性、普遍性、基础性、全局性活动,而民法就是开展这些活动的法律遵循和依靠。从这个角度看,民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称得上是“国家重典”。

其次,民法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体系十分庞大,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法律,使用“法典”来定名,说明其立法体量的显著差异。世界上署名的民法典,比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包括瑞士债法),其条文都超过了2200条。我国民法典法律条文包括七编、1260条,近80章,仅汉语字数就超过了10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民法典并不是全部民法规范和制度的立法,而仅只是民法一般法或者基本法的立法,在此之外,还有商事立法、知识产权立法和社会权利立法等民法特别法。无论如何,此次编纂完成的民法典,其体量也远远超过其他法律,将其称为“法典”,凸显了它在规范和制度体量上的重要性。

再次,民法典命名的使用,强调庞大的民法规范、制度整合为一体之时的体系科学性和逻辑性。对民法规范、制度的编纂和整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找到庞大的民法规范、制度之间的内在逻辑,以及观察这一逻辑的基本方法。如果不依靠这些基本逻辑来编纂,民法典根本无从谈起,因为大量的民法规范和制度都是一盘散沙,或是被形容为“随意堆放的一袋土豆”。民法中的体系性科学,是人类社会依据民法治理国家的经验总结,既是民法典编纂的基本技术手段,也是我们从事民法学习研究和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技能。

同时,依据体系性科学,我国民法典编纂还采取了总则和分则相互区分的模式。民法典编纂借鉴了数学上“提取公因式”的做法,把民事活动中具有共同性的规则“提取”出来,作为一般规则规定在民法典之中。然后,民法典又把具体民事权利按照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区分来划分为多个分则,在这些分则之中展现各种权利及其相对具体的要求。这样的编纂方式,极大节约了立法成本,不仅是体现法律关系逻辑和民事权利区分科学的最佳方式,也是学习研究、贯彻实施民法的最佳方式。总体而言,本次民法典编纂按照体系化科学的要求,消除了原有民事立法散乱且存在内在混乱的弊端,遏制了立法盲目和冲动,实现了民事立法体系的极大改进,充分彰显了民法发展史上曾倡导的“体系化效应"的积极作用,民法典被定名为“典”,可谓实至名归。

(摘编自孙宪忠《民法典何以为“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被定名为“典”,是实至名归的。
B.我国民法典之所以被定名为“法典”,是因为民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C.只要依靠庞大的民法规范、制度之间的内在逻辑,以及观察这一逻辑的基本方法,就能成功编纂民法典。
D.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借鉴了数学上提取“公因式”的做法,采取了总则和分则相互区分的模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阐述清楚,对读者了解我国民法典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B.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民法典命名为“法典”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举法、德瑞士等国民法典的例子,从立法体量角度证明了我国民法典定名的合理性。
D.文章关于民法典依据体系性科学编纂的论述,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科学立法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宪法承认和保护的核心是人民群众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两者主要表现为民事权利。
B.我国民法典立法体系庞大,法律条文多达上千条,汉语字数超过了10万,但也只涉及民法一般法或基本法的立法。
C.我国民法典区分总则和分则的编纂方式极大地节约了立法成本,也有利于学习研究和贯彻实施民法。
D.依据体系性科学,我国本次民法典的编纂实现了民事立法体系的极大改进,充分彰显了“体系化效应”的积极作用。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植物考古属于科技考古范畴,而科技考古是考古学的研究分支,考古学又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考古学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田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教可以在自然科学里找到本源。田野考古学研究方法的两大支柱——地层学和类型学就是如此:地层学源自地学,类型学源自生物学。所以说,现代考古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深刻的自然科学烙印。而科技考古又是考古学中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一个研究分支,包括植物考古在内的科技考古与自然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科技考古都属于跨学科研究领域。如果用一句话来界定科技考古,科技考古就是应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和回答考古学的问题,自然科学是手段,考古学是目的。

植物考古为什么属于考古学?这是由它的研究目的决定的。界定一个研究领域的学科属性首先要考虑其研究目的,植物考古的研究目的是认识和了解古代人类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

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是植物考古的最终研究目标,也是现代考古学的研究目的。

20世纪60年代以前,考古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古代文化的时空框架。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兴起了新考古学运动。随着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一些欧美考古学者开始不满足局限于如此具体的考古学研究目标,提出应该进一步探讨古代人类的行为和生活,例如古人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如何生产劳作的,如何相互交往的,如何适应和认知自然界的,等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另外,他们还提出在考古学文化谱系建立之后应该进一步探索这些相互衔接的考古学文化是如何发生演变的,为何要发生变化,即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所以新考古学运动后来也被称作过程考古学。经过数十年的激烈争辩和实践检验,这些新观点逐渐得到了考古学界的普遍认可,并最终成了现今考古学的研究目的。既然植物考古也是将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作为研究的终极目标,当然属于考古学的研究范畴。

植物考古和其他考古分支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对象。植物考古的研究对象是考古发现的与古代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植物遗存。所谓直接相关就是指那些被人类利用的植物,包括食物、燃料、建筑材料、工具、用具等;所谓间接相关是指那些虽然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但却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植物,比如依附在人工环境的各种杂草。

植物是有机物质,长期埋藏于土壤中会腐朽消失,这是植物遗存与其他文化遗物的不同之处,所以不是所有与古代人类生活相关的植物都能够长期保存在文化堆积中,并最终成为植物遗存被考古学者发现,有幸能够长期埋藏在考古遗址文化堆积中的植物遗存分为植物大遗存和植物微小遗存,植物大遗存分为三个类别:炭化植物遗存、特殊保存条件下的非炭化植物遗存、木材碎块和炭化末屑。植物微小遗存也分为三个类别,即孢粉,植硅体和淀粉粒。

(摘编自赵志军《植物考古概述》第一部分什么是植物考古

材料二:

有关考古出土植物遗存的报道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例如,当时在干燥的埃及古墓中曾发现过脱水植物遗存,在瑞士古代胡边遗址中发现了长期被水浸泡的植物遗存等等。但是,这些植物遗存的出土完全是偶然,主要是特殊的埋藏环境为植物遗存的保存提供了条件。另外,当时对这些植物遗存的研究完全是由植物学家独立进行的,其研究结果仅限于对植物种属的鉴定,基本上没有涉及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所以这些发现和研究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植物考古学。

20世纪40年代初,在植物学的研究中出现了新的概念,称作人文植物学,专门探讨植物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植物学的新概念立即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关注,一些比较敏感的,思路开阔的考古学家开始意识到,如果能够通过考古发掘发现古代植物遗存,然后再探讨古代人类与古代植物的关系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一些考古学家就开始试图通过考古发掘主动地寻找古代植物,邀请植物学家参与考古项目,并与植物学家共同对出土的植物遗存进行研究。但是,当时还是没有找到一种通过考古发掘获取植物遗存的有效方法,他们的发现依然是靠运气,比较系统的植物遗存资料主要还是表源于那些位于干燥地区的遗址或长期被水浸泡的遗址。

20世纪60年代,浮选法应运而生,浮选法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如何发现和获取古代植物遗存这一难题,丰富了考古资料,极大地扩展了考古学研究的内容。继续由田野考古学家兼营植物考古学的研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于是,一些考古学者在植物学家们的帮助和培训下,或者一些植物学者在考古学家的帮助和培训下,开始专门从事研究古代植物遗存及其与古代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并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有关这一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于是,植物考古学作为考古学中的一个新的研究分支逐步地建立和发展起来。

(摘编自赵志军《植物考古学讲稿》第一部分植物考古学简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植物考古学最初的研究目的是构建古代文化的时空框架,后来才提出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人类文化发展过程。
B.“新考古学”运动认为应该进一步探讨古代人类的行为和生活以及探索古代文化如何发生演变和为何要发生变化。
C.那些被人类利用的植物和那些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而只是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植物,都是植物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D.植物是有机物质,长期埋藏于土壤中会腐朽消失,与古代人类生活相关的植物,只有少数能成为被考古发现的植物遗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古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最接近自然科学的领域,田野考古学和科技考古学都与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B.对于植物考古学来说,如果没有弄清楚它的研究目的,就很有可能会在该研究领域的学科定位上出现错误。
C.“新考古学”运动提出应该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所以也被称作“过程考古学”。
D.20世纪60年代以前,比较系统的植物遗存资料主要来源于那些位于干燥地区的遗址或长期被水浸泡的遗址。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研究成果不属于“植物考古学”的一项是(     
A.《粟黍的起源与早期南传》(邓振华)
B.《山东莱阳早白垩世植物化石及古生态特征》(金培红)
C.《城子崖遗址史前生业经济的植硅体分析》(葛利花)
D.《黍、粟碳化温度研究及其植物考古学意义》(王灿、吕厚远)
4.请结合材料二概括植物考古学的形成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2022-01-05更新 | 3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以下论述类文本,完成小题。

(一)

传染性疫病已经改变而且仍将继续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因传染性疫病致死的人数占全球每年死亡人数的25%。因此,传染性疫病的出现和流行必然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在历史上的许多社会中,民族、族裔或宗教背景与多数族群不同的群体,被指控传播细菌或病毒的事件屡见不鲜,这种疫病传播的通俗理论通常基于不正确的风险认知和既存的社会偏见,从而导致了疫病命名通俗化的倾向。

而综观全球传染性疫病的流行史,诸多所谓的“通俗名称”不但无法科学而严肃地表述疫病的起源与病理,而且更多被化约为特定的地域、文化、少数族裔、其他生物群体的一种“隐喻”或象征。更为严峻的是,这种非正式的通俗名称一旦通过各类社交媒体普遍化和结晶化,即使事后研究证明使用该名称或许并不合适,但想要更改却几无可能。

可以发现,20世纪三次造成超过百万患者死亡的大流感——“西班牙流感”“亚洲流感”和“香港流感”,不约而同地将通俗名称同地域联系起来,这既是由于不正确的风险认知和既存的社会偏见,又源于历史的惯性和疫源的地域想象。如果说1918年时因受限于当时命名系统或流感毒株的分离技术,尚无法给新出现的流感以科学命名,导致中立国西班牙成为流感疫源的“替罪羊”,而随后的一系列事件为成功分离流感毒株和追踪流感流行提供了技术支持,包括194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英国国家医学研究理事会联合创建了位于伦敦的世界流感中心,1952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监测网络正式建立,世界卫生组织主导的全球流感规划的推进等,理论上它们为更加科学地命名新出现的流感提供了可能。

遗憾的是,至少在20世纪的三次大流感中,这种科学化的命名并没有成为通用名称。1957年和1968年两次流感正值两大阵营“冷战”正酣之际,亚洲和香港成为西方预设的他者——流感的“疫源”,科学屈从于政治,这些名称反映了公共卫生历史上将新的传染病与特定地域即外国人和外国联系起来的趋势。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该命名约定的作用都是传达外国人与传染病传播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或可暂时缓解控告者的焦虑感,但实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可能加剧非理性恐惧和污名化,

甚至误导流感的防治。从这个意义上讲,“疫情不仅是全球卫生问题,而且是全球政治问题”,这对于描述20世纪的三次“大流感”同样适用。

(二)

“西班牙流感”“亚洲流感”和“香港流感”多是出于历史的惯性将疫病的命名同异域想象联系起来,进而借助“排外”或“仇外”心理来换得想象中的安全感,然而随着疫情溯源能力的提升和疫病命名的科学化、规范化,简单地将疫病名称同想象的疫源勾连起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而随着2009年新一轮流感大流行的到来,围绕命名的多样化叙事尤其是最受关注的“暴发叙事”的竞争随之加剧,不同国家、国际组织、公共卫生专家、学者分别成为不同疫病叙事的讲述者。

20094月,甲型流感(H1N1)再次暴发。各种命名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从20095月开始,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发布中逐步采用了一种更加统一的名称甲型流感病毒”,英文名为“AH1N1influenza virus”,因其在2009年造成大流行,也被称为“AHI1N1pdm09”,它取代了2009年之前流行的甲型H1N1季节性流感病毒。然而问题又来了,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这个名称显得过于复杂,在文献数据的搜索比较中发现,猪流感这一名称的流行和影响力相当程度上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科学命名。

总体而言,2009年甲型流感出现之初,美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希望通过“选择性叙事”来主导疫病的命名,然而因忽略了可能产生溢出效应的关键因素而遭遇到意料之外的冲击,随后被迫采用“多样化叙事”,给出了相对科学化的命名,却在实际执行和推广中遇到了困难。结果,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科学文献中,“猪流感”“墨西哥流感”“甲型流感病毒”等多个名称混用,使疫病的治理徒增困难。研究者不无感慨地指出,2009年的流感暴发为公共卫生上了“另外一课”:尽管新的命名方式也许更科学准确,但如果无法令人理解和接受,必然会导致命名的失败。

(三)

可以发现,把疫病名称同特定的地域或少数族裔群体、动物或生物、文化或职业关联起来,无疑都是特定的行动者利用特定科学实践、知识谱系和认知方式在疫情期间进行建构的结果,这些特定的行动者既可能是公共卫生官员、社区领导者、地方政府、国家、国际组织等,也可能是媒体人或具有重要话语权的学者。这里的风险点在于,这些特定知识、认知方式或阅历经验可能不是基于疫病病因学和病理学的科学而全面的研判,而是基于不正确的风险认知和既存的社会偏见,并据此给新发现的疫病命名,甚至使用引起过度恐惧的术语来命名传染病。这些名称常常易为公众或媒体所接受,但易引发反科学的非理性行为。它们通过找到“替罪羊”来暂时舒缓公众的焦虑或恐惧,进而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广为流传,被关联对象则极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被“污名化”。正是考虑到疫病命名不科学、不准确、不严肃而造成诸多治理难局,加之其带来的诸多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负面影响,201558日,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协作,参考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专门发布了新型人类传染病命名最佳做法指南。它不是为了取代国际疾病分类来给疾病命名,而是在疫病最终命名前提供一个过渡性解决方案。这一命名原则被精练为“首先要不伤害”原则。

摘编自张勇安《疫病命名的知识政治学:重思全球卫生治理难局》(《探索与争鸣》23.04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病的分类与命名是一个严肃而科学的问题,然而我们目前最耳熟能详的恰恰是那些不严肃、不科学的“通俗名称”。
B.“亚洲流感”和“香港流感”的命名,借助“排外”或“仇外”心理来换得想象中的安全感,某种程度上是科学对于政治的屈从。
C.2009年美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希望通过“选择性叙事”来主导疫病的命名,被“多样化叙事”命名打败,疫病命名走上科学化道路并得以推行。
D.不科学不准确的疫病命名,因对特定行业或区域的污名化而产生了诸多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负面影响。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一)部分的内容可以看出,过去传染性疫病的命名带有“隐喻性”和地域想象。
B.2009年甲型流感的命名事件让人们认识到新的命名方式不仅需要科学准确也需要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C.20世纪三次造成超过百万患者死亡的大流感命名,都是特定的行动者利用特定实践、知识谱系和认知方式在疫情期间进行建构的结果。
D.第(二)部分针对疫病命名的多样化叙事分析,揭示了当前全球卫生治理难局成因的关键和解决出路。
3.根据文章,下列关于疾病的命名,不带“污名化”的一项是(     
A.第三次流行性鼠疫、狂犬病
B.中东呼吸综合征、禽流感
C.支原体肺炎、乙型流感病毒
D.埃博拉病毒、军团病
4.根据对文章的理解,请简要概括“首先要不伤害”命名原则包含的要点。
2024-03-26更新 | 4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微信读书、网易云阅读到咪咕阅读,在各类应用软件的推动下,数字阅读正深入人们的生活,“一屏万卷”成为现实。而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VR(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数字阅读的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未来,数字阅读发展将驶入“快速路”,赢得更多用户。

“一屏万卷”成为现实:作为全媒体时代新型的阅读方式,数字阅读扩展了书的样态和文字传播的介质,也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阅读整体市场规模达254.5亿元,同比增长19.6%,仍处于较快增长期。其中,大众阅读市场规模占比逾九成,是产业发展主导力量。从投资市场上看,2018年数字阅读产业的融资数量共57笔,融资金额呈现上涨趋势,达70.3亿元,这表明数字阅读产业依然受到资本市场青睐,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如今,手机应用商店里的各类数字阅读软件层出不穷,也给予用户更多的读书选择。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人们都能通过一方屏幕阅读。

“听书”成时髦方式:近年来,不少精品网络文学被改编成影视剧和电影,影视剧和电影的走红又带动了网络文学落地,纸质书籍陆续出版。优质的数字阅读内容还走入了海外读者的视线中。目前,有超过500部网络文学作品被翻译“出海”。海外中国网络文学网站日活跃用户超50万人,日均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在各方积极推动下,中国的学术类、知识类、文献类数据库进入世界各国政府公立图书馆和知名大学图书馆,国内知识见闻平台推出3门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线上课程。

数字阅读产品质量的提升,也刺激了读者的付费意愿。据《白皮书》统计,2016至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的电子书付费意愿持续提升,2018年达到66.4%。其中,有68.7%的电子书用户愿意付费在20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付费阅读产品中,音频内容尤其受读者欢迎,“听书”成了一种时髦方式。

5G让数字阅读更有趣:人工智能、VRAR(增强现实)、5G等技术的发展,使数字阅读的空间和场景得到极大拓展。未来,5G万物互联的特性将使“万物皆可为媒体”,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都可能成为阅读的载体,各种终端阅读设备之间也能实现无缝切换。5G高速度、低延时、大容量的特性将开发更多体验场景,令用户的沉浸感更强。

人工智能技术也有望助力听书市场高速成长。随着语音合成、情景识别等AI技术日趋成熟,听书节目甚至一切语音播报信息都能得到整合,从而实现智能匹配与处理。这意味着,用户在聆听文章朗读时能够选择自己的声音偏好。这样一来,有声内容的成本降低,产品数量会快速增加。更好的用户体验将带动中国新兴阅读市场,特别是听书市场的规模化发展。

[摘自《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254.5亿驶入高速“车道”》,《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e阅读,让生活更美好”,这是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的主题。会上发布的《2018年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也用一串串数据证实了“e阅读”是如何深入生活的: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已达4.3亿,人均数字阅读量为12.4本,人均单次阅读时长已达71.3分钟。回顾历年数据,每一项数据都在增长,数字阅读一派快速发展势头,令全民阅读与数字中国建设的成就愈发清晰。

从校园到机关,从企业到军营,从城市到农村,如今,又从线上到线下,共建书香中国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与期待。2014年至2019年,全民阅读已经6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期间,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在全国范围广泛深入开展,河南、深圳等地出台了促进全民阅读的法规条例,北京、浙江、广东等10余个省份将全民阅读从4月读书月延伸至全年,全民阅读已进入常态化、法制化,形成长效机制。于是,书店成了“打卡圣地”,书籍被称为“旅行伴侣”,阅读已是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

自2017年起,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开始发布“中国青年阅读指数”,今年的阅读指数显示,青年用户继续以高时长高频率“霸屏”数字阅读,青年对哲学及社会科学的阅读需求十分旺盛,这一现象既让人欣喜,又标识出了发展数字阅读的责任,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为青年提供更多更好的数字阅读产品,方能让书香中国更加馥郁。

(摘自《数字阅读让书香中国更加馥郁》)

材料三:

中国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相遇,会碰撞出崭新文化产品,带来丰富别样的文化体验。新技术手段已经深入影响文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消费方式,催生文化生产新业态、新生态。例如,2018年用户已超4亿的中国网络文学,成为影视文学最大来源,且受到海外读者追捧。另一方面,“网生代”文化消费行为与审美趣味也不同于前代人,喜欢在更多元互动的沉浸场景中获得体验。文化创造者要利用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营造虚拟场景,丰富充实传统文化空间,创造出可广泛共享的产品,为公众提供沉浸式的文化参与体验。

发掘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要注重把典型化提炼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产品塑型结合作为目标,创造出在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受人欢迎的“网红”产品。目前,不少地区注重地方文化资源IP(知识财产)化,多样化数字内容带来丰富文化体验,也为地方品牌推广提供网络传播抓手。走得更远的是,将虚拟内容与实体经营结合,通过创造一个特定IP,借助完整链条开发实现多样态文化产品运营。比如日本多年来通过对“初音未来”这个虚拟角色的运营,经实现个人演唱会、游戏、唱片、实体店持续经营运作,成为数字技术创造IP形象进而实现实体化发展的经典个案。虚拟人物造就真实体验,数字科技助推文化传播,前景可期。

(摘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1.下列对材料一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5G商用牌照的发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数字阅读的发展驶入了“快速路”。
B.我国数字阅读整体规模巨大,同比增长仍处于较快增长期,其中大众阅读占比高,是产业发展主导力量。
C.现在手机软件商店里的阅读软件层出不穷,这使得用户可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实现“一方屏幕阅读”。
D.我国优质的数字阅读内容进入了海外市场,学术类、知识类、文献类数据库也进入了世界各国图书馆。
2.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阅读产品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无论是数字阅读用户、人均阅读量还是人均单次阅读时长都在增长。
B.青年以高时长高频率“霸屏”数字阅读,且以哲学和社会科学为主要阅读内容,这说明青年阅读趣味发生了根本改变。
C.新技术催生了文化生产新业态、新生态,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成为影视文学最大来源并且受到海外读者追捧。
D.发掘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和数字化科技相结合,创造出受人欢迎的产品,能更好地助推文化传播。
3.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
2022-02-13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