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题型:小阅读-课内 难度:0.85 引用次数:1206 题号:13582913
下面对教材中有关内容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言志”为主线,对人物的语气、表情、动作进行了简洁传神的描写,体现了孔子及四位弟子的各自不同的人生志向。
B.《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通过亲切生动的举例,浅显恰切的设喻,明确犀利的语言,围绕“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逐层展开,最终说动了齐宣王。
C.《庖丁解牛》中,庄子借助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梁惠王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才能达到“保身”“养生”的目的,得到梁惠王的称赞。
D.《烛之武退秦师》出自编年体史书《左传》,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表现了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20-21高一下·山东聊城·期末 查看更多[6]
【知识点】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内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列对《过秦论》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秦论》是史论,本文总论了秦的兴起和灭亡的原因,充分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给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
B.本文通篇采用对比论证手法,集中表现在第五段。秦国的过去和现在比,陈涉与九国之师比,秦强盛之久与秦灭亡之速比,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C.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历史事实作出高度概括。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叙史时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并讲究细节的准确。
D.本文是一篇政论,以议论为主,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字语。
2021-06-01更新 | 417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较易 (0.85)
【推荐2】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国若其国,谁攻?
请简单概括《兼爱》这段话中的十个反问句的内容是什么。
2020-08-12更新 | 102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彰明美好的德行,亲近爱抚民众,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所强调的“三纲”,这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B.作者认为君子知道应达到的境界就能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世合宜。
C.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他从“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培养出来的,所以,实行仁政需要君主领悟后才能实行。
D.孟子的文章经常运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文势、广文义也”。所以排比手法的运用,可以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并增强文章纵横捭阖的气势。
2022-09-07更新 | 2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